登陆注册
3124900000053

第53章 余光中先生大事年表(1)

梁笑梅黄维樑编

1928年

重九日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父亲余超英(1895—1992),母亲孙秀君(1905—1958)。

幼时就读于南京崔八巷小学(今秣陵路小学)。

1937年

抗日战争开始,随母逃难,流亡于江苏、安徽沦陷区。

1938年

随母逃难至上海。

1939年

乘船经香港抵达越南,再经昆明、贵阳抵达重庆,与父亲团聚。因日机经常轰炸重庆,无法正常上课。

1940年

入南京青年会中学,当时校址在四川江北县悦来场。

1945年

抗战胜利,随父母由四川回南京。仍在迁回南京的青年会中学就读。

1947年

毕业于南京青年会中学,分别考取北京大学及金陵大学,因北方不宁,入金陵大学外文系(该校20世纪50年代并入南京大学)。

1949年

年初为避战火,随母自南京迁往上海,再去厦门,转入厦门大学外文系二年级下期。开始在厦门《星光》、《江声》两报上发表新诗及短评。7月,随父母迁往香港,失学一年。

1950年

5月底,从舟山乘船到台湾。开始在《新生报》副刊、“中央日报”副刊、《野风》杂志等报刊发表新诗。

9月,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

从台大毕业。译海明威《老人与大海》于台湾《大华晚报》连载。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联勤陆海空军”编译人员训练班。

处女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

1953年

入“国防部总联络官室”服役,任少尉编译官。

1954年

与覃子豪、钟鼎文、夏菁、邓禹平等人共创“蓝星诗社”。

出版诗集《蓝色的羽毛》。

1956年

退役。在东吴大学兼课。

9月,与范我存女士成婚。

1957年

在台湾师范大学兼课,教授英文。主编《蓝星》周刊及《文学杂志·诗辑》。

《梵高传》和《老人与大海》中译本出版。

1958年

6月,长女珊珊出生。

7月,母亲去世。

10月,获亚洲协会奖金赴美国进修,在爱荷华大学修文学创作、美国文学及现代艺术。

1959年

6月,次女幼珊出生。

9月,回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主编《现代文学》及《文星》之诗辑。加入现代诗第一期论战。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1960年

主编《中外》画刊之文艺版。

诗集《万圣节》及《英诗译注》出版。诗集《钟乳石》在香港出版。

1961年

5月,三女佩珊出生。

在《现代文学》发表长诗《天狼星》,引起现代诗第二期论战。发表《再见,虚无!》,宣告回归古典。与“国语派”作家在《文星》展开文白之争。赴菲律宾讲学。在东吴大学、东海大学、淡江大学兼课。

与林以亮、梁实秋、夏菁、张爱玲等合译《美国诗选》,在香港出版。

英译《中国新诗选》在香港出版。

1962年

获台湾地区中国文艺协会新诗奖。赴菲律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毛姆小说《书袋》中译连载于《联合报》副刊。

1963年

《缪斯在地中海》中译连载于《联合报》副刊。

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及评论集《掌上雨》出版。

1964年

举办“莎士比亚诞生四百周年现代诗朗诵会”。

应美国国务院之邀,赴美讲学,先后授课于伊利诺伊、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纽约四州。

诗集《莲的联想》出版。

1965年

3月,四女季珊出生。

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副教授一年。

散文集《逍遥游》出版。

1966年

返台。升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台大、政大、淡江大学兼课。当选台湾地区十大杰出青年。

1967年

诗集《五陵少年》出版。

1968年

主编“蓝星丛书”五种及“近代文学译丛”十种。

散文集《望乡的牧神》先后在台港地区出版。《英美现代诗选》中译两册出版。

1969年

前往香港出席中文大学翻译座谈会。应美国教育部之聘,赴科罗拉多州任教育厅外国课程顾问及寺钟学院客座教授两年。

诗集《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天国的夜市》出版。主编《现代文学》双月刊。

1970年

开始中译《录事巴托比》和英译《满田的铁丝网》。接受摇滚乐。

1971年

由美返台。升任师大教授,在台大、政大兼课。主持寺钟学院留华中心及中视“世界之窗”节目。推广摇滚乐。

英译《满田的铁丝网》及德译《莲的联想》分别在中国台湾地区及德国出版。

1972年

获澳大利亚政府文化奖金,暑假应邀访问澳大利亚两个月。

11月,应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之邀,赴香港参加第5届年会,发表题为《用现代中文报道现代生活》的演讲。转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

