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2800000042

第42章 结语(2)

关于徐志摩和陆小曼之事。当时中国社交界有两大美人,曰:南唐、北陆。唐是唐瑛,原籍广东,嫁李祖法(现在港,当在九十左右或以上),后离婚,嫁容七(与李为保险业同行),因一直在上海,故称南唐。陆是陆小曼,大概是江浙人,嫁与王赓,为一武官,一直在北京,故称北陆。大抵唐较端庄,陆较眉清目秀,活泼而有幽默感。陆才貌双全,能丹青,票青衣,1924年与徐相识,双方一见倾心,竟然谈起恋爱来,在北京闹得满城风雨,弄得志摩去欧洲以避风头。1925年陆小曼办好离婚手续,1926年小曼二十四岁,和志摩订婚,目的在和志摩正式结婚。徐的父母原则上不赞成这件婚事,遂提出三条件:(一)婚费自筹;(二)必须梁启超证婚;(三)婚后必须南下,与翁姑同居硖石。梁启超根本反对此举,前已为了离婚事,和志摩二人间有了意见,其后由胡适出面说服。结果梁启超云:“昨天我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的事……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婚后确实去硖石,然朋友和文化运动均在上海,二人岂甘在硖石小城守寂寞?但离开硖石,父命不准支款,由母舅借旅费去上海。1927年与胡适、潘光旦、闻一多等组新月书店,翌年春出版《新月》月刊,由志摩主编。住了几天小旅馆后,迁入友人空置的老宅以节省开支。志摩双亲反而离南北上,由幼仪迎养。不知是故意还是避孙传芳的兵乱。总之,双亲对他们离硖石去沪后,已实行经济封锁。新月书店和月刊对少数知识分子有吸引力,究竟非生财之道。以后几年,志摩唯有在上海的大学任教,大概以光华大学为主,其它各校则兼点课程,而上海各大学以私立居多,薪水远不如国立大学,奔波为苦。1929年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授,时张歆海、韩湘眉夫妇均在中大,徐往常往返京沪两地,在京时即住他们家中。1930年光华闹风潮,学生罢课,胡适以志摩如此,终非了局,遂邀他北上,协助他佐理北大校务。胡上任不久,徐可助其一臂之力,在薪津方面,对徐亦可略加挹注。

至于说陆小曼挥霍,则要看从什么角度。她一向过的是优雅的生活,往来都是艺文界人士,现在佳人配了才子,照理应如神仙中人。谁知婚后不久,即逼她为开门七件事发愁,为了省几个钱不停搬家,没有家庭生活可言。老实说,徐志摩教书和兼课赚来的微薪叫她挥霍也无从挥霍起。婚后生活从未安定过,加以体质素弱,就此生起病来,志摩当然知道和体恤,但无能为力。陆并不是病美人,否则也不是“北陆”了,至少要比林徽音强得多。在此期间,据说她染上了嗜好。三十年代上海租界公开吸烟,小康之家都有雅片烟榻之设。陆小曼如有病痛,亲友劝她呼一筒一试,果然能止痛,因此染上这习惯也在情理之中。胡适邀徐北上恐怕主因在使志摩不必每日面对令他不愉快的场面。徐去后即住胡家中以节省开支,月底领到薪水后即搭飞机将钱送到上海交陆小曼济急。那时中国航空公司方成立不久,乘客不多,每班航机必有空位,有时从有关方面取得免费机票并不太难。从上海到南京他都乘过飞机。至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志摩更设法争取机票以节省时间。

