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5700000009

第9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论(3)

(二)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震撼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心灵,从此他们把目光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转向东方的俄国,满怀豪情地向中国人民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经过五四运动的激荡,马克思主义很快在进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传播开来,形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运动。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通过两条渠道传入中国:一条是由陈独秀、李大钊、李汉俊、李达、陈望道、董必武、澎湃、施存统等中国留日学生从日本传入的。他们在五四运动前后都曾到日本留学,在那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将日本的社会主义书籍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

另一条是由蔡和森、李富春、向警予、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聂荣臻、邓小平等中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从法国传入的。五四运动以后,这些留学生先后到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攻读和研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李大钊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的先进分子。1918年,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论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阐明了十月革命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本质区别,指出中国人民应当沿着十月革命胜利的道路前进。1919年他在《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中国人第一篇系统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作品,宣告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开始由一个在中国思想界游荡的“幽灵”而转化为现实改造中国的伟大运动。他还在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团结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鼓励革命青年与劳动群众相结合,推动中国革命斗争。

陈独秀也是我国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最有影响的人物中有“北李南陈”之称。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创办和主编《新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后,他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12月,陈独秀发表著名的《本志宣言》一文,指出:“我们相信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金力主义,已经造成无穷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的了。”1920年夏秋,陈独秀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发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马克思学说》、《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等讲演和文章,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他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其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系统地刊载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介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文章,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理论阵地,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

除陈独秀、李大钊之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还有毛泽东、李达、蔡和森、瞿秋白、杨匏安等人。毛泽东早在1920年12月和1921年1月给蔡和森等人的信中,在讨论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时,对其效法苏俄组党革命的主张深表赞同,表示“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并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他还与何叔衡等人发起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办文化书社,加紧研究和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新文化。李达1913年赴日本留学,十月革命后开始学习翻译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他早年的主要译著有《唯物史观解说》、《社会问题总览》、《马克思经济学说》等。1921年1月李达在《新青年》发表《马克思还原》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作了系统介绍。蔡和森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较早认识、提倡和实践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理论的先驱者之一。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瞿秋白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他最早向中国人民介绍了辩证唯物论。他在《马克思主义之意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对于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之统一的观点,统一的方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四个部分,即辩证唯物论、唯物史观、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四个部分最根本的基础,贯穿始终的观点则是辩证唯物论。

杨匏安是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在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连续19天在《广东中华新报》刊登他的长篇文章《马克思主义》。鉴于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影响,当时也曾有“北李南杨”之说。

此外,陈望道、周恩来、邓中夏、刘仁静、李汉俊、何叔衡、林伯渠、张国焘、张太雷、董必武、吴玉章、罗章龙等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及初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有着不少的贡献。

这些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说在中国深入系统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已日趋广泛、深入、系统,并渐渐汇合成一种时代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研究乃至中国化营造了社会氛围。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可割离的关系。传播本身就离不开中国化,如果不将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和内容转换为适合中国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得以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原来是洋文,如果一种主义连语言表达都不是中文的,那是万万不可能传播并“中国化”的;中国化也离不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其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传播者传播、研究、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学习、接受、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是外国文字,且不说文化素质不高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就是一般知识分子、知识青年也难以直接阅读外文版。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要通过文化素质较高的思想家、理论家先行学习、接受。

同时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努力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要紧密联系中国人民思维方式、语言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制作工作,实现两个重要转换,即从外国语言文本转换成中国语言文本,从欧洲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转换成中国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然后翻译介绍和广为宣传。没有这样一个重要中介,马克思主义就难以在人民群众中传播,在社会实践中扎根、开花、结果。早期的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中国化做了最基础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由许多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由多方面的工作构成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和介绍似乎不怎么被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的,似乎马克思主义只能被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这不能不涉及对“化”的内涵的理解。把洋文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中文无论如何也算是一种中国化,而且要算作最早的中国化了。当然,这种形式上的中国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只是“外化”,而不是“内化”。只能说他们对“中国化”产生过影响,不能说他们是实质的“中国化”,因为十月革命以前的传播、翻译的意图和目的大多不是为了“中国化”,而在其他方面。他们与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者的传播和翻译有本质的不同,后者传播和翻译的意图和目的,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考察中国问题的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总之,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寻求符合中国实际状况的传播方式对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即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适应中国这块土壤,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进而中国化。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级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一个国家的传播必须以这个国家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为前提。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而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立了牢固的组织基础。

