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400000071

第71章 今日故乡行(2)

与村干部共进晚餐以后,还是在村长家的院子摆了4张大圆桌,我们要用高度“二锅头”答谢乡亲们。“当年,毛主席说了两句话,一句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另一句是‘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其实,第二句话做起来更不容易。当时西回村是两个队,一共接纳了12名知青,这是12张嘴呀,要来跟你们争吃的、争喝的!你们不但没有嫌弃我们,反而爱护有加,使我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受到了特殊的锻炼,收获了特殊的财富,我的这杯感谢酒敬给西回所有父老乡亲!”我的话音刚落,其他桌的知青也纷纷起来敬酒。随后乡亲们也争先恐后地向知青敬酒,酒杯不够用,就互相“借”。桌子周围站满了助兴的“小字辈”。并不明亮的院子,却热闹非凡,充满了欢乐和喜悦。场面之热烈,效果之理想,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酒席持续了很久,乡亲们才渐渐离去。几名村干部又在学刚家的客厅向我们细说村里的情况。从生产到生活,从过去到未来,话题一个接着一个,好像总也说不完,一直聊到午夜时分。

那一夜我们都住在村长家里。行前,女生还有些发怵,生怕招虱子,后来才觉得这太可笑了。雪白的墙壁、精致的吊灯、漂亮的地板、干净的被褥,这里和星级酒店不相上下!

第二天一大早,中兴子提着一包东西来到我的房间。“听说你们要来,10天以前我专门从西安赶回来,现摘了这些花椒,已经晾干了,请你给知青们分了,只当是我的一点心意。”听着他的话,我除了连声感谢,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按照计划,上午是走访看望乡亲。还没吃早饭,就有许多乡亲来恭候了,原来他们早就跟村长挂了号。还是亥子拔得头筹,把我们第一个迎进他家。亥子父亲是当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后他也当了干部,看得出来,他在村里很有威望。我们一进屋,亥子的婆姨就从大柴锅里端出热腾腾的馍馍、油糕、蒸肉……亥子举着一瓶西凤酒,非让我们坐下吃饭。盛情之下,我们每人掰了一小块馍馍放到嘴里,才算圆满脱身。在云子家坐的时间最长,我们饶有兴趣地听他介绍如何把三个儿子供到了大学,并且在深圳、西安找到称心的工作,自己又在如何经营效益不菲的果园,大家感慨万分、赞叹不已。

我想,这两代人都很伟大!老子创业有功,儿子前途无限,这何尝不是亿万新型农民和农村小康社会的缩影。走进会子家,一股喜气扑面而来。他儿子刚刚结婚,新房里的西式沙发、平板电视、洗衣机、电冰箱……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在这里,城乡差别真的是无影无踪了。王新民家是为数不多的“留守户”。他家是全村唯一的富农,因为他干活还算卖力,人也热情,即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他也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生活比别人殷实。他住的老宅子,地上垒了三孔石窑,对面是一间大瓦房,上面有精致的砖雕和木雕,透着昔日的阔气。可是里面却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形容。据说是因为儿子游手好闲,把家都败光了。如今王新民成了村里的困难户,这真是世态炎凉,富不出三代呀!

老队长的新房就建在果园旁边,我们索性钻进他家的果园边赏景边聊天。

“这里有多少果树?效益好吗?”我指着一片果树问。

“我和儿子总共有20多亩果园,分了3片,这是当年按照人口分的。我们的苹果糖分高、口感好,虽然没有洛川的名气大,可是懂行的客商都抢着买我们的,所以价格一直不错。弄好了,一亩能赚上万块钱。”

“果树管理起来难吗?”我接着问。

“果树栽培很有学问,我们这些祖祖辈辈的庄稼汉开始一窍不通,镇上每年都组织技术培训,加上自己多年摸索,管理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家家都有拖拉机,浇水、喷药、运输全靠机械。这几年最让我们头痛的是,苹果套袋的时候请不到雇工。雇工都是从关中地区招来的,过去管吃管住,套一个袋给一毛钱,人上赶着来,现在给两毛钱都没人干。”老队长面带愁容地说。

“过去陕北穷得叮当响,关中富得流油,关中人瞧不起陕北人,现在关中人居然到陕北来打工挣钱。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们这叫‘改革开放30年,陕北关中大调个儿’。”我拍着老队长的肩膀,用惊讶和开心的口吻侃侃而谈。

“等会儿去你家!一定来,一定来……”一路上,不停地与等候我们的乡亲打招呼。遗憾的是,村长设计的路线还没走完就快中午了。我们走访的十五六个家庭,家家都有一段讲不完、听不够的故事,家家都要和我们拍一张珍贵的纪念照,家家都让我们带上红枣、苹果……陕北老区人民的忠厚质朴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当年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好的老百姓,党中央才在陕北待了13年,成功领导了抗日战争并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

