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100000006

第6章 意识的现象本性与结构(4)

可是这个柔软的、非集中的觉知瞬间却包含一种非常深刻的认识(knowing),那是当你把心集中并将客体对象化为一个事物后所缺乏的。在一般知觉过程中,正念的步骤转瞬即逝而难以觉察。我们已经习惯了把我们的注意浪费在其余步骤上:聚焦于这个知觉,识别这个知觉,给它贴标签,并且最重要的是卷入到对它进行的一长串符号式的思维中。原初的正念瞬间一闪即逝。上面所说的内观(Vipassana or insight))禅修目的就是训练我们延长那个觉知的瞬间。形式地看,反思意识是:我-觉知-(我-觉知-(X))。正是这个通过时间差形成的双重性觉知决定了反思的本质,它也构成了语词“知道”的语义内涵。

反思是知识的基础,而觉知是体验的基础。

当我们区分了觉知与反思的差别后,我们就能对——“一个狗感到疼痛时,它必然同时知道它在疼痛吗?意识必然是二阶的吗?也就是说一个感受必须有一个二阶的知道活动,感受才能成为感受吗?”——这类问题给出回答。我们认为,在这里感受(feeling)与知道(knowing)是两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范畴。感受是觉知,它是一种存在性的当下的体验;当然,知道也是觉知,也是一种体验,但相对于单一的觉知而言,它是双重性的觉知。就狗感到疼痛的当下,它是有意识的,但它未必能在其后形成对疼痛体验的反思。“在生物学和行为上,都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们[狗]与我们共享了某种体验的形式,即便它们几乎当然不具有与我们一样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对正常的成年人而言,反思则成为一种一般性的能力。

与我们关于觉知与反思的区分所作的分析相似,埃德尔曼(G.Edelman)提出了初级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与高级意识(higher-order consciousness)的区分:

我区分了初级意识与高级意识,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分。初级意识是一个觉知到某物的心智状态——一个在当下具有心智意象(mental images)的状态。但一个处于该状态的人还没有过去和未来感。人们可能会相信一些非语言和非语义的动物会具有这种状态。相比之下,高级意识涉及一个思维主体对其自己的行动和情感的再认(recognition),它体现了个人的样式以及他的当下、过去和未来的样式。它展示了直接的觉知——一种对心智事件的非推论的和直接的觉知,它不涉及感觉器官或接受器。

它是除初级意识之外,人类所具有的。我们意识到我们是有意识。狗和其他动物,如果它们是觉知的,它们有初级意识。这是在短暂瞬间中的一种统一场景(unitary scene)的体验,我把这个短暂的瞬间称为记忆中的现在(remembered present)——它有点类似于在暗室中一束闪光灯带来的光亮。尽管动物觉知到正在发生的事件,但具有初级意识的动物并没有意识到它们是有意识的,它们也没有过去、未来或一个可命名的自我的概念。埃德尔曼认为,作为人,我们不仅能记住我们经历过的感觉和对它们进行分类,而且与黑猩猩不同,我们还能反思我们的感觉,并向其他人谈论这些感觉。描述和进一步细致描写各种感受质的能力需要高级意识和初级意识同时出现,它要求语法和真正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因为借助语言能力的编码,我们能将自己从记忆当下的时间限制中解放出来。猫和蝙蝠尽管不能完成这种细致描写,但这绝不意味着它们体验不到譬如疼痛之类的感觉。

此外,达马西奥用核心意识(core consciousness)与扩展意识(extended consciousness)这组概念来表示觉知与反思的区分。通过对一些神经病学案例的观察和分析,达马西奥发现,意识并非铁板一块,它表现简单和复杂的意识形式。达马西奥将最基础的意识形式称为核心意识,它赋予有机体一个当下——即此时此地——的自我感,核心意识始终是当下的。另一方面,达马西奥将基于核心意识的一种发展的意识形式称为扩展的意识,它为有机体提供了一种复杂的自我感——个体的历史同一(identity)感。

简言之,核心意识是一种简单的生物学现象;它有一个单一的组织层次;它在有机体的整个一生中都是稳固的;它并不完全是人类才有的;而且它并不依赖于传统的记忆、工作记忆、推理或语言。另一方面,扩展的意识则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它有几个组织层次;它在有机体的整个一生中是不断发展的。虽然我相信,在某些非人类的物种身上,在简单的层次中,也有扩展的意识,但它只有在人类身上才能达到最高点。它依赖于传统的记忆和工作记忆。当它达到人类的最高峰时,它也是通过语言来提高的。

