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300000037

第37章 修辞篇:匠心独运超凡俗(1)

毛泽东是一位善于修辞的能工巧匠。他具有驾驭语言的非凡能力,加之娴熟地使用比喻、设问、反问、排比、拟人、对比、反复、反语等一系列修辞方法,使得他的语言越发显得匠心独运、超凡脱俗。吸取他在修辞方面的艺术成就,将使我们受益无穷。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修辞则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文章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根据特定情境,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无论是面对面交谈,还是运用书面形式表达思想,人们都必须考虑语言运用的实际效果。俗话说:“一样的话几样说,会说的让你笑,不会说的让你跳。”掌握语言运用规律和必要的表达技巧,能够帮助人们写好文章,更好地表达思想。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在修辞方面为我们树立的楷模。在写作实践中,毛泽东极其娴熟而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使深刻的思想与灿烂的文采相得益彰。毛泽东认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并且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因而,他的文章总是能够牢牢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他明确批评一些人写文章不生动、不形象,不讲究文法和修辞,还专门将“不讲究辞章”列为文章、文件的缺点加以批评。毛泽东的文章之所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鼓动性,总让读者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与其掌握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尤其是匠心独运的修辞艺术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是熔铸古今语言的高手,他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锤炼、反复修改润色之后才最终定稿的。阅读毛泽东的文章,我们不仅为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所折服,也常常为其生动的文笔、多种修辞的巧妙运用而拍案叫绝。可以说,毛泽东的文章就是学习修辞的一部生动实用的教材。因此,说他是一位高超的修辞学家,并不为过。

让我们赶快走进毛泽东丰富多彩的修辞世界吧!

第一节巧用比喻,深入浅出

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山村老太太看到城里姑娘的脸蛋儿既白净又光亮,就夸赞说:“瞧这闺女!脸蛋儿跟头等鸡蛋皮儿似的!”这就是生动比喻!其实,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一种修辞方法。在相似的甲乙两个事物中,用其中一个具体、浅显、为人熟知的事物,来描写和说明另一种比较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就叫做比喻。一个比喻一般由本体(表达对象)、喻体(与本体相似的事物)和比喻词(表示两个事物相似点的词汇)三个部分组成。按照三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情况,可以把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用好比喻,有助于更加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征,增强表达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说话还是写文章,都离不开比喻。不过,比喻是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否巧妙精当,区别就很大了。

毛泽东运用比喻的本领可谓巧妙娴熟、无与伦比,而且在文章中比比皆是。例如,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比喻成“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谈到红军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士兵的精神得到解放时用了一个比喻:“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里,他用学会弹钢琴的方法,比喻既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其他工作;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把调查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道理,形象地比喻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他把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比喻为文章的上、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时,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比喻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说明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提高政治水平和军事水平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可谓信手拈来,精巧绝妙!

下面我们把毛泽东运用比喻的情况,分成明喻、暗喻、借喻三个基本类型,结合毛泽东文章的具体内容,仔细欣赏这位写作大师的比喻艺术。

一、使用明喻,一目了然

明喻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的一种比喻。比喻关系明显,比喻的意思一目了然,常用的比喻词有“如、像、似、若、仿佛、宛如、恰似”等。

《关于重庆谈判》一文,是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在勉励将要去前方工作的干部的时候,毛泽东满怀深情地指出:所有到前方去的同志,都应当做好精神准备,准备到了那里,就要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文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比作种子,把人民比作土地。用人所共知的常识——种子离不开土地,种子要扎根土地才能生根、开花、结果,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共产党人要永远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的道理。这些谆谆教诲饱含着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共产党要团结人民、依靠人民、关心群众、发动群众的思想精华,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这种思想是毛泽东群众观点的重要基石。这个比喻与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把军队比喻成“鱼”,把老百姓比喻成“水”,军队与人民是鱼水关系,军队扎根于人民之间才能如鱼得水的道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设想,即将奔赴前方的党的干部亲耳聆听毛泽东临行赠言,特别是听了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一定倍觉亲切、倍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倍增信心和勇气。这对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党交给的工作任务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苏联,参加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庆祝大会,并先后出席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68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17日,毛泽东在苏联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接见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代表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语言: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这段文字,不仅是对远在异国他乡潜心学习的莘莘学子的巨大鼓舞和深切的关怀,也包含着毛泽东对中国青年殷切的希望、中肯的教诲、真诚的鞭策和严格的要求。他把中国的前途托付给了中国的年青一代。可以说,眼下四五十岁的这一代人,大都是听着这段话、读着这段文字长大的。

