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600000020

第20章 菩提达摩考——中国中古哲学史的(1)

菩提达摩的传说在禅宗史上是一件极重要的公案。我们剔除神话,考证史料,不能不承认达摩是一个历史的人物,但他的事迹远不如传说的那么重要。

菩提达摩的传说在禅宗史上是一件极重要的公案。禅宗尊达摩为初祖,造出许多无稽的神话,引起后来学者的怀疑,竟有人疑达摩为无是公、乌有先生一流的人。我们剔除神话,考证史料,不能不承认达摩是一个历史的人物,但他的事迹远不如传说的那么重要。

记载达摩最早的书是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此书成于东魏武定丁卯(西历547),其中记达摩的事凡两条。其一条云:A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绿君亭本,卷一,页二十一。)其一条云:永宁寺,熙平元年(西历516)太后胡氏所立也。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议。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同上本,卷一,页一以下。)杨涘之着书的时候,距此寺被毁之时不远,他与达摩可算是先后同时的人,此其可信者一。那时未有禅宗的传说,杨氏无伪托的必要,此其可信者二。故从杨氏的记载,我们可以承认当日实有菩提达摩,“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自称年一百五十岁。

永宁寺建于熙平元年(516),至孝昌二年(526)刹上宝瓶被大风吹落;建义元年(528)尔朱荣驻兵于此;明年(529)北海王元颢又在此驻兵。至永熙三年(534),全寺为火所烧,火延三个月不灭。依此看来,达摩在洛阳当在此寺的全盛时,当西历五一六至五二六年。此可证《景德传灯录》所记达摩于梁普通八年(527)始到广州之说是不确的了。

记达摩的书,《伽蓝记》之后要算道宣的《续高僧传》为最古了。道宣死于唐高宗乾封二年(667),他的《僧传》续至贞观十九年(645)止。那时还没有禅宗后起的种种传说,故此书比较还算可信。道宣的达摩传云: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

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咨接;感其精诚,诲以真法。

以下述“四法”与“壁观”,末云:摩以此法开化魏土。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语,卷传于世。

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

这篇传与《洛阳伽蓝记》有一点相同,就是说达摩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最不同的一点是《伽蓝记》说他是波斯国胡人,而此传说他是南天竺婆罗门种。此可以见传说的演变,由“起自荒裔”的波斯胡,一变而为南天竺婆罗门种,再变就成了南天竺国王第三子了!

然道宣所记,有几点是很可注意的。(1)此传说达摩“初达宋境南越”,此可见他来中国时还在宋亡以前。宋亡在西历479。此可以打破一切普通八年(527)或普通元年(520)达摩到广州之说。

假定他于479年到广州,“末又北度至魏”,到520年左右他还在洛阳瞻礼永宁寺,那么他在中国南北共住了四十多年,所以他能在中土传授禅学,自成一宗派。此说远胜于“九年化去”之说。

(2)此传说他在本国时“冥心虚寂”“定学高之”;又说他到中国后,“随其所止,诲以禅教”,又说他的“定法”“壁观”。大概达摩确是一个习禅定的和尚,故道宣把他引入“习禅”一门。《伽蓝记》说他见了永宁寺便“歌咏赞叹,口唱‘南无’,合掌连日”,这又可见他虽习禅定,却决不像后来中国禅宗里那种“呵佛骂祖”打倒一切文字仪式的和尚。

(3)此传中全无达摩见梁武帝的故事,也没有折苇渡江一类的神话,可见当7世纪中叶,这些谬说还不曾起来。达摩与梁武帝问答的话全是后人伪造出来的。

(4)此传记达摩的结局云:“游化为务,不测于终。”此可见7世纪中叶还没有关于达摩结局的神话。同传附见慧可传中有“达摩灭化洛滨”的话,但也没有详细的叙述。记达摩的终局,当以此传为正。《旧唐书·神秀传》说“达摩遇毒而卒,其年魏使宋云于葱岭回,见之。门徒发其墓,但有只履而已”。此为后起的神话。《洛阳伽蓝记》记宋云事甚详,也不说他有遇达摩的事。8世纪中,东部沙门净觉作《楞伽师资纪》,(有敦煌唐写本)其中记达摩事尚无遇毒的话。8世纪晚年,保唐寺无住一派作《历代法宝记》,(有敦煌唐写本)始有六次遇毒,因毒而终的神话。此亦可见故事的演变。

