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300000023

第23章 因为有你,生命从此与众不同(4)

这一次的干校休假,改变了我的生命。有一位朋友邀集了一些同样落拓江湖的人,做一次穷愁中的小宴,谈不上琼宴坐花、羽觞醉月,只要薄酒一杯,以消烦闷而已。酒过三巡,我正即席吟诗,击节为乐,这时迟到的一位佳人,却使满座悄然。她身着一件雪白的连衣裙,两条辫子乌黑油亮,其素洁用得上“春梅绽雪,秋蕙披霜”八个字,而神态清逸、寂然凝虑。她入座之后,男士们都有些拘谨,这时一位朋友打开僵局,讲这是楠莉。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两个字。

楠莉的打扮其实很朴素,根本不会施朱搽粉,而且衣料是平常的白色的确良,并由她自己剪裁缝纫,任何化妆首饰都没有。楠莉注意我的眼光,使我一生难忘:好奇、探询、欣赏都有。

整个宴会上我讲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只觉得心动口不动,口动心不动,牛头不对马嘴,看不出宋玉对“东家之子”的傲气。谁能讲清楚一个动了真情的男子内心涌动的一切?我相信,从看到楠莉的第一分钟起,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她,而且我自以为心有所托,一塘春水泛起涟漪,结束了枯索无味的人生。

然而,爱上楠莉到向她倾吐,又隔了六年。那时我得了结肠息肉的沉疴,楠莉每次来医院,我真的会康复不少。生命和爱情是奇妙的孪生姐妹,春天到来使人年轻,而楠莉却在呼唤我内心的春天。我对楠莉说,你坐在床边,不是“断肠人对断肠人”吗?她的确为我断肠,因为她听到已得肠癌、预后不佳时,在家中黯然泣下。当她知道那是误传,见到我时,才又高兴得流下了泪。

此后楠莉成了我生命的第一要素,我们聚少离多,多年来留下了二百多封信,甚至我写的每一张字条、每一份电报,我归家看她的火车票她都记上某年、月、日,留作永远的宝藏。她告诉我,深居简出的她,最大的兴趣是翻阅这些信札和字条,那里埋藏着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幸福。这些信中飘洒着南开园的冬日初雪,浮动着黄山巅的云丝雾影,澎湃着大西洋的碧波皓浪,当然也有着普天下情人用而不厌的陈言。

“我爱你”这万古犹新的词句,有些人廉价使用,有些人却付出了生命、历史,付出了自己所曾拥有的一切。啊,我为了楠莉失去了什么?所有的盛名、地位、金钱,可怜而惨淡,敝屣而已!我得到了什么?楠莉。鹈鹕已鸣,美人迟暮,我曾见过你如朝暾初上时的彩霞。为了你,我已从黑发变到白头。

我和楠莉在巴黎结婚,然后做伴还乡。

我和楠莉的爱情太平常、太凡俗,没有任何传奇色彩,我只想大声地讲一句真话:“我愿与相爱廿年的楠莉同赴天涯。”其后便掀起了轰动天下的轩然大波。我想,我们的爱只能用一个字来评价它:真。

爱语小札:

生命中,有些人,浓烈如酒,疯狂似醉,却是酒醒无处觅,来去逝如风,梦过无痕;也有些人,安然而来,静静守候,不离不弃。

无数的相知相遇,无数的离愁别恨,感伤颇多,或许痴怨、或许不舍、或许期待、或许无奈,终得悟,不如守拙以清心,淡然以浅笑。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缘来缘去。

以朴实的心境换取单纯的美好,未必不是大贤大智。

49 勃朗宁的爱情——吕麦

伊丽莎白·巴莱特15岁时,不幸骑马摔伤了脊椎骨,只能困守在楼上的静室里,在一张沙发上寂度岁月,莎士比亚与古希腊的诗人是她唯一的慰藉。

“见过她画像的,都不能忘记她那悲怆的一双眼睛。”