散文集《焚鹤人》及中译小说《录事巴托比》出版。

1973年

应香港诗风社之邀赴港演说。

9月赴韩国汉城出席第二届亚洲文艺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主编政治大学《大学英文读本》。

1974年

主编《中外文学》诗专号。主持雾社“复兴文艺营”。应聘转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诗集《白玉苦瓜》及散文集《听听那冷雨》出版。

1975年

在《今日世界》写每月专栏。

6月,回台参加“现代民谣演唱会”,同年杨弦谱曲之“中国现代民歌集”唱片出版。

7月,回台出席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

8月,出席香港中英翻译会议。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

《余光中散文选》在香港出版。

1976年

出席伦敦国际笔会第四十一届大会,并宣读论文《想象之真》。

诗集《天狼星》出版。

1977年

散文集《青青边愁》出版。

1978年

5月,出席瑞典国际笔会第四十三届大会,并游历丹麦及西德。

《梵高传》新译本出版。

1979年

黄维樑编著《浴火的凤凰——余光中作品评论集》在台湾出版。

诗集《与永恒拔河》出版。

1980年

9月起休假一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满6年,得以休假12个月),回台担任师大英语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担任《中国时报》及《联合报》文学奖评审。

1981年

6月离台回港。

9月,出席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国际笔会年会。

12月,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40年代中国文学研讨会”,初晤柯灵与辛笛,并宣读论文《试为辛笛看手相》。

《余光中诗选》、评论集《分水岭上》及主编《文学的沙田》出版。

1982年

发表长文《巴黎看画记》,以及一组评析游记之论文:《山水游记的艺术》、《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中国山水游记的知性》、《论民初的游记》。赴吉隆坡和新加坡演讲。《传说》获金鼎奖歌词奖。担任《中国时报》文学奖评审。

1983年

赴委内瑞拉出席第四十六届国际笔会年会。

诗集《隔水观音》出版。

中译王尔德喜剧《不可儿戏》在台湾出版。

1984年

赴东京出席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年会。《不可儿戏》由香港话剧团演出,杨世彭导演,连满13场。获第七届“吴三连文学奖”散文奖,并以《小木屐》再获金鼎奖歌词奖。

中译《土耳其现代诗选》在台湾出版。

1985年

发表五万字论文《龚自珍与雪莱》。为《联合报》副刊写专栏《隔海书》。出席新加坡“国际华文文艺营”,担任新加坡“金狮文学奖”评审。先后赴马尼拉及旧金山主持文学讲座。《不可儿戏》在香港重演14场满座,随即在广州公演3场。暑假偕妻游英、法、西班牙一个半月。

9月,离港返台,定居高雄,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研究所所长,行前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举办“余光中惜别诗会”。获《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香港文艺》季刊推出《余光中专辑》。

《春来半岛余光中香港十年诗文选》在香港出版。

1986年

担任“木棉花文艺季”总策划,并发表主题诗《让春天从高雄出发》。6月,偕妻赴德国汉堡出席国际笔会年会,并畅游德国。

9月,诗集《紫荆赋》出版。

1987年

主持高雄“木棉花文艺季”。

5月,赴瑞士出席国际笔会大会。

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出版。《不可儿戏》由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1988年

1月24日,发表《送别》,悼念蒋经国。

1月26日,与文友在台北北海墓园以余光中主编《秋之颂》一书焚祭梁实秋先生。

5月,为纪念五四,应《世界日报》之邀,赴曼谷演讲。

6月,赴港,在中文图书展览会演讲。重九日,六十大寿,在五家报纸发表六首诗。

本年起主持“梁实秋翻译奖”,年年担任评审,支持此奖,从未间断。

四川诗人流沙河编《余光中一百首》并附评析,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凭一张地图》出版。

1989年

1月,《余光中一百首》在香港出版。

赴吉隆坡,主持中央艺术学院讲座。

5月,主编的十五卷《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台湾:1970—1989》出版,并获本年金鼎奖图书类主编奖。主持“五四,祝你生日快乐”之多场演讲会及座谈会。5月,《鬼雨:余光中散文》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