核心意识的超越感(supersense)是步入知晓(knowing)之光的第一步,但它并没有把整个存在照亮。另一方面,扩展意识的卓越感却最终把存在的完整建造带入灯光中。在扩展的意识中,过去和可预见的未来是在一种像史诗故事那样宽广的一览无遗的远景中和此时此地一起被感知到的。在达马西奥看来,核心意识是自我感和认识的起点,而赋予人类各种创造性认识活动的是基于核心意识的扩展意识。达马西奥强调指出,扩展的意识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它是在核心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神经疾病的案例表明,扩展意识受到损伤未必会危及核心意识。相反,作为基础的核心意识的损伤却会造成整个意识大厦的倾毁。

达马西奥把由核心意识显现出的自我感称为核心自我(core self),它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不停地被身-脑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建构出来。另一方面,我们日常具有的个体的历史同一感,被达马西奥称为自传式自我(autobiographical self)。自传式自我的神经和心智的特性与核心自我极为不同:在更强大的记忆、推理和语言的支持下,人们现在能够用心智的一部分来操作和调控另一部分。

2.8 前反思的自觉知理论

从倪梁康、扎哈维(D.Zahavi)等人对现象学的意识研究的系统的辨析和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学关于意识本性的前反思的自觉知(pre-reflective self-awareness)理论。我们关于意识本性的上述论证与现象学的这个前反思的自觉知理论是完全相应的。这里我们将依据倪梁康和扎哈维的研究简要地陈述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

现象学关于意识的前反思自觉知理论是对比反思提出的:意识体验表明,自身是有意识的心智活动不是以反思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一种非反思或前反思的自觉知方式实现的。

胡塞尔认为,意识体验的一个根本特性是一种自显现(self-appearance,self-manifestation或self-presenting)。

每一个行为都是关于某物的意识,但每一个行为也被意识到。

每一个确切意义上的“体验”都内部地被感知到。但这种内感知并不在同一个意义上是“体验”。

倪梁康指出,“这里的‘内感知’也被胡塞尔在其他地方称作‘原意识’、‘内意识’或‘自身意识’,它无非意味着对在进行之中的行为本身的一种非对象性的意识到”。扎哈维指出,“现象学的立场是相当明确的,一个意向体验意识到某个不同于自身的东西,即意向对象。同时,这个体验也显现自身。因此,除了是意向的之外,体验也同时具有内意识的特征,胡塞尔有时也称其为原意识”。

在扎哈维看来,萨特(J.Sartre)或许是意识的前反思自觉知理论最著名的捍卫者。萨特认为:体验并非仅仅存在,它还是自给予性(self-givenness)的存在,觉知的自觉知是意识的内在结构特征。“这个自意识(self-consciousness),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一个新的意识,而应该看作是对某物之意识之唯一可能的存在模式。”无论是胡塞尔、萨特还是一些其他的现象学家,他们关于意识本性的一个基本看法是:体验的自给予性是一种非反思和非对象性的给予性,而体验的自给予性则是意识体验的存在模式或内在结构。

意识体验在其当下的自觉知,显然不同于人们通常在反思或反省意义上所谈论的自我意识。这种反思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应该更恰当地被称为自我认识(self-knowing),这是一种生命机体将自己已发生的心智活动对象化的认识能力。

概括地说,现象学关于意识本性的前反思的自觉知理论提出了如下见解:

(1)前反思自觉知的意识体验是反思的基础。“并非反思向自身揭示出被反思的意识。完全相反,正是非反思的意识使反思成为可能;存在一个前反思的我思(cogito),它是笛卡尔我思的先决条件。”“如果某个内容不是事先以某种方式,而仅仅是通过后补的反思而被意识到,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谈论某种‘未被意识到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胡塞尔认为意识‘必然是在其每一阶段上的被意识存在(Bew u钡tsein)’。可以说,意识进行的被意识到为可能后补进行的反思提供了前提。如果我们不具有原意识,那么我们也不能进行反思。”简言之,觉知先于反思,觉知先于知道,而体验先于知识。