1931年11月18日徐自上海乘早车到南京,阅报知北京方戒严,幸离沪时找到友人去年所赠免费机票,遂寓友人何竞武家,因离机场近,可于翌晨(19日)飞北京。这班飞机装的都是邮件,乘客仅志摩一人,于十时二十分在济南附近忽遇大雾,撞山而死,机全毁。志摩回北京是为了回北大授课,未闻是为了听林徽音的演讲,否则韩湘眉(前一晚在南京还同徐志摩通电话)和林徽音的悼文中应该提起此点。至于陆小曼在徐死后身心当然大受打击,后来和翁瑞午同居,翁善推拿,常为陆小曼医风湿痛,而翁是瘾君子,陆更无法自拔。上海沦陷期间,小报上报导,有人见到陆小曼,云她牙齿有病,美人迟暮,非复当年。胜利后,陆戒烟并恢复健康,大概从事丹青,没有什么大作为,共产党来后想即在人海中消失。

徐之识陆,正值太戈尔来华前(据年谱,但未有月份日期),可以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无奈二人都是再婚,家庭和社会都不见谅,打的是一场必输的仗。家用拮据,有些国立大学还杯葛徐志摩任教,友人们都是文人艺术家,只能相濡以沫,而徐也未必肯接受施舍,尽管仗义友人不少,二人仍终于走上穷途末路。这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文艺界最著名的爱情悲剧。

平心而论,徐志摩一如雪莱,是个不可救药的浪漫理想主义者,在年轻谈恋爱时,死于非命,为文坛留下一段传奇,使人怀念,可能比做个循规蹈矩的住家男人要可怜,但辉煌得多。(“Poor Splendid Wings”-诗人传记的书名。)

我父亲的信就这样结束了。

我的友人把这封信还给我时,告诉我一个关于这封信的“秘密”:我父亲信中所讲的事,其实不必世交也可知道,因为绝大部分资料都能够在陈从周的《徐志摩年谱》(1949年初版)中找到,而年谱没收入的某些轶闻,就未必是事实了。他又指出,我父亲写这封信时,绝大部分的资料都是依据《徐志摩年谱》的,并非来自他一开始所说的“世交”关系;尽管他真的见过徐志摩等人,其实也跟这封信的内容没有丝毫关系。

友人举例说明,我父亲说徐志摩1915年二十岁时跟张幼仪完婚,死时年仅三十六,但徐志摩生于1897年1月15日,1915年照现代人计法只是十八岁,即使加上虚岁也不过十九,为什么说“二十岁”呢?卒年亦然。那是因为陈从周的《徐志摩年谱》记徐的生年为“一八九六(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生”,陈从周忘记了徐生于丙申年十二月十三日,按阳历已经是1897年,不是1896年了。我父亲计算徐志摩的岁数跟一般计法不同,却跟《徐志摩年谱》完全吻合,加上他引用的资料几乎全部见于年谱,已经足以证明《徐志摩年谱》就是他的主要资料来源了。

我父亲的信中有资料与事实不符吗?友人说有,就是“据可靠传说,梁因林之故遇车祸意外,故不良于行,如此则林更无他向之可能”此句。的确是有这传说,但事实是,梁思成是1923年前往参加“五七国耻”游行时被财政部次长金永炎的汽车撞倒的,跟林徽音无关。

然则我父亲对徐志摩生平的了解,就全靠那部《徐志摩年谱》吗?他的确没有因为我祖父的关系而获得什么独家资料吗?友人澄清说不,我父亲并不是完全认同《徐志摩年谱》的,在某一个关键处,我父亲有他自己的看法。陈从周在1922年有一条案语:“从周再案:是年林徽音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故志摩出是举,他对于徽音倾到之极,即此可见,而宗孟曾说,’论中西文学及品貌,当世女子舍其女莫属‘。后以小误会,两人暂告不欢,志摩就转舵追求陆小曼,非初衷也。”但我父亲在信中却凭常理推断,徐、林恋只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显然不同意陈从周的说法。然而我父亲做此判断,并非根据内幕消息,而是按照常识,的确不算“独家”,也不能说他的意见就是事实。