然而,1844年,39岁的伊丽莎白·巴莱特,结识了小她6岁的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生命从此打开了新的一章。

勃朗宁大器晚成,当同期的一些诗人熠熠生辉的时候,认识他的天才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伊丽莎白·巴莱特即是其中之一。一次,勃朗宁读到巴莱特的诗,发现她引用了自己的诗句,感到莫大的欢愉。于是,他迫不及待地给这位同行写信,仿佛俞伯牙遇到钟子期:“亲爱的巴莱特小姐,你那些诗篇真叫我喜爱极了。”女诗人很快回信说:“亲爱的勃朗宁先生:我从心坎深处感谢你。”由此,“一叶薰香”的恋情拉开帷幕。

他们不断地互通信札,“彼此贡献早晚的灵感,彼此许诺忠实的批评”。从文学到人生,从爱好到性情。最初五个月密切的通信,使伊丽莎白·巴莱特灰暗的生活豁然开朗,拥有了灿烂的光明。每一天她最开心的时刻,就是黄昏降临,听到邮差的那一声叩门。

后经勃朗宁的几次请求,她终于准许他去见她。他终于见着了她:可怜瘦小的病模样,蜷伏在沙发上,客人来临都不能起身欢迎!他的心里涌起无限的悲怜……

翌日,巴莱特接到勃朗宁的一封求爱信。在迟暮的岁月里赶上了早年的爱情,这让她既欢欣又自卑。经过一宵踌躇,她“忍痛”警告他:再要如此,便不再见他。勃朗宁慌忙写信去谢罪,解释前信只是感激话说过了头,请求退还原函(信退回时,勃朗宁红着脸将其销毁。他们的通信中单缺这一封,使后来的勃朗宁夫人感到非常懊丧)。

“风波”过后,勃朗宁没有放弃。他住在伦敦近郊,乡间空气的清芬,红的玫瑰、紫的铃兰……不断通过邮差传递到巴莱特的闺房。巴莱特压抑在心底的爱,随着初秋的阳光一天天成熟。如果一天接不到他的信和鲜花,她就不能定心。她的心已为他跳动着了。但她还不能完全放开顾虑:他,一个健康的、伟大的人。我,一个颓废的病人。这公平吗?可爱是这样炽烈,幸福得让她眩晕。终于,她不能再固执,不能再坚持。

爱,真是一个奇迹。相爱的第二个春天,在沙发上蜷伏了25年的伊丽莎白·巴莱特,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她步履轻盈、愉快地走出病室和囚笼,在阳光下,在青草与花香间,在小鸟的歌声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也就在那一段时期里,她写下献给她情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才华达到了顶点。

可她的爱情,却遭到“无可通融的父亲”的反对。1846年9月12日,女诗人由她忠心的女仆陪着,来到附近一个教堂,和她的情人悄悄地结了婚。尽管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她却并不遗憾,且欢欣地说:“因为我太幸福了,用不到呀!”一个星期后,她带着女仆、爱犬,还有这一年又八个月积聚起来的一封封情书,离开了家,栖居在有名的Casa Euidi岛上,过起了幸福生活。

这无比的幸福一直延续了15年。15年中,他们如影随形,在罗马、巴黎、伦敦游玩。巴莱特竟能登山涉水。她给妹妹写信道:“我叮嘱勃朗宁千万不能逢人就夸他妻子跟他一起到这儿去过了,到那儿玩过了,好像有两条腿的老婆是天下最稀奇的宝贝了。”

1861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勃朗宁夫人和勃朗宁说着话,温存地表示她的爱情。半夜时分,她觉得倦,便偎依在爱人的手背上小憩。勃朗宁问她觉得怎么样,她轻轻吐出一个无价的字:“Beautiful。”几分钟后,她的头垂下来,在爱人的怀抱中瞑目——“微笑的、快活的,容貌似少女一般”。

伊丽莎白·巴莱特曾在诗中写道:“我如有其命,完全是他的爱一手救活。”

