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600000021

第21章 菩提达摩考——中国中古哲学史的(2)

总括看来,达摩的教旨不出三端:一为众生性净,凡圣平等;二为凝住壁观,以为安心之法;三为苦乐随缘,心无所求,无所执着。《续僧传》附向居士传中说向居士寄书与慧可云:除烦恼而求涅盘者,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者,喻默声而寻响。

烦恼即是涅盘,故甘心受苦;凡圣平等,众生即是佛,故不离众生而别求佛也。此正是达摩的教旨。这一宗派主张苦乐随缘,故多苦行之士。《续僧传》记那禅师“唯服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又慧满也是“一衣,一食,但畜二针;冬则乞补,夏便通舍,复赤而已。往无再宿,到寺则破柴,造履,常行乞食”。“贞观十六年(642)满于洛州南会善寺侧宿柏墓中,遇雪深三尺,有请宿斋者,告云,‘天下无人,方受尔请’”。这都是达摩一派的遗风。

宋代的契嵩不明此义,妄说四行之说非“达摩道之极”。(《传法正宗记》卷五)他生在宋时,听惯了晚唐五代的禅宗玄谈,故羡慕后人的玄妙而轻视古人的淡薄。他不知道学说的演变总是渐进的,由淡薄而变为深奥,由朴素而变为繁缛;道宣所述,正因为是淡薄朴素,故更可信为达摩的学说。后来的记载,自《景德传灯录》以至《联灯会要》,世愈后而学说愈荒诞繁杂,全是由于这种不甘淡薄的谬见,故不惜捏造“话头”,伪作“机缘”,其实全没有史料的价值。

今试举达摩见梁武帝的传说作一个例,表示一个故事的演变的痕迹。

7世纪中叶,道宣作《续高僧传》,全无见梁武帝的事。

8世纪时,净觉作《楞伽师资纪》,也没有达摩与梁武帝相见问答的话。

9世纪初年(804-805)日本僧最澄入唐,携归佛书多种;其后他作《内证佛法相承血脉谱》,引《传法记》云:谨案,《传法记》云:……达摩大师……渡来此土,初至梁国,武帝迎就殿内,问云:“朕广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达摩大师答云:“无功德。”武帝问曰,“以何无功德?” 达摩大师云:“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功德。”不称帝情,遂发遣劳过。大师杖锡行至嵩山,逢见慧可,志求胜法,遂乃付嘱佛法矣。《传法记》现已失传,其书当是8世纪的作品。此是记梁武帝与达摩的故事的最早的。

8世纪晚年,成都保唐寺无住一派作《历代法宝记》,记此事云:大师至梁,武帝出城躬迎,升殿问曰:“和上从彼国将何教法来化众生?”达摩大师答,“不将一字来。”帝问:“朕造寺度人,写经铸像,有何功德?”大师答,“并无功德。此有为之善,非真功德。”武帝凡情不晓。乃出国,北望有大乘气,大师来至魏朝,居嵩山,接引群品,六年,学人如云奔雨骤,如稻麻竹笔。

(此据巴黎图书馆藏敦煌写本)此与《传法记》同一故事,然已添了不少枝叶了。

柳宗元在元和十年(815)作《大鉴禅师碑》,其中有云:梁氏好作有为,师达摩讥之,空术益显。

这可见9世纪初年所传达摩与梁武帝的问答还不过是“有为”一段活。

越到后来,禅学的“话头”越奇妙了,遂有人嫌“有为”之说为太浅薄了,于是又造出更深奥的一段话,如《传灯》诸录所载:

十月一日到金陵。帝问,“朕自即位而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祖云:“并无功德。”帝云:“何得无功德?”

