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700000003

第3章 愿解众生倒悬苦

——南怀瑾小传

大凡传奇之人总有一段传奇的人生!

南怀瑾,这位世人眼中的“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诗中说:“前因后果问如何,眼阔心空且放歌。浮海十年家国事,闲情留取付梨涡。不二门中有发僧,聪明绝顶是无能。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山河亦要人。”他是一个不出家的出家人,在红尘中修行,不求出世的风姿,只做入世的事业。

年少轻狂的岁月,于每个人都是难忘的记忆。南怀瑾出生于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他遍读经书,兼及书法,但极其嗜好武侠小说,常于无人处偷偷练武。直到被父亲发现,为他聘请武师。他不像别人一样进入中学接受教育,而是在离家不远的家庙中自修。家庙里,没有玩伴,只有一位又呆又瘸的公公。在这清幽的环境里,能做的事只有读书、练武、静思。结果,几年之后,南怀瑾遍览经史,涉猎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对文学书法、诗词歌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颇有心得。更重要的是,几年的静思,使他对人生有了不同于常人的体会。

少年立志当拿云。当他从自修中学得各种知识,因缘际会,进入浙江国术馆,使自己在武术和文化上更进一步,这时抗日战争爆发。于是,他投入了救国的洪流大潮中,组建了一支小小的队伍,在因为某些原因不得已放弃后,他考入了国民党的“中央军校”。毕业后,当了一段时间的少校。后来目睹国民党官场的混乱和黑暗,便悄然身退,开始对学佛访道产生了极大兴趣。

他曾拜在名重一时的禅宗大德袁焕仙门下,专心致志地学佛参禅。后来,他为了深究佛法,一个人悄然上峨眉山闭关修炼,埋头阅读《大藏经》。再往后,他前往五通桥多宝寺闭关潜修。这期间,他除在禅修打坐外,还批阅了全套《永乐大典》等经史典籍。渐渐的,他已经完全无意于政治,对佛道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于是,他又远走西藏、西康,参访密宗各派大师,归来后便隐于杭州天竺寺,批阅了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继而在天池寺附近结茅庐清修。

内战结束后,南怀瑾离开家乡,远赴中国台湾。在贫寒困厄中仍不改乐观的心态,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部著作——《禅海蠡测》。后来,他又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当中国台湾逐渐稳定下来后,南怀瑾开始大力宣讲传统文化,传播文、史、哲及佛学等。为了把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南怀瑾成立了“东西精华协会”,旗下有“禅学进修班”、“美术进修班”、“国乐进修班”、“国医进修班”等,开设了国学、国画、书法、太极拳等课程。这期间,他出版了名著《论语新裁》,结果在中国台湾出版界引起巨大轰动。不久,南怀瑾再次闭关修炼,历时三年之久。当他再次出关时,他的声望已经越来越高。他到各地讲学,内容极广,除了儒、道、释三家外,还包括历代谋略学、中华医药、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企业管理以及诗词、书画、星相、堪舆、卜易等。听他讲课的人,小到普通百姓,大到各界高层,他的名声显于海内外,成为当世大家。他的佛学著作《如何修正佛法》、《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等深受各地僧俗大众的欢迎。

喜好佛法的南怀瑾,虽然不出家,却以出家人“自度度人”的精神,从事着“自利利他”的事业。他成立教育基金会,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捐款,投资创建十几家合资企业,在故乡温州成立医药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等,又捐资修建禅堂,还投资助建金温铁路。现今九十多岁的他,仍然讲学不辍,不断地弘法度人。他说:“此身不上如来座,收拾山河亦要人。”解众生倒悬之苦是他的愿望,他以自己的方式收拾着世人内心的山河,他的每一步,都利益着天下众生,他虽然不是穿僧衣的出家人,却是一个真正的慈云化雨作春风的布道人。

南怀瑾大事记: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

1929年,12岁时开始习练种种武艺。

1930年,13岁的南怀瑾念完私塾,开始在家自修。

1934年,17岁的南怀瑾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

1935年,他考入浙江国术馆,期间遍读藏书楼的珍贵典籍,如《四库全书》。

1937年,南怀瑾从浙江国术馆毕业,获得武术教官的资格。不久,他拉起一支队伍,自任总经理兼自卫团总指挥。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队伍解散。后考入国名党“中央军校”,毕业后入川任教于中央军校,期间开始对学佛访道产生兴趣。

