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300000014

第14章 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基于总量和结构的多纬度分析(1)

岳书敬

摘要:以省级单元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文章对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与已有研究不同的是,在探讨了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总量之间关系的同时,着重分析了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偏低。对科技投入与结构升级的分析显示:科技投入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发展;对中国工业技术结构、资本结构、劳动结构、环境保护、能源效率等方面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作用明显。

关键词:科技投入;经济发展;结构升级

一、引言

所谓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同在于,前者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扩张,而且还伴随着增长质量的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经济总量的高速稳定增长,但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上述增长仍属于要素驱动型,尤其是投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据了主要地位。近些年来,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度不断提高,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贸易摩擦纠纷不断,而且随着越南、印尼等国家的加入和竞争,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减小,这些都要求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以技术进步为主要驱动力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轨道上来。而与技术进步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要素就是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科技投入的逐步重视,是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研究者开始考虑科技投入对产出的影响,但没有解释科技投入的意义;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科技投入带来的技术进步被视为恒定不变;而在索罗-斯旺模型中,学者开始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因素;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家,突破性地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提出了技术进步可以避免资本边际效益递减的结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看做是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把科技投入看做是知识增长的核心要素。

当今社会,各国都将科技投入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十分重视科技投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甚至认为,科技投入回报率如此之大,几乎无需对其进行证明或评估。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政府定位的改变,社会公众越来越要求政府制定政策时要以事实证据为基础,以证明政府为什么要在科技方面进行投资(杨朝峰,2008)。这种需求使得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不但成为政策制定者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推动了研究者从实证角度探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测度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已有国内外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了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贡献。与多数文献不同的是,本文拟从较为全面的视角,从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多纬度来分析科技投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不仅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总量的影响,更关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这种研究视角,可以更为全面地揭示和认识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其实现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量上——影响经济总量扩张,而且表现在质上——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从量的角度看,科技投入对经济总量的扩张起到了积极作用,科技投入增加1%,可以带来经济增长0.12%。

从质的角度看,科技投入对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显着作用,推动了二、三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科技投入改善了工业部门的技术结构和资本结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工业行业单位产值的能耗和污染排放物。总之,科技投入显着地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中国经济质量提升、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分析科技投入与经济总量扩张、经济结构升级等发展指标的关系;第三部分讨论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总量的关系;第四部分分析科技投入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关系;最后是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内涵包含量和质两个层面,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总产出量的增加,还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两者必须同时得到提升,才能称得上发展(李永友,2008)。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但忽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一味追求增长速度,并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现代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于经济增长过程中以非均衡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要素投入不同产业部门的效率具有显着的差别,即使投入同一产业部门的不同企业,其效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改善发展中国家经济系统运行的效益和质量,不能简单地依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增量投入,更应该重视结构升级带来的资源再配置,重视资源在产业部门间和企业间的再流动。

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于:结构升级不仅能加快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而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代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是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视。

能否实现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和高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资源的流动及其有效配置,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状态。事实上,从产业结构升级演进中探索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思想,也正是产业发展政策的核心和精髓。于是,提高结构升级的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就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课题之一。

经济增长与结构优化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经济数量扩张在经济“腾飞”阶段或工业化早期处于主要地位,而结构优化则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处于主要地位。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只有加快总量的增长,才能为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结构优化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只有经济结构的协调,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经济质量的提高才具有持续性。

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面性,既可以作为生产要素带来经济总量的扩张,又可以提升经济结构,因此,科技投入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影响经济发展,即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不仅有质的贡献,也有量的贡献。科技投入作为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直观,不再赘述,我们重点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结构的影响。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绝大部分贡献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实现的:新技术的引进只能在某个产业或某些产业,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之间平均分布,因而科技投入导致的技术创新也总是首先在某个特定产业出现,然后通过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向其他产业不断扩散,这样就会激发和推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质量的提高。

有关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许多学者已进行了相关研究。如Gary和Murply(1992)的研究表明,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与该国家的富裕程度呈正相关,他们认为国民财富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确定的联系。Pelloni(1997)关注了政府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Morales(2001)认为企业的科技投入和政府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都有明确的积极作用。