祖云:“此但人天小果,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云:“如何是真功德?”祖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可以世求。”

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云:“廓然无圣”。帝云:“对3朕者谁?”祖云:“不识。”帝不领旨。祖于是月十九日潜渡江北。十一月二十二日届于洛阳。

这一段记事里,不但添了“真功德”“廓然无圣”“对朕者谁”三条问答,并且还添上了详细的年月日!7世纪人所不纪,8世纪人所不能详,而11世纪以下的人偏能写出详细的年月日,这岂非最奇怪的灵迹吗?(参看忽滑谷快天《禅学思想史》上,论“廓然无圣”之语出于僧肇之《涅盘无名论》。)这一件故事的演变可以表示菩提达摩的传说如何逐渐加详,逐渐由唐初的朴素的史迹变成宋代的荒诞的神话。传说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其实禁不住史学方法的日光,一照便销融净尽了。

达摩的传说还有无数的谬说。如菩提达摩(Bodhidharma)与达摩多罗(Dharmatrata)本是两个人,后来被唐代的和尚硬并作一个人,竟造出一个最荒谬的名字,叫做菩提达摩多罗!于是6世纪还生存的菩提达摩,竟硬被派作5世纪初年(约413)译出的《禅经》的作者了!

又如《传法记》(最澄引的)说菩提达摩曾遣弟子佛陀耶舍先来中国。《历代法宝记》也记此事,却把佛陀耶舍截作两人(见敦煌唐写本)!这真是截鹤之颈,续鸭之脚了!

书《菩提达摩考》后(三则)我假定菩提达摩到中国时在刘宋亡以前;宋亡在479年,故达摩来时至迟不得在479以后。我的根据只是道宣《僧传》中“初达宋境南越”一语。

今日重读道宣《僧传》,在僧副传中又得一个证据。传中说僧副是太原祁县人,性爱定静,游无远近,裹粮寻师,访所不逮。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岩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义无再问,一贯怀抱,寻端极绪,为定学宗焉。后乃周历讲座,备尝经论,并知学唯为己,圣人无言。

齐建武年,南游杨辇,止于钟山定林下寺。萧渊藻出镇蜀部,遂即拂衣附之。久之还返金陵,卒于开善寺,春秋六十有一,即[梁]普通五年也。

齐建武为西历494[年]-497[年]。梁普通五年为524[年]。僧副生时当464年,即宋孝武帝末年。建武元年他才有三十岁,已快离开北方了。故依据传文,他从达摩受学,当在二十多岁时,约当萧齐的初期,西历485-490之间。其时达摩已在北方传道了。

以此推之,达摩到广州当在宋亡以前,约当470年(宋明帝泰始六年)左右。

他在南方大概不久,即往北方。他在北方学得中国语言,即授徒传法,僧副即是他的弟子中的一人。

他当520年左右还在洛阳瞻礼永宁寺,可见他在中国约有五十年之久,故虽隐居岩穴,而能有不小的影响。他大概享高寿,故能自称一百五十岁。又记道宣在“习禅”门后有总论,其中论达摩一宗云:属有菩提达摩者,神化居宗,阐导江洛。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然而诵语难穷,厉精盖少。审其慕,则遣荡之志存焉;观其立言,则罪福之宗两舍。详夫真俗双翼,空有两轮,帝网之所不拘,爱见莫之能引,静虑筹此,故绝言乎?“诵语”二语,是指他的学徒虽众,真能传道的很少。“遣荡”是指壁观。“罪福两舍”是指他的四行。“详夫”以下不是单论达摩,乃是合论僧稠与达摩两宗,故下文云:然而观彼两宗,即乘之二轨也。稠怀念处,清范可崇;磨法虚宗,玄旨幽赜。可崇则情事易显,幽赜则理性难通。“念处”是禅法的“四念处”。僧稠传的是印度小乘以下的正宗禅法。

达摩只有壁观而已,已不是正统了。道宣是律师,故他论中推崇僧稠及南岳天台一派,而对于达摩一派大有微词。十八,九,卅。

又记《慧可传》中明说“达摩灭化洛滨,可亦埋形河涘。后以天平之初,北就新邺,盛开秘苑”。这可见达摩死于东魏天平(534-537)以前,其时尚未有北齐。北齐开国在550年。

故今本《续僧传》传目上作“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这“齐”字是错误的。

同类推荐
  • 道是道理

    道是道理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做三件事:一是用嘴说话,二是用手做事,三是用心思考。显然,说话、办事都离不开“用心”。“心”之所在,必须通古今、明大道,而道家学问字字玑珠,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洞悉万物、把握人心的规律,谙熟这些玄妙的人生道理,就可以在无为中成就有为,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本书通透解读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妙之机,提出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实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国民阅读经典:谈修养

