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400000008

第8章 回望插队岁月(2)

还有一次,在桃儿茆村一个12岁的女娃在塬上自留地里割韭菜,弟弟在一旁玩耍,突然来了一只狼把弟弟叼走,女娃手拿镰刀边哭边喊,好在离村近,大人们听到后迅速赶来,连呼带喊,菜地有篱笆围着,人多势壮,狼被迫松了口,跑了。按当地老乡的说法:狼一旦发现可吃的食物,第一口只是叼起,不致命,如果换第二口,肯定把颈动脉血管咬断,所以一旦发现狼叼上娃,一定要紧追,不能让其换口,这次多亏姐姐勇敢,救了弟弟一命。

接连发生几起狼吃人的惨案,据目击者说,多是一只毛背带红色的恶狼所为。大队专门抽调各村青壮年民兵组织打狼队,漫山遍野地找了一星期,也没发现狼的踪影,无奈,只好各回各村。

一天中午,我在场院干活,正用铡刀给牲口铡草,突然间闪过一只准备叼猪崽的狼,我抄起一把大刀片就追,穿过山梁就是阁楼公社的辖地,我拼命地追,对面山梁上的社员也一起呐喊,下山时离狼还有10米、8米……上山时又差50米、60米,狼在前,我在中,赛虎在后,紧追不舍,远处社员看到的就是三处土团快速地移动,一直追到西洼沟,有一片芦苇,追了半天又累又乏,躺在一块石板上睡着了。梦里听老乡说曾有一人把狼追了一天最后终于杀了狼。我迷迷糊糊地醒来时天都黑了,社员们怕我出事,拿着马灯、手电呐喊着,找了一路总算找到我。

回村后,过了两天,我还是不甘心,找了一把红缨枪,和后来转到二里半大队的知青李连生商量好,一同再去西洼沟碰碰运气。山高路远,偏僻荒凉,一般人很少去那里,芦苇长得有一人高,我俩慢慢地找寻,不时可见有头发、碎骨片、羊毛等散落之处,找着找着,赛虎狗先发现了这只红毛狼,还带着两只小狼。我俩紧追,眼看老狼上山,小狼进洞,看来今天运气不错,一不做二不休,我跟李连生说:“你拿着枪,跟赛虎狗守着,别让老狼下山,行不行?”李说:“没问题。”我便一个人进洞,洞的直径约一米,走了七八米深就到了洞底,两只小狼没处躲了,不停地嚎叫,两个小眼睛发着绿光,在黑暗中特清晰。我做好准备先抓一只,用手捏住,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卡在小狼嘴里,四指握在脖子上,另一只手抓起一把土往嘴里塞,再用鞋带把四条腿捆上;另一只也照此办理。远远望着两只小狼被弄出洞,对面山上的老狼气急得咬牙切齿,但没敢下来。

回村后我找了个大笼子把两只小狼挂在树上,当晚一夜不宁,村里所有的狗都在叫,狼就在村口,对峙着。村里的老人对我说:“学生娃娃,这下可惹下祸了。”第二天,我们把装小狼的笼子,放在离村一里外的柏树林里,那里有几个坟头,先在树下挖好陷阱,笼子挂在上边,引老狼陷入,此老狼也够聪明,它把树的外侧抓了一道一道,就是不靠近。这一招也不灵,我又把狼崽挂在山崖处,公社派武装干事在那里蹲了两天,也没等来老狼送死。

过了一段,听阁楼的老乡讲,有一放羊的社员,用包裹上羊油的炸药做引子,老狼咬上后被炸死。此后方圆数十里再没听到狼吃娃的悲剧。

40多年过去,当年打狼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那时说不上为民除害,但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血气方刚,无所畏惧的勇气。

拉练

1971年夏天,进入插队生活的第三个年头,虽然云岩公社地理位置与延安县相连,但很多知青一直没有机会亲眼看见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为满足广大知青的心愿,宜川县委分期分批安排各公社知青去延安参观。云岩公社参加拉练的近200名知青,组织这么多人的集体活动也是前所未有的。

公社干部专门找我说:“代仁旺,交给你一项光荣任务,负责这次去延安拉练的宣传工作。”七八月的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为避开酷暑,安排白天休息,晚上走路。我们一路张贴标语,沿途打前站,安排食宿。路上还打快板进行宣传鼓动。记得闻锡勇、薛杰英负责队尾收容,挑着一根扁担。临时宣传队还有二里半的孙怡茹,皮头村的顾琅平、周平等,大家互相配合,尽心尽力完成任务。

到了延安后住在东关凤凰山麓小学,打地铺,铺上一层稻草。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和枣园、杨家岭故居。在延安纪念馆见到曾在永宁村插队的温庆业,当上了讲解员;我去延安电信局看望了侯京通;上延安冷库看望了在那工作的赵大红、申淑萍,西回的欧阳娴,我很羡慕他们都离开农村,安置了工作,不知自己还要等到哪一天?