国内学者分别从整体和区域角度研究了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范柏乃等(2004)认为科技投入是引起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6%。胡恩华等(2006)的研究表明,科技投入不仅对当期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存在滞后效应。许治和周寄中(2007)则从政府公共R&D的角度,分析了政府科技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他们发现,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公共科技投入的增加,对企业科技的资助等都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朱春奎(2004)、米传民等(2004)等从区域经济角度分别分析了上海、江苏等省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虽然Griliches(1986)、Eaton和Kortum(1993)等研究了科技投入与经济质量的关系,但他们是从生产率角度分析经济质量的,从经济结构方面进行分析的较少。与已有文献不同的是,我们既探讨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从结构角度关注科技投入对经济质量的影响。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改革初期通过填补市场空缺拉动外延型经济增长势头已经明显减弱。与此同时,较高的消费需求与占主体地位的低技术密集型产业供给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对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以结构升级为内涵的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对科技投入与结构升级的关系做相应的分析。科技投入与产业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定性的讨论,如周叔莲和王伟光(2001)、王元地等(2007)等;或者局限于科技投入与第一、二、三产业各自增长量之间的关系,如殷林森等(2007)。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压力的逐步加大以及资源问题的逐步刚性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也逐步得到了扩展:产业结构升级不仅表现为二、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的上升,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也被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指标;同时单位增加值能耗的下降、单位增加值排放污染物的减少等都已被纳入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中。因此,需要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分析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三、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量的关系

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其理论根基源自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了证实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合理性,许多研究者通过建立各种计量模型来分析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选取我国其中的30个省级单元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四、科技投入与结构提升:质的关系

上一节分析了科技投入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讨论科技投入与经济结构的关系。从外在表现来看,科技投入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可从两个方面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变化:一方面当科技投入创造出新的产品,形成新的产业门类时,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利润前景会吸引投资者进入此行业,促进该部门的逐渐壮大;另一方面,被新产品替代的旧产品,则由于原来投资者的逐渐退出而呈现萎缩,各种社会资源也逐渐从旧部门中撤出。

从内在机理来看,科技投入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变动。供给方面,科技投入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物质技术基础,扩大劳动对象范围等途径实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需求方面,科技投入可以以需求为媒介,影响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升级、改变出口需求结构等,借助于需求结构的变动来实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提升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在GDP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三产业比重相应增加,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我们分别以第一、二、三产业占当年GDP的比重为研究对象,分析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计量模型为:

lnSi,t=Ci,t+β×ln(Ri,t)(6)

其中,Si,t(i=1,2,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比重;β表示科技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产业结构的变动除了科技投入之外,还受到消费结构提升、进出口结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本文的研究主题,我们着重分析科技投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把其他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视为研究时间段内的不变因素,通过面板数据估计结果中各省的个体效应Ci,t表现出来。

我国科技投入的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分布并不均衡,其中第二产业是科技投入的主要领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占科技总投入的40%以上,近两年已经超过了50%。从科技投入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总体贡献来看,应多归咎于科技投入的量,因为等量科技投入对第二产业比重的影响系数相对较小,这可能与第二产业科技投入效率的低下有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之外,增加了第四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四、三、二、一结构。为反映科技投入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影响,我们以高技术产业比重为被解释变量,与科技投入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列在表1的第八、九列。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都显示了科技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比重正向积极的影响。从绝对值来看,科技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系数也相对较高,这与高技术产业本身技术密集型的特质有关,科技投入和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下,因为没有数据的精确度量就无法进步。利用数据,我们可以看清、看准、看透所面对的个人问题,工作问题和所从事的商业问题。理解大数据、利用大数据是现代人标配的能力。
  •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以用故事讲原理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心情中,使你掌握与现实生活最为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李慎明论金融危机

    2007年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到2017年已经十个年头了。本书汇集了作者1999~2017年关于金融危机的主要研究成果。近20年间,作者对美国、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有过一些重要预判,如在2000年前成功预言美国股市泡沫的破灭和后来爆发的美国与国际金融危机;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就曾经预言它的发生。
  •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有了货币,自然产生投机;有了投机,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因为泡沫,经济便出现大的动荡。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抑或是至今仍然蔓延的欧债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的动荡,我们既然身处“地球村”中,自是无可躲避。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深入剖析了中国泡沫经济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制度背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泡沫经济,寻找中国泡沫经济的独特规律,预测及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经济如此动荡,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泡沫破灭的陷阱,清醒地等待机会的到来,早作打算。
  • 若有所失:漫步在历史和经济的丛林中

    若有所失:漫步在历史和经济的丛林中

    从英国的金本位制不经意的确立到其与国际金本位制的渊源,从美国历史上刹那出现的唯一改革到日本历史上的以退为进,从东亚金融危机到由希腊引发的欧元危机,从人口涨落到国家沉浮,作者旁征博引,所述看似是迷失在历史大潮中的细节,背后却有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隐喻。
热门推荐
  • 波段炒股就这几招

    波段炒股就这几招

    股市是充满智慧和富有挑战性的竞技场。如果你想在股市一显身手,甚至成为股市中的风云人物,通过阅读本书,你将知道:通过股票投资成为百万富翁不是梦。中国股市跌宕起伏,投机性强,只要善于把握中线机会,波段操作,肯定会体会到投资盈利的喜悦。
  • 偏执霍爷苏炸天