“美!”徐志摩叹道,“他们的爱使我们艳羡,也使我们崇仰。”

爱语小札:

全世界的面目,忽然改变了,自从她第一次在心灵上听到他的步子,轻轻地、轻轻地,来到她身旁——穿过她和死亡的边缘:那幽微的间隙。站在那里的她,只道这一回该倒下了,却不料被爱救起,还教给一曲生命的新歌。

感谢上帝赐予她的那杯苦酒,因为有他在身旁,阳光赶走了阴霾,爱的天国里,到处芬芳,她也因为他的存在而改变模样。这首爱的赞歌,让人感到亲切,因为那歌唱的天使知道,这歌声里,一声声都是他的名字在荡漾着。

50 那你就害我吧——秦素衣

“那你就害我吧”,这是一句爱的箴言,这是她这一辈子听过的最动人的情话。

他是个不幸的男人,年轻的时候出了一场车祸,然后腿就残废了。

变成瘸子的他的婚姻大事成了问题,幸亏他有份不错的工作,很多姑娘都想嫁给他。

他有过三次婚姻。

第一次是一个从承德来的女孩子,说自己被人拐了,回家后父母嫌丢人把她赶了出来,于是他收留了她。女孩子长得美,主动要求嫁给他,他受宠若惊,娶这么美丽的女子简直是一场梦。

蜜月还没有过完,女孩子就卷了他的珍贵物品跑了。大家劝他说,别伤心,钱是挣出来的。

他说,我不是心疼钱,我是心疼这份感情,她明明说爱我的啊。

所有人都笑他傻,你还真相信感情啊?人家是放鸽子的。可他还是念着她的好:来这里还不到一个月,就把家里收拾得分外干净,还给他织了一件毛衣。到底,有女人是温暖的。

第二个女人是离了婚的,别人介绍的,也知根知底,女人说,男人一喝醉就打她,实在过不下去了。

同类推荐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主体建构与身份认同

    本书稿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0BZW009),鉴定结果为“良好”。本研究从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身份认同的角度切入,把文论研究与文论言说者研究结合起来,打破了以往文学理论研究就理论谈理论的局限,目的是将新时期文学理论言说者置于政治、经济、消费、媒介、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深入探讨和剖析这些复杂因素如何形塑和建构了文论言说者的身份认同,也使文学理论产生改变,具有一定的理论启示价值和意义。
  • 遇见最美的宋词

    遇见最美的宋词

    1、世人只知宋词唯美,却不知词牌本身也是有着或悲凄、或壮烈的故事。本书以词牌为题,收录其下留传千古的佳作,并将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为爱词人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动感的阅读视角。2、细腻淡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最适合在悠闲的午后、安静的夜晚细细阅读。抛俗事困扰,带着一颗闲适的心去古人营造的唯美世界里游历一番,不仅是短暂的释放,更是美的穿梭。3、宋词是一朵情花。这本书里,不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大情大爱的世界,亲情、友情,男子心中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这里展露无遗。一个词牌,不仅可以展现哀婉缠绵,同样可以表达万丈豪情。
  •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驳圣伯夫:一天上午的回忆

    本书作者对法国文学史上著名文学批评家圣伯父作品的批评与评价。既不是论文也不是小说,而是一部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然后笔锋一转,尖锐犀利。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 性的思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映照。书中有近半篇幅笔调与《追忆逝水年华》相似或呼应,是作者思想精华的浓缩,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你好像一点也不想我

    一段感情,最糟糕的结局不是被甩了被骗了,而是越来越想不通什么才是真正的安全感,过后开始质疑自己了。这本书里的24篇故事,写尽了爱情里的无畏、痴着、隐忍、莽撞、焦虑、沉默、不舍和决绝,让你在心痛和感动中,观照从前那个爱得努力却又有些笨拙的自己,进行一次自我梳理。好在,它不仅仅只是打开你的伤口,还尝试为你消炎、包扎。希望你能通过里面的故事,窥见感情中易被忽视的“痛苦根源”,得出一些适用于你自己的思考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爱情面前,心态更从容,言行更妥帖。其实,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秀的恋人。希望你为此做出的思索和努力,都能被那个人读懂,并被珍惜啊。
热门推荐
  •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创新之神李健熙的思考方式:李健熙成功的木鸡哲学

