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400000080

第80章 离开黄土地的日子(2)

除了这些社会名流,一些外国政要也开始关心这家本不出名的烤鸭店。

一些外国驻华大使、跨国公司的老板也不时走进利群烤鸭店。美国总统布什、美国副总统戈尔、法国前总统德斯坦都曾到利群烤鸭店来就餐。一次立群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到中国来访问的美国总统小布什要来他的店里吃烤鸭。从这天开始,他就没睡过一个踏实觉。街坊邻居们也都看出来了,利群烤鸭店这几天有点不同往常,上至经理下至伙计,里里外外忙得四脚朝天,各类人物从早到晚跟走马灯似的出来进去,这可不是来吃烤鸭的,是有关部门为那一天到来在做各种准备。立群要配合中美双方的外交、安全警卫、消防、卫生等各方面官员的检查,还要按照故宫的标准,在三天内把院子里的电路和煤气管道进行彻底改造。这样没黑没白的干了三天,一切都准备停当了,上面又来了通知,由于胡同太窄,布什总统的警卫车、救护车开不进来,原订的这项行程取消。很多人为立群失去这个机会惋惜。可他不这么想,他觉得挺值,美国总统要来,说明自己的烤鸭店已经名扬海内外了,这位总统虽然没来成,可借这次机会把店里的硬件升了级,按照高标准彻底搞了一次卫生,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白忙活,只要自己好好经营,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

布什总统没能来这里吃烤鸭,可美国的前副总统戈尔却真来这家小店吃过烤鸭。那是2005年,有一个叫麦克的美国人特别喜欢中国文化,只要到北京,这个麦克就爱到北京的胡同里转悠。转悠到北翔凤胡同时,吃了一回利群烤鸭店的烤鸭,大为赞赏,一来二去就成了店里的常客。还经常带些朋友一起来吃烤鸭。就是那一年的10月份,一天麦克打电话找立群:“张老板吗?

明天晚上我要定个包间,要带一个重要的客人来吃烤鸭,你肯定猜不出来是谁!”“好啊,没问题!”立群一边答应着又问了一句:“你能提前告诉我谁来吗?”“是戈尔副总统的儿子。”“好,欢迎呀!你要是能把戈尔也带来就好了。”对这种半开玩笑的话对方倒认了真:“这可没把握,不过我可以发个邀请,就是不知戈尔副总统能不能来。”放下电话,他按要求安排好预定的包间,就去忙别的事了。第二天下午4点来钟,立群接到一个电话:“你好,请找你们经理接电话!”“我就是,您有什么事儿?”立群习惯地拿起笔准备记录,他以为又是定包间的。对方大声说:“我是公安部的。”立群心里一惊,又是什么事儿呀。“你那儿今天晚上是不是有个重要宴会呀?”“我这儿没什么重要宴会呀!”立群一边回答一边紧张地回想着。忽然想到麦克,“对了,有个叫麦克的美国人订了八个人的包间,说要带戈尔的儿子来吃烤鸭,这也算重要宴会?”“戈尔的儿子我们不知道,但他定了。”对方肯定的告诉立群。“戈尔能来呀!”立群一下明白了。“不要说名字了,抓紧做好准备工作吧,待会儿我们还要去人检查呢!”对方挂了电话。张立群马上招呼店里的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按照接待要求里里外外把店里各地方收拾了一遍。傍晚,一辆黑色的林肯轿车驶到正义路南口,进入一个停车场。几个保镖拉开车门,戈尔父子从车两侧走下轿车,在中方人员的陪同下,一身西服打扮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随人群一起走进北翔凤胡同。来到这样典型的北京小胡同,对戈尔父子来说是新鲜事。陪着戈尔父子一起来的麦克一路上又当翻译又当讲解员。

听着麦克对胡同的介绍,戈尔不时停下脚步仔细端详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观看那些风格各异的街门,打量或圆或方的各色门墩。穿过小胡同,戈尔父子一行来到了利群烤鸭店。按照事先的安排,戈尔父子和麦克被请进包间,其余人员被安排在包间门外的桌子上。在等待期间,戈尔起身出来参观利群烤鸭店的小院。他一边看一边和旁边的人聊天。走到烤鸭工作间外,戈尔问张立群是否可以进去看看。立群做出了一个请进的手势,戈尔就兴致勃勃地走进去,站在烤鸭炉前看了一会儿,戈尔就向主人提出了问题:“你们是用火烤,二氧化碳不好,你们污染环境。”跟随在一旁的女儿张欣立刻用英语回答说:“那你愿意当原始人吗?我们中国人可是上千年烧火做饭,我们可都是吃熟的!”戈尔说:“你们烧木材,毁林木。”张欣回答:“我们用的是果树的木头,果木不成材,无法做家具,并且果园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更新一批树苗,替换下来的果木晒干可以出售,我们就用做燃料。”戈尔又问:“为什么要用果木,换别的燃料行吗?”张欣回答:“这就是我们传统工艺当中的一部分了!

