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500000031

第31章 最终的自由(1)

自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完全的和谐。最根本的自由不是从某样东西里解脱,而是自由的头脑和心灵的一种品质,在那里不存在方向。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混乱的彻底否定就是自由,每个人都有靠自己进入自由的了悟领域。

根本的自由

根本的自由不是从某样东西里解脱,它是自由的头脑和心灵的一种品质。没有这种自由,人类就只是一部机器,生存就是痛苦。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自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内在的真正自由,我们就不会快乐、平安;没有心灵的根本自由,人类就只是一部机器。诚如著名的哲学家、作家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桎梏当中。”个人永远是受制约的,住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永远都受到社会、文化以及个人思想结构的制约。知识的积累和科技的进步其实加强了对个人自由的压制,物质文明的发展破坏了人类的自然状态,它所产生的是人的嫉妒、竞争、痛苦和恐惧。自由则意味着“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只有在自由的、自然的状态下,我们的内心才具备一个完整的人格,个人才能够过完整的生活,而不是零碎地过着片段的生活。

那么,我们人类是否有可能自由地、和平地、真正地生活中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可能从制约里面彻底解脱出来,不只是意识形态或观念上的解脱,也包括心理上的、内在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在生活,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渴望自由。

一个年轻人来到禅院,问禅师:“什么是团团转?”

禅师随口答道:“皆因绳未断。”

年轻人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的?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拴了犄角缠在树上,它想离开树到草地上吃草,结果它转过头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师傅没有看到那头牛,怎么一下子就知道我所说的呢?”

禅师笑了笑,说:“你说的是事,我说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索拴住而不得挣脱,我说的是心被俗物缠绕而不得自由。”

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头牛那样,被金钱、声望、名誉、地位、忧愁、恐惧、痛苦、冲突等外物的绳索束缚着,在得与失、生与死之间团团转,不断挣扎而不得自由。在这样团团转的状态里,我们的自由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虽然我们无比地想挣脱绳子的束缚以解放自由,但结果却往往是越想挣脱越被束缚,越得不到自由。

每一个年代的人都在追寻自由的境界,从政治、经济到精神上的自由。例如全世界的人们都曾在政治上为自由而战;各种宗教也许诺自由,不过不是在现在的生活中当下给予,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如此一来,其实我们只是把自由看成活动的自由,例如身体活动的自由或思想活动的自由。也就是说,我们似乎一直在追求表面上的自由,从无到有的权利,为所欲为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追求更广阔的体验的权利。然而这些只是非常有限的自由,其中常常包含着大量的冲突、战争和暴力。

自由绝对是必要的,但不是为所欲为式的自由,而是根本的自由。当我们谈论自由时,我们谈论的是一个根本的话题。它不是从某样东西里解脱,而是自由的头脑和心灵的一种品质,在那里不存在方向。从一个东西当中解脱出来只是对“已然”的一种调整后的延续,只不过是一种反应罢了,因此它不是自由。自由就是完全的和谐,当有了深刻的、根本上的自由的时候,它便扎根于自由的真实而非自由的观念,那个自由便会遍及人们所有的活动、所有的努力。没有这种自由,生活便始终都只是局限于时间和冲突的小圈子里的活动。

自由只有在活生生的当下、在日常生活里才会出现,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混乱的彻底否定就是自由。回归自然即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由的力量,它使我们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我们的心念一旦免除了情欲、恶念、无知,免除了庸俗、贪欲,就会发现这种自由的真相。

“分别心”加速心的败坏

我们的生活全部建立在分别心上面。我们一直在选择、分别、抛弃、接受、拒绝,分别出种种的生活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心一直在败坏、崩溃。

——《谋生之道》

这个地球是被划分过的世界,我们有贫贱富贵的分别,有多少长短的分别,所有的事物都是被分别出来的。

李渤是唐朝时候的一名江州刺史,他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讲‘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够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是不是说得太过夸张了?”

智常禅师笑了笑说:“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有!”李渤得意洋洋地大声答道。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在哪里?”

李渤抬手指着脑袋说:“都在这里!”

智常禅师合十浅笑:“奇怪了,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个椰子那么大,怎么能够装得下万卷书呢?”

