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400000010

第10章 回望插队岁月(4)

女生个子都比较矮,每次做饭在小锅炒菜或做点儿别的什么的都得跷起脚尖,大半个身子扶在灶台上伸着胳膊还够不到。我们后来就上炕坐在炕沿上,两只脚踩在灶台上,这样的姿势干活是比较方便。老乡看见直笑话我们:哪有做饭上锅台的?这些学生娃们真行,这要是村里的婆姨,那就得挨打!可我们顾不了那么多,先能把饭做熟为第一。那时代仁旺和徐蓉蓉分在一组。

一天,正当她干得起劲的时候就觉得脚底向下一松,还没等反应过来,灶台露出一个大洞,一股股浓浓的烟从洞里向上冒。把蓉蓉呛得鼻涕眼泪直流,窑里是烟雾缭绕,啥也看不清了,呛得话也没法说。可是地里的同学们还在等着吃饭,也就只得在烟熏火燎中做完。这成了我们在地头闲聊时的一大“趣事”。

我们刚去时不会发面、蒸发糕,就看别人贴过饼子,于是也照葫芦画瓢地贴饼子吃。结果是,要不就面和得太软贴不到锅上,要不就太硬,一贴就碎。或者是火烧得不好,做出的饼子一半煳,一半生,熟了往下铲时弄不好就掉到锅底成了水煮饼子。好不容易学会了贴饼子,可老乡说我们不会过,哪有那么吃的?要发面,蒸发糕,这样才省粮食。我们就又学“蒸发糕”,我们用老乡给的“酵团”发面,总掌握不好用量,不是没发,就是放多了酸得不能吃。有时费了好大劲,到揭锅时一看,锅里的发糕一点没变,还是死巴巴地趴在锅里。做饭的同学,心情简直没法形容,幸好大家都很理解,从没有人抱怨,不管饭做成什么样,全部一扫而光。经过多少次的“失败”,终于学会了掌握合适的量,后来我们又尝试改用“面肥”发面,味道就好多了。

后来,我们做的发糕比老乡的还虚。

在农村为了节约粮食,农闲时或晚饭就不吃干的了,吃面条。这更麻烦了,我们哪儿会自己擀面条啊?尤其那时没有那么多麦子,面条都是杂面做的,杂面和起来很困难,也更难擀,不是软得一塌糊涂,就是硬得擀不动,而且煮起来特别爱断,经常是一锅糊涂。就这,大家吃得很香,能把肚子填饱就比什么都好。看到村里的婆姨们擀面好的,就赶紧去请教。很快我们就学会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我的切菜技术就是在那时练出来的: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们要准备第二天的午饭,切土豆丝,一切就是一脸盆,天天如此。所以,我们的刀工都是很值得骄傲的!我们还养了两头小猪,十几只鸡,其中一只猪养大后还卖了一些钱,补充了生活费。粮食短缺时,我们把麦子的麸皮都磨碎,颜色红黑红黑的。蒸发糕时放在糜子面的中间,一层黄一层红的还很好看,也比光吃麸皮好吃。渐渐地我们掌握了做饭技巧,就把两个人改为一个人,每天一个人负责做饭、驮水等,生活逐步走入正轨。到了陕北后,生活上的不适应同时还带着身体上的不适应。水土不服让我们的身上起满疙瘩,浑身上下奇痒难耐,只要是手里有空就不停地挠啊挠,挠流血就撕点卫生纸贴上,血痂又和衣服沾上,等到晚上睡觉脱衣服时就又被撕开。常常是旧痂没好,新痂又结。身上的衣服总是血迹斑斑,深深浅浅的血印子布满衣服。过了一段时间,男同学好多了,我们女生还是不行。后来想,是不是我们总睡凉炕的原因(因为做饭都在男同学窑洞,女生窑洞不生火),于是男生和我们换了窑洞住。大部分同学都好了,只有我和徐蓉蓉一直都不好,那时我们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块好地儿。全是新疤旧疤连在一起。

回到北京去洗澡,旁边的人马上就会问:是从陕北回来的吧?真遭罪呀!

