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2400000031

第31章 民兵(1)

第一节发展历程

1950年,为了维护地方治安,保卫胜利果实,巩固人民政权,全县组建民兵。组建方法:思想发动,自愿报名,群众评议,领导批准。参加民兵条件:基干民兵为政治表现好,身体素质好,历史清白,年满17~25周岁的男性公民和18~30周岁的复员退伍军人;普通民兵为政治好,身无残疾或精神病患者,年满17~40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参加民兵组织。在此基础上,以区建营,以乡建连,以村建排(班)。

1952年12月,中央军委、政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对民兵的性质、任务、参加民兵的条件及民兵组织编制、各项制度和纪律等都做了具体规定。为了贯彻《条例》规定,本县结合爱国增产、总路线教育、普选、互助合作等中心工作和民兵冬训,采取宣传教育、提高认识;审查民兵、纯洁队伍;改选干部,发展组织;建立制度,奖励先进等做法和步骤,对民兵组织进行了全面整顿。

1956年,民兵改建为乡队、分队、小队。全县共有乡队25个;基干民兵分队33个,小队119个,队干、队员1229人;普通分队64个,小队196个,队干、队员2162人。

1957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改进兵役工作的指示》,为了加强民兵建设,分期分批结合农村整风、选举等工作,本着便于生产、便于领导、便于训练、便于作战征集的原则,决定进行预备役和民兵合编。同时清洗了政治不纯和严重违法乱纪分子。合编后,全县共有基干乡队13个、分队54个、小队152个,队干、队员1598人,其中复员军人63人;普通中队4个,分队79个,小队232个,混合小队14个,队干、队员2990人,其中复员军人34人。

1958年8月,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扬言美国海军随时准备在中国大陆登陆。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要大办民兵师。吴堡县民兵再次按营、连、排、班编制。全县共编基干民兵营1个。男连4个,女连1个,男排12个,女排6个,男班246个,女班176个,合计5112人,其中女2241人。普通民兵营7个,连97个,排257个,班504个,合计6782人,其中女3028人。共有各级民兵干部2375人。

196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第一部《民兵工作条例》,规定民兵分为武装基干、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三种,同时对民兵的年龄进行了调整,男民兵16~45岁,女民兵16~35岁。本县根据《条例》精神,对民兵组织进行了全面整顿,纠正了“大办民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县有民兵15241人(复员军人141人,女662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1%。

其中基干民兵6741人(女3167人)。编为8个团、30个营、149个连(基干连4个)526排(基干排68个)1344班(基干班406个)。有团职干部48人,营职干部141人,连职干部685人,排职干部1205人,正副班长2215人。同年冬至次年春,结合整风整社,整顿民兵组织,对11619名民兵进行了民兵工作的重要性、战略地位、三大任务、十项守则、三八作风的教育。整顿后,全县民兵总数为12863人,其中基干民兵6198人。以公社和县级机关编营,生产大队编连(排),共编11个营92个连、311个排。

其中基干民兵87个排、524个班。此后,依照《民兵工作条例》规定,每年冬春进行整顿,举行出、入队仪式,使民兵组织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组织、政治、军事不断得到落实。

1962年6月19日,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民兵工作要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简称民兵工作“三落实”)。从此建立一年一度的民兵组织整顿制度,并将侦察分队改为武装民兵连。1962年冬至1963年春,本县对民兵组织进行了全面整顿,这次整顿紧紧围绕贯彻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本着有利于生产、工作、学习,便于领导,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在广泛试点的基础上,从“出队入队、改选干部、总结工作、改进制度”等方面,深入细致地进行了组织整顿。民兵组织序列按班、排、连、营、团、师的序列编制。各公社、农场、机关、学校、厂矿,根据本单位民兵人数多少,能编师就编师,能编团就编团,人数少的单位也可以编营连。一般5000人左右编师,4000人左右编团,3000人左右编营。基干、普通、男女民兵一般应分别编组,不宜分编时也可以混合编。基干民兵一般在民兵排、连、营、团内编组,受民兵团或师的领导。基干班长、排长、连长由民兵排长、连长、营长兼任,不另编基干营团机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重点地选择较好的基干班、排或连组成武装基干分队,加强对他们的训练和领导,处置某种紧急情况。民兵特种兵的编组根据各单位的不同专业技术性质,按照专业技术和军事技术对口或半对口的原则进行组编。改进和健全了民兵活动制度,有民兵干部制度、民兵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武器擦拭保管制度、出队入队制度、登记制度等。在组织整顿过程中,还对民兵武器进行了调整,有重点地武装了基干民兵,严密审查了持枪民兵,确保武器掌握在可靠人手中,做到重点配备、布局合理,并加强了民兵武器的维护和保管。通过整组,为进一步贯彻《条例》,达到民兵工作“三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6~1968年,大部分民兵组织处于瘫痪状态,部分民兵参与武斗。

1969年,响应毛泽东主席“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在重点整顿基干民兵的基础上,有108个大队参照征兵政审条件和目测标准,组织了1024人的武装基干民兵,编为1个营、6个连、24个排。