(2)前反思自觉知的意识体验与对该体验的反思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

“原意识是在每一个体验进行时的意识,而反思却原则上只有在每一个行为进行之后才能将这个行为当下化。”“从时间方面来看,这种对意识体验的意识到可以被描述为原初性的。在这里,对‘原初的’或‘原的’以及‘原意识’等表述的使用是为了与‘后反思’相对照:原意识的‘在先被给予性’与反思的‘后补性’因而是相互对立的。这就是说,一方面作为‘原材料’的原意识,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回顾’或‘后觉’(Nach-Gewahren)的反思。”在这里,胡塞尔同时给出了前反思自觉知的内时间机制:“当一个原材料出现在一个新的时间段时,前行的时间段并未消失,而是‘被保留在掌握之中’(即‘滞留下来’),借助于这种滞留,对于流逝者的回顾才成为可能。”

(3)意识体验的前反思的自觉知是非对现象性的。

“虽然原意识构成了回顾(反思)的前提,但却并不是这种回顾本身。‘被意识到’还不意味着‘被知道’。原意识毋宁说是一种非对象性的意识。在胡塞尔看来,它是一种‘内觉察’(Innewerden),而非课题性的‘觉知’,或者说,一种直接的‘感觉’,但没有使‘被感觉之物’成为对象。原意识因此而明确地有别于反思意义上的回顾。”我们相信,黑尔德(Klaus Held)下面这段引言能够恰当而综合地反映胡塞尔关于意识的观点。

意识的统一要归因于自我,只有与我相联系的时候,我才能就我的所有经验说,它们是“我”的经验。在反思中我可以——这正是先验现象学的工作——将注意力指向我自己的自我并使它成为课题,成为对象性的对立面。但同时,进行反思的我却始终不可取消地留在对象化的彼岸。这样,便有了一个不通过客体化便可获得的“原-自我”(Ur-Ich),它的非对象性最终保证了现象学作为先验哲学的特征。另一方面,自我能够对自己本身进行反思仅仅是因为它作为原自我先于所有明确的反思已经“知道了”自己本身。但这种前对象性的自我意识无非是在其本原的原初状态中的时间意识而已:我对我本身来说在意识生活的每一刻都滑向过去,但是我始终以滞留的方式觉察到我自身。这种原初滞留便是原初的综合。在这种综合中。我——先于任何客体化——始终已经确认了我自己,并且与此相一致,我始终已获得了第一个与我自己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前对象性的自身确认,我的原-自我便是一个不变的、持久的东西,通过这种前对象的远离,我的原-自我又是某种活的、流动的东西,即某种相对于前面有过的东西而言可以变动的东西。所以,我的自我在它的最深维度中是一个活的存在,在这个存在中,“持久”与“流动”合为一体。

同类推荐
  •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自我的实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
  •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行动的策略(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被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

    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

    这本《20几岁要懂点心理学》共分十八章,全书内容丰富全面,技巧实用,可读性强,以理论联系实际,以事例为佐证,贴近现实生活,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教你学会应对各种心理学困境,洞悉人性;掌握快速透视对方内心、迅速赢得他人喜欢、获取对方信任和赞同、让他人心甘情愿帮忙的心理技巧。同时,书中介绍了最有用的经典心理学定律,让你打破思维定式,走出竞争困境,学会利用心理力量赢得幸福与成功;色彩心理学将带你走进色彩的世界,认识色彩与心理学的神秘联系,透过色彩斑斓的表象认识周围的世界并看透背后的真实。
  • 心理学与微表情

    心理学与微表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身体语言,挥挥手,露出微笑,皱下眉头,这些都是基本的身体语言。当你与熟悉的人交流,或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留意对方的身体语言——表情、身体姿势、手势、腿脚动作等,这是我们获取信息的可靠渠道。当你能够轻松地看懂身体语言,娴熟地运用身体语言的时候,就可以向别人展现一个更丰富、更有魅力的自我,同时更加准确和透彻地理解对方的心理,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摩擦和误解,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一个身体语言高手自然也是一个沟通的能手,掌握并熟练运用身体语言会让你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 爱的七项修炼:家庭成长中的心理动力和疏导指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爱的七项修炼:家庭成长中的心理动力和疏导指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描述了发生在家庭成长中的动力关系,介绍了符合心理科学的正确的爱的方式,解释了个体成长不同时期和家庭成长代际之间差异所对应的基本心理原则。理解和运用这些蕴含在生活中的基本原则,有助于心理疏导工作者帮助别人,也有助于人们遵从乃至驾驭发生在自己家庭成长中的爱的动力,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
热门推荐
  •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佛说最上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冷boss狂宠妻,檬檬别闹

