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900000004

第4章

谈判到底是什么?翻阅一下书本,浏览一下网页,可以发现关于谈判的定义不下百种。虽然每个人对谈判的定义和理解都不同,但关于谈判的一些共识,如谈判的特点、谈判的原则和目标、谈判的心理模式和谈判的双赢思维,大家还是能达成一致的。

本书所讲的谈判,主要指的是业务谈判。业务谈判是商务谈判的一种,是指不同利益的个人或团体之间,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就双方的业务往来关系而进行的洽谈与协商。

1.谈判的特点

(1)以双方共同需求为出发点

人为什么要谈判呢?从本质上说,谈判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参与谈判的各方都各有所需,或者是自己所代表的某个组织有某种需要,只能由对方来满足。因此,谈判双方参加谈判的主要目的就不能仅仅将追求自己的需要作为出发点,而应该通过交换观点进行平等磋商,寻找使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2)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

不同的谈判者参加谈判的目的不同,业务谈判主要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基本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才兼顾其他非经济利益。虽然谈判者也可以调动、运用各种非经济利益因素来影响谈判结果,但其最终目标还是落实在经济利益上。所以,人们通常以获取经济效益的好坏、多寡来评价一项业务谈判是否成功。

(3)以价值谈判为核心

业务谈判涉及很多因素,谈判者的需求和利益表现在多个方面,但价值则几乎是所有业务谈判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在业务谈判中,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格,最直接地反映了谈判双方的利益。谈判双方在其他方面的利益得失,基本都可折算为一定的价格,并通过价格升降来体现。

(4)以不平等的公平为结果

业务谈判受当时的国际、国内供求关系影响,也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每一次谈判的具体结果,双方在需求满足问题上肯定会有不同的得失。也就是说,谈判的结果不可能绝对平等,一方的需求满足程度可能高一些,而另一方则可能低一些。导致谈判结果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谈判双方各自的实力;二是谈判双方各自所掌握的谈判技巧。但不论谈判结果如何不平等,只要最终协议是双方共同认可并签订的,且谈判双方对谈判结果都具有否决权,那就表示双方在谈判中获取了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谈判便是公平的。

2.谈判的原则和目标

(1)谈判的原则

①平等自愿:任何交易的谈判都必须以双方自愿参加为前提,以地位平等、充分协商为基础,不可出现一方强迫另一方的行为。

②互惠互利:谈判的双方都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双方的利益是相互制约的,这种相互依赖性越强,谈判的结果就越会朝着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

③合理合法:任何谈判都是双方追求合理结果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必须以合法为前提,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④有效高效:谈判要讲究效率和效益的统一,双方应以自身较小的让步来获取双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使谈判尽快达成协议,实现双赢。

⑤灵活多变:谈判技巧千变万化,针对不同的谈判对方应采取不同的谈判办法,甚至对同一对方,在不同场合也应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因此,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必须讲究策略、活用方法,将坚定的原则性和方法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谈判的目标

谈判的成功是在双方不违背总体利益的前提下,至少满足了各自的最低目标。谈判的目标基本可分为如下3个层次。

①理想目标:是谈判者期望达到的最大经济利益目标,一般在实际谈判中很少实现,往往被作为谈判的起点目标,以此作为讨价还价的基础。

②中间目标:是根据对方的获利要求和态度,通过反复讨价还价,满足谈判一方的部分需求,实现部分经济利益,并事先估计可能达到的目标。根据实际谈判进程,谈判结果只能满足双方部分需要,为了使谈判顺利进行,应该以可接受目标为基础,尽量达成谈判协议。

③最低目标:是谈判一方综合判断多种因素后,为实现最低利益而明确界定的必达目标;是对方容易接受,且能避免因己方追求较大利益而失去最低利益机会的底线目标。

谈判目标是一个动态的目标系统,应根据谈判对方、谈判进程的不同,灵活把握。只有了解了自己和对方在谈判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才能更好地掌握时机、攻守兼备,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谈判目标。

3.谈判的心理模式

任何谈判者在谈判中都会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谈判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必胜的信念,才能充分发挥谈判者的潜力,从而保证每一次谈判都朝着积极、双赢的方向发展。