1942年,25岁的南怀瑾弃职学佛,为研究佛法,开始上峨眉山“闭关”修炼。当时报载:“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垦殖,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僧奇士。复又辞去教职,弃隐青城灵岩寺,再遁迹峨眉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学仙修道云云。”同年冬,拜袁焕仙老先生为师,潜心修道参禅。

1945年,南怀瑾远走西康、西藏,参访密宗各派大师。风了和尚为其护法并安排行程,满空法师担任藏语翻译,四川高等法院首席检察官谢子厚大居士则供养他红教、白教、黄教、花教等多种秘藏法本。在此期间,南怀谨参访了贡噶活佛、根桑活佛等,得到多位上师印证,承认南怀谨为合格的密宗上师。后来,贡噶活佛还在成都古刹大慈寺,特地为南怀谨传授了显秘大小戒律,并亲手书写了藏文传法传戒的证书交付南怀谨。后来南怀谨取道重庆,离川赴滇,讲学于春城云南大学,其间又短期回到蓉城,讲学于四川大学。

1947年,返回浙江乐清故里,旋即归隐杭州天竺,细细批阅了浙江省立图书馆所藏文渊阁《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继而避乱世于江西庐山天池寺结茅棚清修。

1949年春,经波历险,始来中国台湾。不久完成了他在台的第一部巨著《禅海蠡测》,就禅宗要旨、公案、机锋、证悟、神通及与丹道、密宗、净土诸法之关系,钩玄剔要,精微阐述,为求证无上菩提大道者,架设一条登堂入室之梯。后又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和《楞伽大义今释》两部传世之作。几年后,相继受聘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执掌教席,且应邀到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

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意欲为台港工商社会注入中华文化之清泉,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取精用宏,服务于社会与大众。接着,创立了“老古出版社”,后更名为“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创立了“大乘学舍”,后更名为“十方丛林书院”,并出版发行《知见》杂志。虽日见繁忙,然南怀谨矢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笔耕不辍,《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历史的经验》、《新旧的一代》、《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国道教发展史》、《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习禅录影》、《禅观正脉研究》、《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原本大学微言》等作品也相继问世,当然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学生整理的南怀谨讲学记录。与此同时,南怀谨整理出版了与袁焕仙老师合著之《维摩精舍丛书》、《定慧初修》,出版《金粟轩纪年诗初集》和《金粟轩诗词楹联诗话合编》……。

1976~1979年,闭关修炼。

1985年,离台赴美,成立了“东西学院”,致力于东西方文化沟通,弘扬中华固有之学术。

1987年,移居香港,致力于各项建设事业及文化教育事业,相继成立光华教育基金会、国际文教基金会。

1989年以来,先后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捐款200余万元。另外又投资2000多万元创建十几家合资企业。

20世纪90年代初,投资1700万美元助建金温铁路。

至今,南怀瑾仍到各处演讲,奉献着自己的全部精力,以天下苍生为念,继续着度化众生的事业。

同类推荐
  • 为自己着想

    为自己着想

    企业就是你的船,你的每一次航行都离不开它,是它载你驶进浩瀚的 海洋,所以你要与它共命运。只有你的船安安稳稳地行驶,你才能踏踏实 实,如果你的船出现了什么漏洞,那么一定会殃及你。本书站在现实的角 度,从多个方面讲述“为企业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的观念,既有耳熟能 详的经典案例,又有深入浅出的分析展开,希望能对大家培养良好的工作 习惯、提升工作能力有所帮助。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 我的第一本性格心理书

    我的第一本性格心理书

    本书将带你走进平常不易涉足的性格心理世界,去了解一个你过去从未了解过的自己,找回本来的自己。那时,潜藏在你体内的激情将会爆发,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一个富足、充盈、具备无限的创造力和无尽的生命活力的新人!这本书带你探索人类性格的奥秘,不仅能引领你绘制属于你的“性格地图”,挖掘出其中的“宝藏”,还将教会你识别他人的“性格疆域”,从而使你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婚姻家庭以及工作求学等方面得到迅速提升,越走越辉煌。
  • 狼性生存法则

    狼性生存法则

    狼是最有纪律的动物之一,是天生的士兵,是草原上不败的铁骑。个人要成功,企业要胜出,国家民族要强大,都需要有狼的精神。本书集狼道之大成,从个人、团队、企业、民族、国家等多角度,多层面深入阐述狼性生存法则。
  •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

