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200000001

第1章 导言(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本文缘于广州市天河区长腶村村民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解放前宗族搞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解放后土地分分合合,每次重分人人有份;而今的公司股份就来自土地、物业,为何不准重新分股,人人有份?”这个问题是笔者在农村工作中碰到的。

2000年7月,笔者来到长腶村工作。此时,村委利用集体土地建起了工业园区、农贸市场、酒店等物业,绝大多数村民都拥有这些集体资产的股份。有一天,笔者和几个村民聊天,聊到股份。一位村民愤懑地说:“哼,这不对,股份不能搞一刀断,搞得后生仔没有股份,应该重新分股,‘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另一位村民侧过头来对笔者说:“解放前,我们村一半田地都是太公田,祠堂年年搞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解放后,我们搞土改分田,人人有份;跟着,我们搞合作社,土地归了集体,土改白忙一场”;“后来,我们搞承包,又分田,人人有份;结果没几年,我们搞筑巢引凤,又将土地合到了一起,建厂房出租;跟着,我们搞股份制,将集体资产折成股份,人人有份”。

“不过,当年分股搞的是‘一刀断’,即是后生的人无股可分;而今,没股的后生仔越来越多,好多都成了大人。我们提出来重新分股,但干部不同意,还讲,‘村委就要改成公司了,股份不给动。这是政府的规定。’这是什么话?要讲改,这么多年都在改,怎么改到公司就要‘一刀断’?”

村民不仅有重新分股的想法,也有要求村委重新分股的行动。1999年3月28日,一群村民怒气冲冲地冲进村委办公楼找村干部评理,要求重新分股。村民在这次所谓的“3·28”事件中未能达成所愿,重新分股的心结仍在。一来到长腶村工作,笔者就经常被村民问起“要不要重新分股”的问题。如何解开村民的心结,如何回答村民的问题,笔者想来想去不知如何作答,只是觉得村民提出的问题牵扯的层面太广,时间跨度太长,千丝万缕,纵横交错,难以理清其中头绪,更难以和盘托出做一解释,于是就把它放到了一边。

2001年,天河区政府号召区内各村编写村志,笔者和几个村民组成一个村志编写小组,抄碑刻,查档案,做调查,记口述,花了三年时间,整理出一本村志。在此过程中,笔者了解到了宗族的太公分猪肉,感受到了合作化时期村民对入社土地的不舍,对村民有了“了解之同情”。同村民一样,笔者对多年来土地的分分合合感到困惑,对分配制度的前后矛盾有所不解,问题意识变得“本土化”。不知从哪一天起,村民的问题就变成了笔者的问题,再也摆脱不掉。

2005年,长腶村撤村改制,撤销了村委,成立了公司。但是,部分村民仍有重新分股的心结。这种心结在公司制度下潜流涌动,动摇着公司的根基,更加迫切地需要化解。经过多年的工作参与、调查研究和学习思考,笔者的基本设想是,鉴于村民提出的问题是村民个体、村民组织结构、国家三者长期而又复杂的互动过程的“结晶”,实际上浓缩了长腶村分配制度变迁、村民组织结构演变、村落社区治理结构发展,乃至现代化国家政权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历史过程,因此,必须在对这个“结晶”的历时性过程的重建和场景的再现之中来解开村民的心结;也就是说,要努力站在村民的立场,将村民提出的问题置于村民组织结构演变及整体史的大背景之中做出解释。

第二节 基本思路

要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就必须探寻村民组织结构从宗族到公司演变的内在理路,而且首先就要了解何为公司,以及公司的来龙去脉。因为村民提出的问题是在建构公司时遇到的,村民组织结构是从宗族演变到公司的,因此要站在当下公司的时点来检视村民组织结构的这一演变过程,这是本文的立足点。

村民要建构的公司是股份公司,那么,股份公司以及它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众所周知,股份公司源于西欧,早期赫赫有名的股份公司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对于何为股份公司以及它的来历,公司史学者大眆久雄在其名着《股份公司发展史论》中指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股份公司显然是个别资本的集中形态”,“从史料上来看,各种公司形态是按照合股公司-合资公司-股份公司的顺序分阶段出现的”。显然,如果只将公司来历追究到此,把眼界局限于公司形态之中,那么还是不能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因为村民组织结构的演变并不是从合股公司到合资公司再到股份公司的,而是从宗族到社队、到村委、再到股份公司的,村民遇到的“要不要重新分股”的问题在西欧股份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并不存在。

