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400000028

第28章 西方人谈爱(5)

人类的爱的对象主要就是人,自我、情侣、父母、子女、朋友、老师、同胞、大众,都是人。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说明:只有将你爱的对象,当成是“目的”,而不是当成手段,才是真正的爱。

情侣之间,如果只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物质或性欲需要,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情爱。子女对父母,如果只将父母只看成生活的依靠,也就没有真正的孝爱。父母对子女,如果只指望子女将来养活自己,也就没有真正的慈爱。朋友之间,如果只是相互利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友爱。只有将情侣、配偶、父母、子女、朋友看成是目的,一切为爱的对象本身着想,才可能有真正的爱。

3.意志自律、自由与爱

他说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实践理性批判》第一卷第一章,据杨祖陶译本,306页)

“意志就不只是服从规律……它必须也被认作自己即立法者,而且也只是这个理由,它才服从这个规律。”(《道德形而上学基础》第二章,据孙少伟译本,63页)

康德的“意志自律”或“为自己立法”的思想,都与自由有同一含义。自由是康德关于道德(实践理性)的核心思想。自由与前两个道德法则是直接有关的:自由是人类的普遍要求;自由的人必须以自身为目的。

意志自律或自由与爱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人所以有爱(不论是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爱祖国、爱事业等)都必须是出于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受任何其他因素的支配(包括功利的驱使或权威者的指令)。同时,自由本身,是人类普遍所热爱的。

以上是康德的“实践理性”与爱的关系,下面讨论康德的“判断力”与爱的关系。

(四)审美与情感(美与爱)。

1.什么是Asthetisch

康德三大批判的第三部著作是《判断力批判》。他认为“判断力”有两类:一是规定性判断力;二是反思性判断力。前者是从普遍原则出发,将特殊事件归人原则;后者是从特殊事件出发,通过反思,归人普遍原则。(《判断力批判》,据邓晓芒译本,13—14页)

在反思性判断力中,康德着重论述了Asthetisch(德语,一般翻译是“美学”一作者注)的问题。

Asthetisch究竟是什么意思?据卢春红在《情感与时间》中的分析,As-thetisch本义是“感性的”;一般翻译为“审美”,而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直感”。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说:“Asthetik的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

因此,Asthetisch有审美的意思,也有情感的意思。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主要是论述审美问题的,但它同时也论述了情感问题。康德说:‘对于鉴赏的真正人门就是发展道德理念和培养道德情感,因为只有当感性与道德情感达到一致时,真正的鉴赏才能具有某种确定不变的形式。”(《判断力批判》,据邓晓芒译本,205页)

按休谟的学说,爱既是一种德性(道德),也是人类的一种情感。因此,康德关于审美的学说与爱必然有联系。康德所说的“道德情感”,指符合道德的情感,更与爱有非常接近的含义。

2.知识与道德的桥梁

康德关于Asthetisch(审美、情感)的一个重要观点是:Asthetisch在知识(或自然,或知性)和道德(或自由,或理性)之间架起了桥梁。

康德说:‘在高层认识能力的家族内,还有一个处于知性和理性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判断力。”(《判断力批判》,据邓晓芒译本,400页)

审美可以在知识和道德之间架起桥梁,康德用“自然的合目的性”来说明这个关系。自然本身并没有目的,而自然中的许多美丽(如鲜花的美、鸟鸣的美、山川的美等)使人感到愉快,那就合乎人类追求愉快的目的。因此,自然的美是一种自然的合目的性。

那么,爱是否也是知识和道德之间的桥梁呢?大量的爱的事例说明:爱也是有这种桥梁或中介功能的。

子女和父母的亲缘关系,也是需要有人的知性才能体会的。亲子关系的认知就是一种知性。

父母应该抚养子女,子女应该孝顺父母,这是人类的道德。

怎样从亲子间的认知关系过渡到亲子间的道德关系呢?那就要依靠亲子之间的爱的情感。父母由于热爱子女,因此,必然会尽心抚养子女;子女因为热爱父母,因此就会孝顺父母。

一般认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指的是美。事实上,美与爱是密切联系的。人们感到梅花很美,他们就爱梅花。因此,在康德的“判断力”中,既包含美,也包含爱(情感)。这个问题在本书第七篇中还要展开讨论。