午饭后,乡亲们陆续来到村长家跟我们告别。我们把一面赠送给西回村委会的锦旗递到村长手中,上面绣着12个大字:“难忘插队岁月未了西回乡情”。锦旗高高地挂在墙上,我们与它拍下了故乡行的最后一张合影。为了制作这面锦旗我倾注了不少心血,看到这个精彩的压轴节目,心里美滋滋的。

大家三五成群地在话别,院子笼罩着难舍难分的气息。

“我大概再也见不到你们了。”老队长的话有些伤感,但也许是实话,因为村里上70岁的人确实很少了,跟他一茬的很多都去世了。

我搀着老队长对大家说:“我们都硬硬朗朗地活着,多享受好生活。大伙儿让我们常回家看看,我说得改一个字,把‘常’字改成‘再’字,常回来做不到,但是一定再回来。下次我们要开车来,把你们送的苹果都拉回北京,另外还要多住几天,把各家的饭都尝个遍!”一阵笑声打断了我的话。

县政协的汽车来接我们了。和昨天一样,村口又站满了乡亲。但是今天似乎少了那股兴奋劲儿,大家的笑容里掩盖着伤心和遗憾。乡亲们把我的手握了一遍又握一遍,“再回来呀!”的话说了一遍又说一遍……我们好半天才钻进汽车。我不住地向窗外挥手,极力控制着眼眶里的泪水和哽噎的表情,依依不舍地望着远去的乡亲们。

看着那漫山遍野的植被、丰收在望的果园、迎面开来的汽车拖拉机、远处的高压线、井架……啊,变化太大了!然而更让我震撼和欣慰的是一种“不变化”,那就是乡亲们对党、对共和国的感恩之心和热爱之心没有丝毫变化!这次回来经常听到乡亲们说:“咱种地不交钱,国家还给钱;延安的财政好,咱看病能报销80%;每人都上了养老保险,贫困户也像城里人一样拿到了最低生活费。现在的生活可美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乡亲们的话朴实无华、毫不做作,没有半句牢骚和怨言,更不骂共产党。中国有这样一大批明事理、懂感恩、有正能量的基本群众,何愁不稳如泰山!何愁不日益强大!

从到达延安到离开西回的28个小时,好像转瞬即逝的一场梦,梦中的一切让我兴奋、自豪。我在想,梦回故乡固然美好,但毕竟微不足道,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该是何等壮丽辉煌,国人又该为此作何等努力呀!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附中高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西回大队一队插队,退休前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

塬上的苹果

方为

骄阳似火的8月,我们几个北京知青相约一同回到了当年插队的陕北宜川县西回村。这是一个黄土高原上的村庄,这里给我和我的同学们留下了青春的永恒记忆。

远远地,隐约看到村口有一大片人群,是老乡在等我们!望着那些既有些熟悉又有些生疏的脸颊,我的眼眶发热,喉咙发紧……43年了,又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我们中有的同学曾不止一次地回来过,而我则是第一次回来,来插队的时候我才刚过完16岁生日,现在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

乡亲们把我们围在中间,拉着手辨认着,问询着,婆姨们站在稍远的地方抿着嘴笑。相互仔细辨认着,原来村里的壮小伙都变成了老头儿,我们的老队长头发全白了,个子感觉也变矮了……问候声欢笑声一阵阵涌来,忽然一个老乡拉住我的手问:“你那腿还疼不?好了么?”我的泪水顿时不听话的淌了一脸,多么淳朴可爱的乡亲啊,竟然还记着当年那个梳两个小辫子的北方为(1972年摄于延安)

京女孩患有关节炎!“不疼了,我的腿好了,好了!”其实,我的关节炎是在插队时听了老乡的土方治好的。是啊,当年听老乡的话,天天睡热炕,棉裤穿到5月份,场上晒麦子时中午坐场上用麦粒盖住腿晒太阳,头上顶个大叶子……就这样不到两年时间,腿竟然不疼了,黄土高原真的治好了我的关节炎。

我们在村里住了一夜,待了两天,大家欣喜地看到当年那个贫瘠的小村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上了塬,柏油路直通到村口,土窑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砖窑,还有不少家盖起了漂亮的大瓦房,许多家里有了农用车、摩托车、面包车。原来的满目黄土如今变成了遍山绿色。退耕还林,一人三亩苹果地,使得乡亲们的收入大幅度提高。最让我们欣慰的是,老乡们对县政府、镇政府的医疗、养老保险等各项政策的认可和满意。