看来这种情况不只是我们才有。说来也很奇怪,这一身疙瘩出了陕北就好,可是一到陕北马上就又是一身的包,而且没完没了。这一身疙瘩一直陪伴了我四年。

饿肚子

当初我们去插队时,知道农村和城市不一样,条件会很艰苦,也有些许的吃苦准备。但是真没有想到过,除了生活环境上的各种困难,还要挨饿。

因为我们是冬天到的农村,头一年的粮食村里已经分配完,生产队里没有我们的口粮。按当时国家规定:北京知青每人每月供应45斤带皮粮(磨出来也就30多斤)。到夏收,夏收后就吃自己劳动挣来的粮食。

从到生产队那天起,我们就和社员一起出工,每天和他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虚心学习各种劳动技能:拉车、送粪、犁地、铡草。什么活都干,从不歇工,也绝不偷懒。那时候,心里老憋着一股劲,不光要学会干农活,还要比社员干得好才行。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很大强度的体力劳动。加之当时我们都处在身体的青春发育期,特别能吃。蒸一锅发糕(两屉)十几个同学还没怎么就没了。那时陕北农村生活比较艰苦,根本见不到一点油腥和蔬菜,再加上刚到农村,也不会调剂着过日子,这也更加剧了缺粮的恶性循环。

公社粮库规定每月25号开始领下个月的粮,头一个月我们按时去领粮,高高兴兴拉回来。第二个月我们就有点吃紧了,20号就去粮库领粮食。公社粮库的人也不敢提前给我们领。怎么办,我们几个好说歹说,总算把粮食拉回来。

没想到这粮食越不够就越不够。第三个月才十几号就去领粮了,这回粮库说什么都不给了,没办法我们就找到公社。人总不能饿着,公社领导发了话,我们总算又把粮食拉回来。到第四个月差得更多了,总不能又去找公社领导特批吧,而且下个月呢?会越差越多,怎么办呢?大家只好把从家中带来的全国粮票往一起凑,一共凑了100多斤粮票,跑到公社粮库买了100多斤粮食,又对付到25号。再下个月怎么办呢,粮食肯定还是不够,身上的粮票也没了,不到时间粮库肯定不给粮。生产队知道我们的情况后,就从队里预留的饲料里拨出来一部分玉米,给我们这些娃们救急用。就这样我们好好歹歹坚持到了麦收。记得收麦的头一天,割下的麦子刚刚拉到场院,队长就叫我们几个女同学用老乡洗衣服用的棒槌在场上先敲打出来一斗麦粒,直接套牲口磨面,以解燃眉之急。

我们11个人在村里一直是在一个灶吃饭,一个工分本记工分,粮食不够吃的时候,我们大家在一起相互体贴,相互帮助。平时生活中的重活、累活男生总是抢着干。在吃饭的时候,男生饭量大,我们就尽着他们吃。有时饭量大的同学没吃饱,我们女生宁可自己饿着,也要省下干粮给他们吃,而男生也不愿让女生饿着,说什么也不肯吃。当看到饭明显不够吃,有的男生就找个借口,跑到老乡家去蹭一顿。有时候一块发糕,在大家手里互相推让一圈,直至有人发火或有人落泪,发糕才会被消灭。此情此景至今都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中。时隔40年后直到如今,我们大家说起这些事还都是热泪盈眶。想起那时缺吃少粮的情景,感慨万千。

为了解决缺粮的困难,我们向村中社员学习,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干稀调配,中午吃干的,晚饭吃稀的,主食也由原来的贴饼子,改学蒸发糕。

土豆既是菜也可以充当粮食,我们在日常做饭时就多炒土豆丝,切上一大盆,一人一碗,也顶饱。原来我们磨面的时候不注意将磨剩下的麸皮利用,现在恨不能把麦子连皮都磨碎。我们把正常磨的面,和后面磨的麸子皮多的面分开存放。在蒸发糕时也是两样面粉分开和面,在做的时候铺一层正常的糜子面再铺一层麸子面,这样卷起来发糕的中间看起来一层红一层黄的,还挺好看。社员们说:这伙娃们“哈不得的”(可怜的意思),咋连麸子都吃呀?我们觉得还挺好,并不特别难吃。我们在家做饭的同学每次送饭到地里也是尽量多送些干粮,在家里就多喝些稀的。槐树开花的时候,我们也学社员把槐花和面拌在一起,蒸“搅团”吃。总之,怎么省粮怎么吃。到了秋收的时候,地里的玉米、黄豆、红薯什么的都熟了,我们经常在地里烤着吃,又解馋又顶饱。

当时知青们粮食不够吃的情况,在陕北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事情反映到中央,中央修改了相应政策,决定粮食继续供给到秋收。政策调整后我们既有刚分的麦子,又有了每月供应的粮食,缺粮问题得到了缓解,再也不用吃了这顿愁下顿了。