在美与善的联系中,我认为,存在着爱的中介。梅花在冬天开花,是高洁的象征。人们感到梅花的美,而喜爱梅花;通过对梅花的爱,人们赞赏梅花所象征的高洁的品性(善)。

3.共通感与爱

共通感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可以认为是他在哲学上的重要创见。

他说鉴赏判断必定具有一条主观原则,这条原则只通过情感而不通过概念,却可能普遍有效地规定什么是令人喜欢的、什么是令人讨厌的。但这一条原则将只能被看作共通感。”(《判断力批判》,据邓晓芒译本,74页)

什么是共通感呢?按康德上面这段话来理解,共通感就是人类天生的共同情感。

为什么人们普遍地都喜爱美丽的花草、悦耳的音乐、壮观的风景?就是因为人类有天生的共同情感,即共通感。

康德在人类的知识问题上提出“先验统觉”;在道德问题上提出“道德命令”,而在审美和情感问题上提出“共通感”,这样就构成他完整的先验哲学。

人类是高等动物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的先验性(先验统觉、道德命令、共通感)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天性。他的学说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认为,共通感学说在爱的哲学中,也是适用的。为什么人类普遍地都会爱情侣、爱子女、爱父母、爱朋友、爱他人,为什么如孟子所说,人都有恻隐之心,都可以用人类的共通感来理解。

小结:

康德对爱的理念方面的主要贡献,是论证了仁爱(道德)的先天性;并确立了“人是目的”的人类之爱的基本原则。他在实践理性(道德)与判断力(情感、审美)两方面,对于人类之爱,都有深入的阐述。

叔本华与费尔巴哈论爱

康德之后,德国相继出现了多位影响巨大的哲学家,有黑格尔(1770—1831)、叔本华(1788—1860)、费尔巴哈(1804—1872)、马克思(1818—1883)等,他们都是19世纪的哲学家。

他们之中,叔本华和费尔巴哈两位的哲学思想与爱的关系最密切,他们都直接地论述了爱。

一、叔本华论爱

叔本华(1788—1860)是意志主义哲学的开创人,是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驱者。

他出生于但泽(现在波兰北部的格但斯克)。他父亲是富有的银行家。他自幼孤僻、傲慢。1809年他得到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1820年在柏林大学任哲学讲师,曾想与黑格尔争夺听众,但他失败了。后来一直没有正式职业,就从事写作,依靠遗产生活。他的最重要哲学著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他的意志主义哲学体系以及他关于爱的论述,基本上都表达在这部著作中。

下面讨论他的主要哲学思想与人类的爱的关系,并介绍他关于爱的论述。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叔本华哲学的核心概念。究竟什么是意志呢?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将人类心灵分为知性、情感、意志三部分,说明“意志”是一个很古老的哲学概念。

休谟和康德两位哲学家,对于意志的理解有一定区别,休谟更强调情感对意志的作用;康德更强调道德理性与意志的关系。

他们两人(特别是休谟)的观点与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意志”两字的意义,比较接近。而叔本华的“意志”,却与一般所理解的“意志”很不一样。

叔本华对于意志的意义有许多论述。有一段比较好的论述是唯有这(指意志),才给了这主体(指意志的主体)理解自己这现象的那把钥匙,才分别对它揭露和指出了它的本质,它的作为和行动的意义和内在动力。”(《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据石冲白译本,151页)

从这段论述看,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各个主体(包括人和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的本质,是它们行动的意义,又是它们行动的内在动力。

康德的学说是:人所认识的外界事物,都只是“表象”,或“现象”;而外界事物的真正的“自在之物”,人无法知道。

而叔本华认为,各种事物的意志就是它的“自在之物”。

叔本华说意志这词儿……要为我们揭露自然界任何事物的内在本质。”(同上书,166页)