    《灾难面前如何守护人身安全》涉及的内容都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人身安全了,我们才可能萌生起对其他目标追求的兴趣。著名学者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见“安全”对于人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安全”是简单的两个字,却饱含着许多的祝福和期盼;安全是沉重的两个字,浸蕴着多少血泪与辛酸。
热门推荐
  • 宝座

    宝座

    每回来一个固定车主,老强过去招呼人家停好,给车主手里发一张纸。“一百五了?一下子就涨五十,你真够狠的。”固定车主说。老强嘿嘿一笑:“是老板要涨,跟咱没一点关系。”“什么呀这是,为了贯彻市上有关精神,还为了保障停车场秩序,保护我们的利益。市上什么有关精神,涨价精神吗?保护我们什么利益了?就知道要钱,啥臭水平,短短几句话快十个错别字了。”戴眼镜这位拿着纸,锁好车门嘟嘟囔囔走了,顺手把那张可恨的纸揉了扔进垃圾桶。
  • 拯救

    拯救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女权世界之大男当嫁

    女权世界之大男当嫁

    群:586998980现代AI工程师猝死,魂穿大周朝。这是一个女权世界,三国鼎立。白子玉初到异世界,刚满十六岁,要出嫁了!出嫁?神马情况?喂,那个导演,这穿越剧本明显不对啊!这里是男频,是不是拿错了?难道不应该是让我娶一个,啊不,是至少娶一个公主吗?什么?没拿错剧本?是真的要让我出嫁?呵,笑话……这根本就不是男主角该有的戏码!……大周朝,女大将军府邸,内外一片喜庆。白子玉憋屈,咆哮道:“开什么玩笑?我可是正儿八经的纯爷们!怎么可能嫁给你一个女人?!”云无忧好奇道:“郎君不似一般男子,某甚是喜欢……”“???”白子玉一脸懵逼。
  • 剥豆集(四)

    剥豆集(四)

    像候鸟适时地飞临和翔寓鸟岛,像青海湖水必然变换着宁静和狂躁,一种空灵的魅力在人们的认识和期待中浓缩、升华,成了一个具体的结晶。它就是一座形象的碑,坐落在青海湖帐房宾馆院里的壮美雕塑:佛手。以不锈钢为材料,掌心朝东握着金钢杵的佛手,傲立在装饰着莲花瓣的大理石基座上。佛手的造型典雅优丽,象征着力也象征着美。银白的手,金黄的金钢杵,七彩的吉祥莲花瓣,凝重的铁灰色大理石,都在阳光下闪烁着,挂住来往的风声呜呜作响。八面基座上镶嵌了莲花生降伏海魔、文成公主进藏、六字真言等八幅浮雕作品。
  • 天诛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集诸经礼忏仪

    集诸经礼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狐狸陛下

    我的狐狸陛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顶级医药世家掌舵人,却被至亲所杀穿越而来,却在穿越之初一眼望见了一个紫眸妖孽,从此痴缠几世轮回。“诶~哪里来的小奶狗”甄馨抱起地上油黑的一小团。某妖孽磨牙,被气的浑身发抖心中默念“是能上天入地的九尾神狐!”甄馨捧起了那一小团,往自己的怀中紧了紧:“怎么一直在抖,一定冻坏了吧。”某妖孽朝着甄馨的胸前蹭了一蹭,无节操的摇了摇紧紧缠在一起的尾巴。一旁见状的斩风惊愕的睁大了眼睛,这还是他家英明神武,盖世无双的主上吗!
  • 近在咫尺的你

    近在咫尺的你

    南绫继《他以爱为饵》后再次为爱执笔,浮波万丈,名利千场,不如眼前人。凌家少爷凌洛安的撩妹策略——进屋,拉闸!只可惜时运不齐,美人暴躁,开车开了翻斗车,偷香不成反被捶,这位一键拥有英俊、多金、迷妹成群等人生赢家体质的凌大少,从此悲催地走上了一条情商欠费、炮灰自备的不归路!
  • 我有繁星还有你

    我有繁星还有你

    网坛少女邂逅禁欲系建筑男神,一场梦幻甜蜜的星空逐爱之旅!她世界瞩目、粉丝千万,也只是他的小迷妹。以前他不知道什么是爱,后来,他的爱=唐梓。沈老师告诉你,差八岁的恋爱有多甜!著名网球选手唐梓从小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因为忘不了曾经温暖她的大哥哥沈之衡,在网球赛绩顶峰的时候毅然回国,并化身成平凡的女孩寻找他、追……他。唐梓:沈老师,我喜欢你。沈之衡:可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人。唐梓:好啦乖,那是我小时候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