1979年3月,本县各级地方党委按照党管武装的传统和省委的通知精神,相继恢复了人民武装委员会。

1979年,全县民兵总数达到18541人,编为1个师,下辖11个团、187个连、596个排。武装基干民兵达到3600人,编为1个团、19个连。71%的大队民兵连配发了武器。年终评出先进民兵连20个,先进民兵353人。

198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提出的《关于调整民兵组织的请示报告》(中共中央[1981]11号文件)。

本县按照省军区和军分区的安排部署,从4月起,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全面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1)缩小组建范围,人民公社和厂矿事业单位建立民兵组织,机关、学校平时不建民兵组织;(2)压缩参加民兵年龄,把普通民兵年龄改为18~35岁,基干民兵年龄改为18~28岁;(3)简化组织层次,将基干和武装基干民兵合为基干民兵,凡符合民兵条件的28岁以下复转军人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均可参加。女性公民只编基干民兵,并取消县编民兵师、公社编民兵团的规定。

1984年12月,根据上级指示,民兵武器全部上交保管。

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1985]22号文件精神,民兵工作要坚持“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民兵数量大幅度压缩,质量有了新的提高。调整后,全县共有民兵6933人,其中基干民兵1475人,落实战时兵员动员对象×××人。

10个乡镇221个行政村和5个厂矿企业建立民兵组织。基干民兵有3个乡镇建营,7个乡镇建连,25个村建排,155个村建班,另外还组建高机连、八二迫击炮连、侦察连、武器修理分队、六○迫击炮排、四○火箭筒班各×个。

1989年,全县共有民兵6491人,其中基干民兵100人。

1991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参谋部《关于在新时期加强我军后备力量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后备力量建设的地位作用,同时提出新时期民兵、预备役的指导思想是:“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并贯彻“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根据新时期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对全县基干民兵数量进行了压缩,组建了民兵应急分队。在1991年之后的几年中,全县民兵工作在合理确定组建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基干民兵、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民兵应急分队和基层建设,民兵工作进一步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

1995年7月7日,兰州军区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全面建设的指示》,对民兵应急分队的组织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以及组织领导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针对建设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的特点,县人民武装部严格按照“便于集结、便于机动、便于训练、便于执行任务”的原则和精干、可靠、管用的要求,加强其组织和政治建设,坚持常抓常议,重点抓、重点建,狠抓军事训练,努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民兵应急分队建设达到了队伍精干、政治合格、训练有素、装备良好、预案完善、反应快速,确保一旦有事能够立即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的标准。经过整组,全县共有民兵7621人,其中基干民兵1100人。在基干民兵中有退伍军人100人,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968人。共编连231个,其中基干连11个(即高机连1个、侦察连2个、步兵连8个)。

1998~2002年,按照“精干、可靠、管用”的标准,按照中央军委江泽民主席“两个严密关注”的重要指示,围绕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特点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进行一年一度的整组工作,突出抓了编组、配干,提高民兵整体素质,加强专业技术分队、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信息网建设。2002年,全县组建232个连,其中:通信连、应急连、专业技术连共11个。

第二节民兵组织

一、民兵条件

(一)年龄和身体条件

1952年以前,民兵年龄为18~45岁,基干民兵为18~30岁。

1952年,民兵年龄为18~40岁,编入基干团的民兵,年龄为18~25岁。

1958年,民兵年龄为16~50岁,基干民兵16~30岁。

1961年,男民兵年龄为16~45岁,女民兵为16~35岁,基干民兵男性为16~30岁,女性16~25岁。复员退伍军人可延长到40岁。

1981年,男民兵年龄为18~35岁,基干民兵为18~28岁。女民兵参照基干民兵年龄根据需要进行选编。

对民兵身体条件的要求,1981年以前,只要求身体健康、无残疾和慢性病。1981年后,基干民兵条件应按照《应征青年体格评选条件》执行,普通民兵必须健康无疾病。

(二)政治条件

民兵的政治条件是根据各时期的政治形势和党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展民兵时,主要是吸收可靠的劳动人民。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对民兵的政治条件要求,主要是贯彻重视出身成分,又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的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受“左”的影响,普遍对出身成分看得过重,掌握偏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参加民兵人员的政治条件又有一些改变,纠正了执行中“左”的思想。1981年中发[1981]11号文件规定,参加民兵组织的人员,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劳动的适龄公民。具体标准,按照征集兵员的政治条件执行。

二、民兵编组

(一)编组原则

民兵编组基本原则是:“便于领导、便于活动、便于执行任务”,编组必须与生产、行政、工作学习组织相适应。

(二)编组方法

1957年,在乡(行政村)设立民兵大队部,民兵按照小队、分队、中队进行编组。8~15人编为1个小队(因特殊情况不足8人者,亦编为小队),2~5个小队编为1个分队,2~5个分队编为1个中队。分设正、副小队长,正、副分队长,正、副中队长各1人。