文中毛泽东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他用的是明喻,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打比方。他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来比喻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是那么形象、自然、恰当、贴切,充满感召力。之所以有这种效果,关键在于他抓住了一轮朝阳的鲜明特征,这就是充满活力、蒸蒸日上,把温暖、光明、幸福和希望带给全人类。而朝阳所具有的特征,不正是青年人所共有的特征吗?他们不怕艰苦、不惧困难,敢想、敢说、敢做,精力旺盛,热情奔放,他们肩负着民族的未来,代表着人类的希望。至今,“八九点钟的太阳”已经成为青年人的代名词。它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不懈追求和奋斗。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开头中,有这样几句话:很短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这段文字与其说是毛泽东对于中国农民运动前景的展望,不如说是他历经32天的走访考察,对农民运动的伟大作用的一种热切的期待和真诚的赞颂。他把农民革命运动比喻为“暴风骤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农民运动迅速崛起的状态、发展方向及其对于中国农民命运的影响,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绚丽多姿的农民运动的历史画卷。文中使用的“迅猛”“压抑”“冲决”“迅跑”等词语,进一步增强了语言的生动色彩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此外,这段语言中,还运用了比喻修辞中的借喻方法。毛泽东将几千年来阻碍中国社会发展、限制中国农民思想言行的各种封建制度、礼教、习俗和腐朽观念等,比喻成一张可憎的“罗网”,不过,这张“罗网”在农民运动摧枯拉朽般的滚滚怒潮面前,也难以逃脱被彻底粉碎冲垮的可悲下场。这就更加突出地表明了农民运动势不可挡的伟大力量。

二、使用暗喻,含义深刻

暗喻也称为隐喻,比明喻更进一层。比喻词经常直接用“是、成了、成为”等,使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更加紧密。

毛泽东具有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品格,越是遇到艰难困苦,越能显示出他的这种品格,他总是给人们带来希望。1930年1月5日他在写给林彪的信A中,把革命形势的发展比喻为星星之火,终将形成燎原之势,反映了他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充满必胜信心。

他针对林彪以及党和红军内部一些人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前途悲观失望的错误认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在信的最后,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形象可感的语言写道:所谓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快要”二字作何解释,这一点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在这几句话中,“它”是本体,代表快要到来的革命高潮,喻体是“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和“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此处在排比句式中连续使用了三个形象恰当的比喻,语言是那么精美,气势是那么雄壮,含义是那么深刻,意境是那么高远,联想是那么丰富。加之这个比喻处于文章结尾部分,更给人以含义深邃悠远的心理感受,响亮有力的听觉感受,瑰丽多彩的视觉感受,可谓悦心、悦耳、悦目。寥寥数语就将快要到来的中国革命高潮,以及锐不可挡的星火燎原之势这样一个鲜活感人的景象,推到读者面前。除了毛泽东,有谁能够写出如此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语言?

这个比喻对当时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的悲观论者,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鞭策,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存在的关于革命高潮问题的虚无主义论调;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心中怀有的对中国革命的必胜信念。井冈山时期以后的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所具有的极其惊人的预见能力。

毛泽东是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他坚决反对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作风。

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他用箭和靶作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主张。他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有些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老是不愿意放出去。这样的人就是古董鉴赏家,几乎和革命不发生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之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

射箭要瞄准靶子,是人们熟知的常识。毛泽东设定这个情景,借以比喻理论与实际的密切关系,的确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他批评那些不顾中国革命实际,只会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词句,装出马克思主义面孔教训人的教条主义者是“无的放矢”;他用只顾欣赏手里的箭却从不放箭,比喻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更让人觉得惟妙惟肖、真实可信,似乎近在咫尺。文中以“古董鉴赏家”比喻那些理论脱离实际的人,使人觉得既准确得体,又幽默滑稽,耐人寻味。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认识到理论脱离实际的严重危害。

三、使用借喻,形象生动

借喻是省略本体,只说喻体,是单借喻体打比方的,因此称为借喻。与明喻和暗喻相比,借喻更加简练、生动、形象。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这是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在会议开幕时作了重要报告。他充分估计到中国革命胜利后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同类推荐
  •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尊重儿童权利·译言古登堡计划

    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雅努什·科扎克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引发我们对于科扎克三个理念的思索——儿童的尊严、权利以及其公民地位。“老医生”希望孩子能够被客观公正地对待。他认为,我们要和孩子沟通交流,聆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最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时间。在雅努什·科扎克年里,让我们认真思考,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成长为富有创造力、幸福的人。
  • 新闻传媒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

    新闻传媒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

    《新闻传媒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是一本指导如何新闻写作的专业书籍,从基本的新闻概念开始,叙述上深入浅出,不仅阐述了新闻写作的专业知识,还就如何写好消息、通讯、新闻专访、新闻特写、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现场短新闻、会议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科技新闻、文化娱乐新闻、体育新闻、深度报道、新闻评论、调查报告、广播新闻、电视新闻以及网络新闻等都作了周密的讲解与演示。《新闻传媒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大全》不仅知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全面,而且在写作特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确保语言质朴而生动,便于读者快速、深入地理解,可作为新闻学研究者、新闻采编人员、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师与学生,以及新闻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教育一直是我们大家所重视的。全书汇聚了教育的精华,讲述了古代的教育、中世纪的教育等不同时期的教育,以及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
  • 跨越之路