8月,树上的苹果还是绿的,我们竞相在苹果园拍照。老乡们都怪我们来早了,说要是晚来一个月,就可以吃到红红的苹果了。是啊,在阳光下,我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红彤彤、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塬上的苹果一定又香又甜。我们的第二故乡——西回村也会像这塬上的苹果,不断地成长,成熟。祝福她越来越美!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附中初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西回大队一队插队,退休前在北京工商大学工作。)

云岩河,我们来过

邴之雪

陕西省宜川县云岩镇东庄(现在查地图叫北东庄),是黄土高原上只有40余户人家的小村落,我们曾经在这里插队。当年,人大附中来的都分在云岩公社,东庄的9名知青同校不同班,在这里一起干农活,一锅搅马勺。那一切仿佛就在昨天,40多年了,我对东庄的思念没有断过,后来又去过别的地方,但只有这里,让我从心里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没有之一),令人魂牵梦绕。2013年5月,我和一块儿插队的颜贻芬随曾在云岩插队的北京知青一行18人,回到了这日思夜想的地方。在云岩镇的欢迎会上,有乡亲说:“云岩北京并不遥远,北京学生,云岩乡亲永远挂念着你们。”现在回忆起这句话,都感动得要流泪。

1969年1月,我们两万多名北京学生经过几天的辗转,来到陕北插队,开始了影响一生的磨砺。先是火车,是专列,在北京站,每天都有专列往广阔天地送知识青年。站台大喇叭高分贝播放着革命歌曲,车上全是孩子,站台上是送别的亲人和还没走的同学,就像电影里看到过的,跟志愿军赴朝鲜战场乘专列出发的场面差不多,有些悲壮,让人感到自己处在时代的浪潮中。

悲壮中又掺杂着悲情,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每个人都有一肚子不能与人说的心事。我走的时候父亲还在隔离审查,没能去送,再往后十几年,不论是在农村还是招工到了三线工厂,每回探亲走时,父亲都拿着大包小包亲自送上火车,哪怕七十了,不让去不行,直到我调回北京。现在想着都心酸,唉,朱自清的《背影》啊,我太有感受了。坐了一天火车,转乘汽车,也是只有在电影里见过的,那种运兵的卡车,没有座位,就那么席地挤着坐的。车一辆接着一辆,有70多辆,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让人联想到抗战时期知识青年赴延安的画面。卡车走了两天,都是土路,有帆布篷也难以阻挡卷起来的黄尘卷进车厢,到目的地时大家都像土猴似的。

离别的伤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疲劳面前都沉默了,到云岩公社后大家话都不多,等候安排,名单是在学校就拟好了的,各村按名单领人。云岩就像个集散地,大部队在这里分成一小股一小股的,很快就四散消失在村路上了。

那时知青每人都有一个大木箱子,我们村九个大箱子由队里派来的架子车拉着,我们则跟在领我们的贫协主席身后,向要落户的东庄迈步出发了。

那贫协主席一身黑,土布染的,棉袄腰上拴一根绳,棉裤脚也用绳扎着,头戴一顶黑瓜皮帽,他不太善言传,两手抄在背后,插在袖笼里闷头往前走,那大厚棉鞋踢在土路上冒出一股股的烟。这景象、这瓜皮帽给我印象极深,受“半夜鸡叫”的影响,我有些质疑这个贫协主席的身份,我一直以为只有地主周扒皮那样的才戴瓜皮帽呢,后来才知道戴瓜皮帽的人在陕北很普遍,不分贫富的。当然也知道了棉袄用绳扎着,是因为空壳儿穿棉袄会钻风,不论老少全是穿自家织的土布,冬天穿黑色的,夏天穿白色的,家家妇女都会纺线线织布布,他们的生活习惯还停留在红军在的时候。女人不会织毛衣,那是男人的活儿,自家纺的本色粗羊毛,织出来纯粹是个欧洲风,我们邻居一个喂驴的老汉,还会织元宝针呢,让我们很惊奇。

同类推荐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90后的痕迹:刘海军散文随笔集

    本书集结了作者的多篇优秀随笔散文,大部分已经见诸报端,作者集结出版,以飨读者。作品包括在起点中文网发表过短篇小说,在中国邮政报、省、市邮政报刊发表过的百余篇文章。作者认为做人就应当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培育自己优秀的品德,方可在此时代稳当前行。以“天行不息”的精神,加之“修德载物”的品行,步步留印,终达目的。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做文亦是如此。书中渗透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为人谦和,作品文采飞扬,曾被多家媒体采访和介绍,希望读者能喜欢此文,此人。
  • 行走的野草