李渤听了,当下恍然大悟:原来事物本无大小、多少的分别,是大是小、或多或少都是由人的分别心造成而已。

我们通过心去观察事物和了解他人,心是我们发现、质问、探索、追究问题的工具。但是随着我们心智的不断成熟,我们就越来越发现人类滥用了心,我们使心持续地加速败坏和崩溃。追根究底,这种败坏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分别心。

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几乎全部建立在分别心上面。我们用贫富分别生活的层次,用高低贵贱分别职业,用亲疏远近分别关系,并对不同的专业和种属分别出喜欢、不喜欢的感觉,还分别种种观念和信仰(接受这个、丢弃那个)。我们的心理结构就是建立在这种分别的过程上面,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用力比较、鉴别、批判和下结论。在这样的分别里面从来就没有直接的、真正的了解,有的只是一直累积“分别”的能力,建立在记忆、知识上面的能力,并且因为不断地在分别,所以我们必须用力地挣扎,因此总在不断地产生冲突和矛盾。

在禅观里面有一种说法叫“大小相即,无有分别”,和“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所表达的意思相似。须弥山虽然很高,却又能够被小小的芥子所接纳,同时又能够保持自身的原始面貌而不被改变。这种“大小相即”的观念就是破除了大小相对的分别相,从而获得一种大小相容的圆融境界。事物本来的面目并无所谓的大小之别,只是人受到利己之心的驱使,才会从功利的角度去判别它的大小功用,才会生出大和小的区别。

分别心是为了利己,难道这不就是野心吗?我们的生活就是野心。我们想成名,想要有成就,想要积攒很多金钱。要是我们不聪明,我们就想变得聪明;如果我们粗暴,我们就希望自己变得不要粗暴。这种“变得”,就是受到野心的驱使所产生的行动。不管我们是想成为一名位高权重的政治家,还是一名智慧超群的圣人,这种野心,这种驱使,这种“变得”的冲动就是分别,就是野心进行的过程,其目的只在追求一个接一个的结果。因此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连串的挣扎。我们的心就在这个“变得”、这个挣扎的过程中败坏了。这种败坏,本质就在于分别。

我们看到,不论是在学校里面,还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野心都会助长竞争。大家都在努力往上爬,都想创造纪录。这种野心确实在物质层面产生了一些可见的利益,但是,接下来显然就是心灵的愚昧以及物质对人的制约。我们的心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单纯,因此无法再直接体验事物。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不是建立在野心之上的生活方式,没有分别,不问结果,只问耕耘?

佛家常说:“不妄想、不分别、不执着。”大与小、高与低、多与少、善与恶、好与坏、生与死,都是事物最纯真、最单纯的真相,本来就无好坏之分。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若想不起分别心,就要凭借我们的本性单纯、朴素地生活,抛开“你”、“我”的界分和“大”、“小”的差别。

不要对抗习性

如果我们知道破除某个习性就是在培养另一个,那么只剩下一个行动,那就是不去对抗习性。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还在习性的模式中,因此什么都不做,也不再奋战,便是最高的智慧。

——《爱的觉醒》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喜欢这样或喜欢那样,那种偏好里面带着个人特有的气质。

有一位记者问著名作家冯骥才:“您怎样分配写作和作画的时间?”

冯骥才说:“我从来不分配,只听从于生命的需要,或者说遵从生命。”当他在写作写到最充分时,便想画画;在作画作到最满足时,即渴望写作。好像爬山爬到峰顶时,纵入水潭游泳;在波浪中耗尽体力,便仰卧在滩头享受日晒与风吹。在树影里吟诗,到阳光里唱歌,站在空谷中呼喊。那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反复的选择,任凭生命状态的左右,没有安排、计划与理性的支配。这就是遵从生命。

遵从生命就是让自己处在没有对抗的生活状态中,不去抵抗自己的本性,不去违背内心的意愿,不去对抗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习性。像冯骥才那样想到写作就写作,想到作画就作画,何必非要安排先后顺序或固定时间,随性而发便是最高的境界。

习惯不分好坏,只是一种习惯,或者我们称之为习性。它是指由于没有意识而产生的重复行为。一个人可能故意陷入习惯,或被某种权威所说服,或由于恐惧而陷入自我保护的反应。例行公事,无论在日常生活中多么有效或必要,通常都会导致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习惯。我们陷入心理习惯或惯例,因为我们认为那是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当我们仔细观察在关系中形成的习惯,自己的或别人的,我们就会发现,它有一种懒散、草率和漠视的特质。