1958年,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行政体制发生变化和当时形势需要,民兵的编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县编民兵师,公社编团,生产大队编营(连),生产队编连(排),下编排、班。城市厂矿、企业、机关、学校根据人数多少建立团、营、连的组织。

1981年,随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的变化,取消县、公社民兵师、团的建制。以乡建立基干民兵连,村建立基干民兵排并与普通民兵合编为连(营),村民小组建立排(班)。在城市、厂矿企业根据人数多少编班、排、连或营。

1984年以后,在原编组方法上,在一些组织机构健全、生产和人员比较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乡镇企业建立民兵组织。1998年以后,根据任务的调整,基干民兵相对集中以乡(镇)为中心的附近村和乡镇企业进行编组。

(三)各类民兵

1.基干民兵

基干民兵是平时执行各种应急任务的骨干力量,是进行兵役征召的基础,是战时参军参战的骨干,是民兵工作的重点。

同类推荐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孙子兵法与三国精髓

    本书分上下两部,讲述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战术原则,以及它的谋略精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中外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史学者和生产经营管理者都重视它。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它被誉为“兵经”、“兵学圣典”、“百代谈兵之祖”,蜚声于世界军事理论界,载誉于世界文化史。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就是两本书;办事兼传教之一曾国藩誉其为处世为人之圣典;经营之神松下幸这助誉其为经营管理的天条。《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它已被译成英、俄、日、德、意、捷、朝等数十种文字出版。
  • 阿雷小胡和阿强

    阿雷小胡和阿强

    弹指一挥间,阿雷和小胡小强已经穿上迷彩又脱下迷彩,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 军旅生涯之班长

    军旅生涯之班长

    班长带领新兵,新兵成为士兵;士兵成为班长,班长带领新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任时光流逝,军魂仍代代相传。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本故事纯属虚构。)
  • 霸权的黄昏

    霸权的黄昏

    书稿《霸权的黄昏》研究21世纪世界霸权的趋势和命运,探索21世纪中美决赛的特点和规律,开阔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思维,是一部有深度、有力度的战略学术著作。相信这部著作的出版,必将起到“抛金引玉”的作用,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学”这门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热门推荐
  • 这个异世界大有问题

    这个异世界大有问题

    “——你听说过么?”“有关于奇迹之城的传言,”“若渴望奇迹,请前往宙斯之城。”少年的家乡有着这样的传说。于是在一个清晨,他向着奇迹之城的方向义无反顾的走去。于是故事就这么开始了,在永远不会食言的金色瞳孔的注视下。
  • 基督山伯爵(上卷)

    基督山伯爵(上卷)

    小说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 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

    卫国国破,自城楼陨落的不仅是一国公主的非如此不可,更带走了两代君王的痴狂权谋与利用,女色与复国,诱惑与仇恨她游走于两代君王之间,却不知情归何处。
  • 打个小怪

    打个小怪

    打打怪升升级,快乐地玩耍,简单地生活,就似介样!
  • 绝萌冷面妖妃

    绝萌冷面妖妃

    今晨夜,那个从小就站在神界权力的最高处成长,被包围在权力阴影中的冷面男子,血液里却对她有着疯狂的执著。陌瑶菲,本只是命运圣母用一滴眼泪捏造的倾世精灵,却沦落成了修罗帝王捉弄的小小妖精。修罗万年的追寻……于她,已是曾经万年的遗忘和舍弃;于他,却是两千年里至痛的自我冰封。冥王VS小妖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跳出去当神仙

    跳出去当神仙

    每一个人奋斗的目的,都是为了跳出去。修仙也不外如是!且看一个在投胎前就被诅咒倒霉一辈子的人,如何跳出命运的樊篱。北冥有鱼,飞天化鹏;南山有雉,入海为蜃;轮回有木,百劫求道;圣城有狐,众妖称尊。
  • 我夺舍了巫师

    我夺舍了巫师

    平凡伟大都会逝去,唯真理永存。重生在巫师的世界,与诡异为伍。安东尼带着具有献祭能力的怀表踏上了追求真理之路。永恒的深渊,高高在上的诸神,追逐真理的巫师。旧日的时代终将过去…
  • 恐怖如斯乎

    恐怖如斯乎

    那些曾经遗忘的细节,曾经的努力,如今都被蒙蔽,事情发展往往被最终胜利者掩盖。最后的结果却由他们定义事情的真伪,和他们口中所谓的正义。
  • 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建筑知识全知道

    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建筑知识全知道

    建筑,就是人们用泥土、石材、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有人说过:上帝一次性给出了木头、石头、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类的智慧创作,劳作而成……这就是建筑。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凝固的音乐,是无言的史诗。建筑浓缩了人类对物质的驾驭能力,沉淀着社会的政治文化,更凝结着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古今中外,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鸟巢”国家体育场,从埃及的金字塔到法国的凯旋门,从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到未来世界的太空酒店……人类的建筑历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这些建筑诉说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传奇的建筑梦想,更表达着建筑设计大师们独特的建筑理念,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世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