既然发展历程并不相同,那么村民的股份公司与西欧的股份公司岂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当然不是。两者虽然来路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进入到了同一种组织结构中,其间必有共通之处,最起码,股份公司都是各自“道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产物。因此,要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我们的眼界就不应该局限于组织结构形态这条“小道”上,而是应该从“小道”放眼到“大道”上,将组织结构置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之中进行考察,挖掘出组织结构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将村民的股份公司的结构过程与西欧的股份公司的结构过程进行纵横比较,找到两者共通之点,理解各自特色之处,全面深化对村民组织结构演变的认识,从根本上对村民提出的问题做出解释。

那么,将股份公司置入西欧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之中考察又是怎样的?事实上,专门探讨股份公司兴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着作并不多见,笔者只有尽力从有关的历史论着中搜寻材料,厘清股份公司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结构性联系,并将它们补缀连接,粗略归纳成几个要件。可以说,这是一种很冒失的做法,因为相关材料散落各处,漫无边际,难免挂一漏万,而要将它们压缩成极短的篇幅,又难免过于简单。为了避免不证自明的断言,本文尽量引用论着原文及其观点。言归正传,股份公司兴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究竟是什么?既然股份公司兴起于16、17世纪的西欧,那么就要追问当时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重大改变,股份公司的兴起与它们有什么结构性联系。

在政治上,16、17世纪的西欧发生了一个创举,那就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创建国家和政府。强大起来的国家政权开始施政于全国,“贵族、教士、市民,所有这些独特的阶级和力量现在都退居第二位,淹没在人民和他们的政府两大实体的影子里”。“在一国之内,涵摄其管辖权全部领域的国家法律体系开始被建立起来”,国民开始普遍承担起国家兵役、税赋。通过税赋、公债等渠道,国民收入的集中和再分配越来越掌握在国家手中。“大量耗费人力财力的现代战争取决于国家。同样,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也取决于国家。”有了现代化国家政权和治理能力作后盾,国民开始运用大规模信用交易,集中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共同事业,包括国家战事,作为信用交易组织最高形式的股份公司因此由国家构造出来。最典型的就是股份公司英格兰银行经英国政府特许成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资助政府对法国的战争”。如是,现代化的国家政权和治理能力是股份公司兴起的历史要件之一。

在经济上,16、17世纪的西欧,由于区域天赋要素差异扩大,加上“地理大发现”开辟了新航路,商人们的世界贸易得以迅猛扩充,信用交易得以迅速扩展。农民也逐渐突破封建身份关系的限制,广泛运用信用交易的方式租赁、购买土地。而卷入大规模征战的新兴国家更是运用大规模的信用交易融资应战。规模日趋庞大的国际贸易、信用交易需要大型的政治单位、统一的社会法律架构提供保护。在强大的社会经济需求和压力之下,一国之内,统一的保护个人产权及交易的社会法律架构开始建立起来,“它把罗马法和教会法整合到一起来——还不止如此,整合进来的还有城市法、封建法和商法”,以及各种专职法院、立法机构、法律职业等。这些原本适用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社会法律架构的整合和统一,促成了大规模的国际贸易、信用交易的兴起,股份公司应运而生。实际上,股份公司不过就是“在更大的地域和从更广的社会阶层吸收资金的手段”。如是,社会交易尤其是信用交易的极大扩展,以及统一的保护个人产权及交易的社会法律架构是股份公司兴起的历史要件之一。

同类推荐
  • 领导素质的培养(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领导素质的培养(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在这个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北大、清华等一流学府之外研修来自一流学府的成才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并日趋融入主流教育。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当今社会,销售为王。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人人推销。任何一个成功和有影响力的人,都必然是很好地推销了自己的人。实用的销售技巧、根本的销售原则和有效的成交方法,将使你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还在等什么?快快行动起来,你再做什么都将会是优秀的!给你提出实用的建议,教会你如何培养成功推销的习惯,攻破顾客的心理防御,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自尊心,让它成为你随“心”携带的推销宝典吧!
  • 销售金口才