那些被认为是好的习惯自然而然地被我们认定为是优秀的行为,从而不被我们所批判,反而我们会有意识地加以巩固那种习性以使它沉淀成一种不可磨灭的内在的品质。而那些被我们认为是坏的习惯,则不断地遭到我们的攻击和反抗。例如我们从小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以前我们没有注意到想要更正它,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它愈来愈根深蒂固。有的时候它会消失,不久又会重现。从有记忆以来,我们就在和这个习惯奋战对抗。我们似乎无法把它去除,但我们又想彻底控制它。

于是我们又培养了另一个习惯——对抗习性。我们以为培养另一个习惯就能克服前者,其实只是否认了前者的存在。当我们无法去除前者时,就会为自己的弱点感到内疚、羞耻、沮丧,甚至愤怒。一开始我们只有一个问题,现在却有了两个。对抗习性只能导致更多的问题,而不会使我们通向自由和智慧的道路。

因此,如果我们知道破除某个习性就是在培养另一个,那么你最应该做的,就是不去对抗习性。因为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还在习性的模式中,因此什么都不做,也不再奋战,而是觉察这个我们的习性,便是最高的智慧,这样我们就会立刻感到释放与轻松。

永远不要问“怎样”

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的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问“怎样”。一问“怎样”,我们就需要有人告诉我们怎么做,这样我们就失去了自由。

——《谋生之道》

生命的运动是一个未知的过程,人们对于生命现象所引起的疑问、困惑和争论,足以集成无数本名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万卷丛书。即使完完整整、清清明明活过一辈子的人,也不可能回答完所有关于生命的命题。从儿童时候起,小孩子就喜欢问“怎样才能长大”;长大后,年轻人又开始追问“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等到暮鼓晨钟的晚年,依然有绝大部分的人用掉光了牙的嘴巴狐疑地问“怎样才能不死去”。生命可以说是一个用“怎样”来提问的疑问长句,没有答案,只有接连不断地提问和解答、再提问和再解答。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或者我们害怕犯错误,害怕将来会后悔和遗憾,所以我们才更急切地想提前知道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的结果,那样我们的头脑才能找到一定的安全感,没有这个安全感,我们就会手足无措、寝食难安。内心的恐惧不安使我们去寻求安全感,这就是我们不断询问的原因。

然而我们永远都不要只是去问“怎样”,因为生命的真谛不会在我们询问的过程中自然彰显出来,而是必须通过我们亲自去观察和体验来获得。

当我们一开口问“怎样”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期待别人来告诉我们答案。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作品,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去完成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永远不可能期待别人给我们带来答案。也许我们信仰某一宗教,有自己的导师,遵守一定的清规戒律,进行某种相关的仪式和祈祷;也许我们阅读过无数的书本上的知识,请教过多名权威学者和专家,我们去问他们:“我的将来会怎样”、“人类的将来会怎样”、“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怎样去爱”,等等,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如果我们想通过追问“怎样去爱”这一问题学会爱,我们得到的答案也只是一条条空洞、累赘的理论,事实上我们并非懂得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地去爱一个人。

同类推荐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对由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发的问题。本书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与人们思维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和方法论等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为解除人生的困惑提供哲学的帮助。本书认为,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哲学是实践哲学、反思哲学、批判哲学;生活是问题之源,当代中国正处在问题的“多发期”,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不仅探讨了问题与时代、认识、评价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问题与生活、文化、能力乃至人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努力在哲学层面上为人们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和钥匙,强化问题意识,增进问题理性,达致问题自觉,从而提升人生的自由。
  •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喜欢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阐释自己的观点,文字如行云流水,行所欲行,思想如汪洋大海,容纳百川。南怀瑾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将《庄子》一书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娓娓道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回自己,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和谐美满的人生。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平等

    平等

    虽然平等主义在当代社会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具有支配性的正义观念,平等也被看作是最流行、最重要的分配正义原则,但是这些都不是没有争议的。关于平等的争议既存在于平等主义的内部,也存在于它的外面。内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的平等”,即平等主义者所说的平等是指什么?外部争议的核心问题是平等的规范性,即平等主义如何能够得到证明?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热门推荐
  • 盛世宠妃:邪王追妻忙

