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400000032

第32章 中国人谈爱(1)

本书在论述中国哲学与爱的关系前,先论述西方哲学中的爱,是因为西方哲学的特色是概念清晰,逻辑性强,便于我们对于爱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位置,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但是从哲学的内容来讲,中国哲学中却对于爱更为重视。这是因为中国哲学一贯以伦理学(人性、德性)为主要内涵,而爱正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中国哲学中关于爱的论述,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中国古典哲学著作中,“爱”字是用的,有时也用在很重要的位置,例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墨子的“兼爱”等。但一般说来爱”字的应用并不太多;也就是说,中国许多哲学经典中,关于“爱”的直接论述并不很多。但是与爱有关的论述却非常多。古代哲学家们用许多其他的名词来论述爱,重要的有:理、道、性、心、情、忠、孝、弟、尊、善、亲、良知,等等。当然,这些名词除有爱的情感之外,还多一些道德含意。

(二)从上述这许多名词来看,中国哲学家将爱的概念细化了、对象化了;对于不同的爱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名词。例如,对于国家或君王的爱,是“忠”;对于父母和祖先的爱,是“孝”;对于兄弟的爱,是“弟”;对于师长的爱,是“尊”;等等。

(三)中国哲学中的爱,与西方哲学相比,更多地与哲学本体论、宇宙观、政治学、人生观相联系,也就是说,中国哲学家将爱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更广的视野上来认识。

以上这些特点,是下面论述各位著名哲学家关于爱的理论时所需要理解的。

老子论爱

老子,原名是李耳他叫李聃)。他的生卒年代至今已不明确。现在学术界多数人承认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孔子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551—479),而老子比孔子年长。孔子曾经专门去向老子请教过,这件事在《史记》、《礼记》、《吕氏春秋》等多本古书中都有记载。《史记》中说,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称他“犹龙”,意思是像龙一样崇高。

有的哲学家(如冯友兰)认为,老子的《道德经》(或《五千言》),成书较晚。从它某些内容来看,应该是孔子以后的作品。然而,1993年在湖北郭店楚墓出土了简本《老子》,这部书的时代肯定在战国中期之前。因此,《史记》的记载又比较可信了。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哲学著作。前面提到,中国的传统哲学(以孔子为代表)是以伦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而《道德经》不同,它有极为深刻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内容,而本体论正是哲学的核心。

《道德经》讨论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本体论、宇宙观、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等,并且有丰富的辩证思想。

《道德经》的许多论述与人类的爱有关,现归纳、评述如下:

(一)道为“天地母”与爱。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

老子的意思是:道是在天地之前就有的,道是天地的母亲。

这就是老子的宇宙观,宇宙不是某个人格化的神(上帝)所创造,而是宇宙最初的混沌状态C‘混成”)所创造。这个观点与现代宇宙大爆炸的科学理论比较符合(因此,老子的学说受到现代物理学家的重视)。对于宇宙的创造者,老子称它是“道”。

根据《道德经》的全部论述,道,可以理解成是宇宙或大自然的本质与运行规律。

老子将“道”称为天地之母,这不仅是一个比喻,并且是带有浓厚的情感的。母亲必然热爱自己的子女,而子女都会热爱自己的母亲。因此,老子的话表明:道是热爱天地的,当然也热爱天地之中的人。道应该受到人的热爱。

基督教的哲学是:上帝创造了人,因此,人必须爱上帝。老子学说中的的道,与基督教哲学中的上帝,具有完全同等的功能与位置。在《道德经》中,处处能见到老子对于道的崇尚与敬爱。

(二)“道法自然”与爱。

老子说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书,25章)

如果说,在老子哲学中,道是自然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那么,自然本身,就是最高的本体。因此,老子要说道法自然”。

本书第二篇中,我们谈到了“自然之爱”。当然,人们对于壮观的山河、美丽的花草、悦耳的鸟鸣的喜爱,是自然之爱。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谈的“自然”,是指整个宇宙界、全部的大自然。既然道是天地之母,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天地的创造者是道,而道只能依据自然的本性而运行。