用果木烤鸭子,烤成的鸭子有果木特有的香味,如果用松木就是涩的,用别的燃料成本低,价钱自然就便宜了,但都没有果树的香味,烤鸭的味道自然就不同,品质也不一样了。”听了张欣的介绍,戈尔就不说话了,朝立群摇了摇头,耸了一下肩,冒出一句英语:“太热!”就退了出来。那次戈尔一行人点的菜也是荤素搭配。按照北京吃烤鸭的规矩,厨师必须当着客人的面片刚出炉的烤鸭,这时张欣也随着厨师一起走进包间,为戈尔父子示范吃烤鸭的方法。她拿起一张荷叶饼,用筷子夹起几片鸭肉蘸上些甜面酱放在荷叶饼上,又夹了一点儿葱丝和黄瓜条放在一起包好递给麦克。戈尔学着张欣的做法也卷好了一个荷叶饼,有滋有味儿地吃起来。张欣又细心地向戈尔介绍吃烤鸭时为什么要加这些配料:“烤鸭有着丰富的蛋白质,加上黄瓜吃,就能在吃肉的同时也吃到蔬菜了。加上大葱可以增加烤鸭的香味,也增加了维生素,这样吃烤鸭味道好营养也丰富。”戈尔对张欣的介绍很满意,开着玩笑说:“天哪,你怎么像医生一样!你把什么都告诉我了,不怕泄露机密吗?”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那一晚客人和主人都很尽兴,戈尔临走时还和立群一家在小院里和大门口照相留念。

张立群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因此才能克服那么多的困难开创出这样一摊事业来。爱人林小燕是一起在延安插队的知青,共同的经历使他们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几十年。日子再艰难林小燕也没有埋怨过立群,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去鼎力支撑立群的事业。

当年张立群想开烤鸭店,林小燕支持了他的想法,腾出了住房做烤鸭店,全家人挤在一间小得只能睡觉的小屋里。可小小的利群烤鸭店却装修得光彩照人。烤鸭店大门东边的山墙上用白底红字画着中英文对照的烤鸭店大幅广告,大门口上方悬挂着金字木匾和两盏大红灯笼,门槛两侧是两尊古色古香的石刻门墩。门道两侧的橱窗里贴满了众多名人来这里就餐的照片,进入院子正前方通过一扇玻璃门可以看到制作烤鸭的操作间。这样惹眼的装潢当然少不了女主人的智慧。立群外出办事家里的事自然由林小燕打点,这样肩并肩的奋斗才成就了利群烤鸭店。提起这个店,张立群总是对人说店里的事是董事长做主,他说的董事长就是林小燕,可见林小燕对这个家庭的重要。他们的女儿张欣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小时候家里住得紧,又不安静,懂事儿的张欣总是在学校把作业做完了才回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欣的学习成绩总是优秀的。高考时她考上了着名的中国政法大学,并且一直在那里读到研究生毕业。张欣上大学之后,一到假期就到父亲的店里帮忙。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就把全部精力投入了烤鸭店。不仅自己来了,后来还把自己的夫婿郭天才也带来了,小两口一起帮助父母经营利群烤鸭店。要说女儿的到来,确实给张利群的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

过去外国客人来店里吃烤鸭,由于语言不通,经常发生误会。一次一个外国客人来店里吃烤鸭,要求先上凉菜,等人到齐了再上热菜,服务员听不懂,看客人连比画带说的以为是在催上菜,一股脑把菜全上齐了,闹了个两岔。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女儿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次,一位大使夫人来店里吃烤鸭,把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单子递给服务员。服务员一看是外文的,就拿给立群看。立群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的全是英文,自己除了知道字母念什么,一句话都看不懂。他马上喊女儿:

“张欣,你过来看看这都写的什么!”张欣一看就明白这是大使夫人写的一张自己吃饭的禁忌,希望店里做菜时给予关照,就说:“这是一张忌口单,我去告诉厨房一下。”原来这位大使夫人不吃葱、姜、蒜等调味品,无论到哪里吃饭都把这张单子交给饭店。这次在立群这里得到了在其他大饭店同样的服务,这位夫人很满意。为了适应外国人来烤鸭店用餐的需要,张欣专门为外国客人来店就餐设计了一份中英文对照的菜单,把店里所有菜肴的原材料、口味都一一标明,结果当然是大受外国客人的欢迎,有个英国客人还要出一百元买走一本留作纪念。立群在女儿的辅导下,也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什么“您好!”“欢迎!”“再见!”之类的话当然已经不在话下了。

此外,张欣还把利群烤鸭店的中英文介绍发到互联网上,不少外国人到北京来旅游,提前就在店里订了餐,大大方便了游客。

年轻人的进入,把利群烤鸭店的经营管理带入了一个新时期。立群明显感到新一代人在经营上更有进取心,在烤鸭店的经营方式、规模、菜品的设计配置等方面,张欣小两口有许多新的想法,与老一代总是在设法保留老传统不一样,他们更多的想引进跟上新潮流的东西。立群和林小燕这两位创业元老,当然知道作为老北京风味的代表——烤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留自己的特色。但是他们并不保守,他们知道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任何事业要发展,少不了年轻人的参与和推动。他们也把这些道理讲给两个年轻人听。

张欣两口子明白父母的心意,在保留传统和创新上也动了不少脑筋。看到这种情况,立群也逐渐把日常管理工作更多的交给了女儿去做,让年轻人自己去锻炼,在实践中学习。现在他更多的是承担了采购员和司机的工作。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来的胡同区也在逐步被改造。周围不少胡同已经动工。面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张立群也有自己的困惑;眼看着曾经赖以生存的胡同特色慢慢消失了,这以“胡同”为特色的“利群烤鸭店”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呢?琢磨来琢磨去他想通了,唯一的出路就是保持胡同烤鸭店的特色,这是利群烤鸭店的生存之本!为此,立群经常去政府部门了解情况,知道将来前门地区还要保留一些老北京特色的胡同。这让他有了自己的发展之梦。他和家人商量好,等条件允许了准备扩大利群烤鸭店的规模,经营场地至少要有两个院子,每个院子在装潢、家具摆设、菜品安排和烤鸭的做法上都要有自己的特点,既有明朝的焖炉烤鸭,又有清朝的挂炉烤鸭,也有民国时期的烤鸭。让来这里吃烤鸭的客人可以尝到不同品味的饭食。把老北京特色浓缩在一起,守住这老北京的血脉和传统。让喜爱老北京的人们有个感受老北京文化的场所,只要想了就能尝到香气四溢的老北京烤鸭。立群的这个梦正在慢慢变为现实。待到更新的利群烤鸭店开张的时候,欢迎大家来店就餐哟!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附中高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西回大队一队插队,退休前在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工作。)

同类推荐
  • 深夜物语

    深夜物语

    这是一本写于无数个深夜,也将在未来更多的深夜与你相伴,安心于归宿的书。这是一本睡前读物,你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也可以从任何一页结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最初的自己。200多篇隽永短文、直指内心的句子、意蕴丰富的插图,涉及爱情、友谊、工作、生活等话题。作者用极其细微而又深刻的笔触,写出我们和这个世界复杂而又隐秘的联系,揭穿我们在这个年纪的疑惑、孤独与欲望。
  • 博兹特写集(狄更斯别集)

    博兹特写集(狄更斯别集)

    《博兹特写集》是狄更斯的成名作,是他最早以书籍形式出版的作品,收录了他早期发表在各家报刊上的特写和短篇故事二十七篇,加上未发表的八篇,共计三十五篇。《博兹特写集》展现了当时伦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中下层阶级生活的描写尤其细致入微。作为狄更斯作品的开山之作,《博兹特写集》对于这位大文豪日后写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博兹特写集》对于全面研究狄更斯,深入了解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社会状况,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
  • 青蛙骑手

    青蛙骑手

    《青蛙骑手》讲的是姑娘因爱上了天界下凡的披上蛙皮的王子,烧了蛙皮,使尚未具备长期留在人间能力的王子死去,她自己也变成了坟前的石头。故事曲折生动,委婉凄侧,又充满浪漫气息。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故乡失落的鸟