既然没有什么惊天内幕,我为什么还要煞有介事地将它说出来呢?还要压轴登场?因为我想到,父亲当年这封关于徐志摩的“密函”,其实就是现在这部书的缩影了-结语用上这封信的故事,意义就在于此。父亲因为祖父的关系,也许年少时真的见过不少近代中国文化界名人,但他印象不深;几十年后你如果问他那些上一辈名人的事,他根本没有什么第一手资料可说,只能自己花功夫查阅文献,再谨慎地陈述资料和对某些问题下判断。

我因为父母的关系,也见过张爱玲等名人,同样印象不深,所知有限。要谈上一辈的事,我也只能像我父亲般孜孜不倦地查书、读信,偶尔也做一些有根据的推测。仅此而已。若纯粹讲自己的个人印象,不要说写一本书,恐怕连写一百字也有困难。钱锺书的女儿来过我家,但这代表我认识钱锺书夫妇吗?事实上,我连我祖父和外祖父也赶不上见面。所以要用一句话概括整部书,最好就是蒙田的名言:“Que sais-je?”(我知道什么?)

最后,我想简单比较一下我祖父、父亲和我这三代的同异,作为这部书的总结,读者亦可从中窥见时代社会的变幻。

我祖父懂七国语言,专研西洋戏剧,在欧洲买了几千部书回来,建成藏书馆褐木庐。我父亲则主要从事文化界工作,办杂志,搞电影,写文学批评,也研究《红楼梦》和翻译作品,退休后又炒股票,所以傅雷说他是“dilettante”(懂很多,但没一样精)-其实他要养活全家,不得不多方面发展。

至于我,很多方面都跟他们大异其趣。我的专业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工作包括电脑编程和媒体调查,也曾替美国执法机构做翻译。业余搞过几个网站,例如“东南西北”。近几年则忙于整理张爱玲的遗作。如果我开一个脸书户口,将会结集到大群五湖四海的有趣“朋友”,而他们也许很难相信,彼此认识的竟然是同一个人。

现在再从教育和工作两方面对比一下祖父、父亲和我吧。教育方面,我跟祖父都负笈海外,但我读过的学校比他还要多;父亲则在燕京毕业,生逢战乱,求学时还波折重重。工作方面,我祖父家境好,不必太奔波劳碌;我父亲来港后因银行倒闭,家财尽失,不得不刻苦工作;至于我,找工作很顺利,薪金高,要转行也轻而易举,无论是翻译、金融分析、编程、统计、教新闻学等,我全都胜任。说到尾,我们三代人的共通点是,大家都确信自己一生做的,正是兴趣所在,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我的时代跟前两代已很不同,如旅游很简单,网上找资料也极迅速。如果我父亲、祖父活在我的时代,他们又会有什么成就呢?我不知道,也只能付诸空想。

宋以朗

同类推荐
  • 乌衣巷中谢家女:东晋才女谢道韫

    乌衣巷中谢家女:东晋才女谢道韫

    谢道韫出身名门世家,才学出众,品貌双全,有“咏絮之才”“林下之风”之誉,在风流名士辈出的魏晋时期,她可谓巾帼不让须眉。然而这样的她却没能得到一份美满的婚姻——丈夫虽然也是世家子弟,却资质平庸、刻板无趣;晚年生活也充满了艰辛——时局动荡,亲人惨遭屠戮。但她并没有被生活的残酷击倒,婚姻中没有爱情便不追求爱情,敌人杀来便手握利刃反击回去,丈夫和儿子相继惨死便拼命护住外孙。拨开历史的迷雾,作者为我们还原出了一个鲜活的谢道韫,以细腻的文笔勾勒出了这位才女传奇的一生。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网络帝国的王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

    互联网行业、通讯行业、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和创业者的必读书!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这个网站的创始人却是一位从大学辍学的80后。一个沉默寡言、言行举止都令人琢磨不透的“社交障碍者”。《青年恺撒马克·扎克伯格传奇:网络帝国的王者》是一本全方位解密Facebook商业秘密及马克·扎克伯格成功幕后的书,看他怎样实现从0到百亿元的疯狂。
热门推荐
  • 鉴湖说