从延安拉练回来,和部分知青通过接触彼此也熟悉些,被邀请到南海大队北海小队知青点,找到在京时的街坊李素霞,吃了一顿鸡蛋蒸白馍,她还帮我缝了磨破的衣服。回到公社有些晚了,受到了宣传队其他同志的批评。

因为一路做了点宣传工作,公社研究给几元补助,我是队长,由我签字才能拿到,各村的知青都急着返回,我是最后一个签字的,给大家发完补助金,结束了这次拉练。

引水

这里的父老乡亲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吃粗粮,住窑洞,耕种这片土地。

虽然滚滚黄河在黄土高原的大峡谷奔腾不息,可是宜川县的老百姓无法用上那水。种地是靠天吃饭,吃水主要靠驴驮,一头驴驮两桶水的日子,不知还要多少年!人们期盼着有一天实现引水上塬。

1971年底,这梦想般的愿望终于在二里半大队得以实现。在云岩公社26个生产大队中,我们村的引水工程应该是最早的示范工程。当年的老队长,为改变贫困面貌,专门跑北京找有关部门反复陈述:延安老区人民生活还非常困难,为解决北京知青吃水困难,申请调拨了一批无缝钢管。有了钢管,还缺石料,大片的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离村最近的也要到15里以外的雷道河山沟里采运石料,在村子代销点旁建一个水池。我队知青大部分都经历了那段日子,每天都赶着毛驴车往返30里路下山上山,上山时我们把车使劲向前推,一步步、一趟趟出力流汗,充满希望。女同学也和男同学一样出了大力,很了不起。

塬上建好水池,山下沟底还需要把原一米见方的泉水池扩大,队里派我和丁旺、军发、李连生等下沟里,在原水池基础上用钢钎打眼,埋炸药炸出一个更大的泉水池。那是我第一次抡大锤,打钢钎,打一下,震一下,手都磨破了,裂了口子。把炮眼打好了,装上炸药、雷管及导火线,点火前丁旺、军发让我跑远些躲起来,看他们点燃导火线的瞬间,我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心怦怦地跳,真像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描述的炮响之前那种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轰……轰,炮响了,震得大地都在动,接着就听到呼呼的响声,满天飞的碎石带着尖叫的哨声从头顶飞过,还有些碎石落在身上,还真有些疼,那场面太刺激了,爆破成功,泉水池的面积扩大了。今后老乡吃水再也不用下山了(后悔当时没用相机拍下来),后来从山下往山上架设水管时我被外派修水库,通水那天激动人心的场景我没能亲眼看见,也是一种遗憾。

吹号

那年冬天,队里男生有的被招工,有的被调县剧团,男知青就剩我一个,常听见挂到嘴边的一句玩笑话:“四女守一男,好日子过不完”,听着怎么都觉得不舒服。正好云岩公社分配我们大队到英旺公社修刘庄水库人员名额,我就报名,背上背包,带着笛子,从云岩到了县城,记得迟双成把我送出西关。

从县城到英旺60里,再去水库还有15里,吃过午饭,两三点钟,途中运气不错,遇到一辆毛驴车去茹坪,还搭了一段。路边有一小饭馆,喝了一碗水再接着走,离公社还有一里路时看到一块瓜地,先切了半个西瓜,吃完后还想吃,又吃了半个,给了瓜农五毛钱。英旺公社一条街,有邮局、信用社、卫生院,原西回村知青聂新元在公社搞团的工作,我到他办公室,寒了两句,我问能不能找点粮票,聂打开抽屉找出五斤粮票递给了我。40年过去了,那时他的帮助仍然记忆犹新。又走了两个时辰终于到了水库报到处,住在刘庄村窑洞,两排地铺,满屋子臭鞋、臭脚味,走了一天实在累了,躺下就睡着了。我们干活主要是抬土,两个人抬一个筐,上百人一起干活。这里温差大,下午4点以后就得穿小棉袄,水刺骨地凉,不敢喝生水,一顿一个大窝头,一碗蒸土豆。

一天看见几个民工围着一把小号又说又笑,号手对着旁人说:“你们几个谁来试试,谁能吹响,这活就让谁来干。”几个小伙子憋足了气,吹了半天,没一个吹响的。望着号手得意的神态,我对号手说:“我试试。”于是接过号,先拔出号嘴,甩了甩里面的吐沫星子,运了一下气,“滴答答”地吹了一阵,特别清脆,特别嘹亮。一会儿,营长过来问:“刚才的号是谁吹的?”号手指了指我说,“是他。”营长说:“我知道你也吹不出这个调。”我不知营长什么意思,小心翼翼地站在旁边,营长拿过号递给我说:“给我吹个‘起床号’、‘熄灯号’‘防空号’、‘冲锋号’。”我按要求吹了一遍,营长又问:“当过兵?”我答:

“没有,北京知青,在学校学过。”营长说:“就这么定了,从今天起,吹号的事由你负责,把铺盖搬到营部去。”就这样凭着会吹号的技能进了营部,营部共七八个人,吃小灶,有炒菜,当号手睡热炕。换那位特神气的前号手去干抬土的活儿。按要求一天吹几次号,我在这里过了一段舒服的日子。

在刘庄水库当号手干了没多久,为战备需要修一条白清公路,从云岩公社皮头村北穿过,任务急,需要民工多,安排在附近几个村子散住,互相联系成了大问题。县里听说刘庄水库有个不错的号手,于是下调令把我调了过去。天下着雪,要修一处崾崄,有了号手,方圆十里都能听得到。早上起床,我向东吹一阵,向西吹一阵或转圈吹;需要开会时吹集合号。记得有几天我感冒生病了,把总指挥县公安局王俊封同志急得够呛,为我改善伙食,让厨师专门给我炖了一只鸡补身体。我一天吹不了号,就得派好几个人到各居住地传令。除了吹号外,白天让我兼管医务室,有个头疼脑热的,就给点药,遇上较重病号,可以签个字,盖个章,休息一天。大冬天,天寒地冻,有的北京知青就找我弄张病假条,我也多次给予关照,都是知青,都不容易。

招工

从1970年秋天就不断有招工的消息,开始是去延安汽车运输公司,我在队里的表现好,每次都被推荐。有一次我把名额让给了本村一名学生娃,反正今后还有机会。后来延安电信局来招工,经初审,填表同意,安排到宜川县医院体检,碰上刘家桌子的朱金舱,体检后和他一起从县城走60多里路在桌子知青点住了一夜。当时,我的行李从二里半村都运到了公社驻地,别人都高高兴兴地整装待发,唯独不让我走,问原因,答复是:“给你父亲单位发的外调函没落实,有没有问题说不清楚?填不了表”。一句话,就是政审不合格,其他条件再好,我也走不了。因政审通不过,有好几次招工机会我都没走成,看着周围一个个知青这批走两个,下批又走一个,俺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天我去公社办事,碰到宜川县林场同志来招工,见到了李全和、马国良、文志军等都在填表,他们问我去不去,我说没招我呀,他们就带我去找林场招工负责人老徐,他翻了翻招工表说:“名单中没有你,如果想去,找公社填个表。”我找到公社干部,他们说:“这批名单中确实没有你,林场比较艰苦,我们给你安排下批条件较好的单位。”我说:“条件好的单位,几次政审都通不过,能去道班我又不愿意,这次就去林场吧。”公社干部再三说,你可考虑好,这次是你自愿报名,不是我们非让你去。

最后总算在招工表上盖了章,又给负责人老徐介绍了我:“他是先进知青集体户的,是宣传队带队的。”老徐说:“我们林场对政审要求不严,特别需要像你这样的人。”于是我走出了插队的村子,又开始踏上了一种新的工作、生活之路……我16岁踏上黄土高原,走过了在农村锻炼和基层工作等大半生历程,如今已年过花甲。多年来,我无数次在梦中回到那时的窑洞,和那里的知青、老乡在共同战天斗地,改造山河……回首当年的苦辣酸甜,我真的难忘那里的父老乡亲,难忘那朴实善良的面孔,和那里的人民结下了难以忘却的亲情。

我也曾回第二故乡看望过乡亲们,如今,我们村大力发展苹果主导产业,人均年收入达万元以上。水电路等基础条件大为改观,富裕起来的宜川农村,到处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我衷心地祝愿父老乡亲明天的日子更加美好!

我可以自豪地说,宜川——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作者系北京市马甸中学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二里半大队插队,退休前在北京市海淀区副食公司工作。)

插队生活回忆片段

孙怡茹

40多年过去了,在宜川插队的岁月却依然历历在目,经常在梦中回放。

2012年6月初,我们这些退了休的老知青一行11人探访了第二故乡——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半村。再次踏上这片黄土地,当年的往事一起涌上心头。

同类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阿莲

    阿莲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大风歌

    大风歌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集,字里行间尽是作者洋溢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心声。
  • 巴金选集(三卷)

    巴金选集(三卷)

    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激流三部曲》,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巨制。《激流三部曲》以五四运动后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地区为背景,描写了在新的革命时期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高家)走向崩溃的历史。作品展开了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生活的全部,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堕落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残酷。《巴金选集(第3卷)》为《激流三部曲》之《秋》。
  •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一书为作者李更在工作之余的所思、所想。有为图书而写的序及书评,还有对文化现象、社会热点以及文化名人的品评。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其文笔犀利,机智但不失幽默,对于当代文化时事嬉笑怒骂,品评人物则毫不留情。
热门推荐
  • 重生蜜恋追爱计

