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5100000051

第51章 悠悠岁月(9)

医生在上手术台之前,正儿八经拿出“红宝书”来读了几段语录——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几句话:“大风大浪并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在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我因为说不出话,也跟着在心里面默读。

等到语录读完,一打开胸腔来,医生们还是被“大风大浪”吓了一跳:我有先天性的心瓣膜狭窄,因为没有及时治疗,导致心律混乱、心房颤动。结果,在心脏里形成血块,导致血栓。

这血栓还会移动的,移到哪里,哪里就瘫。如果移到脑子里,就是平常说的中风。

要说它是埋伏在我身上的“恐怖分子”,一点也不过分的。

那年我22岁,还没结婚,家里父母是不敢告诉的,签字的还是我们单位的领导。

这之后我开刀像是开上了瘾。1969年我第二次瘫痪——这时候我已经在《杭州日报》做财经记者了。

那天早上,我到湖滨一公园散步,看别人打羽毛球,手痒了,上去打了几个来回。就那么四五分钟,又软翻了……

上一次是左半边瘫,这一次是下半截瘫,所以我身上只有四分之一的零件还算原装货——给我看病的是浙一医院的叶医生。他当时是“阶级敌人”,给我做检查都是一副提心吊胆的样子。

血块堵住了下肢动脉,肌肉组织大面积坏死,但神经照样健康,所以又胀又痛。吃止痛药、打杜冷丁,甚至局部麻醉,还是整夜头困不着觉。

我熬不住啊,就求叶医生给我截肢。

他说:“不能啊,你还这年纪,要后悔的,下半辈子都要坐轮椅了。”

我就说,那你给我做手术。因为我听他说,我的毛病,是血块从心脏里沿血管游泳过来,游到膝盖发生交通堵塞了。如果好把血块取出来,道路就畅通了。

他说这只是他的猜想:“这手术我能够做,但是不敢做。出了问题,我就是死罪了。”

最后他还是帮我取出了血块,我的下肢总算保牢了。但叶医生说:“治标不治本,你的问题是在心脏,心脏的问题不解决,你全身的血管随时随刻还会堵塞。”

叶医生不肯为我做心脏手术,但他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把我介绍到上海山东路上的工农兵医院,那里有他一个朋友在。当时全国只有这家医院做心脏瓣膜狭窄的手术。

去上海之前,我的病状已经控制,会吃会困——我还特别喜欢吃肉。我甚至还有力气跟另外的病人一起去参加了叶医生的批斗会——那个年代,倭七倭八的事情司空见惯。

但我不敢举起手来喊口号,万一用力过猛,我先“永世不得翻身”了。

上海这一刀,可不是容易开的。等床位等得人心焦;等到了,主刀的王一山教授皱皱眉头、摇摇头,说:“这一刀,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三分之一;死在手术台上,或者一辈子做植物人,各占三分之一。”

这句话把家里人吓坏了,但我们单位当时的领导虞先法说开,我也说开。我想反正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成功了赚一票,不成功也够本了。

这次手术很顺利,除了医生的技术和医院的设备先进之外,里面还有一个精神的力量在起作用。

手术之前,王一山带领全班人马,大家手捧“红宝书”,在领袖像前发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果真胜利了。

这一刀让我熬了20年。到了1990年,我的心脏又罢工了。这时候科技很发达了,有了人工心脏瓣膜。我跟《杭州日报》的领导一说,他们很爽快,说行,结果花了八千块钱替我买了个。

医生掏出心脏来一看,乌珠翻白,呆煞了:我的心脏面目全非,本来人心只有拳头那么大,我的心脏长了血块瘤,个头翻番。长相难看不说,还和心肌牵丝绊藤搞在一起,分不开来。

医生根本料不着竟是这样,也没相应对策,只好缝缝好算数。

苦头吃足不说,心里难过啦。不怕你笑话,我还呜呜哇哇地哭嘞!

我想自己这次真的完了。

无论怎么乐观的人,真要死了,都怕的——你想想看,你熟悉的人、熟悉的事情,还有这花花世界,都好好地在,只有你没有了。这好比足球踢“世界杯”,大家正在兴头上,好,就把你一个拉出灯光球场,哪个肯?

老牛拖破车,没想到这颗心脏硬邦邦拖了三年。这一年,浙二医院引进日本技术,可以做心脏的介入疗法——也就是从大腿的主动脉里插一根导管,把它沿血管送到心脏瓣膜里进行扩张。

做了这个手术我感觉很好,到能够起床了,我还自己动手写了一篇报道,描写了手术的全过程,登在《杭州日报》上。

我想这是我做了十多年记者写得最贴切的一篇报道。

最近一刀,是前年开的,因为慢性支气管炎引起心力衰竭,介入疗法已经不顶用了,他们说就干脆装个心脏机械瓣膜吧。这次手术是在邵逸夫医院做的,给我动手术的是一个美国华人,麻醉师是英国的,护士则来自南非。

我当时已经67岁,对胸腔手术来说,这样的年纪确实大了点。

老婆说:“你开刀当饭吃啊,动不动就想开刀?”

