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900000017

第17章 人人网人际互动中的自我呈现(1)

刘阳

摘要 2005年开始在我国出现的SNS网站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重要的网络人际互动方式之一。国内较为著名的人人网是成立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SNS网站之一。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人人网人际互动中个体自我呈现的主要途径和特点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现有研究资料,总结出借助人人网进行的网络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其次,通过对人人网用户个人主页主要内容的文本分析,总结出该网络空间中个体呈现自我的主要途径;最后,结合访谈所获得的资料,以戈夫曼的拟剧论为分析框架,描述和探讨了人人网空间自我呈现的中区行为倾向。研究发现,在人人网中,个体的自我呈现主要有三种表现策略,即“弱化”——削弱观众隔离、“修饰”——包装真实自我,以及“美化”——建立理想自我。同时,不同的人人网用户,包括热情型用户、主动型用户和被动型用户,在人际互动和自我呈现两方面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SNS,人人网,人际互动,自我呈现

一、导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Forrester Research近期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随着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网站的蹿红,2007年至今,美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翻了一倍。目前,在美国成年人当中,社交网站的流行程度超过了即时通信(梁晓云,200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相当部分的博客发布平台由专业博客运营商向互动性更强的SNS网站进行了转移。

SNS社交网站的全球蹿红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社交网站发展状况、成瘾问题等各类报道经常见诸报端。SNS也渐渐地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研究的成果。随着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SNS对人们的网络生活、上网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对SNS进行一定深度的思考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保护,人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开放、更为大胆的姿态介入到互动中去,人们可以不受年龄、地域、职业等社会身份的制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动机,隐瞒部分甚至全部在现实里的真实身份,重新塑造跟现实世界中的自己不同的自我。这是一场重塑自我的游戏(黄少华、陈文江,2001)。如今,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网络是虚拟的”这一旧有观念,再次冲击了人们之前对网络交往的认识。在人人网中,实名制的应用逐渐揭去了网络“虚拟”的面纱,那么通过人人网所进行的人际互动出现了哪些新特征?用户通过哪些方式建构和呈现自我形象?在这种新型互动形式新特征的影响下,用户所呈现出的自我有何特征?因此,本研究将围绕这些问题就人人网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个体在人人网中进行自我呈现的方式与特点展开探讨,总结出这一特殊网络空间中人际互动的新特征、新问题,对网络交往形成一些新的认识。

(二)相关理论

1.符号互动论

互动是社会学基本的分析单位,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议题之一,它是个体层次与社会结构层次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以致更大的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互动论者认为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个体的社会化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才能发展出个性与自我。符号互动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萌芽阶段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形成时期。詹姆斯在1890年的《心理学著作》一书中提出了“自我”的概念,并认为它是多面性的,是与他人关系的产物。形成阶段是20世纪20~40年代。1934年米德发表的《心灵、自我与社会》是符号互动论思想的经典之作。发展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之后,布鲁默和戈夫曼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2.戈夫曼的拟剧论

戈夫曼(Erving Goffman)是符号互动论发展至第三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是他的奠基之作。他的研究兴趣始终集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社会互动秩序。戈夫曼以“人生如戏,社会是一座舞台”来阐释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互动过程。他把互动的领域区分为前区(front stage)与后区(back stage)。前区的表演要求符合社会情境的规范要求,因此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操控和调节自我姿态的传送,确立某种符合社会情境的自我形象。而后区是限制他人进入的,人所展示的大多是自我中冲动的、自发的、具有人性的那些成分(蔡禾,1992)。在他看来,后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地点,前区与后区之间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转化的前提则是“表演者对自己所面对的互动对象的情境界定”(戈夫曼,1989)。梅洛维茨(Joshua Meyrowitz)(2002)发展了戈夫曼的拟剧论,他提出,电子媒介打破了原来的社会地点与固定的物质地点之间的联系,电子媒介的广泛使用,使得情境和行为的界限不再取决于物质位置。电子媒介通过改变情境的界限而造就了混合情境,当混合情境出现时,前区和后区的界限就不再明显而出现了一种“中区”行为。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深度访谈

研究者注册了人人网账号,结识了不少的人人网用户,从而保证了一定访谈对象的获得。本研究采取滚雪球抽样,研究者通过私人关系接触到可能的受访者,询问自己在人人网上的“好友”是否有意愿接受访谈,然后通过受访者的人际脉络,引介更多对象来进行研究与访谈。最终确定了19名人人网用户进行了半结构访谈。访谈结束后,研究者以在人人网上赠送虚拟礼物的形式向受访者表达谢意。