因此,老子所表达的是人类对自然的最高的敬爱。

(三)道“衣被万物”与爱。

老子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成功遂事而弗名有。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为大。”(同上书,34章)

这段话的大意是:大道的分布非常广泛,无处不在。自然万物依靠她(因为道是天地母,故这里用女性的她)生存,她从不推辞自己的责任;万物获得了成功,她决不夸耀是自己的功劳。她用她的温暖像衣服一样保护万物,而从不去做万物的主宰;她永远没有自己的欲望,可以说是非常谦虚。万物都归附于她,却不知道谁是他们的主宰;她永远不要名声,可以说是非常伟大。

这段话充满了对大道的赞美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老子哲学中对大道的热爱。同时,它也说明了大道对于自然万物的热爱。大道创造了、养育了万物,却不做万物的主宰,不做命令或限制万物行动的事,让万物按它们的天性自由发展。大道也绝不要求什么名声,完全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大道对自然万物的爱,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非常相似。

大道给予万物的,就是一种真正的慈爱!

这一段话可以认为是:老子对大道的爱的颂歌。

(四)道“无为而无不为”与爱。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同上书,37章)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的哲学思想,也是他的政治思想。他所谓的“无为”,就是让世界万物按它们的本性自然地、自由地发展。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政治中,一般是强调“教化”或“礼”,以规定并限制人们的行为举止。“自由”的理念在儒家、法家、墨家学说中是没有位置的。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与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后的西方思想的十分重要的区别。但是应当指出,老子与庄子的哲学中,是有“自由”的思想源泉的。老子的“无为”思想,重点是要求政府或官员(上文中的“侯王”)对于人民的思想与生活减少干预,让他们自己发展、自由地发展。

从“爱”的角度来讲,大道对万物的爱,不但表现在她创造了万物,并且体现在她的“无为”上,也就是让万物根据它们的天性自然地、自由地发展。

老子在这里,提出了关于爱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你所爱的对象,你不应该过多地干预或限制,而要尊重被爱对象的天性,帮助并鼓励他们自然地、自由地发展。

在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官员对人民的爱等等方面,老子的“无为”思想所体现的原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五)“道生之,德畜之”与爱。

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分。究竟“道”与“德”是什么关系呢?

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同上书,51章)

老子的意思是道”创造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道”规定了万物有一定的形式,而“德”则根据形式而构成了万物。因此,人们既应尊敬“道”,也应重视“德”。

老子的“道”,有原则、法则的含义。“德”是“道”的原则的实现,有通常所说的“道德”的含义,也就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上面提到道”有“衣被万物”之爱;因此,对万物有爱,是“道”的原则。而这个原则,需要通过“德”或符合道德的行为了加以体现,如果我们联系康德的“实践理性”,康德认为,人应该接受先验的“道德命令”。老子哲学中,道”就是先验的C‘先天地生”),而“德”是“道”的实现。可见,康德的思想与老子是相近的。

联系到爱(爱万物),老子的思想就是:爱是由“道”而来的,是先天的;各种爱的道德行为,都应出于人的爱的天性。完全依靠外力(如法律、教育等)都不能有真正的爱。当然,教育可以启发人的爱的天性,法律可以制止人的作恶,对于社会都是必需的。但是,教育与法律都必须尊重,并遵循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人的天性。

(六)“天之道,利而不害”与爱。

老子说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同上书,81章)

“利而不害”是天道的本性。这是一个宇宙观与自然观的重要观点。从科学角度看,宇宙对人类是非常眷顾的。到当代为止,浩茫的大宇宙中,还只发现地球——这颗太阳系的不起眼的小小行星上,具有这样优越的动植物(包括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尽管地球上有时有地震、海啸、水旱灾害,但是这些灾害毕竟是暂时的,是人类可以克服,或减轻损失的。地球上的大部分时间内,人类都可以正常地生存、繁育,发展自己的体力,特别是智力,从而形成高度的文明。

因此,天道或大自然,对于人类,确实如老子所说,是“利而不害”的。

“利而不害”就是大自然,或老子说的天道,对人类最大的爱。

(七)“上善若水”与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同上书,8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他用水来比喻高尚的善(上善)。水有利于万物,而不争自己的利益。甘愿处在人们不愿意住的低下的地方。这种品性是接近于“道”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他用较多的文字来阐述他的“上善若水”的哲学。他总的意思是教导人们,不要争强好胜,不要争名夺利,不要以强欺弱,而要保持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做有利于他人或大众的事。

