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300000038

第38章 修辞篇:匠心独运超凡俗(2)

这里,毛泽东把资产阶级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及其对共产党人进行的腐蚀拉拢比喻为“糖衣裹着的炮弹”,向全党敲响了拒腐防变、反骄破满的警钟。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教育和警示作用。痛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的确有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忘记了毛泽东的谆谆教诲,没有经得起执政地位的考验,被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拉下水,被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打中,贪图安逸,腐化堕落,直至蜕化变质,成为人民的罪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有那么多的领导干部败下阵来,站到了被告席上,难道不值得警醒吗?看来,毛泽东比喻的糖衣炮弹的威力的确不能低估!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该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光芒,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性文献。文章在阐述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要处理好的十大关系时,也不乏生动幽默的比喻。例如在讲到正确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时写道: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她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让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全句根本没有见到“农民”一词,只是说明了鸡要吃米才会生蛋,马要吃草才能奔跑的简单常识。实际上,这就是暗喻的修辞方法,即借助上述的道理,比喻如果损伤农民利益,必定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带来严重影响。相反,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他们才会有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这个暗喻用浅显的道理说明了认真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的重要意义。不仅含义深刻,而且形象鲜明,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访苏期间出席苏共中央举行的招待会上发表祝酒词。当他提出各国共产党要团结一致的主张时,施展了语言大师的神奇魅力。他说:我们开了两个很好的大会,大家要团结起来,这是历史的需要。中国有句古话:两个泥菩萨,一起打碎了,用水调和,再做两个。我身上有你,你身上有我。

毛泽东诙谐幽默、生动深刻的语言,感染了与会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引起热烈反响和不断的掌声。面对各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毛泽东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并没有搬出共产党的老祖宗关于讲团结的语录,也没有空说任何大道理,而是调动自己的语言功能,用一个体现中国人含蓄温和特点的非常简短的比喻,以独特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许他的语言算不上多么响亮,但那风趣幽默、绘声绘色的比喻,切实使人感到,这番话让共产党的老祖宗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发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响亮号召,显得更加实在,更加具有新鲜感,更深刻地留存在人们心中!

毛泽东在运用比喻方面不愧为能工巧匠。他的比喻修辞艺术可谓炉火纯青。从他的写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正像老舍先生所言:“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的联想。”要想把比喻用得得当,在加强语言学习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活知识的积累,善于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这样才能产生精巧贴切的比喻。我们还要善于理解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差别,能从差别中发现其相似之处,这样才能找到逼真的比喻。要真正收到比喻的预期效果,对喻体的选择要认真推敲,注意用具体的和人们较熟悉的事物,比喻抽象的和人们较生疏的事物;用比较浅显的常识,比喻比较深奥的道理。当我们注意了这些问题,再经过写作实践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作比喻的技巧一定能够日渐成熟,所作的比喻就能像有生命的东西一样,“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第二节多用设问,波澜起伏

设问是利用疑问句的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具有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特点。当作者为了强调自己的某种意思或观点时,故意提出一个或几个问语,然后用肯定的语气直接回答,或借用其他事物间接回答,这就是设问。设问有单句设问和多句设问连用两种类型。使用设问的直接效果就是提起人们的注意力,启发读者思考,以便达到突出作者的思想意图的作用。有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用好设问,能够打破平铺直叙的形式,使文章增加起伏感,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深入论题的中心。

毛泽东是具有超凡智慧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善于在文章中制造波澜,打破平淡,其中使用设问就是他的重要杀手锏。

一、开篇造势,吸引读者

你还记得《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吗?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是一篇政治论文,是毛泽东思想处于萌芽状态的重要标志。

请看此文开篇使用的两个设问:“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开头后,紧接着又是一个设问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这里先后运用了多句设问和单句设问两种方式,是毛泽东为这篇政治论文掀起的两道波澜。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如果连真正的敌人和朋友都分辨不清,哪里还有胜利的指望呢?这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惊愕!可以断定,这种修辞方法,无论对于当时的读者,还是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都会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种强烈的冲击,让人不得不关心,不能不思量,一下子就能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难怪很多读者都记得这篇文章,难怪很多朋友阅读此文后,都可以准确地背诵出文章的开头几句!这不能不说是毛泽东的设问艺术起了很大作用。

《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一文,是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话。