此次研究中深度访谈主要采取了面对面访谈和QQ访谈两种方式。由于受访者G和受访者J身在南京,因此采用了面对面访谈。另外17位受访者居住地比较分散,对他们的访谈则是借助即时通讯工具QQ进行的。

(二)文本分析

为了弥补深度访谈的不足,完整地描绘出SNS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本研究还采取了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

在人人网的“个人主页”上,用户生产内容、互动较多的版块主要集中在“状态”、“留言”、“相册”和“日志”四部分。用户发表内容之后,并不一定立即可以收到他人的回复,有的甚至会在几小时几天后才会获得他人的反馈。由于传播的延时性,在“留言”这一部分中,用户与某一互动对象的交流中间经常会插入用户与他人的对话而有所中断,内容也比较杂乱无章。但是由于“状态”、“相册”和“日志”中,在用户上传一句话、一张照片、一篇文章之后,其他互动对象就该主题与用户展开交流,互动也更加深入。因此,研究者选取了19名受访者在2009年2月24日至2009年8月24日期间上传的状态、相册和日志,共搜集了487条状态、59个相册和169篇日志作为文本研究对象对其内容进行了分析。

根据文本的内容意义以及与用户私人信息的相关程度,研究者对搜集的状态、照片和日志进行分类。这些文本大都体现了用户的生活经历、情感感悟、认知看法等,均能折射出用户自我形象的各种特点。

三、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人人网人际互动的基本特征

在现阶段关于SNS人际互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访谈以及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笔者对人人网人际互动的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互动主体的真实性回归

虚拟性是传统网络人际互动的主要特点之一。在虚拟的赛博空间中,人们随意地修饰或涂抹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通过一个ID代号与藏身于其他ID代号背后的人们进行交流。网络的匿名特性使人们有机会隐姓埋名,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实名制的应用可以说是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网站最鲜明的特色。《SNS网站用户行为研究报告》(2009)显示,目前国内主要SNS网站用户的整体真实姓名填写率为53.8%;头像的真实性较高,达到了91.3%。SNS用户交流中,对姓名真实的敏感度要弱于对头像是否真实的敏感度。家乡/居住地的填写比例最高,达到94.2%,这与主要SNS网站注册时的要求有关,另外这也是用户在SNS网站开展交互的重要线索。

在实名制的约束下,网络上的“虚拟交往活动”逐渐开始揭去“虚拟化面纱”和因符号化而被蒙上的神秘面纱,恢复了个体用户在匿名制下隐藏的社会属性,还原了交往的现实社会情境和交往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实现了行为主体的“现实归位”和“责任归位”。(朱峰、吕伟,2009)

朋友们在人人网上的资料都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大家都很熟悉,所以我在上面说话会谨慎一些,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QQ、MSN就没有真实性,和陌生人聊天的时候可以随便说,想说什么说什么,骂人家去死啊,编一些不存在的事情啊。但是在人人网上我就没这么放得开,毕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嘛。(受访者B)

物理世界的道德规范借助实名制在虚拟世界得到了延伸,个体不得不顾及自己的言行将对现实中的个人形象产生的影响。主体继续受到物理世界角色规范的束缚,因而更多地延伸了现实世界的行为,虚拟世界中的个体形象不再是“另一个我”,而是现实自我的延伸。

2.多元化的互动符号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等都是符号。人际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在人人网上,人际互动主要依赖的符号有:

(1)文字语言符号。在网络人际互动中,文字语言符号是主要的交流手段。人人网用户在持续性的互动中逐渐发展出一些特殊的语言符号,并且共享这些符号的意义。以受访者J在其个人主页上与朋友K之间的一段对话为例:

K08-1711:14 L

竟然贴我!!!!

J08-1712:24

回复K:我见你被贴了赶紧帮你找车位,没想到你已经在路上溜达掉一千多块钱了……

K08-1815:37

回复J:昂!我都不知道!被贴条了,又被罚钱了,气死我啦!

这是两名用户就人人网中的“抢车位”游戏展开的一段对话。以上对话包含的信息为:用户K将自己在游戏中的汽车停在L的停车位上,L将K的汽车贴条强制其离开并没收K通过停车所获得的虚拟货币,之后K的汽车没有及时找到新的停车位又被游戏系统自动罚款。

(2)图像符号。主要写卡通图像符号:一类是通过一些特殊符号、字母等组合而成的具有感情色彩的符号,例如^_^代表开心。另一类是人人网默认的表情图标,模拟人类的表情(惊恐)或者动作(吃饭)。其他的图像符号则包括:用户上传或转载的照片或图片,此外,人人网还提供“紫豆服务”、“信纸”等功能供用户在“个人主页”中添加图片。