我坚持要做,我说你们别以为这是生离死别,我去做手术,好比去医院作一次采访,是去很投入地体验生活,别人想去还不成呢。如果我真死在手术台上了,那也是最好的安乐死:麻醉了让你死,谁有这样的福气?

其实我晓得,不会有很大风险。后来也果然像我想象的——据说他们当时只有一个麻烦,就是不晓得从哪里下刀,因为我的前胸后背,横七竖八都是刀疤,要找一块新鲜肉,还真不容易,不如给我装根拉链来得省心。

我这一辈子,好比股票逢牛市,搏着了一样。我的同事、老记者陆连生碰到我说我:“小鸽子,你还没去——不该去的都去了,该去的倒还没有去!再撑着,你要把我们杭报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都用光了!”他说的当然是玩笑话,也是大实话,连给我看过病的医生,好几个都等不及,管自己先去了。最高兴的是跟医生路上碰着,人家只认识医生,我七十岁不到,却病了五十年,心脏打开过四次,心脏方面的医生,省里的、市里的,十有八九都认识我。当然这没啥好有趣的。市一医院心脏内科的老主任曹蝶芬说:“咦?你还蛮好嘛。你好到我们医院里来给病人作报告介绍介绍经验了。”我想想还是到“倾听·人生”里来说说,不晓得有没用场。

我能够活到今朝,真的,首先要感谢的是党和政府,其次是我们的单位,最后才轮到我自己的努力。

毛病这东西,你不能不把它当回事情,又不好太把它当回事情。有时候越当它事情,它越有趣,越像那么回事情。

再让我透口气,虽然心脏装了机器,说话不好急的,好比水龙头,不好“哗”一记开足,要慢慢慢慢细水长流……

我刚才说了,我自小就不敢跑、不敢跳、不敢游泳。不过样样事情都有个例外,不相信你听听看——1958年大炼钢铁,市委大院(现在的人民大会堂)里面都搭起了小高炉,我还是个炉长。造工棚的时候我上蹿下跳一点事情也没有。有一天,我在房梁上远远看见有个小姑娘掉进浣纱河里去了。我“嘭”一记跳下房梁,腾腾腾腾、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去救人。

怪了,人救上来了,我没气急。

1962年,我在拱墅区记者站当站长。有一天,几米深的池塘里跌进去个小伢儿。我衣裳裤子都来不及脱,“嘭!”跳进去,一口气把他救上来。

救上来之后,我才想起自己不会游泳的。喏,介一想,心脏开始卜卜乱跳了。

曾经有许多人劝我:心脏病人不可以结婚的。我不相信。噢——好端端的姑娘儿碰着了,结不来婚,这活着还有啥意思?

1969年开了第二刀,虽然差一点儿送命,但到底也没有死成,第二年我老婆生了个小儿子——我有几个儿子,这个最强壮。

1979年我在家休养,整天病病歪歪。当时我住在缸儿巷供销大厦后面。有户人家,老子儿子吵架儿,当爹的说,你这样待我不孝,你儿子以后会看你样的。

他儿子是个戆陀,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抱起他自己的伢儿抢出门去,一下子将孩子掼到庭院的水井里。

伢儿才几个月大,扑通一声,有人乱叫起来,引来一大群人围观。那口井是老井,井口只有水桶那么粗,大人根本下不去,看的人干着急。

那个做爷爷的呢,本来说的是气话,现在见孙子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要送命,赖倒在地扒天扒地哭,好,又招来一堆人围观。

我的窗户刚好对着这院子,我一发觉不对,三步并作两步冲下三楼,绕到这个院子里,推开人趴到井口一看,孩子还在水上浮着,吐水泡泡呢。

手伸下去够不着,我又噔噔噔噔绕回到自家院子里,跑上楼回到自己屋里,拿了竹竿和晾衣服的杈儿,再噔噔噔跑回到井口去捞伢儿。一次,不成功;两次,不成功;第三次总算勾着了,慢慢地一点一点把孩子捞上来了……

后来他们大包小包的送了不少东西来谢我,《浙江工人报》的记者丁新民还报道了这件事情。但真当让我自己吃惊的,还是我的心脏——换到平时,跑两步保证脸色铁青气急心慌,今朝一点事情都没,真当是千年逢闰月了!