    青年人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这是本卷所探讨的内容。《谈修养》于1940年至1942年间陆续发表于《中央周刊》,1943年5月由重庆中周出版社以《谈修养》为名结集出版。作者任教职多年,对青年、对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对青年人普遍存在的病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谆谆引导,总结出做人的道理。读这些文章,就如同与一位亲密的朋友对面畅谈,诚恳亲切,毫无居高临下、教训人之感。作者虽自谦这些文章“像一朵浮云,片时出现,片时消失”,但我们已经发现,七八十年后的今天,这些文章仍是那样地笃诚、丰富,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古希腊罗马讲演录

    本书是作者2006年在西南政法大学给研究生举办的五次系列讲演的录音整理稿,尽可能地保留口头讲演的现场感,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非哲学专业的听众描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尤其着重于各个哲学家思想内在的及与其他哲学家相互的逻辑关联。本书的特点是简洁、清晰,以最短的篇幅完整地呈现出这一段哲学史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既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提高读者对哲学思想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水平,是广大西方哲学爱好者和研究生备考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人生的事看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三件: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拿得起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放得下是道家的最高境界,想得开是佛家的最高境界。本书从这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引领我们在中国哲学中解决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
热门推荐
  • The Enchanted Island of Yew

    The Enchanted Island of Ye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个校草有点甜

    那个校草有点甜

    (甜宠文)我会喜欢你,一直都会喜欢你!没遇到他时,她是高傲的!遇到了他时,她是温柔的!问题少女兼校霸撞见了软萌会撒娇红眼圈的小娃娃,就像是火星撞上了地球,会爆发!某小只:我这样会不好看的!(委屈巴巴)某校霸:不,怎么样你都好看!你喜欢我吧!以后我来保护你!某小只:好!(我会喜欢你,一直都喜欢你)校霸以为自己是捡了个粘人的软娃娃,其实某人不是小软萌,而是一只大灰狼.这是一个女校霸遇见拳击王者一路相伴的追梦故事!(女主善良貌美校霸一枚,男主拳击王者一枚!时而高冷时而腹黑时而软萌)
  • 交换灵魂还爱你

    交换灵魂还爱你

    其貌不扬的草根阶级女职员刘馨语失恋了,还要死撑着参加前男友的婚礼弄得落荒而逃,不幸又惨遭奸人陷害失业了,刘馨语在人生低谷收到了一封神秘的电子邮件,原来是大明星安然的电邮,邀请她在荷塘月色茶楼密谈交换灵魂之事……本书已经完结,另有新书《重生之人鱼公主》稳定更新中,快点加入书架试阅吧!!QQ群116130815,没事进来找美呆呆聊天!!
  • 请到高维空间去挖矿

    请到高维空间去挖矿

    一天,超级强子对撞机撞出了无数未知的神秘粒子,人类的异能时代开启了。男主高强则得到了一个挖矿系统,成了地球上最特殊的挖矿工。因为他将要挖矿的地方太特殊了,挖的矿也太特殊了。第一个矿区是第四维度,里面有海量的反物质。第二个矿区是第五维度,里面有海量的小型黑洞。第三个矿区是第六维度,里面有海量的巨型光子。......与此同时,地球危机,太阳系危机,银河系危机,乃至整个宇宙危机都在悄然逼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六根归道论

    六根归道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道圣魔尊

    剑道圣魔尊

    正在打网络吃鸡的王林,突然应为一道闪电中的一把长剑,穿越到异世大陆……
  • 美女的惊悚直播

    美女的惊悚直播

    我本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在一次意外中,我成为了修仙者的一员,我在直播中捉鬼,在现实中修炼,在修仙者中强大,曾经欺我,辱我之人,我必将全部奉还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快穿之反派男神轻点抱

    快穿之反派男神轻点抱

    一场谋害,她不得不拯救男配以换取活下去的机会。女主无语望床帘,明明她只是个掐诀修仙的人儿而已,为森么总让她拯救反派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