(3)声音、影像符号。用户不仅可以在“个人主页”中插入音频、视频文件,还可以借助人人网的即时聊天工具“校内通”进行语音或视频聊天。

1987年,学者库尔兰和马库斯(Culnan&Markus)提出“线索消除论”,认为网络人际交往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环境作用等。人人网上的人际交往中,被虚拟空间消除的线索正逐步恢复。主体借助多元化的互动符号,让对方更多地接收到自己的情绪体验,更加丰富全面地表达自我、呈现自我,丰富和完善了主体与自身相符的社会线索,在贴近物理世界人际交往情境的同时促进了人际互动的深化(刘文娟、袁文芳,2009)。

同类推荐
  • 你的任性必须配得上你的本事

    你的任性必须配得上你的本事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表达自我、遵循自我,似乎张扬、任性已经成了一件时髦、完美的外衣。很多人都在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对于那些混着工资浑浑噩噩度日的人,用什么去看世界呢?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先收起侥幸、矫情的心理,现在开始,要让收入配得上奢望,要让任性配得上本事!本书作者米苏用绝对“够狠够毒”的道理和文字,敲醒了城市里无数混日子的年轻人——用本事阐释任性,才是真正的任性!在本书里,你将为想要的生活找到起点和方向。现在的你吃的苦、流的汗,都将成为你将来任性的资本。
  •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

    本书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概括,从而为中国电视发展、创新的历史轨迹作一阶段性的梳理与描述,为中国电视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其品质与境界提供一些思考与探索。
  •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

    《巴黎烧了吗?》是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非常值得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和学生学习借鉴。对宏大事件报道的掌控能力,对涉及众多被访者、拥有海量细节素材的再现、穿插、配制和平衡能力。译者董乐山先生在“译序”中说:两位作者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分别是美国《新闻周刊》和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
热门推荐
  • 茶解

    茶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医凌然

    大医凌然

    医学院学生凌然有一个小目标,要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医生,结果不小心实现了。
  • 晚明之江山无尽

    晚明之江山无尽

    公元1644年,是个奇特的年份。那一年,老千“猪吃狼”莫名其妙穿越到了明亡清兴的悲催时代,成为太子朱慈烺……那一年,刚刚打下北京城,坐了龙椅的大顺皇帝李自成陛下在山海关大败,不得不放弃京师,一路西逃......那一年,野猪皮的后代,威风凛凛的睿亲王爷多尔衮率领八旗子弟兵进入了朝思暮想的大明帝都;同一天,留守在南京的大明文武百官也在燕子矶拥立福王监国,开启了苟延残喘的南明朝廷......
  •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

    身居僻壤山乡村古井村教师李宝库已经时日无多,社会的磨难,生活的阻力,无穷无尽的且无法颠覆的绝望将他重重压在下面。然而从自己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让他始终心系村里4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并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贡献出最后一份心力与生命。
  • 魔尊之殇

    魔尊之殇

    上古时期,幻空大陆因一场打战导致空间混乱能量分流。大陆被分为十个界面,以神迹通天塔相连接。而千万年的发展,各族都在自己的界面上建立了自己的文明繁衍了自己的种族。炼药;炼器;修神;修魔……绚丽多彩也残酷无情。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传记译林)

    《奔跑吧,奥沙利文》讲述了斯诺克奇才罗尼·奥沙利文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他怎样克服生活的巨大困扰——酒瘾、毒瘾、父亲的入狱、与妻儿的分离,以及怎样从跑步、斯诺克,甚至生活本身获得乐趣与力量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极具励志精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成功不求人

    成功不求人

    从今往后,我必须认识到,我的生命每天都在接受类似的考验。如果我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迎接挑战,那么我一定会成功。什么人最值得我们称颂呢?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唯有“能说能行”的人,是最最难能可贵的。“能说能行”的人,有的是一颗“坚决的心”。说到“坚决”,那是接近“真理”的“美德”之一;人们能够好好地应用它,它便可以成为“生命”表现的指导力。
  • 重生之盛世狂后

    重生之盛世狂后

    前世,婚后三年终有一子,却被投入药炉,用作窑引。挚爱的丈夫,却搂着娇妻冷眼旁观。血淋淋的骨肉分离,一杯毒酒,强行灌入。重生成为待嫁秀女,一改软弱本质,势必后宫得失。今生,斗姨娘,罚小妾,护娘亲,保幼弟,万里江山她不要,只要一方温柔怀抱。她萧青芜,步步后宫却因为血洒祠堂而视为不祥之人。“喝下这碗落红汤你便自由了。”“喝下可以,你亲自喂我可好?”一滴血泪带着多少的恨意.....脚踏红毯,却不在为君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