    三星在李健熙的改革下,仅花12年就跻身全球前20大最有价值的品牌;企业的收益增加了66倍;品牌价值超过160亿美元……本书讲述了李健熙的人生智慧与管理理论,并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他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事、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企业经营的要诀。本书结合崭新的人生智慧和前沿的管理理论,全面而详细地剖析了李健熙在个人成长、为人处世、企业经营和工作生活等多诸方面成功经验,试图为读者找到入山之门径,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掌幽冥

    掌幽冥

    初世为人,市井黎民,所求者王图霸业,皆妄念。再世皇族,霸业已成,却奈何孤掌难鸣,徒嗟叹。身死入阴界,天道崩塌,轮回不再,异宝在手,看我执掌幽冥!
  • 谁埋的恶果

    谁埋的恶果

    本应学生的他却踏入了社会的漩涡
  • 淑女爱财

    淑女爱财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烟酱醋茶。明明应该是千金小姐,却天天和铜臭味儿打交道。好吧,既然,成不了淑女,索性就成富婆吧。银子不是万能呢,没有银子是万万不能的。看我如何驰骋商场,又看我如何培养完美的男人。就让银子和帅哥,来的更猛烈些吧。————————————————PS:本书拒绝TJ,坑品一流,欢迎大家积极的投票。已完结坑《越夜越嚣张》,希望大家喜欢~~ps2:江小楼建立了一个小群,欢迎大家来做客。群号:89512296。PS3:本书每日更新2—3章,每增加推荐票一百、打赏一次或收藏增加五十枚,加更一章。请大家一定要多多支持哦~~~
  • 死亡名单

    死亡名单

    本书讲述了:藤椅上的男尸、带血的子弹、丢失的珠宝盒、午夜的枪声,死亡的气息笼罩全城!碰巧参与调查此案的万斯却语出惊人,称自己在五分钟内就可破案,随后竟接连拟出六份名单,这使得周围所有人都存在作案嫌疑,随着案件的发展,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可结果却是对灵魂最深沉的拷问……《死亡名单》是惊悚悬疑类小说的经典之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 河殇

    河殇

    这是一部反映回乡知青生活的作品。本书描写了十三个人物,其中十个队员全部牺牲了。只不过,没有象过去那些高大全的作品一样,陷入千篇一律的美好高大的窠臼里,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了生活中的“这一个”。是活生生的具有个性化的文学典型。他们的牺牲也绝不是为了革命和道义,不是为那时极其盛行的极左的东西,而是带着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和人生轨迹走向了他们人生最为真实也是最为辉煌的终点。作品非常真实地描写了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场境。他们没有音乐,没有电灯,没有爱情,没有任何娱乐。但他们任劳任怨,苦中作乐,他们却有着非常好的人格素质,他们在那个时代书写了一曲慷慨悲歌的人生壮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染。
  • 倾世幺女

    倾世幺女

    (1v1)穿越异世界,沐心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灰姑娘。灰姑娘又如何,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变回令人羡慕的‘小公主’。好不容易和心上人组成CP,居然有人要拆他们CP?不管是谁,打!她自己要拆?没关系,盖回去……(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荒唐不负你

    荒唐不负你

    为什么离散了很多年的人,还会重逢,大概是上帝也觉得,不复相见的结局会让人遗憾吧。毕业六年后,中二少女与校园男神再度相见,时隔漫长的成长轨迹,还能走到一起吗?一个毒舌的设计师,一个有强迫症的处女座总监,凑在一起简直足以毁天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