文章刚开始就像连珠炮一样,劈头盖脸就是连续三问: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在这三问中,第一问是全文论述的中心,紧扣主题,只问不答,旨在提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第二、三问,有问有答,各用两个字毫不犹豫地否定两种错误观点,批判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后面的几句话,则是对第一个问题的正面回答,使全文中心论点有破有立,稳定突出,并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读者朋友思考:文章这样开头提问,是否让你有为之一振的感受呢?人们常说: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开头也是这个道理。

二、区分层次,便于理解

《整顿党的作风》一文,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的重要文献,其中第三至第六自然段都使用了设问,文章因此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为什么要有革命党?因为世界上有压迫人民的敌人存在,人民要推翻敌人的压迫,所以要有革命党。……

那么,究竟我们的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呢?我讲,还是有问题的,而且就某种意义上讲,问题还相当严重。

什么问题呢?就是有几样东西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显得不大正确,不大正派。

读者朋友们会发现,这4个自然段都用设问打头,使读者眼前一亮。它起到了明显的提示作用,与通常所讲的“段旨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使文章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有利于读者抓住重点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且随着对问题的逐层阐述,读者很自然地被引向论题的中心。

三、激起波澜,引发思考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是毛泽东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全文在修辞方面的突出特点就是大量使用设问句。认真分析和欣赏毛泽东在本文中的设问艺术,你会发现,使用设问句对增强文章活力,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引发读者思考,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

文章似乎是在提问中完成的,好像毛泽东在与人们当面交谈一样。

在关心群众生活的部分,使用了全文的第一处设问句: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明显的,提出这个问题表面看来似乎多余。然而,实际上它却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因为毛泽东在文章开头就已经指出:有两个问题,同志们在讨论中没有着重注意,我觉得应该提出来说一说。

这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群众生活。所以,第一处设问句并非无的放矢。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紧接着设问句之后作了明确的回答: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在作了高度概括的回答之后,又讲了应当做好的具体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毛泽东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很明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能不关心的。他想的是那么周到细致,真是一副菩萨心肠啊!

在指出需要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毛泽东在这一段的结尾使用了本文的第二处设问:同志们,那时侯,我们号召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能够不能够呢?能够的,完全能够的。

这又是自问自答的设问方式,语言干净利落,语气坚定自信、毫不犹豫,而且与前面的设问相互呼应。

第三处设问采取了只问不答的方式。毛泽东是这样问的: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

这里连续四问,均没有给予直接正面回答。这是因为有的不便回答,有的无需回答,但每问都发人深省,每问都事关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从几个设问句中,我们切身感觉到,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心里,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装着人民群众的疾苦。他的心与人民群众的心永远紧紧地连在一起。

有一点需要指出,尽管毛泽东没有正面回答上述设问,但是文中所说的“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等于间接地作出了回答。特别是“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几句话,采用层递的修辞方法,把态度表现得非常明朗。这跟现在个别领导干部面对人民疾苦无动于衷,或动辄打官腔,或只做表面文章根本不干实事,或只有提问的上文,而没有解决问题的下文的做法,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第四处设问是这样的: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这里采用的是自问自答的方式,答案简洁,说理透彻,很好地体现了毛泽东的群众观点。

回答以上问题后,毛泽东紧接着又写道:我们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这是无疑的,敌人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不是实实在在地被我们粉碎了吗?

这里的最后一句,实际上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即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话的反面,“不是……”,其实是“正是……”,这就使文章的语气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毛泽东继续开掘着设问艺术为该文带来的益处。请看: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同志们,这果然是铜墙铁壁吗?一点也不是!你们看,几千年来,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还不坚固吗?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掉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那个皇帝还有没有呢?没有了。铜墙铁壁呢?倒掉了。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

这里,毛泽东一连使用了5个设问句,句句扣人心弦。他围绕着“什么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设问,然后用最简单的语言,以斩钉截铁的语言给予回答,充分施展设问句为文章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掀起了一层又一层波澜,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回味与思考。

《论持久战》一文,堪称天下奇文!读者朋友一定非常熟悉。

抗日战争是亿万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围绕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大决战。毛泽东当然理解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人民和古老的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他更能掂量出《论持久战》的分量。他深知,要把这篇文章做好,怎样开头是一个大问题。

同类推荐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行政公文写作技巧、模板与范例

    公文写作速成手册。指点迷津,提供标准的格式、现成的思路、规范的词语。现查现用,快速写成权威、规范、正确的公文。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