“无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普遍自然力的表出。”(同上书,194页)

因此,叔本华的“意志”,并不是只指人的意志;自然界任何事物都有意志。“自然力”是叔本华的“意志”的较好的表达。

我们看一看自然科学中的“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引力、电磁力等概念;在化学中有吸引力、排斥力等概念。生物学中有生命力等概念。叔本华的“意志”或“自然力”与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力,有近似的含义,但并不在同一个级别上,它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而是一种哲学的归纳。

叔本华认为,人的意志是推动人的生命运转的内在动力,是人的一切身体与意识活动的依据。因此,它就是人的自在之物;意志就是人的本质。

叔本华对于人的自由的理解是:人能否定自己的意志。

关于意志与情感的关系,他说我的身体每次受到外来的作用,这个作用也立刻而直接地激动我的意志,在这个意义上这就叫做痛苦或快活……反过来也是一样,意志的每一剧烈激动,也就是感动和激情,都震撼着身体。”(同上书,161页)

因此,叔本华的观点与休谟比较接近,即认为,意志与情感直接有关;情感能影响意志,而意志又受情感所激动。

(二)意志与爱。

那么,意志与爱是什么关系呢?

人类的爱,与叔本华讲的意志,有非常相似的性质。主要的相似点是:

1.爱与意志,都是人类自觉发动的意识活动和行动。

2.爱与意志,都受情感的激动,又支配着情感。

3.爱与意志,都受理智的制约,受认识的指导。

4.爱与意志,都是人类的自然力或生命力,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

因此,按叔本华的观点,可以认为,爱就是一种人的意志。爱只能从人的意志中去寻求。

当然,爱并不是意志的同义词。意志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做坏事的意志)。爱可以认为是一种善的意志。

(三)一切仁爱都是同情。

叔本华对于仁爱有专门的论述。他的一个论断是一切仁爱(博爱、仁慈)都是同情。”(同上书,514页)

他说无私的爱……就把别人的个体和别人的命运和自己的完全等同起来。”(同上书,514)

“达到最高善和(有了)完人心境的当事人就会为了多数别人的幸福而整个的牺牲自己的幸福和生命。”(同上书,514)

仁爱就是同情,是将自己和他人相融合;也可以说,将自己的意志和他人的意志相融合。这是叔本华对于仁爱的一个很深刻的思想。

孔子关于仁的一个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叔本华与孔子的观点,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四)性欲是最坚决的生命意志。

叔本华说本人生存时间上是这么短促,性欲的满足却肯定生命到个体的死亡以后,到无定期的时间。”他把性欲看成是“最坚决的生命意志的肯定”。(同上书,450页)

人的性欲与男女之间的爱欲是直接联系的,叔本华指出,性欲是最坚决的生命意志,进一步说明,爱就是一种意志。

叔本华将性欲联系到生命与大自然的永恒,与我们在本书第二篇中所谈的人类之爱与自然之爱,可以联系起来理解。都说明,在人类爱的对象中有永恒性的存在。

他对于性欲或爱欲的强调,引导了后来的弗洛伊德学派的学说。

叔本华关于爱的观点,给予我们的主要启示是:爱是人类的一种善的意志。他提出:爱是人类的本质。这个观点后来由费尔巴哈进一步肯定。

二、费尔巴哈论爱

费尔巴哈(1804—1872年)是德国继黑格尔之后的一位重要哲学家。

他出生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一个法学教授之家。早年学习神学,因对神学教义不满,而到柏林跟随黑格尔学习哲学,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后来与黑格尔的哲学决裂。1828年从柏林大学毕业,曾任教于埃尔兰根大学,因宣传无神论,遭受迫害。他隐居乡间,从事哲学研究。1837年后定居于乡村,达20年之久。他的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他提倡人本主义与唯物主义,他在近代西方哲学家中以宣扬“爱”而著称。