头一年秋收时,我们看着分到手的粮食,心里踏实多了。大家光顾高兴,在收存粮食时疏忽了,把分的软糜子和硬糜子倒在了一个囤里(糜子是当地的一种粗粮,类似谷子,比谷子颗粒大些。是当地的主要粮食品种。把它们混在一起相当于把大米和江米放到了一起)。这下麻烦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用糜子面做饭,发面的也好,烫面的也好,死面的也好,熟了以后都是软软的、黏黏的根本就不发,蒸熟后总是死坨坨一块。这可是我们的主粮,上顿、下顿、今天、明天,顿顿如此,可想而知,这是一种什么伙食!连分配到我们队的北京干部都不和我们吃一个灶了,他跑到老乡家去吃派饭。我们没有别的法子,就是这种粮食,不吃就要饿肚子,怎么也得吃。好在我们年轻,在超强的体力消耗下,只顾着填饱肚子,吃“铁”也消化了。我们也尽量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调配一下,隔几天就蒸回馒头、贴回饼子“打打牙祭”(麦子是很少的,要留着年、节的时候才舍得吃)。那一阵只要是吃着不粘牙的都是好吃的,异常香甜!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把那一囤粮食消灭了。

经历了这些事让我们深深知道了粮食的宝贵。我们天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儿,深知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在磨难中学会了精打细算,粗细搭配,在仅有的条件下安排好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慢慢地进入了正轨,粮食也略有结余。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先后离队的同学,不管谁走,去什么地方,没有一个人把自己的粮食转走,都留给了队里不走的同学。大家只有一个心思,我们出去了,吃饭有了保证,留在队里的同学决不能让他们再挨饿!

引水上塬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从称谓上就不难理解这儿的地貌。它不同于其他“高原”,一是它本身地质结构就全是黄土,植被很少;二是因为它到了山的顶部就随着山势变成了一层层、一块块的小型平原。站在塬上进入眼帘的是无尽的、灰黄色的、道道山脉,层层梯田。天上要是下雨,水就顺着塬边的沟壑流走了,塬上存不住水,而水又把原有的沟壑冲得更深更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冬天更是显出黄土高原的特点,尤其是一起风,漫天的黄沙土刮得人睁不开眼睛,远近全是一片黄色,除了黄土就是黄土,很少能看到石头和绿色植物,只有几棵孤零零的树,无力地在风中摆动。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利用这一块块的土地进行耕作生息。塬上没有水,只有沟里能够见到很少的水,这里完全是靠天吃饭。塬上每个村几乎都有“涝池”(存雨水用),平时,人们有些该洗的,就在涝池中解决了,牲口也在这儿饮水。人们吃水就只能赶着驴下沟去驮水,赶上干旱天气,饮水就成了大问题,一村的人就全凭那几头牲口解决用水。下沟路上的黄土被晒成了干土面儿,人和牲口走在上面土虚虚的,两条腿蹚着土面走,上面有太阳晒着下面有干土面烫着脚,那劲真是不好受。有时驴驮着两桶水上沟累得站在半坡上不往前走了,两个鼻孔冒着粗气,汗顺着驴的脖子往下淌,身上湿漉漉的,它只是抬起蹄子又放下不往前走。你还不能让它停,一停驴背上驮的水桶就往下滑。

就这样队里仍规定,每人每月发四张水票,凭票用驴。每天吃完早饭,需要驮水的人家就要到饲养室排队,上午排不上就要等下午再去排。农闲时还好些,农忙时要尽着地里的活儿,毛驴就指望不上了,要去忙着抢种、抢收,吃水问题全靠自己解决。我相信,塬上插队的同学一定对吃水之艰难记忆犹新。

每人每月只能使用4次毛驴,一头毛驴只能驮两桶水,一个月只能用8桶水,够干吗的!刚到村里时,队里还比较照顾我们,只要有牲口对我们不加限制。但是当我们了解到实际情况,也就很自觉地执行规定,节约用水。

同类推荐
  •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若无相见,怎会相欠

    本书集纳了30位民国大师级人物的爱情故事。他们都曾纵横江湖,最后却爱成了凡夫俗子。第一个故事,都由一首诗词引发,诗词是楔子也是中心语,引出一个个宛转曲折、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诉尽离愁别怨,人间冷暖,浓缩她(们)和他(们)一生的悲喜。这本书只想任性地告诉你,不管你是谁,一旦遇见了爱情,就什么都不是了。
  • 痛并明白着:一个渐冻人医生对生命的温情凝望