    1979年,哈佛学者傅高义教授在日本社会经济腾飞的前一刻,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定义了之后十年“向日本学习的风向”。2016年在中国的新版亮相,傅高义特别撰写新序,再度肯定日本,认为日本即使经过了“失落的二十年”,属于《日本第一》时代的优良特质依旧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像美国和中国这样的大型的经济体,仍能给予重要的启迪。深入研究日本的现代组织、经济团体、企业文化和官僚制度等社会结构和管理案例之后,傅高义认为日本的成功,并非来自传统的国民性、古已有之的美德,而是来自日本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从日本社会模式的成功中亦可窥一二:日本的教育水准高且普及度好;社会治安好,犯罪率较低;有一套培养精英官僚、抑制腐败的有效体系;强调认同感却不缺乏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提供合理保障又不致养懒汉的福利体系,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面对有关“日本第一”这个说法的热议时,傅高义强调:“我说‘日本第一’不是指日本经济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而是要告诉美国人,日本是如何发展的。”复旦大学美研中心主任、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沈丁立译新版序。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教育何为?

    教育何为?

    尼采唯一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精彩导读。为了生存,人必须学习,但任何只把谋生方式树为前景的教育,绝对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尼采150年前的教育观点,成为全球现代教育的超级预言,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令人警醒。哲学家、诗人尼采以故事手法,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另类大学生,一个年老的哲学家和他的弟子——一位年轻教师,于一个美丽的黄昏,在莱茵河畔一处林中空地相遇的故事。双方由误会、冲突而至于相互理解和畅谈,谈话的内容围绕着教育,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哲学家的立场对德国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
热门推荐
  •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与林老师对话)

    本书为《论经济学方法》(“与林老师对话”系列)的第二版,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书英文版的评论、学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论述经济学方法论的文章。
  • 乌龙出阁

    乌龙出阁

    啥?说我爹不疼娘不爱?没关系!咱规划未来自谋出路,立志当个抢手的小妾!啥?说我右脸天仙左脸刀疤?没关系!咱还是努力争当醉乡楼的花魁!啥啥?!说我未“婚”先“娘”?更没关系!孩子他爹不讨厌,孩子他舅不嫌弃,“娘”就“娘”吧!
  • 重生后嫁了个妖夫

    重生后嫁了个妖夫

    苏小白没想到自己穿越了,更没想到穿越后直接嫁给了一条蛇。上辈子她单身了28年也没把自己嫁出去,这辈子好歹嫁蛇了那就凑合着过吧。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诸神黄昏古奥纪

    诸神黄昏古奥纪

    这是神明的世界,这是,所有神的世界!这就是不存在空间概念的—古奥纪!战争与灾难之神—潘多拉的再次复活,令奥林匹斯家族统领的莫斯莉亚再次笼罩在几千年前他在世时的惶恐与不安之中。这一次,他好像要和一位毫不起眼的小孩子共存—转生三世之中最弱的。他的前两世影响了东方历史,可这次…世界诸神联盟又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为何连宙斯都没有开口说话的份?新介入的东方神秘势力目的为何?为何如此注意这个不起眼的孩子?一切答案,都在本书中展开。对,这是神的世界,这是所有神的世界!这也是神明的最后一个纪元—古·奥·纪!
  • 十二星域

    十二星域

    这是一片静寂的星空世界,也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战斗的世界,星空中的机遇和奇缘,等待一代一代有缘人的来临。
  • 都市之万界修仙商城

    都市之万界修仙商城

    想看万界的游玩吗?尽在这本书里去动漫和电影的世界。
  • 武妃在世

    武妃在世

    前世她是敌国的女将军英勇盖世一生未嫁,却不知被自己的王爷对手惦记多年,重生以后,两人不期而遇,上一世情缘未了,这一世别再错过。
  • 劫后余生,你好,总裁大人

    劫后余生,你好,总裁大人

    浴火重生,她化身女王,众星捧月,带着满心复仇华丽而归。蓄谋的算计,她胆大的轻薄了莲城第一权少!他本是纵横莲城的言少,掌控商业帝国,更能主宰一方生死。却被这个嚣张的女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肆无忌惮的各种轻薄,各种欺负。想想,真是抓耳挠腮,好不委屈。终于有一天,某人备受良心谴责,准备连夜逃跑时,失控的言少动了怒了,“叶笙歌,你别想走!”叶笙歌:“凭什么?”言易山提溜着她的衣领,闷闷的说道:“就凭你偷了我的东西...”我偷了那你什么?”心!”
  • 驰骋沙场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驰骋沙场的抗日名将张自忠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