    重生蜜恋追爱计

    她是烟城参谋的千金,家里卷入一场巨大的阴谋,渣男伪君子死缠烂打,渣女绿茶婊真面目,他是烟城参谋之子,和她青梅竹马、门当户对,等良人已逝,她才发现宠自己爱自己的人只有他一人,她黯然神伤,一生都在颠沛流离。重生归来,一场女追男的感情追逐中,却不知道军人大人早已动了心,非她不可,男人霸道宣言:顾南笙,偷了我的心,就得乖乖在我身边,让我宠你爱你护你一生。
  • 原来你是这样的唐医生

    原来你是这样的唐医生

    自从唐曜帮许念操刀做了次手术后就缠上了她。许念励志努力赚钱走白富美路线,唐曜便一直鼎力支持。许念以为唐曜把她当兄弟,却不想唐曜鬼迷心窍。许念全身一个激灵,倏地抬眼,不可置信。唐曜笑笑,清冷的眸子里染了抹笑,“许念,你想不想跟我结婚?”
  • 江大烟杆儿

    江大烟杆儿

    逆水闯滩烟杆戳船绊纤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古镇磁器口凭借方便的水上交通,成为嘉陵江下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镇上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繁荣异常。这午夏季,嘉陵江洪水暴涨,江面上激流翻滚,浊浪滔天。时值七月初八逢场(集市),方圆几十里的乡民都拥来赶场;古镇四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拥挤不堪;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直到正午,街市喧哗依然不减。午时过后,金碧正街陈记河水豆花馆,走出两位打着酒嗝的汉子。二人挤出熙熙攘攘的大街,径直来到码头上,踏上停靠在江边的一条柏木稍船。那稍船上装着十几桶洋油,船身压得沉沉的。
  • 丧花

    丧花

    我叫于洋灿,从小到大都被学霸和丑女这两个差别略大的词给包围着。隔壁邻居家的杨二婶拿着皮带站在家门口一边骂一边抽着他那傻里傻气的儿子,“你能不能争点气儿!就考这点分数!也不学学隔壁的于姐姐,看看人家分数多高~我要是有她这样一个年年都拿三好学生的女儿就好了!”是啊,我就是那种家长眼里的好学生,男生面前的好哥们,还有,就是女生面前的嫌弃对象。我一直认为我这种长相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可是我错了,初中那会,女生们只和会打扮的女生玩儿,不会在意我这个接地气的人儿。直到我步入了高中,一次偶然让我认识了周弥,我感觉我那绝缘体般的人生终于可以在这里告一段落了,并且重新开始!
  • 圣源武祖

    圣源武祖

    大争之世,群雄并起,一位位绝世天骄在此世演绎着独属于他们的传奇一名背负着重大使命的少年自神秘之地而出,向着璀璨的大争之世高歌猛进,镇压各方天骄,灭杀各路强敌终于有一天,当少年驻足回首之时,已然发现自己走到了所有人的最前面,遥望来路,已然铺满了敌人的尸骨
  • 进击版宫斗

    进击版宫斗

    后宫之中,风云叵测,谁是下一个长胖的人……
  • 我是一个兵

    我是一个兵

    调到总队机关不到半年时间,汤寒生就发现有白头发了。这里他认识的人还不多,更没有能够敞开话匣子往外倒的人,心里常常为此憋得慌。他牢牢记住扬凌的话,你现在是机关干部了,事事须谨慎。有时候,他甚至觉得上厕所也是一种解脱,把门一插,整个世界就被关在外边了。如果没有其他人,汤寒生喜欢在镜子前慢慢地洗手,定定地看自己,让内心的宁静多延续一会儿。手还没冲洗干净,汤寒生听到电话铃声从办公室传来,他扯下一张纸巾擦干手,大步流星回到办公室。看显示器,是副部长白忠仁。“白副部长,我是汤寒生。”“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 侠岚之古往今来

    侠岚之古往今来

    破阵统领牺牲了自己封印了万零之王穹奇,辗迟如愿以偿救回了姐姐一起回到辣不辣饺子馆,本以为能从此过上平静的生活,可是生活往往不能如愿,在某一天夜里辗迟恢复了自己的记忆,再一次面对了抉择,这一次他会如何选择呢?
  • 杂阿毗昙心论

    杂阿毗昙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氪金科技

    氪金科技

    首冲八元,升级VIP1,送神器,开启VIP商城!再冲八百,直升VIP2,送黄金大礼包一份!氪金才能更强,再冲八万,你会变强!再冲八亿,升级VIP5,你会更强!我们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先氪他个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