(5)道宣记达摩的教旨最简单明白。传云: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

这是总纲。然则入道多途,要惟二种,谓理行也。何谓“理入”?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尘障故,令舍伪归真,疑(同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何谓“行入”?行入,四行,万行同摄。初,报怨行者,修行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怨怼。经云,逢苦不忧,识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纵得荣誉等事,宿因所构,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按,末二语不易解。据敦煌写本《楞伽师资纪》引此文云:“喜风不动,冥顺于道”,可以参证。)三,名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道士悟真,理与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三界皆苦,谁而得安?经曰,“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也”。

四,名称法行,即性净之理也。

以上所述,似是有所依据。道宣说:“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语,卷传于世。”据净觉的《楞伽师资纪》(敦煌唐写本,藏巴黎图书馆,及伦敦大英博物院)说:此四行是达摩禅师亲说,余则弟子昙林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曰《达摩论》也。

昙林的事迹无可考,疑即是《续高僧传》附传之“林法师”。据传云:林法师当“周灭法时(574),与可(慧可)同学,共护经像”。

慧满死时,已在贞观十六年(642)以后,与道宣正同时,故道宣所记应该是最可信的。

达摩的教旨分“理”与“行”两途。理入只是信仰凡含生之伦同有真性;因为客尘障蔽,故须凝住壁观。壁观只是向壁静坐,要认得“凡圣等一,无自无他”。所谓少林面壁的故事乃是后人误把少林寺佛陀的故事混作达摩的故事了。

四行之中,第四行即性净之理,即是“理入”一条所谓“含生同一真性”之理。其余三行,报怨行认“苦”为宿业,随缘行认荣誉为宿因所造,苦乐均不足动心,故能行无所求。无所求即无所贪着,“安心无为,形随运转”。

同类推荐
  • 无言之美

    无言之美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东西可以更好地引起我们的审美经验呢?在朱先生看来,毫无疑问这就是艺术作品。的确,艺术作品这种特别的事物也可以被看成其他的样子,比如,在收藏商眼中是财富,在搬运工眼中是重物,在匆匆忙忙、大声喧哗的美国游客眼中是到此一游的标志。但是,同其他事物相比,艺术作品这种特别的事物倾向于被看成美的形象,它主动吁请人们把它看成形象,伟大的艺术作品的强烈感染力甚至强迫人们将它看成形象。这并不表明艺术作品本身就是艺术或美,但艺术作品最容易成为艺术和美,这就是朱光潜美学系统中的艺术作品同一般物的区别。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 墨子大讲堂

    墨子大讲堂

    墨子,名翟,道家之人,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本书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墨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博爱、最具现代意识的思想濂派,其宣扬兼爱的伦理思想,倡导尚贤、尚同、非攻的政治恿想,主张节用、节葬的经济思想,对我们今天主张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探究

    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视角出发,试图重构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的基本体系。从一般层面上,依据人权的层次划分和范畴归属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和表现形式,将人权分为应有人权、社会人权、法定人权和实有人权,通过四维视角的透视,大致把握人权的内在规定和整体结构;从具体层面上,重点论述人权的外在关系和发展依据,即人权与自由、民主、法治、政治的基本张力及其协调;最后,揭示人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其实践途径。
热门推荐
  •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青年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这是本卷所探讨的内容。《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作者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谆谆引导,总结出做人的道理。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毫无居高临下、教训人之感。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我们已经发现,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 迷失小说

    迷失小说

    两年后的除夕,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报社宿舍的小径上,走着一个步履沉重的中年男人。他的头发上、肩膀上落了一层厚厚的雪花,但他似乎没有知觉,一双苍凉的眼睛注视着前面宿舍楼的灯光。他是张凡,他从巴黎归来了——带着事业的成功,带着肠断魂销的伤痛。两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这个被他深深伤害的女人,无时无刻不在重温旧梦。她那温柔的、明媚的微笑是他生命中仅存的“阳光”,阳光既失,生不如死。他要来向她忏悔,他宁愿用自己的一切来赎回她的爱。
  • 异界豪商系统