9月,赴加拿大参加国际笔会大会,并应“加京中华文化协会”之邀在渥太华演讲。

1990年

1月,《梵高传》重排出版。散文集《隔水呼渡》出版。

3月,诗集《梦与地理》获台湾地区第十五届文艺大奖新诗奖。

7月,在纽约主持长女珊珊与栗为正之婚礼,再前往荷兰参观梵高逝世百年纪念大展,并在巴黎近郊奥维吊梵高之墓。

8月,《不可儿戏》在台北国家剧院演出12场。

9月,当选为台湾中华笔会会长。

1991年

2月,参加高雄中山大学访问团访问南非各大学。

4月,应邀赴港参加“山水清音:环保诗文朗诵会”。

5月,《不可儿戏》在高雄演出3场。

6月,应美西华人学会之邀,赴洛杉矶发表演讲,并接受该会颁赠“文学成就奖”。重九生日,在五家报纸发表诗五首。

10月底,参加香港翻译学会主办的翻译研讨会,并获该会颁赠荣誉会士名衔。

11月,赴维也纳参加国际笔会大会,并游历匈牙利。

1992年

2月,父亲余超英逝世。

4月,赴西班牙巴塞罗纳出席国际笔会大会。

7月,访问巴西。

9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首次回内地一周,在北京做演讲《龚自珍与雪莱》,并访故宫,登长城。

10月,参加珠海市“海峡两岸外国文学翻译研讨会”。继应英国文艺协会之邀,与汤婷婷、张戎、北岛参加“中国作家之旅”,在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6城市巡回朗诵并与听众座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龚氏访问学人”。中英对照诗选《守夜人》出版。中译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出版,并在台北、高雄先后演出6场。

12月,赴巴西出席国际笔会大会。

1993年

1月,福州《台港文学选刊》推出《余光中专辑》。

2月,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邀请担任“到访杰出学人”。

3月,赴纽约看新生的外孙栗飞黄。

4月,会晤大陆歌手王洛宾,并由王洛宾将《乡愁》一诗谱曲。

5月,赴港参加“两岸暨港澳文学交流研讨会”,并发表论文《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6月,《20世纪世界文学大全》第五卷纳入一整页余氏评传,由钟玲执笔。

7月,主持“梁实秋翻译奖”评审。

8月,参加《联合报》短篇小说奖及《中国时报》散文奖评审。接待湖南评论家李元洛来台。

9月,与高天恩赴西班牙圣地亚哥,出席国际笔会大会。

10月,诗文合集《中国结》由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4年

1月,应邀菲律宾中正学院之邀赴马尼拉讲学一周,并在菲律宾大学演讲。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高》出版,并获本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

6月,参加苏州大学“当代华文散文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散文的知性与感性》。继访上海作协,会晤作家柯灵、辛笛。

7月,在台北举行的“外国文学中译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作者、学者、译者”。

8月,在台北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诗人大会”上做专题演讲“IstheMuseDead?”。

9月,中山大学聘任为“中山讲座教授”。

重九日,黄维樑编撰的各家论余氏作品之选集《璀璨的五彩笔》由九歌出版社出版。

10月,赴布拉格出席国际笔会大会。

1995年

4月,参加厦门大学74周年校庆,应邀演讲,并获赠客座教授名衔,此为阔别母校46年后首度返校。

11月10日,台大50周年校庆,文学院邀请杰出校友演讲,主讲“我与缪斯的不解缘”。中译王尔德戏剧《理想丈夫》出版,并由台湾国立艺术学院在庆祝40周年校庆晚会上演出。

诗与散文纳入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现代中国文学选》。

1996年

1月,散文选《桥跨黄金城》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4月,赴香港参加翻译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论的的不休》。

6月,参加《中央日报》举办的“百年来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大陆作家也有多人出席。应邀致词时,呼吁“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并望两岸交流,多来作家。”

10月,《井然有序》出版,并获《联合报》“读书人本年最佳书奖”。

11月,应四川大学之邀前往成都演讲,并首次会晤流沙河。诗集《安石榴》出版。

1997年

1月,在香港举办“香港文学节”研讨会。

2月,应马来西亚沙巴留台同学会之邀前往演讲。

6月,应高雄市政府之请拍摄《诗人篇——春天从高雄出发》,在TVBS播出,赢得普遍佳评。

6月,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研究所钱学武以《余光中诗主题研究》为硕士论文题目,取得学位。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余光中散文》。