(一)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

19世纪4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伴随着外国帝国主义在华直接经营企业的产生而产生。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在国内开办军用工业和少数的民用工业。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产生,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也逐渐与买办资本、官僚资本相分离而开始形成。随着外国资本在华直接经办企业的增多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迅速壮大,仅仅产业工人就由1913年大约120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再加上与产业工人处于同等或类似地位、靠出卖劳动力生活、并与产业工人所从事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非产业工人,如手工业工人、苦力运输工人、农业雇工、商业和金融业的普通职工等,则近代中国无产阶级的总数约为4000万人。随着工人人数的增长,工人运动的次数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他们开始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第一,身受资产阶级、封建势力、帝国主义三重剥削和压迫,其革命性和反抗性特别强;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很集中,主要分布于沿海大中城市,便于形成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第三,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是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容易和农民结成联盟,使工人阶级领导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其战斗力日益增强,罢工次数也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870年至1911年的41年中,工人罢工斗争共计有105次,1912年到1919年,工人罢工斗争达130多次,仅1918年,全国工人罢工斗争竟达25次。这说明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正是由于这种情况,五四运动过程中,工人阶级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罢工的姿态登上了中国革命的政治舞台,并在运动中表现了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对五四运动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表明中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工人阶级已经摆脱了自在的束缚,迎来了自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工人阶级是革命最根本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在分析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互之间的关系时深刻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前,中国无产阶级并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也不能够自觉地发挥自己的革命作用。由于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中国无产阶级虽然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但是,中国无产阶级自身也难免带有一些弱点:除了少数人之外,还受到封建的宗法思想、行帮观念、宗教迷信及其他种种封建意识和习惯的侵蚀,受农民小生产者的思想和习惯的影响较深,接受现代教育少,文化水平低,缺乏民主意识,等等。因此,中国无产阶级要承担起自身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的指导,特别是在五四运动的后期,由于中国无产阶级已经开始以一个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肩负起了领导中国革命的使命,这就更加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这样,当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以后,由于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正开始到工农大众中寻找新的革命力量的时候,也正是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的时候,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不仅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坚定的阶级基础,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坚定的阶级基础。作为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理论总结,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才能显示出改造世界的巨大威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在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启的。没有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不仅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力量,更没有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物质力量。

同类推荐
  • 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

    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

    本书以笔者自己访学美国期间的经历为基础,观察与思考当下美国的日常生活、宗教状况、种族问题、娱乐产业、社会治理及在美的华人状态等,多元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立体的美国。书中既有生动的个案, 如美国真人秀节目、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华人的圈子文化等,又有与前辈学人观点比较之下的个性化思考,探讨了美国媒体在社会与政治参与中的角色,美国娱乐行业生态与背后的治理逻辑,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适应问题等。
  • 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至今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思想理论和实践运动。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既反对忽视理论的经验主义或机会主义,对各种思想理论资源保持有选择的开放态度,同时又反对把某些思想或理论原则形而上学化的教条主义,逐渐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特点在于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不断融合、相互激发和提升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正当性。
  • 树校风(成风化人)

    树校风(成风化人)

    “成风化人”系列丛书,从机关作风、家教家风、行业行风、学校校风四个角度,记录了和平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承载了和平人对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展现了和平人“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榜样力量,发挥了讲述和平好故事、传播和平好声音的文化引领作用。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论述,遵循从哲学之道到工作之术这一主线,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实践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等核心内容、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升工作能力非常实用的指导性读物。
热门推荐
  • 农女小萌妃

    农女小萌妃

    【传说中的文案】风华绝代的墨王爷十分纯情,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下了雨丛林中会长蘑菇,小红萝就屁颠屁颠挎着小篮子去采。顾府的墨王爷喜欢吃蘑菇,小红萝又欢欢喜喜拿到王府门口去卖。一回生二回熟,王爷见她机灵可爱,叫她进了王府做烧火丫鬟。你来我往,又见她心灵手巧,就让她做了陪寝丫头。陪寝就陪寝呗,像她这样赔上自己小命的,也只是少数。风呼呼在耳畔回响,她脸朝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往事如浮云飘过。娘啊,这种时候还能出口放狠话的,一定是还没死到家!!!【一墨二红第一话】白衣公子:“是谁,惊扰本君梦境,还试图掰弯本君命根?”红萝:“叫什么叫,本姑娘只是来采个蘑菇。”白衣公子:“噢,原来是个不知死活的小丫头。”红萝:“吼什么吼,虽然本姑娘年纪尚小,但命中注定很有姿色。”白衣公子:“我的蘑菇不许你采。”红萝:“好,不许南山采,就去北山采。”白衣公子:“大胆!”【一墨二红第二话】红萝:“王爷,你不要和飘飘姑娘好,飘飘美人儿是个坏坯子,早就有男人了,她跟着你,只为分你的家产。”顾墨:“那小萝箩,你跟在我身边,又是为了什么?”红萝:“万一家产都分完了,我就乘火打劫,把你捡回去。”顾墨:“万一家产没分完呢?”红萝:“那我就死赖着不走。”顾墨:“…”【一墨二红第三话】红萝:“墨墨,大王妃说她不喜欢我。”顾墨:“哦,为什么?”红萝:“她说没我长得漂亮,嫉妒我。”顾墨:“小萝箩,她讨厌你,这很正常。”红萝:“可是她说要干掉我!”顾墨:“萝箩,她干不掉你,只有我才能…嗯,欺负你。”红萝:“…”【风流君的话】风流君又一抽风作品,走的是时下最流行的暖萌路线,但不慎走偏;思绪跳跃得厉害,偶尔脱线;有时故作正经,煽煽小感情,涉及朝堂之争。身心干净,至于结局…红萝说:“本姑娘福大命大,又长得如此美貌,王爷只让我一个人侍寝,侍寝一辈子,你说是个什么结局?”
  • 超强兵王在都市