“上善若水”,也是老子的一种爱的哲学,他要求人,用水一样的温柔的品性来对待情侣、父母、子女、朋友、大众;设身处地为所爱者着想,谦虚谨慎地做有利于所爱者的事,而甘愿自己有所不利,甚至作出必要的牺牲。

小结:

老子在《道德经》中充分而详尽地阐述了他关于天道爱万物,天道爱人的思想。天道对万物与人,都是“利而不害”。天道的爱,不是管制性的,而是让万物与人依据他们的天性而发展。天道爱万物、爱人,而从不居功,从不要求回报。天道对于万物与人的慈爱与父母对子女的慈爱非常相似。

普及于西方世界的基督教文明,所信仰的是“神爱”,即上帝对人的爱。孔孟儒家所倡导的是“仁爱”。只有老子,他所宣扬的是天道对万物与人的爱。所以,从中外文明史来讲,老子的学说是非常独特的。

孔子论爱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儒学哲学,不但主宰了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政治与文化;即使在当代,还在全球华人的思想与行为准则中留下深刻影响。如今他的学说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

孔子的原名是孔丘,字仲尼。他的生活年代是公元前551—前479,比苏格拉底要早约80年。

孔子出生在山东曲阜。父亲叔梁纥,是一名武将,为鲁国立过战功。叔梁纥娶过三个妻子。孔子是他第三个妻子颜徵在所生。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孔子自幼就非常聪明,又特别爱好学习。他从母亲和外祖父——颜襄那里受到良好教育。母亲教的许多字,他一遍就能记熟。

孔子年轻时当过一些小官,例如管理账目、管理牛羊等。由于他知识广博,态度端正,很早就被人称为“夫子”。30岁时,他就开始创办私人学堂;传说有三千学生,有突出成就的有72人。他开的课目有《诗经》、《尚书》、《周易》、《春秋》、《仪礼》和《乐经》,后人称为“六经”。

孔子到50岁时,才担任鲁国的中都宰,中都是鲁国一个城市,靠近今天山东的汶上。后来他被提升为鲁国的司空(管理工程)和司寇(管理治安),孔子都做得很有成绩。不久,齐国送来80名美女,鲁定公贪图欢乐,不理朝政。孔子十分失望,就带了几个最满意的学生,周游列国,历时13年,但是却四处碰壁。孔子晚年回到故乡,专心从事教育和文化工作。他去世时73岁。

孔子的思想,主要由《论语》传给后代。《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载的孔子的谈话,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极高的价值。

孔子的学说有深刻的理性思维,同时,他又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是一个热爱人民、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人。

如果我们了解孔子是有丰富情感的人,我们就能从孔子的理性论述中理解其中的爱的内核。现归纳并评述如下:

(一)“仁者,爱人”与对人之爱。

仁是孔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仁”这个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一百次以上。可见孔子对于“仁”的重视。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不同场合,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几种重要解释是: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4.“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经典超译本)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他一生中共修订过六次。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道德情操论》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德国哲学(2017年上半年卷)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主办、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协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为国内外热爱德国哲学、热衷于外国哲学研究的学界同人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德国哲学和外国哲学的理论平台,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一个思想交流、观点碰撞的前沿阵地,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热门推荐
  • 清爽开胃凉菜

    清爽开胃凉菜

    炎炎夏日,热燥难耐,情绪不佳,胃口不开。怎么办呢?编者为读者朋友们精心体贴地收集了满钵的清爽开胃凉菜,让你每天都有好胃口,快来看看吧。只需用平日里随手可取的食材,稍稍花费一点心思就可以做出适合家人口味的爽口开胃凉菜,既科学又健康。酷暑仲夏,一样可以吃的开心,吃得健康!
  • 亲爱的我找到你了