    盛世宠妃:邪王追妻忙

    上一世,她爱的炽烈,以为捧着一颗真心,迟早会换来他的爱,等到家族覆灭,亲人惨死,她才明白自己错的有多离谱。好在上天给了她第二次机会,让她逆风翻盘,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 历史,我只是个过客

    历史,我只是个过客

    一次意外的科研事故,蒋道理成为了以量子态的存在,并且他能通过汲取物质中的零粒子,实现位面时空穿梭。那么蒋道理会利用这种能力做些什么呢?请随蒋道理一起去探究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本想兢兢业业的工作,却不曾想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事件接踵而至,夜里的磨牙声、当红女星的诡异行径……就在我以为这只是单纯的工作时,我的脚印却将我拉进了这一场难以言说的阴谋之中!
  • 史上最酷心理学:婚姻与恋爱的秘密

    史上最酷心理学:婚姻与恋爱的秘密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美女,而女人都喜欢帅哥?为何“高富帅”称霸婚恋市场,凤凰男却频遭女人驱逐?为何男人喜欢一夜风流,而女人偏爱一世承诺?婚都结了,为何他/她还要求那么多?家有贤妻,男人为何还执迷于“金屋藏娇”?女人的价值跟婚姻成正比还是反比? 本书涵盖了当下最容易出现的婚恋问题,实情引入+进化分析,在看似戏谑的语言里,给深陷婚恋泥沼中的男人女人们提供一个解决现实问题或者改善心态的新方法,告诉你一些你所知道和不知道、你懂得却不会表达的恋爱与结婚心理、两性交际之道。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诸葛亮成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明星”人物;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则使他成为国人心目中智慧的象征。身为“蜀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能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公司”一跃而发展成全国排名第三的“大型企业”,当然有他成功和优秀的地方所在。然而,人无完人,没有缺点的“圣人”是不存在的。诸葛亮也是血肉之躯,所以也不能例外。不管《三国演义》如何神化诸葛亮的形象和智慧,也无法掩饰他职业生涯中的斑点和瑕疵。
  • 最废柴的穿越

    最废柴的穿越

    人家的穿越都是自带天赋,强者随身,机缘不断,坐拥天地气运。然而,前世作为孤儿的秦羿,穿越仙侠世界又再次成了孤儿。十七年来作为穿越慈善家,在古代收留帮助孤儿、流落他乡的人的秦羿,在某一天为了救一个小女孩,迷糊的踏上了修真之路。开局就是玩命任务,一路跌跌撞撞,两世为人的秦羿究竟要如何面对仙缘之争、帝国动乱?什么?带着女娃娃修真求仙?最废柴的穿越,怕说的就是秦羿吧。
  • 先结婚后恋爱

    先结婚后恋爱

    幽暗的后巷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只见一个纤细的小手费劲地跟一条皮带软劲,而这条皮带的主人则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几分钟以后,一个女人站了起来,十分满意的看着手里试管,扬长而去。片断一“先生,请看好您的女儿,请不要让她到处乱跑。”美丽的空姐对着南宫浩说道。“女儿?”南宫浩脸沉了下来,对小孩子他一贯是不喜欢的,再说,他从没有跟女人,哪里来的女儿?“不错,很帅。不过和我比起来还是稍逊一筹。”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走到南宫浩眼前,上下打量。南宫浩愣住了,这个孩子怎么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片断二“死女人,谁给你的权力,让你生下我的孩子?”南宫浩怒目瞪着苏楠。“对不起。”毕竟是自己不对,道个歉也不会死人,苏楠低眉顺眼地说道。“明天带着孩子嫁过来。”南宫浩看到苏楠的样子稍平息一点怒火。“不行。”苏楠一百个一万个不愿意。“你觉得你有资格说不吗?”南宫浩不怒反笑。苏楠则是缩了缩身子,不敢反抗。
  • 生命鬼尊

    生命鬼尊

    这是一个拥有万千种族万千文明的宇宙,这是一个修炼生命至高真谛的宇宙,充满了修生练武,生老病死,情欲恩仇。生命宇宙,人族统治诸星万族,神族,魔族,鬼族,妖族,龙族,异兽族等族皆在人族奴役之下,凄凄惨惨,然而最近几年诸星动荡不安。一位来自血鬼族的少年,手执圣兵,自地狱十三层血池界崛起,开始了反抗人族奴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