    高冷boss狂宠妻,檬檬别闹

    (宠文哦)“你好凶啊。”陈韶琛给她报仇,她却不说谢谢。“小白眼狼,白养你了是吗?嗯?”陈韶琛宠溺的说。陈韶琛,众人都怕他,背地里说他是冷血的大魔王,唯独林清檬不怕他,反倒觉得他温柔。林清檬当然不怕他,因为陈韶琛只对她才温柔。某晚。大魔王把檬檬压在身下,极其温柔的说:“宝贝,咱们儿子说想要个小妹妹。”林清檬挣扎着说:“不要,儿子不想要妹妹……”…………结果当然是反抗无效……(欢迎各位小可爱们入坑,前提是,我会把坑埋上,出不去的那中哦~)
  • 所有

    所有

    不是所有真心都夹杂着假意,不是所有付出都期待回报,不是所有物质都承载感情,不是所有言语都出自本心,不是所有朋友都要灌溉,不是所有婚姻都是坟墓。生活中不止亲情、友情、爱情,也不止理想、工作、事业,还有人生在世存在的意义。
  • 特宠萌妃:废柴杀手一等妃

    特宠萌妃:废柴杀手一等妃

    百里宸曦是个杀手,有一天她和所有杀手前辈们一样穿越了。她表示穿越没关系,穿成亡国公主也不要紧,日子总是要过的。上辈子过的太辛苦,这辈子从来。还有妖孽美男,快到碗里来!!!
  • 金箓十回度人早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早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雕刻时光的恋情

    雕刻时光的恋情

    那时她不知,此生爱上白牧寒,会让这个名字烙在她的骨血深处。花样年华的她,就是沉沦于他的婉转缱绻、情话呢喃。于以薰永远想不到,爱他至深,他还是神秘消失了。……后来的后来,一场太过诡谲的翻车将他送到于以薰眼前,她亲自为他缝合伤口,治愈身心。一纸约定逼她接受。某天,白牧寒意味不明的盯着她:“在我身边,还敢和别的男人眉欢眼笑?”“我只是配合你扮演登对的男才女貌。”起初端庄矜雅的于小姐,开始接受各路追求者的邀约,各色传闻接憧而至,却是抵不过白牧寒先生日渐浓烈的娇宠。
  • 非凡生物在哪里

    非凡生物在哪里

    非凡生物统治的非凡世界,人类想要得到非凡力量,于是与非凡生物签订契约,获取它们的非凡之力,成为非凡者。迷雾缭绕的群山之间,阴阳圣熊的吼声悠扬清远,绝壁千刃的断崖之上,炽烈金雕展翅翱翔!斗战狂猿在森林中游荡,啸月天狼象征着草原上的辉煌!星藤花妖内孕育新的生命,怒风精灵展示魔法的力量!炎尾、蛰龙、翻海蛟,星冥妖猫、狂暴树人、饮血藤!幽蓝的大海内,独角鲸唱着歌,海妖在远方合唱!神奇的世界,神奇的非凡生物,绚丽多彩的幻界,传说中的天使,深渊中的恶魔,古老相传的吸血鬼,对月长啸的狼人。传教士、执法人、冒险家、堕落者、阴暗之人、绝命刺客、影子杀手…在这个世界,他们统称为——非凡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救系统

    他救系统

    当生活的热情消耗完,活着也只是对自己的伤害。他曾经期望过有一人能来拯救他,只不过......等不到。当他守着的承諾终于解托后,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师尊特爱他,师伯们喜爱他,师兄弟在乎他,连死对头也喜欢他。他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甚至这个世界都是为他而创造出来的。可他却一心想着死……不是虐文,不是后宫。冷漠求死师尊x腹黑魔尊徒弟
  • 重生豪门,腹黑BOSS求放过

    重生豪门,腹黑BOSS求放过

    林雅刚睁开眼就被面前这个帅气的男人俯下身吻住了。喂,这位先生,就算你长得帅,看上去很有钱,也不能随随便便就亲陌生女人吧?什么?他跟自己已经订婚了?怎么回事?林雅拿起手中的镜子被惊的差点扔掉镜子。镜子里这个长得美艳的女人是谁?还有医院门口那一群对自己唯唯诺诺的学生又是怎么回事?直到一群保镖围着两个身着华丽衣服的中年人进来。她才回过神,她竟然魂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