你说毛病这个东西犯不犯贱!

啊呀,瞎话话,瞎话话的……

活着

口述 杨建慧 整理 林之

“你晓不晓得瓜山?坐151路到拱宸桥终点站,再坐347路到瓜山,落车往里走,有个农贸市场,就是菜场,我家就在菜场旁边。或者你可以叫个残疾车,拱宸桥车站上有很多……”(电话里杨建慧反复给我指点着。其实我那天打的去只花了十几分钟。)“来,我们坐在太阳底下,热一点。”(杨建慧搬条凳,我选了一张小竹椅,往院子一角的太阳下走。她的家是农村里十几年前常见的那种简陋的二层楼,楼下那间我一眼就看全了,因为除了条凳和一张方桌,似乎就没什么东西了。)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27年了。我喜欢听你叫我杨建慧,这里的人都叫我水琴,没人叫我建慧。杨建慧的生活27年前就结束了。

30年前,我绝想不到我会住在这里,会这样和你谈天。35年前我是外语学校的学生,班里同学都叫我“杨班长”。大概是老师看我比别的同学年纪机灵一点,稳重一点,就让我当了个副班长。那时的外语学校和现在的贵族学校有些相似,学生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干部子弟。干部子弟大多有些娇气,我不是,我想我不娇气,尽管那时我也是一个花季少女。我那时就很实在。那时有的同学常常将“将来小包车坐进坐出”挂在嘴边,我从来不想。现在想起来,我当时是很满足地生活在一种幸福之中。

你知道什么叫幸福吗?你当然知道喽。不过每个人的理解总是有些不同的,我觉得幸福就是分不出东南西北,一种丧失分辨力的愉快状态。那就是我的幸福的童年。这个阶段一直维持到1968年12月,我下乡插队。不不,应该说一直到1969年4月,我去了黑龙江建设兵团。

1968年12月,我像平时在学校下乡劳动一样回到上塘公社,那是我的老家。我不觉得生活有了什么大的变化,恐怕当时许多人是和我一样的心理,我们好像都在盼望着更大的刺激。当时学校里、社会上最大的话题就是到黑龙江去,我已经回乡了,可我耐不住这种平平淡淡的日子,又打电话到学校里,问熟识的老师有关黑龙江的情况。老师说,第一批到黑龙江兵团的正在报名,不久就要出发。我马上要求老师替我报名,几天后,我把户口转回学校,办好了去黑龙江的手续。然后我才告诉爸爸,我爸爸只是点点头,说,“好的,出去锻炼锻炼也好。”

就这样,一个电话,像耍子一样,我把自己送到了黑龙江铁力兵团。

这一锻炼就是五年,我瞌醒了,可是我仍然是没有分辨力,只是从愉快的无分辨力变成痛苦的无分辨力,我无法分辨,也无能分辨,我顺水漂流着。我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当知青的种种返城消息传来,我的同学当兵的当兵,读书的读书,回城的回城,而我的父亲,他只能把我“嫁”回来。

那时我就知道,这条路走错了,可我没有办法,明知这是条无望的路,也得走,顺水漂吧。

父亲托他在瓜山的亲戚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我们认识了,接下去就是结婚,回杭——确切地说是回到瓜山村,回到瓜山村里种田。1974年结婚,1975年生下女儿,1976年生下儿子,1977年丈夫土地征用进厂,1979年我被招工进厂。

我那时只想安安耽耽地当个工人,不必下田挑烂泥了。我以为从此可以安安耽耽过日子了,可我没想到,真正倒霉的事这时还没开场呢……

“我们移个地方坐吧。”(这时太阳移到了这个小院的另一个角落,我和杨跟着太阳把凳子移了过去。)1995年,儿子19岁了,精精神神地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有一天,他告诉我他的脚痛,我以为就是些头疼脚疼的小毛病,其实儿子说痛时已经是熬不住的痛了。检查结果,是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以前听都没听说过,医生告诉我这种病至今仍是无药可治,可偏偏摊到了我儿子头上,摊到了我们家。

那时我们夫妻俩的厂子都已经效益很差,钱很少了,可是病还是要看的。看了五年,花了三四万块钱,儿子的脚已经开始变形了,从脚痛发展到脊椎痛,1999年他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年。好在现在吃中药似乎有了好转,年前他开始可以起床走动了。但愿他能继续站直身子走下去,走他自己的路,他还那么年轻。

1999年是我最倒霉的一年。屋漏偏逢连夜雨,儿子在床上躺着,丈夫又病倒了。先是偶尔发现大便里带血,以为是痔疮没去管它,拖了半年多,到医院里一检查说是肠癌。2月4日开的刀,弟妹和亲戚们轮番照顾,正是春节期间,我过意不去,执意自己一个人陪几天。