那么,谈判的心理模式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般谈判心理模式不外乎需求心理、谋略心理、必胜心理和从众心理4种。需求心理是每个谈判者需要满足的最起码的心理;谋略心理是谈判者实现成交的前提和必备心理;必胜心理是谈判者期望的最佳心理;而从众心理则是谈判者不自主的被动心理。

因此,我们坚持谈判者必须具备必胜的信念,不仅仅指应具备求胜心理,它还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和更为深刻的含义。信念对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坚持的谈判原则、方针,所运用的谈判策略与方法等,都有决定性作用。

例如,谈判的一方为达到自身目的不择手段,甚至采取欺诈、威胁的伎俩迫使对方就范;为获取己方利益,不惜损害对方利益。按理说,这些做法也是在求胜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的,但是我们却不应提倡这种“必胜信念”,因为它是不道德的。实践也证明,这样做的后果十分消极。不择手段也许能暂时获得收益,但它会毁掉你的信誉,让你失去朋友,失去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以,必胜的信念首先应符合职业道德,这是一种具有高度理性的心理模式,这也是每一个谈判者要想取胜的必备心理基础。只有满怀必胜信心,才能在谈判中有勇有谋、百折不挠,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取得最后的谈判成功。

4.双赢谈判思维

如今的谈判已不再是你输我赢、我输你赢的零和博弈,最理想的谈判结果应该是双赢的。双赢也是每个优秀谈判者最期望的结果,因此谈判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双赢的谈判思维。

然而,许多谈判的结局依然并不理想。很多谈判者过多地注重追求单一的“赢”的结果,过分固守自己的立场,却从来不肯为对方考虑一下。这样做,很难产生皆大欢喜的局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谈判中的双赢思维呢?

首先,我们要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考虑一些问题。

这不是唱高调,也不是表现自己的高尚无私,而是要想取得谈判成功必须这样做。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就是多考虑对方的需求和问题。谈判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双方的问题该由双方协商解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多替对方着想,就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己方提议,做出决策。许多谈判者认为,谈判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只要自己赢了就行了,替对方想解决方案,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只有让对方觉得解决方案既合理又正当,让对方觉得解决方案对双方都公平时,才能促成交易尽快达成。否则,只是一厢情愿地彼此争夺利益而已。

其次,我们不应过早地对谈判下结论。有些谈判者一看到对方坚持立场,也马上变得强硬起来,不愿意放弃既有立场,总觉得给对方让步就一定会造成己方损失,这是对谈判结论言之过早的表现。其实可以通过谈判小组成员彼此讨论,来创造出各种想法和主意,然后再逐步对这些想法和主意进行评估,最终决定谈判的具体方案。如果谈判双方是可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那双方也可以共同组织这种小组进行讨论。

最后,一定要坚信,双赢在绝大多数的谈判中都是可以实现的。我们要尽量扩大谈判的可选择余地,让双方有更多的交集。谈判者应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甚至于可以就某些问题和合同条款达成不同的约束条件。如果不能达成永久协议,也可先达成临时协议;如果不能达成无条件协议,也可达成有条件的协议等。

每个谈判者都应该牢记:谈判双方肯定存在潜在的共同利益;有共同利益就意味着有成交机会;只有强调共同利益,才可以使谈判向着双赢的方向发展。

那么,你究竟是不是一个优秀的谈判者呢?你可以做一下下面的答卷,评估一下自己的谈判能力。如果答案是“从不”,就得1分;如果答案是“总是”,就得4分;依次类推。把自己所得的分数加起来,参考后面的“分析”来评定一下自己的谈判能力,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

    你有多少问题要请示

    什么样的员工让企业放心、省心、舒心?答案是:不逃避工作中的问题,即时找方法解决问题,并把问题当成机会的员工。领导不想被工程进度太慢急死,被太多问题请示晕死,被工作效率太低烦死,被下属成长太慢愁死。SOStaff给出你的效率!给出你的方案!给出你的速度!给出你的计划!给出你的状态!给出你的结果!
  • 快乐赢未来

    快乐赢未来

    本书通过对快乐经营理念的诠释,为职场人乐业爱岗、积极进取、构建人性管理和快乐文化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

    《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管理书籍。《懂管理看这本就够了(珍藏版)》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管理必须知道的12项原则;管理必须用到的12种手段;管理必须具备的12条素养;管理必须懂得的12个模型;管理必须达到的12个目标;管理必须学会的12种方法;管理必须注意的12个细节。
  • 7-11教你开便利店