    鉴湖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才

    奇才

    《奇才》一书分析了少数极其成功的连续突破性创新者——爱因斯坦、富兰克林、埃隆·马斯克、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玛丽·居里和乔布斯。他们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改变世界的伟大突破。这些创新者不只聪明勤奋,还极度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障碍。除此之外,他们还满怀激情、理想主义,正是这些让他们经受住批评、毁灭性的失败,并忍受着远离人群的生活。当然这些特质并不一定能让他们变成天才或高产的创新者,但在《奇才》中,创新学领域的世界级专家、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梅利莎指出,理想主义、智力超群、自信……这些人格特质的特殊组合,却能变成强大的创新力。只要组合得当,这些不稳定、混乱的特质就会变成奇思妙想的大脑。
  • 天降三宝:腹黑总裁的落魄娇妻

    天降三宝:腹黑总裁的落魄娇妻

    腹黑Boss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因为一个神秘的借种计划,他的身边会从天而降三个宝贝,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想查明当年的真相,却毫无预兆的爱上了唯一一个敢耍他的女人。当初的落魄千金强势回归,随着往事的层层迷云被拨开,所谓真爱,又向何方?“我想和你做一场交易!”......“我接受!”......“我就是天理,除了我,你碰谁,都是犯罪!”直到最后,韩瑟才知道,曾经她以为的自我逆袭,原来都是在他的宠溺放纵下养成,他给的保护已经铺垫了她整个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古代之商业大亨

    重生古代之商业大亨

    现代广告界女强人一不小心穿回古代,开始在古代的商业传奇。本文不腹黑,不宫斗,走轻松幽默,古代爽文路线,坑品有保证,放心进坑吧。
  • 姑娘,你有权活得体面

    姑娘,你有权活得体面

    林一芙的观点:《打败爱情的,是我们的想象力》:因为“想象”而结束爱情的人,远比因为爱情本身已不存在而分手的人多得多。何必因为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磨难,去否定苦心孤诣经营而来的爱情?又何必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提前宣布爱情的夭折?《在爱里妥协,才不是怂呢》:强求他人爱屋及乌本身就是另类的“道德绑架”,但不爱亦可以尊重。但真正的爱情会成为契约,让相爱的人互相接受与理解。《如何才能拥有恋爱力》:有了“恋爱力”,你不一定马上能谈一场美好的恋爱,但可以收获一个在任何一种感情中最美好的自己。
  • 都市之绝世魔帝

    都市之绝世魔帝

    一代魔帝,重生都市。只为寻回当年大道未成之时,为他挡下敌人神通而香消玉陨的红颜知已。这一世,誓要不留遗憾...
  • 既见云霞

    既见云霞

    张月初牵着白马,站在山头上,朝着曾是自己故乡的云霞城望去。不禁想起了父亲还是齐王时,江湖人口中那句“既见云霞,何不下马?”的俗语。庙堂无趣。他迎着满天飞雪,回忆起这一路走来的苦乐交织,猛地扔掉手中的委任诏书。这位曾是天下逃犯,如今却亲手将荣华富贵丢弃的新齐王笑道:“有宝刀挚友,愿老此江湖。”
  • 中国庙会

    中国庙会

    《中国庙会》由齐心所著,本书将庙会归纳为:文武二圣与庙会、神灵与庙会、时令与庙会、山与庙会、海与庙会、风俗与庙会,以每一个庙会的个案为主,从中按其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细化的归纳整理,进而展现其千姿百态的庙会民情风俗。本书不以纯学术理论去原则性笼统地对庙会文化现象进行阐述与论证,而是有选择地对全国各地有一定代表性的庙会活动进行解说。由于庙会风俗是社会风俗的一个方面,其内容又极为丰富多彩,所以了解庙会文化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另一方面,在庙会活动中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势利导,从而深入群众地真正实现移风易俗,为今日在各地举办繁荣发展之庙会提供借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灵芬馆词话

    灵芬馆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