    行走的野草

    这是一本抒写岁月烟火、人间情感的灵魂之书。诗人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用高超的诗艺,多维度的真实,记录了灵魂飞舞状态下的镜像。诗人的情感是裸状的,透着原始状态的本真;刻画的意象是陌生的,带着强烈的原创力。全书氤氲着天道与人道的云翳,闪耀着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2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热门推荐
  • 息耘录

    息耘录

    “为什么?”穿着一身黑红色长裙的狐眸女子氤氲朦胧的看着怀中的他。“因为……我爱你……爱到宁愿将江山拱手相让……”他的脸色十分惨白,因为病痛的煎熬,原本矜贵俊美的双手布满了皱纹。想去用手触碰女子,可是看到这么丑陋不堪的双手后,又缓缓垂下了。“咯咯咯……可是……我不爱你呀……我从未对你动过心……”女子残忍的笑了,但是眼角的泪水出卖了她。“没关系的,我一直都知道,我这么做是希望你能开心,我不想再看到强颜欢笑的你了,我心疼你双眸漏出来的讽刺淡漠,你能不能……能不能看在我对你这么好的份上,真正的开心一回……真正的笑一笑啊……”女子冷静擦掉眼角多余的一滴眼泪,将怀中的他放在地上,冷冷地回了句“不能。”他残败不堪的躺在地上,痴痴望着女子,眼神带着贪恋与心疼……“耘耘……”
  • 快穿女配之神秘BOSS

    快穿女配之神秘BOSS

    【1v1甜宠】每个世界,都有一个比男主强大百倍的神秘boss,他们被称为气运之子,而路瑶的任务,就是去攻略这些气运之子。专执冷漠的总裁,冷血痴情的帝王……路瑶穿越万千位面,最后却发现,这些竟然都是一个人…“从前,路遥车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路瑶,我爱你……”他深情的低声许诺。
  • 末世之空间在手吃喝不愁

    末世之空间在手吃喝不愁

    她,燕芸居然重生了?!重生在末世降临前的一个月前,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似乎有了一个挺大的储存空间。前世被抛弃之仇,燕芸发誓要报仇。同时,暗下决心要保护亲人朋友在末世里生存下去。不过光兽?那又是什么?新书求支持~喜欢点亮小星星噢~么么踹~
  • 久歌证

    久歌证

    直系横行,旁宗落道,九鼎三族,我为添脉!:“前方的扭曲让我走尽无尽坎坷,在星河灭世时我怀忘古今,物天之道不足道忆”《证道录》语
  • 我是偷儿

    我是偷儿

    一个现代的小偷,穿越成为古代的山贼,开启了全新的一生。一场搞砸的抢劫,改变她山贼的命运,带她走上命中注定的道路。盗能为恶,亦能行侠。她用她精湛的盗术,高绝的武功和绝顶的智慧,化解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一次次为人排忧解难中,她让别人如愿,但命运是否会让她如愿?一个出身高贵的深宫太子,一个风流潇洒的复仇公子,一个智比孔明的江湖书生,哪一个才是她最终的归宿?人生难,情路难。大多数人死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她却要执意闯过荆棘,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生死死

    生生死死

    本书中收集了冰心、俞平伯等大家的著作。赞颂青春之美丽、生命之可贵,在平凡的生活中笑看人生。书中作者对于生活各自不同的感悟让读者看到不同年龄、不同阶级的生活观。书中有智慧的老人,平淡的中年人,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生活应该怎样。
  • 万法之刃

    万法之刃

    骑士之国,不起眼的见习骑士、地球之上,泯然众人的学子一员,又或者,在万千世界是挣扎求存的神选之子,哪一个,才是乔森的真正身份?于华丽的魔法中寻找智慧之精义,于板铠大剑中追求力量之极限,于自然与平衡中追迹神灵不经意留下的线索,直到……成为一世至尊。呵,这条路,每一步,大概都埋葬着无数的尸骨,即使有神灵的眷顾,青少年哟,你真的想踏上这条路,迈出一往无回的第一步吗?
  • 西域秘闻之罗布龙蚊

    西域秘闻之罗布龙蚊

    西域自古神秘。罗布泊尤甚。干旱、风沙、楼兰,这些元素代表着罗布泊,但是,不可思议的是这里曾经是有着很多传奇,神异的原始物种随着一些偶然事件开始复苏,向导罗小虎凭着丰富的探险知识,带着邢方中等科学家秘密组成队伍去处理了罗布泊三段陇区域的黑龙潭龙蚊事件,让我们慢慢揭开那一层神秘的面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