    亲爱的我找到你了

    【甜文,宠文】他掌管着富可敌国的集团,想做任何事,只要一句话即可。然而,让严小姐说出“我爱你”,却比登天还难。“严桐伊,我喜欢你。”“喜欢是什么?就是书上说的想和那个人待在一起?可我们每天都待在一起啊。你为什么还要说喜欢我?”从小被与世隔绝的严桐伊不懂情为何物。而在别人眼中冷酷无情的周辰梧,用一辈子的温柔,慢慢融化她冰冷的心。“我爱你。”“我想和你在一起一辈子。”梧与桐,同生同长,同生同死。
  • 异世牧天

    异世牧天

    天启大陆,每个人一出生就被赐予“圣源”,拥有形态各异的力量。这是“天”的恩赐,大陆子民深信不疑。。。。
  • 江少总是很自信

    江少总是很自信

    她是一位腿伤多年的临时女员工,连正常行走都困难,却还是招惹了这位滑板俱乐部的当红少爷。工作结束,她在路边等公交车,忽有车灯照来,刺得她一时睁不开眼。他从车里走下来:“我送你,上车。”“不用了。”她低头拒绝。他闻言一个人转身上了车,黑色捷豹车身后撤,在空旷的马路上画了个弧,路边积水哗啦溅起,她瞬间被车子溅的全身湿透。狼狈不已的看着他再次走下车来,这一次,他直接拉住了她的手腕。“抱歉,弄脏了你的衣服,我得负责。”“……”
  • 假屠

    假屠

    人从何来,去向何处?一棵芝草,机缘巧合下成了人。他的修为会莫名其妙地提升,又和师傅长得很像,所以有人说他是师傅的身外化身,本体修为提高,化身跟着水涨船高也不出奇。但真的是这样吗?马芝自己都很困惑,且他也不知道师傅去了哪里?他追寻着师傅,想帮着他杀向无量山………
  • 悠悠田园药草香

    悠悠田园药草香

    李芸穿越了。亲叔欺辱,她凶悍操刀护母。祖母恶毒,她强硬逼她退步。幼弟纨绔,她冷酷饿他肚腹。开荒地,种药材,努力变成白富美。悠悠田园药草香,引来采花俊儿郎。【片段1】“芸芸,你终于对我有感情了,我好欢喜。”“我一看到你这张脸就觉得讨厌。”“嘻嘻,还说对我没感情?要知道,讨厌也是一种情感。”“…”【片段2】“我发过誓不嫁人。”“那我嫁给你。”“不怕我克死你?”“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哎哟,捏我做什么?”“你死了,我娶谁?”
  • 蛮定天下

    蛮定天下

    无敌封展镔铁枪,曹青飞刀世无双。算无遗漏程千略,青衣剑客叫李洋。绝世双锤常士安,箭无虚发项丘山。三军统帅霍青宁,辅佐孟晨霸中原!21世纪的八名大学生,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八个人利用重生的机会,各自练就一身不俗的本事。在这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他们如何一步步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面对大众熟知的一个个英雄人物,相遇之后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请与我一同经历,这八人不凡的人生。
  • 哑舍·壹

    哑舍·壹

    热闹与喧嚣的摩登城市,历史在这里无声沉积。那些神话传说中亦真亦假的奇珍异宝,曾一度遗落在历史的长河里。然而,此刻,它们就在这里——名为“哑舍”的古董店。一面古镜,连接了两千年的时光,让两个不同时空的男女命运交织。一条手链,每一颗宝石可达成一个愿望,让你找回曾经丢失的东西。一根香烛,燃烧千年,也流了千年的烛泪,只为等待自己所想的那个人。一个瓷枕,可以让你美梦成真,也会让你噩梦成真。一把利剑,不管桑海沧田,时代变迁,仍久守着几千年前的承诺。一根竹简,脆弱得不堪一击,却封印着远古强大的魔兽。一块玉像,可以交换人与人之间的灵魂,让两个人的世界完全颠倒。
  • 特种佣兵战神

    特种佣兵战神

    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佣兵战神惨遭失忆,再回到帝都掀起无尽风云……美女主动倒贴?金钱主动奉上?来嘛来嘛,统统来者不拒!一朝打开记忆闸门,往日仇怨,近日恩情该何去何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