    偏执霍爷苏炸天

    “霍湛深,你整个人连一根头发丝都是我的。”病娇少女望着面前禁欲霸气的老公。霍湛深修长的手指扯下领带,“我是你的?”“你是我的,不许任何人觊觎!”她看上了他,准备养起来,没想到被反撩……
  • 神仙也要修炼

    神仙也要修炼

    唐郁原本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兰草,跟对了主人也快了别人一步,谁知道这神仙还是需要修炼、历劫的,被自家仙君踢下凡尘历劫去了。一时间,唐郁觉得自己四周充满了恶意。
  • 你说眷恋我,然后辜负我

    你说眷恋我,然后辜负我

    凉秋以为,自己这辈子生命的意义就是温栾。自打八岁进了温家,她的心里便住进了这个沉默寡言的温家小哥哥。然而,温栾的眼睛里并没有她。因为他的冷漠,她在未成年时便被关进了感化院;因为他的霸道,她在成年后又变成了他见不得光的情人。她好不容易花十年的时间逃脱了这梦魇一般的爱情,他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再次强行进入她的生活。历经千帆之后,她才猛然发觉,原来有些人所谓的爱,便是辜负。一如她所理解的爱,就是付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鸡子

    金鸡子

    天啦,小男孩即勇敢又坚毅,不然不可能从魔鬼的手中挣脱,逃出了这个地狱般的世界,踏上寻找妈妈的坚辛路程,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神奇的鸡血石针,木马马车,七七石塔,老顽童通玄镜、南瓜里面有养蜘蛛,冬瓜里面养鳄鱼等等各种神奇的法器。情节新奇,法物神奇,法术新颖,法术系统如此庞大,囊括道门、佛门、巫门、赶尸派,新创蕾门、血门等诸多派系。卵灵珠、古龙塔、三三女巫、蕾老婆婆、龟太师,奇人奇物奇法术,与世隔绝的个性环境,无一不是耳目一新。
  • 一见如故,神秘老公高调宠

    一见如故,神秘老公高调宠

    她从小就成为孤儿,被抛弃后拥有双重身份,人前叔不亲婶不疼妹算计,人后她是师傅手中的棋子。遇见容家大少爷,改变了她的命运,他的出现让她又爱又恨,却摆脱不掉他霸道而固执的羁绊。沈相思以为这是爱情,是她的避风港湾,却不知这是澡泽,会让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她从沈家摆脱,回到师傅身边,与小伙伴团聚,经过一次一次变故与计划,最终却发觉所有的一切都与她爱的那个男人有关。至此,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及一个可怕的秘密……
  • 锦绣农女种田忙

    锦绣农女种田忙

    又胖又傻的丑女杨若晴在村子里备受嘲弄,被订了娃娃亲的男人逼迫跳河。再次醒来,身体里灵魂被顶级特工取代,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境,她带领全家,从一点一滴辛勤种田,渐渐的发家致富起来。在努力种田的同时,她治好暗伤,身材变好,成了大美人,山里的猎户汉子在她从丑到美都不离不弃,宠溺无度,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好多了,岂料猎户汉子不单纯,他的身份竟然不一般。(新书《重生之农门药香》已发布,求支持!)
  • 冷妃拒宠:王爷,请自重

    冷妃拒宠:王爷,请自重

    【正文已完、番外中】【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本故事纯属虚构】醒来,她不再是沈若晴而是大澳王朝大将军伊全的三女儿伊洛雪七天后就是她的婚期她接受了她显赫的新身份面对夫君的冷漠她竟悠然自得无意卷入一场武林争斗又让她有了新的身份……最后才知道原来最爱的人和算计她的人都是身边最亲的人……权利,阴谋,爱情一一摆在她面前拥有过又如何?只羡鸳鸯不羡仙……
  • 曾忆往昔流年

    曾忆往昔流年

    贺颜八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烟凌,拜了烟凌为师,而烟凌那年十五岁,是临安城人人称赞的翩翩少年公子,贺颜十四岁那年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自己爱上了烟凌,但她却不能让烟凌知道,贺颜十六岁那年,烟凌将贺颜嫁给了和她一起长大的临清阁少主,林勋,后来,临清阁被灭门,贺颜失踪,烟凌用尽一切寻找贺颜的下落,但此时的烟凌已时日无多……最后,烟凌会和贺颜在一起吗…………
  • 大杂烩的异世界

    大杂烩的异世界

    充满未知的异世界,有钢铁一般的城市、有绚烂奇妙的魔法、有神奇的大自然,还有……我生活在这样奇特的世界,经历着有趣、惊险的人生。会有怎样的爱情,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