    异界豪商系统

    重生异界得到商豪系统,看马克如何在异界成为大商豪(再有妹子相伴岂不美滋滋?)商业+原生幻想+种田文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苏青文集:散文卷(下)

    苏青文集:散文卷(下)

    “苏青文集”(6卷本)收录了现代知名中国女作家,小说家、散文家苏青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卷收录了苏青的《发刊词》《读》《再版自序》《后记》等对自己各个文集的序与后记、对编辑杂志的体会与认识等,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苏青的为文之心。
  • 砚斋词话

    砚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其实是一种心态,心态决定人的视野和成就。如果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在风雨之后迎来彩虹;如果悲观消极,哪怕微不足道的一根稻草也足以把自己压垮。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得失,以轻松的心情感受工作中的快乐与不平凡!
  • 续汉志

    续汉志

    一觉醒来,发现身旁躺着两个赤膊壮汉,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穿越汉末刘玄德,我为大汉续一拨!魂穿刚刚起兵的刘备,带着关张二人,战幽州,下中原,护送卢植回京,立志养望,名传天下。投皇甫,灭黄巾,转进青州,开启种田大业。
  • 王妃你穿错剧本了

    王妃你穿错剧本了

    谁能想到小透明居然穿进本虐文书,得,既然老天都看不惯无良作者胡乱开虐,那就让她好好改写下剧本。她说:“我与你相识?”他答:“唯愿再相识”一本没有完结的虐文,一个穿进书里的灵魂,一次改写结局的机会,一段挣脱不开的虐缘。
  • 特工五小姐

    特工五小姐

    前世,她是一名人见人怕,胎见胎爆的鬼面杀手。这世,她是一名人人唾之的废物小姐。一场选妃大赛,让她找到了本命神兽,从此走向了强者之路,走向了强者的巅峰。上高山,下深海得本命九龙神兽,伙伴羽兽,结交天下强者。当她以强劲的气势再次站在他们的面前,六千年的大战还会再次重演吗?学院比赛,分给她一批魔武废柴,但她依然说:“谁说废物不能变天才的,我要让你们看看,废物怎样变天才的。”领着魔兽大队站在龙家,冷傲的对着龙家人道:“我狂,我傲怎样,我有狂傲的资本。”一个个的美男跟在她的身后,她只能说:“不要轻易的爱上我,最后受伤的还是你。”坠落之行,让她找到了一些有实力的帮手,但她依然说:“既然想跟着我,那就要提升你的实力,我,从不收废物。”终有一天,在自己的大哥口里得到了父母的下落,她说:“人若挡者,我必诛人,神若挡者,我必弑神,纵是逆“天”,我亦在所不惜。”龙傲晴做人的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本文腹黑强大,女扮男装,结局一对一】推荐元宝的新文【法医娘亲天才儿】她是慕家的废物,一场阴谋让她失去了清白之身,失去了最爱的母亲。她是现代法医兼杀手,一场意外让她依附在了她的身上。元戒的出现,让她明白自己的身世,继承了元家世代相传的武学。六年后,浴火重生,带着儿子重返家族,查找母亲之死,寻毁清白之人。她以不在是她,六年的洗筋,让她成为了大陆上人人得知的龙神。入江湖,入朝廷,看她如何一一应付。【皇宫悬案】后宫皇妃死因不明,一套金凤钗把慕雨寒拉进了这件悬案之中,没人相信她的清白时,她挺身而出,用现代所学的医术和知识,破了此案,还了自己的清白。“皇妃娘娘是被人毒害的。”破开肚皮,里面的内脏全部腐烂,淡黑的颜色显现在众人的眼中。“什么毒。”皇帝一脸愤怒的问道;“这要给我几天时间,我会给你们一个很好的证明,我不是凶手。”慕雨寒冷笑了一声,取出一些腐烂的内脏收了起来,手指灵活的缝合破开的伤口,最后熟练的打结。【精彩片段】领着千万大军去边境,只为了一个承诺。“我慕雨寒欠你的,如今还了。”武林大赛独自前往,只想证明自己长大了。“我慕柏文要挑战你。”母子两人合力对抗朝国使臣。“你TMD用韩语骂人就以为没人听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