    痛并明白着:一个渐冻人医生对生命的温情凝望

    本书是一个35岁的医生的自传。35岁不是写自传的年龄,但作者说“我真的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个‘福气’活到日落西山,我更不知道我果真有幸活到白头苍苍时,是否还能动得了笔,写得了字。”她是一个22个月时就被确诊为肌肉萎缩症的患者,是一个一出生就注定了要残疾一生的人。但她实现了自己当一个医生的理想。在人们的眼里,她是一个传奇,是一部励志的大书。她却说她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勇敢的行为,只是在命运的安排下尽量过好自己的生活而已。由于作者是一个医生,她对身体的痛苦和生命的体验异常细腻、敏感、丰富、独特,笔下展现出了人的生命之美,其中对于理想的追求的描写,对于生死的感悟更是感人心魄。这是一本难得的生命教育之书。
  •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边缘的人生

    边缘的人生

    香港作家黄碧云花了多年时间搜集数资料,写成了以吸毒者为题材的《烈佬传》。小说处处流露对隐于黑暗的小人物的关爱。本文从用心写作说起,指出作者如何努力尝试走入他们的世界。为了更真实地演绎这些人的故事,让他们可自我发声,她更一改以往暴烈血腥的创作风格特色。第一人称的回忆叙事,平淡的演绎,简浅的句子,广东口语的夹杂等,均可说是为了实践这种创作理念而运用的艺术表达手法。此外,男主角虽处于社会边缘角落,却无碍作者表述其中的人情世界。
  •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

    《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作,于一九四七年上演后一炮打响,连演三百二十八场。剧本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主乔·凯勒把有裂缝的汽缸盖卖给陆军航空队,结果造成二十一架飞机失事。当时乔的儿子拉里正在打仗,从报纸上得知消息后,感到没脸见人,于是在执行任务时故意坠机自杀。临死前,他给女友安写了一封信。乔在接受调查时,却嫁祸给了他的合伙人史蒂夫·迪弗尔。迪弗尔因此锒铛入狱,连他的女儿安和儿子乔治也对此深信不疑,从此对狱中的父亲置之不理。三年之后,拉里的哥哥克里斯打算和安结婚。但是,乔的妻子凯特坚持认为拉里还活着,她指望安和她一样一直等待拉里回来。这时,乔治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从父亲口中得知乔才是罪魁祸首。因此,他坚决反对安和克里斯结婚。克里斯从乔和凯特的对话中听出事情的真相,于是怒斥乔杀害了他的兄弟们。乔却认为他是为了家庭才这么干的。安被逼无奈说出了拉里之死的真相。凯勒终于醒悟,他为了小家庭牺牲大家庭,才铸成大错,害死了二十一名飞行员。最后,他终于说出“他们都是我儿子”,开枪自杀。
热门推荐
  • 腹黑小白兔

    腹黑小白兔

    因为你的出现,我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他说,小静,带我一起幸福下去好不好?我不能没有你。这是一个,一起孝顺父母,一起养儿育女,一起成长,一起变老的温馨爱情故事。
  • 春朝花不觉

    春朝花不觉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施诗的生活安静却暗藏玄机,他的命运似乎被操纵着,慢慢走向一个天大的阴谋,他将何去何从?苏家的悬案扑朔迷离。当真相慢慢浮出水面,真正的幕后黑手,又会有何阴谋?当女友出走,父母离奇死亡,亲人被迫离散,施诗是否就此沉沦?《春朝花不觉》,花儿丛中更闪烁着奇幻的色彩。近期,施诗将进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神秘地域,在这里他们将做些什么?在这座神秘之城中,施诗的命运已经走向了异变……
  • 全职业米虫

    全职业米虫

    新书《我跟神仙争冠军》已发布! 师兄说,修仙是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哎,你怎么三个月就结成金丹了! 答:因为我技能全精通,想怎么作弊就怎么作弊。 妖王说,吃掉你,采阴补阳,可以助吾妖力大增……哎,你干什么?你抓着吾干嘛?话说你怎么能抓到吾的! 答:因为我游戏里玩的就是妖族,采补这种事儿还是让我来吧! 魔王说,人类一旦拥有了至高无上的能力,必定变得贪婪丑陋……哎,我说你听见没有,平白拥有这么多神兽,号令天下都不成问题,你怎么能在这里睡大觉! 答:我的理想,是成为修真界最职业的米虫。
  • 挂在天上的红灯笼

    挂在天上的红灯笼

    曹解放醒来,发现自己的右眼被纱布蒙着,黑乎乎的,隐隐有些疼痛。他睁开硕果仅存的左眼,视线一片模糊,过了半晌,眼前的景象终于逐渐清晰。他看到一块白色的天花板,四面白色的墙壁,还有几张白色的床。每一张床上都有病人躺着。他的目光在屋子里走了一圈,最后落了下来,他发现自己也躺在一张床上,不远处,还有一个穿白色衣裳的医生。曹解放干燥的嘴皮蠕动几下,慢慢从里面挤出一个微弱的声音,问这是哪里?医生正在配药,听到他的声音,放下手里的东西,走过来说,你总算醒了。曹解放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医生告诉他这里是医院。
  • 假面帝妃