    故乡失落的鸟

    文中以36种常见的鸟类远去和消失,以伤感的笔调和消失描述环境恶化和破坏带来的后果,用诗化的语言描写在工业社会里鸟类的生存状况。
热门推荐
  • 魔旅缘途

    魔旅缘途

    魔法,万物本源,生命交流,有形,却也无形。缘分,机缘巧合,阴差阳错,偶然,却也必然。旅途,不断相遇,不断告别,艰苦,却也享受。魔法连接万物,缘分凝聚彼此,魔缘之旅,逐渐展开。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不是最强,也还没有成长为王者,有的,只是在求索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的故事。《彼此的魔法学院》续作,《魔旅,缘途》一路前行。
  • 穿越之科举路

    穿越之科举路

    钱有才一朝穿越,成了古代的农村娃儿“钱有财”。家穷也就算了可为什么她变成了个五岁的小男娃儿,钱有财对天哀嚎,老天爷你是在逗我吗?好在爹娘疼爱,爷爷奶奶也还算慈祥,日子虽然穷但也过得和和睦睦。钱有财通过努力带领家人摆脱了贫困线,不料兄弟又被迫上了战场,为了改换门庭钱有财又逐渐走上了科举之路,慢慢步入仕途――――――――――科举的艰辛、战场的残酷、仕途的沉浮
  • 文青是不是种病

    文青是不是种病

    二十六岁的李唯七看了十年网文,仍然忠爱小白和升级,对于文艺风深恶痛绝。然而在书评区讽刺文青病作者后的第二日,李维七车祸死亡,一个自称为“文青系统0号”的系统带他重生平行世界。从此,更名白安的李维七过上了幸(苦)运(逼)重(改)生(造)、冶(致)愈(郁)心灵的生活,并逐渐走(重)上(组)人(个)生(人)巅(三)峰(观)。
  • 末世被玩坏了

    末世被玩坏了

    这个末世好像被玩坏了,但是云沫只想做好人!什么?好人不求回报?怎么可能,她倒是想求,可谁让她有个坑货系统呢?_?`
  •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战斗力法则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战斗力法则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战斗力法则)》主要从员工激励方式出发,通过分析当下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地阐述了如何唤起团队激情、描绘团队愿景,并介绍了改变团队现状、设定团队目标的方法,在帮助管理者看到自身角色重要性的同时,还为管理者提供了打造阶段性成果、明确内部责任和利用期望信任激励等实际工具。
  • 天庭执法使

    天庭执法使

    (新书《重回都市修仙生活》已发布) 一块神秘的令牌,机缘之下被林凡得到以后,从此,林凡的人生彻底发生了巨变,他的交际圈也开始从凡人转变成了一帮神仙!齐天大圣与其是生死兄弟;四大天王对其敬畏有加;十八罗汉都是林凡的好友;阎王也想与其称兄道弟,各路神仙争相与其结交,各路妖魔对其闻风丧胆……(老书《逆天小地主》已经完本,书荒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书友群:529061976进群无限制,欢迎大家前来水群。)
  • 笔墨画卷诸神崛起

    笔墨画卷诸神崛起

    古有善作画的神明,神明的画,一切像是虚拟,又像是真实存在。神明最终死去,唯有画,永恒不灭!
  •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一个快乐女人要做的50件事

    你是个快乐女人吗?你的快乐来自于老公、孩子、工作,还是你自己?你懂得享受寂寞,善于和自己独处吗?你喜欢自己的生活吗?还是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呢?其实,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生活都是要继续的,所以不如选择快乐,做一个人人称羡的快乐女人。本书旨在告诉每一位女性,快乐其实很简单,哪怕是午后喝一杯咖啡、午夜看一场电影、偶然接到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的电话等,都可能成为你快乐的来源。
  • 纯情小语

    纯情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医妃媚骨

    医妃媚骨

    她,白书竹,二十二世纪天才法医,爆炸现场意外死亡?不慌,摇身一变胖妃子。貌美如花?不存在的。后宫独宠?不存在的。初来驾到?悬案欢迎。受人欺凌?白眼伺候。青铜到王者?soeasy。一边身材管理,一边指点江山。皇上,还喜欢哪宫的妃子?本宫都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