同类推荐
  • 阿里郎

    阿里郎

    四十年前,李廷赫和我是太原三中高中部的同学。他读高二,比我矮一年。因为文化革命,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熏学生们停课“造反”,我们混得很熟,成了好朋友。朋友情谊好到什么程度?李廷赫在许多场合讲,他一辈子吃过的最好的面,是张石山的刀切面;火炉子不旺,张石山“薪椽为炊”,能把筷子扔进炉膛。我对李廷赫的家世渐渐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开始,我知道了他是一个朝鲜族。同学之间开玩笑,叫他小朝鲜;有时候,也免不了说他是一根“高丽棒子”。直到现在,李廷赫酒后张狂,起而豪歌劲舞,我会调侃“这家伙的棒子气又来了”!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
  • 最美元曲:用一个故事留住你

    最美元曲:用一个故事留住你

    世态苍凉,一灯如豆。素衣青袍的读书人,在辗转反侧中,提狼毫,磨端砚,属文作曲,在辞文作曲中聊以慰藉。有人说,要知人论世。但是作者寄托在作品里的情感亦可以让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曲一人生。本书选取了元代富有盛名的七位元曲大家的作品,通过优美的笔触为读者讲诉那多年之前的疼痛与寻觅。
  •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源自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读”和“我思”是最好的对应。著名出版人俞晓群搜集两年多专栏文章,除后记外共计九十九篇文章,结为此集。全书从出版人、名作者写到媒体人、书装者;从论选题、约稿写到书出版、逛书店。书人江湖,逸闻轶事,皆亲切有味,涉笔成趣。其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出版业细节趣闻,“在场”的记述、特色的点评和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个出版人的“书之爱,出版之爱,文化之爱”。
  • 解密中国大案(三)

    解密中国大案(三)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降临星际

    降临星际

    为了保护家人,为了探索宇宙,沐漓在还没弄清楚男性和女性区别的时候,就毅然决然的走上了高冷酷帅的强者之路,迷倒了一大片的迷妹。陡然想起沐漓性别的某弟顿时犹如雷劈,姐啊,你是女生啊
  • 召唤师之异界横行

    召唤师之异界横行

    大乱即将开始,神秘的老头和那具强大的尸体,还有那只穿越时空把老头抓来的巨手,小骨头,他们到底是谁?那巨大的棺木里还隐藏了什么秘密?法老王是否能复活呢?乱世中,子枫能带领大家力挽狂澜呢?
  • 苍天仙帝

    苍天仙帝

    (新书我的体内有大帝已发,求支持!)十五年的轮回,十五年的屈辱,少年浴血走出林家后院,从毁灭中重生,携神秘体质,超凡精神力,从苍寥大地崛起。何谓天才,我叶灵就是天才!
  • 没有名字的身体

    没有名字的身体

    十三岁的少女,突遇生命中最为尴尬的一刻,在无地自容的羞愧中,她看见年轻的化学老师穿过油菜花开的校园小路向她走来。漫长的时光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后,她深爱的那个人因心脏病死去。她对自己说,现在可以老了,因为再也没有人在乎她的年龄和容貌。自己也再没有忧虑,没有伤心,没有害怕和惊悸。 这是一个用感性的语言和更为感性的灵魂叙述的故事。在密集而带有压抑感的文字中,你会读懂女人的身体,读懂女人眼中和梦中的爱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狂蟒进化

    狂蟒进化

    “我,还活着?”章磊有些茫然地睁开了双眼。章磊,从小患上了不治之症,为求医花光了家中大半积蓄,最后只身寻死,只求让家庭条件改善。重生成蛇,自带系统。前一世,受尽苦楚,为了家人不得不死。这一世,我定要追求永恒不灭。(黑暗文,主角不化龙,不化形)(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在评论去多多发言,热闹一些。)
  • 收魂记

    收魂记

    人死后三魂七魄会散去。如果将三魂和七魄收集回来,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吗?
  • 魔火录

    魔火录

    天下大乱,盗贼蜂起,有马氏崛起,执掌天下。北方魔火肆虐,席卷大地而来。少人年赤手空拳,走进这一片江湖天地来。
  • 王爷的逃跑王妃

    王爷的逃跑王妃

    南风瑾一拍大腿说道:“夕儿都九岁了......,今日朕就做主给云夕郡主和南王赐婚了”安七七弱弱的说道:“我可不可以不嫁?”“不行!”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好吧......”惹不起我躲的起,安七七默默收拾东西开始逃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