    7-11教你开便利店

    “总有一间在你身边”。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便利店打交道。从针头线脑,到柴米油盐,给生活以便利,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世界上的小便利店不计其数,而做成国际知名品牌的也不乏其人。7-11(7-Eleven)就是世界上做得最为成功的便利店之一,《7-11教你开便利店》借鉴了7-11的成功经验,从开店筹备、管理营销等方面为读者展示出便利店成功的经营之道,是便利店经营者走向成功的有益借鉴。
热门推荐
  • 神力绝妃

    神力绝妃

    她,无双美貌,艳冠天下,游戏人间。但是她的人生不属于自己?不要!绝对不要!人生得意须尽欢,她偏要无拘无束离经叛道,别人笑我痴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是什么老古董?她就要让古代人的世界观来个彻底大颠覆!缘起缘灭皆有尽数,六道轮回自有安排。可是她偏不要,我命由我不由天!多少人信誓旦旦地说过,但世间又几人能做到?可她就是拧脾气:天若束我,我负天!人若束我,我负人!她是否会为了那守望千年的爱恋放弃自由,甘愿踏入红尘卷是非?听君琴音夜雨时,千年泪尽扰凡尘。青丝磐尽三生石,谁染锦衣磬华妆。谁是她良人!——————————————————————————此文共分四卷。卷一:人间无验返魂香卷二:谁引沧海向东来卷三:请君怜我戏人间卷四: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无意外一日一更。欢迎大家收藏!谢谢光临!打劫打劫,不要银票,只要推荐票票!!
  • 张抗抗随笔

    张抗抗随笔

    中国社会出版社素以出版优秀图书服务城乡社区,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在为大众文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认为对高雅文学的扶助和推广同样不可或缺。他们这次推出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丛书”,首批包括了获奖作家的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杂文随笔集。以这些作家思想的敏锐及对生活独到的感悟和思考,以其个性纷呈艺术老到的表现力,相信读者通过这次高雅文学的巡礼,会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和极大的艺术享受。
  • 末世百战成神

    末世百战成神

    末世降临,丧尸飞天遁地无所不能。进化者遍地开花,能力堪比神灵!我有什么?我有家外星公司撑腰啊!丧尸?曙光级机甲见过没?28米高的那种!进化者?来来来,基因升华液要多少有多少!嘿!东西放下,我又不是慈善家,这是要花钱买的!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试错: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人性化管理法

    试错:企业与员工双赢的人性化管理法

    试错,并不是倡导明知故犯,而是鼓励发现和创新,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和巧妙的方式应对错误。看似一种放任式的野蛮化生长管理法,却蕴含被忽略的丰富智慧。本书跳出“零缺陷”等制度管理、人本管理的误区,从允许试错、鼓励试错、绿灯思维等角度,揭示企业推行试错文化的必要性和价值。书中精辟的观点和案例,能帮助企业和员工正确审视错误,化解制度和人心的对抗,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改善个人工作思路,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和利益双赢。
  • 虚空之形

    虚空之形

    人类,异族,两方的纷争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缠绵了百年。直到某天,被追缴的异族少女敲开了普通人类青年的房门,这场纷争才出现了一丝转机。
  • In Darkest England and The Way Out

    In Darkest England and The Way 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锦衣卫

    网游之锦衣卫

    新书《我得了差时症》喜欢的可以看看!眼睛一闭一睁,突然发现自己眼中的时间,变慢了!本以为自己等了二十几年的金手指到账了,却发现自己可能是个精神病!......曾易进入武侠网游《江湖》,随机属性到了厄运缠身的福源,进入游戏被所有门派拒绝,成了开服最大的悲剧男,为了点小钱做任务,无意中加入了锦衣卫,开始了卑鄙无耻的网游生涯。
  • 当红小鲜肉是我前夫

    当红小鲜肉是我前夫

    “言泽离婚”这个话题一下子被送上了热搜第一。身为近两三年来最火的男演员,都没听过他恋爱的消息,怎么就突然离婚了?居然还跟前妻生了一个女儿……
  • 童心光明:智慧家长的教养经

    童心光明:智慧家长的教养经

    怎样做好父母,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和难题。为了扮演好这个“父母”的社会和伦理角色,作者尝试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名家经典的养分,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养价值观放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去传承,并从中不断地获取启发和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