    假面帝妃

    云国36年婢女无意挽湿帕拭去那颈间一株毒砂,凤凰涅槃,暗藏背后之狠辣阴谋亦随其破晓。她遭屠国,爱人被杀,帝位被夺,惨被毁容,不过是胞妹的一手策划。皮囊裹面,她化身和亲的凤国公主,只为复仇。那碗堕胎药苦似毒水,药性极强,眼看腿间流出一大摊血,她虚弱的昏倒在大殿之上。他领将攻城,残暴无情,把她逼上绝境,却只为幼时一个誓言。“待我颠覆整片山河,我定来迎娶你为妻!”原来誓言会骗人,胎记能模仿,就连回忆都能造假。终是没想到,他日夜想念的,竟是那个被他夺国,毁容,伤害最大的她!那夜,城墙之上眼泪溶解着皮囊褪去,回忆一幕幕浮现眼前,爱她的人全都为她而死,她爱的也被处斩。泪干枯,今生她的执着太多,绝望太多。有的人死了,却还是活着。有的人活着,却早就该死。纵身一跃的瞬间,她的灵魂可还寂寞?
  • 帝少遇上呆萌小白兔

    帝少遇上呆萌小白兔

    当女主遇上了霸道总裁,从此变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白兔。而霸道总裁的心里只有宠!宠!宠!
  • 输给他的青春

    输给他的青春

    早知遇见你是劫,我但愿从未相识她和他相识是因为他妹妹。哥哥我不在以后,你要对小言言好,“哥哥答应你一定对小沈好”。可是后来的你终究失言。如果人生可以从来,我想我们不要相识,这样是不是你我青春会有另外一番风景
  • 圈养七岁小王妃

    圈养七岁小王妃

    她被亲生父亲给卖了,卖给姐姐的前男友。只可惜,她不会认人摆布,早早起来逃跑,却不幸被花盆砸中。还有没有比她更倒霉的?自此,她一个现世的小厨娘。穿越到一个未知朝代七岁半的奶娃娃,家族被人陷害,本该充军的她,被指腹为婚的夫君护着。硬是逃了厄运。可是,奶娃娃毕竟从小身子弱,没等嫁入夫家就一命呜呼了片段一某一天,嚣张跋扈的大小姐指着奶娃娃的鼻子,大骂“你就是个逆臣之女,在我面前嚣张?告诉你,赶快滚出王府,本小姐饶你不死”奶娃娃哼着曲儿,玩着手里的猫猫,口气非常平淡“管家,把侧妃轰出去”管家胆战心惊了,虽然这个是王妃,可是那个毕竟是将军之女,而且,眼前使唤他的还是个奶娃娃“王妃说的话,你没听见吗?还是你聋了?”某个男人一身素袄,站在她的身边,厉声警告片段二“皇后娘娘,请问,现在是不是该给我爹爹清白了?”某个不良的奶娃娃一脸认真的问道“本宫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给本宫出去”“王爷,王爷,她凶你娘子”一脸泪痕,某个奶娃娃冲进一边那个坚实的怀抱“谁敢凶你,本王给你出气,别哭了,嗯?”他抬起她的小脸,心疼的抹掉脸上的泪珠“皇后,以后见王妃如见本王,要是你再敢对她怎么样,如同对本王”阴势的眸子,冷烈的神情,让在场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片段三“王爷,王爷,不好了”门口的通报大呼小叫“讲”他慵懒的声音从卧榻传来“王妃她,她”通报欲言又止“说”他的声音冷冽三分“王妃她,打了太子妃。”“王妃受伤了没?”“禀告王爷,王妃没受伤”“传本王口谕,太子妃废了”
  • 我是篮球传奇

    我是篮球传奇

    刘炽庄周梦蝶,不知是梦,还是现实。总之,他穿越到了2002年的菲尼克斯,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与太阳队签了一份为期十天的短合同。本是一场NBA十日游,却成了永远的传奇。
  • 火影之至高之上

    火影之至高之上

    这是属于漩涡鸣人的传奇,忍界的神话!这是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忍者世界!这里有传说中的血继限界,有着诡异的禁忌秘术,有着毁天灭地般的恐怖强者,更有着凌驾于人之上的所谓神!两个灵魂融合的漩涡鸣人,不甘于平凡,逆向而争,亲手屠神!至高之上,为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