同类推荐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史海远航:章开沅传

    史海远航:章开沅传

    本书作为一本名人传记是大家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此本传记的主人公章开沅是我国著名的史学研究大家、光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作为一名当代有名的大家章开沅的一生有着太多的闪光点,少年时的风雨飘摇与天涯浪迹赋予了他无比坚韧的性格;青年时的投笔从戎和支援抗战赐予了他无比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决然的拿起教鞭奋战在为祖国发展而培养人才的教育第一线,将一腔热血和美好的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祖国的新苗。他潜心钻研史学,为中国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国际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生活的逆境并没有将他摧垮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在潜心著述多年后他担任了华中师大的校长。
  •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宗族是个古老的社会组织,至今仍能看到它的活动踪影。宗族为什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跌宕起伏而绵延不绝?今天的宗族和古代的宗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色?本书注重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试图以简练的笔法和典型的事例,概括地展示宗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宗族又贵族化到民中华的组织延边,宗族的古老传统以及多变的适应性特点。书中内容涉及祖先崇拜与宗族的祭祖、宗族的形态与结构、宗族的教化和族人的生活、宗族与地方社会等诸多方面。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一本书带你读透西汉开国皇帝的御人成王之道,为你揭开老好人刘邦“白脸”真容下的创业真经。一将功成万骨枯。刘邦为了稳定大汉政权,终于露出了“白脸”的真容,手中的屠刀转向了曾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作者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刘邦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究竟是流氓,是无赖,是英雄,还是枭雄?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平水散文集

    平水散文集

    文学天地广阔而浩瀚,好的文学作品像灯盏给予人希望,像井泉润泽人心灵,它可以超越时空直抵人心。子洲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方蕴涵热情的热土,是一块生发文化的活壤,这里不乏聪慧、执着、笔耕不辍的文学爱好者,也不乏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学作品。编一本书,就是在文学的山阴道上添一道风景,就是给人们的心灵投送一束阳光——《平水散文》编辑出版的初衷就在于此。
  • 逆天而行邪帝魅妃

    逆天而行邪帝魅妃

    简介懒得写了,大家都进来看一下吧,好看就收藏继续看,不好看,也不耽误大家事儿,谢谢啦。
  • 归去来

    归去来

    常贵原本不打算回老家过春节的。年后单位要进行人事调整,常贵现在的岗位将纳入内部竞聘,虽说不是炙手可热,但确实有好些人对这个岗位觊觎已久,而且已经明显表露出了竞聘的意愿。常贵跟随领导多年,小殷勤颇得领导欢心,也曾经许诺过会想办法继续为他保住眼前的岗位,但毕竟空口无凭心里没底。眼下处处得小心翼翼,工作上更不能出一点纰漏,人际上必须尽量保持关系和谐,一些必要的感情投资还得趁早抓紧抓好——比如这过年的关系走动,不走人家会走呢。没想到,偏偏在这个当口,从未主动来过电话的父亲打电话来了:“们今年春节没有太多的事吧?娘很想们回来过个年。
  • 我的奶爸黄金渔场

    我的奶爸黄金渔场

    儿子!爸爸带你骑大白鲨!大鲸鱼!等爸爸有钱了,带你找妈妈!天降养鱼系统,养鱼只为奶粉钱。女人,儿子,事业,我全都要!
  • 情深案重

    情深案重

    一桩桩蹊跷离奇的命案,一段刻骨铭心的情爱痴缠,在世情冷暖中交织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亡灵大帝

    重生之亡灵大帝

    夜洛,昔日游戏界的传奇亡灵法师,在游戏终末的瞬间,却被黑暗女神选中参与了诸神的游戏,冒险与征服之路由此展开。败者退场,胜者封神,从零开始,缔造传奇!
  • 帝君的反派妖妃

    帝君的反派妖妃

    人生有一大目标的小花妖,稀里糊涂做了妖族学院A一班长。性别不明小花妖,梦想修仙却成魔。一个是仙界帝君,一个是注定成魔。他天界帝君,本欲除魔却稀里糊涂被强上了,丢人丢心,在赔了一身道行!他天界堕仙,机关算尽只为等他的【无上至尊】命运轮回却也跳不出一个情!三世顷、三生缘、三生爱、命运轮盘不过是她逆转成魔的一个情劫。
  • 三月的三月町

    三月的三月町

    意外的穿越,陌生的环境,在痛苦中沉浸,直到……“怎么一个人在这,淋了雨的话会生病的,三月的天气还有点冷呢。”三月的三月町,也会有这样温暖的笑容呢。(想用这份平淡的日常温暖你们的心,暂定涉及的世界有三月的狮子,舞动青春等)
  • 美漫里的店长

    美漫里的店长

    应有尽有杂货店,欢迎您的光临!金钱不是万能的?不!金钱就是万能的!在这里你可以通过金钱买到所有你想要的!(时间线与人物关系,一切一本书为主!也欢迎各位读者提出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