    超强兵王在都市

    三年前,他为了一个女人闯下大祸,被迫服役三年。三年后,他王者归来,这个女人却已转投仇人怀抱,最好的兄弟也因此家破人亡。这一生很简单,天在上地在下,兄弟在心中,爱人在怀中,便足矣。这一生不简单,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我愿屠尽三千世界,让这天下再无可阻我之物!书友群已建好,河帅1群:39836259,朋友们可以进群与河帅一起商讨剧情啦~~
  • L'Allegro,Il Penseroso,Comus,and Lycidas

    L'Allegro,Il Penseroso,Comus,and Lycid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作者为高级中学的学生所作的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采用白话形式,叙述亦力求其具体,少作概括之辞,是当年使用面较广,发行量最大的一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下五千年》涉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专门知识,都是一般工具书里不易查到的,全书用简捷流畅的文字叙述从远古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历史大势、制度沿革、文化发展,终篇则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依归。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一部中国历史的大百科全书,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至民国等各个时代,涵盖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社会、民族、宗教等各个领域。
  • 宇宙简史

    宇宙简史

    重现地球孕育生命的场景,描绘宇宙过去未来的浩瀚画卷。人文科普系列之时空三部曲。这是一部大爆炸至今的宇宙史,也是一部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发展史。从宇宙的起源到宇宙的未来,作者从人类本身认识宇宙的历程出发,揭示人们“对世界运转背后的普适规则的哲学认知”。从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追问自己的起源,并探寻可能的终结。人类的好奇心促使我们构建一部关于宇宙、空间甚至是时间的历史。
  • 诸天之带头大哥

    诸天之带头大哥

    突然被传送到火影世界成为了晓组织的弥彦,获得了葫芦娃能力,要求带领忍界奔向小康,进行共同富裕。弥彦:第一步,先把科学家大蛇丸给抓回来先!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 猫咪小姐专恋皇后

    猫咪小姐专恋皇后

    一只猫咪小姐重生穿越到虚灵大陆,成了摄政王的嫡女,还有一个天资绝色的母亲大人和姨母。虚灵大陆第一宗门的峰主是她师父姐姐,门主是他师伯,还有二十三个师兄,宠上天。为何会有人针对八国,针对宗门。为何八国正处于虚灵大陆的乾坤八卦方位上,又为何会有人拥有异能。且看女主如何一步步蜕变,化身小魔女。世人不负我,我便护世人,世人若叛我,我便放弃世人。“黛黛,你真的要这么做吗?他们不值得。”“黛宝宝,我从来不在乎世人,我只在乎你,从你闯入我生命的那一刻我就只在乎你了。”纵惹万民不惹漆雕楚黛。
  • 他的白鸽

    他的白鸽

    贪婪点燃硝烟带来死亡,这是挣扎在二战疮痍下的故事。他是穿着黑色制服带来死亡的盖世太保,她是披着白色大褂带来希望的渺小医生。东风平地起,止于血泪中,春夏秋已过,废墟望故人。“好久不见,老朋友”“你一定要诚实的面对自己,你才可以诚实的面对其他人,活下来吧”
  • 养“宠”为患

    养“宠”为患

    狐容亲自养大了一只“小宠物”,后来这只宠物被他虐死了,并弃尸荒野。不想几日后,发现她又活了,而且性情大变。他觉得,这换了一个人似的小宠物其实也挺好玩的。只是玩着玩着……把心玩丢了……于是,本就已经黑化过的他,变成彻头彻尾的蛇精病了。
  • 一级控告

    一级控告

    A市发生一起因“天价彩礼”弑父杀母的案件。控辩双方因此案展开交锋。开庭前,做为被告人未婚妻的唯一证人邓佳慧,突然翻证改口供,从力证未婚夫蔡文星失手杀父母,到指证蔡文星故意杀人。检察官李星妍在法庭上根据已有证据控告蔡文星故意杀人。结果庭审时,证人邓佳慧证词被推翻。辩护律师以死者尸检报告中,疑似有农药百草枯为由,向法庭申请再次尸检。虚假陈述的被告人,动机不明的关键证人,以“流氓手段”帮被告人脱罪的辩护律师,以及接二连三出现的新证人,让此案渐渐错综复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