    销售金口才

    要想成为一个一流的销售员,就要培养自己的销售金口才,而要想培养自己的销售金口才,就需要有名师指点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正因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专门针对销售员的口才训练指导。与众多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本着省时省心的原则,不做过多的议论空谈,而是点到为止,一目了然;以实例带技巧,以分析带实战指导,捞干的,拣最实用的,拣销售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硬骨头来“啃”。并且按照销售过程,从开发客户到预约、面谈、报价议价、到解决抱怨做好售后服务,留下客户和开发新客户,一步步慢慢道来,讲得清楚,说得明白。
  •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

    《店铺货品管理必备手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作者根据店铺管理所涉及的进货、铺货、售货、退货四个环节十分清楚地进行了讲解。向读者介绍了投资店铺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学习到店铺管理知识,即进货有章,把成本降到**;铺货有序,让店面更加吸引人;售货有术,加速商品流动;退货有据,让顾客满意。
  • 小公司做大做强24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24招

    本书重点介绍小公司做大做强之道,列举出24招制胜秘诀,近400条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创业之道、防败之道、战略之道、执行之道、制度之道、人事之道、生产之道、采购之道、财务之道、薪酬之道、降本之道、文化之道、营销之道、产品之道、定价之道、通路之道、电商之道、品牌之道、推销之道、创新之道、情报之道、关系之道、聚焦之道、竞争之道等,内容全面系统,精简扼要,实践性强,可以说是公司管理者走向成功之路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我与书的奇异约会

    我与书的奇异约会

    本书是著名作家普鲁斯特的散文精选集,包括《驳圣伯夫》和《阅读的时光》两部分,《驳圣伯夫》讨论了文艺批评的方法,认为文艺作品和作者个人不宜联系过于密切,《阅读的时光》则论述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考察了书籍带给我们的苦与乐,发人深省。
  • 仿佛

    仿佛

    饥饿会让人发疯,也会失去一切激情。确实是这样。乡村漫画家刘德朴以往很能和自己聊,像一个神经病似的,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或许与他从事艺术创作的行当分不开。但曾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忽然迟钝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最近心情不好所致,还是饥饿造成的。总之是,原来内心可以分出的几个自己,互相唠叨得昏天黑地,现在都不知道龟缩在哪里去了,只剩下一个原装的老化了的自我,被去娘家已经住了半个月的老婆撂在家里,每天肚子空落落,饭也懒得做,瞟了眼墙上镜子里自己的那张脸,都菜黄菜黄的了。于是苦笑一下,暗自自嘲了一番,就去做饭了。
  •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人一生要知道的100件世界历史大事

    本书选择世界历史上里程碑式的100件大事,以生动准确的语言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从而理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世界历史的重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 耿耿忠心效桑梓

    耿耿忠心效桑梓

    王竹溪,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被业界称为“百科学者”。我国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是王竹溪先生的学生之一。本书以时间为坐标,用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从从王竹溪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涯两个方面,叙述他光辉灿烂的一生,使读者对王竹溪先生有全面的了解。回顾先贤所走过的历程,继承王竹溪先生作为优秀知识分子代表的爱国传统,发扬他坚强的信念和钻研的精神,继承他严谨求精的治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本书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类作品,百科学者王竹溪的人生轨迹更值得当代国人认真学习和研读。
  • 列车驶过的远方

    列车驶过的远方

    这是一个关于智能拟人类与人类相处的故事,高科技迅速发展,是好,还是坏?人类所想要的究竟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江湖之剑侠传奇

    江湖之剑侠传奇

    江湖纠葛,恩怨情仇,总有些人,有些事,让人心生感怀。这是个关于江湖,关于剑的故事。
  • 激进意志的样式(2018年版)

    激进意志的样式(2018年版)

    《激进意志的样式》是苏珊·桑塔格生平第二本重要的文论集,是对于《反对阐释》所研究的主题的一种延伸,内容涉及电影、文学、政治等各个领域,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她关于色情文学作品的分析。本书秉承了桑塔格一贯的风格,视角犀利敏锐、见解别具一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