费尔巴哈与爱有关的主要论点,归纳如下:

(一)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黑格尔哲学关注的问题。黑格尔主要从主观精神方面阐述人的本质,费尔巴哈提出异议。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包含三个层面:

1.人的自然本质。他说自然力不仅作用于我的表面、我的皮肤、我的身体,而且也作用于我的核心、我的灵魂。”(《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537页)他的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大脑都来自自然。

同类推荐
  •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本书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及个人的感悟等,详细剖析了为人处世、为学识人、为官为政等问题,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的危机、人生的苦恼以及中国的前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我们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于天下大同、在于人类可持续、在于超越阶级、民族、国家。因此孔子之学是天下学,论语不仅是中国人的圣经,更是人类的圣经。
  • 活在此时此刻

    活在此时此刻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向我们展示全神贯注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

    本书分为两部分:《孟子与滕文公》、《孟子与告子》。在这本书里,南先生对于中国历史上对人性善恶的辩论做了令人信服的裁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人应有的立身、处世精神,结合历史上正反两面的实例,进行阐发。读来意味深长,令人警醒怵惕。
  • 《论语》人物评传

    《论语》人物评传

    本书第一次把《论语》里的所有历史人物从书中剥离出来,结合《左传》、《国语》、《尚书》、《史记》等史书以及《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等诸子书中的有关记载,把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论语》中的“一句话”人物)进行系统研究,每个人物有“传”有“评”。
  •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大家小书·译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认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 灿灿星海

    灿灿星海

    不是不想向他敞开心扉,大约他们前生就是仇人,他们同在一个学校里却两看两相厌,一个霸道孤傲,一个野性难驯,他恼她无视他,与她处处为难。她烦他少爷行为,自觉与他划清界限。小小一方天地,抬头不见低头见,躲也躲不掉,逃又逃不开,好不容易熬了两年,再忍过一年就可以与他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她开心的数着跟他分别的日子,却不料被他抢走珍藏的幸运星。飞到地球那边一去五年。再次相见,为了讨回幸运星不得不与他纠缠。他步步为营,她固执己见,当他再一次在她的视线里消失,她忽然发现自己最初的心意不知何时已经发生改变。
  • 真武丹尊

    真武丹尊

    丹者,造化也。高深丹士能以丹入道,驱丹杀人,拥有神鬼莫测之能。一丹出,天地色变,镇压一方。方惊羽为求超脱炼制万古第一丹,却不想遭人暗算巧合重生为少年。这一世,凭借至强丹术,方惊羽横推万里,以无敌之资横空而起,碾压诸天,成就造化丹帝.
  • 无锡县志

    无锡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自带CSGO青训系统

    重生自带CSGO青训系统

    周瞬,传奇CSGO战队Assailants的老板兼教练,偶尔上场兼职队员。“你问我的队员都是从哪来的?”“这个是我发小。”“这个我从青训营捡的。”“那个是漫展遇到的。”……这是一个从零开始拿major冠军的故事。
  • 西堡子

    西堡子

    范亚利著的《西堡子》将以朴实的文字、清新的文风,带领您了解一座城堡、两个家族、三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走进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陕西关中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享西堡子人半个多世纪纷纷扰扰的人生际遇。
  •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欧巴请看这:特工萌妻

    她爱他入骨。他爱她同样。却因命运的齿轮被迫分开。划破荆棘,他紧拥她。“白飞羽,这辈子,除了你,不会有第二个人走进我的心里”
  • 万古魔帝

    万古魔帝

    当修炼界都在为一本灵阶功法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林云已经走在一条自创仙阶功法的路上了,他回过头来发现,那些人在抢夺的不过是自己十年前所创的低阶功法。林云悲悯的叹了口气:“何苦呢,这是我今天刚出炉的仙阶一品功法,拿去吧。”于是,又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了。
  • 我可能吃了假的恶魔果实

    我可能吃了假的恶魔果实

    以幻棍之名,我蒙奇·D·路易要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