    跨越之路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打造一批讲政~治、有思想、作风正、肯吃苦、能打硬仗的领军人物;必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建设人才;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投身建设、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形成强大的力量源泉。宁夏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人、凝聚人、激励人,努力形成全民创业、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充分运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热门推荐
  • 混在大明当老师

    混在大明当老师

    这是弘治十三年的秋天,连绵的暴雨刚停。杜慎悲愤看着见底的米缸,为了不饿死,他只好重操旧业当个老师。可谁能解释下,老师不正经也就算了,为什么学生们也净是些祸害牲口?苍天啊,他是教书的,不是杀猪的啊!
  • 独爱99次:宝贝闭上眼

    独爱99次:宝贝闭上眼

    只因在路上起误会踢了他一脚,却被他大肆搜寻劫持到身边当自己名义上的贴身保镖,被他用尽各种方法宠爱之后她毫不犹豫的爱上了他。然而这却是危机隐患的开始,姐姐被骗去公司,最后被设计陷害跳楼自杀,当她刚得知真相之时父亲再次遇害,留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在这世上,更可恨的是这一切都是她心爱之人的父亲所为,她该怎么办?
  • 家庭生活宜忌

    家庭生活宜忌

    咱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就是平平安安,简单有效。没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做无用功。也不能“跟风”,“跟潮流”地去吃、去喝、去穿、去玩……哪些该做,哪些不宜做的观点在老百姓的心里尤为重要。本书就为您揭示这些道理。
  • 奴夫有术,悍妻当道

    奴夫有术,悍妻当道

    一朝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大唐盛世,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府中。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自己不是将门千金,而是没父没母的将军家的童养媳。据说自己未来老公残暴成性、凶悍暴戾,以欺负人为乐趣……据说府中大夫人二夫人少爷小姐们个个腹黑阴险,以整人为乐……宅狼虎豹多多,阴谋诡计频现,不怕不怕,咱是现代来的凹凸曼,专门消灭各种怪兽的!
  • 牟明

    牟明

    大明景泰四年,这个因为“景泰蓝”而被世人记住的时代,这个以土木之变开始,以夺门之变结束,中间似乎波澜不惊的年代。当此时,朱祁镇已结束“北狩”,从草原到京师南宫,换了个地方继续画圈圈数蚂蚁。当了四年皇帝的朱祁钰,不甘心帝位旁落,好不容易把自己儿子立为太子,却又狠不下心了结兄长的性命。而北方,土木之变后惨败京师的也先,已恢复大半实力,正野心勃勃地筹谋僭越称汗。挽狂澜于既倒的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引领群臣,却不知有人对他暗怀不满。穿过一片迷雾,周秦川只身跨入这个时代,未料一出场就先断了一条腿。作为大明无钱无身份的黑户,只能暂时栖身乞丐窝养伤。且看他如何为自己和一个不请自来的小跟班牟前途,为名臣义士牟太平,为大明牟国运。
  • 凤鸣于归

    凤鸣于归

    不正经文案: 第一次见面,苍槿觉得这个人很妖。 第二次见面,她觉得他又妖又艳。 后来她觉得,嗯,这么好看的人,得带回家才行。 色字头上一把刀,古人诚不欺我,入了贼窝才发现,这家伙就是一只大尾巴狼。 正经文案: 很多时候,苍槿都在想,就是那个人,在无尽沉寂的夜色之中,手执风灯,踏莲而来,一下子惊了她的眼,此生再也无法忘怀。 他说他叫斩月,斩尽苍茫,披星戴月,只为她而来。 这个世界这么善变,她从来都不信。只是后来才发现,这世上总有一个人,曾经沧海,为你而生。【1V1宠文,女强V男强】 排雷:只宠不甜,玻璃渣里找糖,HE
  • 爱情合同

    爱情合同

    一大早,小胡同饭馆刚开门,黄一立就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收银员会儿在吧台喊他,你个冒失鬼,干什么呀,碰上杀手啦?黄一立边往前跑边回头对会儿说,“有、有急事!”脚却没停,一下绊菜框上,“咣当”,摔个大前趴子!这头,一只脚套在一个土篮子上;那头,脑袋钻进另一个土篮子里!土篮子手梁高,脑袋刚好钻进去……“咯咯咯咯。”会儿笑坏了。“哈哈哈哈。”厨师二来子跑出来,看到黄一立狼狈的样子,也笑得不行。土篮子翻倒了,土豆子滚了一地。宫小北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包房出来。一看这个样子,也笑坏了。笑了一气,宫小北走上前去,要把黄一立拉起来。
  • 送刘山人归洞庭

    送刘山人归洞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是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亦为其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作品,一百年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作品中塑造了机智勇敢的“狼孩”莫格里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鲁、机敏的黑豹巴希拉、不畏艰险的白海豹柯迪科等诸多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的形象。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
  • 你有点怪

    你有点怪

    知道了开头,猜不中结局;未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