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800000021

第21章 寻求共生之道——佛说圆融(3)

后来,这个毛贼改邪归正,做了禅师的弟子。

再后来,这位出身毛贼的禅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接引过很多曾经犯错的人,帮助他们迷途知返。之后,这位禅师继承师父的衣钵,他所属的禅宗也因为他而发扬光大。(使自己所属的禅宗发扬光大也是师父的心愿。)

在这则故事中,禅师开导毛贼的初衷不过是为了使一个年轻人迷途知返,却由此改变了年轻人的一生,曾经偷窃的毛贼后来成为受人尊重的禅师。不仅如此,自己希望禅宗发扬光大也由这个弟子实现了。

这便是双赢的人生。当我们用左手送出爱的时候,可能不久之后就会有人将更多的爱送进我们的右手。当在自己走过的路上撒下鲜花的种子,即使我们不再从此路过,但这些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这些花朵会将人生装饰得更美,会为与人为善者带来圆满的人生。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在《佛光菜根谭》中说:“水深波浪静,学广语声低;山高鸟飞集,德厚人自亲。”一味利己的行为会使我们失去在整个世界生存的根基。唯有与人为善,我们才能从各方得到自身发展的助力,才能获得圆满的人生。

不能圆融人我关系,是最大的悲哀

有一天,西院思明禅师去参访南院慧颙禅师。

南院禅师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西院禅师回答:“从许州来。”

南院禅师继续问:“那你带来什么东西呢?”

西院禅师回答:“我将送给您一把江西剃刀。”

南院禅师说:“你既然是从许州来的,为什么要带来一把江西剃刀呢?”

西院禅师掐了一下南院禅师的手。

南院禅师说:“侍者!取下剃刀!”

西院禅师拍了拍衣袖就走开了。

南院禅师说道:“好锋利的剃刀呀!”

圆悟禅师说,一个武士手持利剑要杀人的时候,须看准对方的咽喉,才能断他的命根;一个禅者要像这位武士灵活挥舞利剑,才能够七纵八横杀活自在。在本则公案中,西院、南院两位禅师的机锋切磋时就找到了这把利剑,这把利剑就是二人口中的剃刀。正是围绕剃刀的活泼运用奠定了二者之间的因缘,使二者深深契合。

参访是禅僧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常见形式。能够找到双方之间的契合点,便找到了双方进行进一步交流、沟通与切磋的机缘。这样,双方就可以将自己所学与从他人处新得来的禅理融会贯通,同时使双方之间的关系变得圆融起来。

星云大师认为,不能圆融人我关系是最大的悲哀。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法则,人我关系的圆融自然也不例外。如果能够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洞悉人生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可以很快找到与他人的契合点,就会被事物的表象蒙住双眼,迷失在无知的妄求中。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经营事业,一心想要发大财。可是,一无资金,二无合适的合作伙伴,这该怎么办呢?他听说王爷庙的香火很盛,前去烧拜佛有所祈求的人都能够如愿以偿,于是就决定去王爷庙上香。黎明时分,年轻人兴致勃勃地骑着自己新买的摩托车来王爷庙进香祈愿。顶礼之后,年轻人就驾着摩托车匆匆离开了。一转眼,年轻人和他的摩托车就不见了踪影。正在这时,路上突然出现了一块石墩。由于速度太快,年轻人来不及躲闪,当场就死去了。

年轻人的父亲得知儿子的噩耗之后,怒气冲冲地冲进了王爷庙,指着神像破口大骂:“我儿子对你如此虔诚膜拜,你却使他走上了黄泉路。我今天一定要打烂你的神像,拆毁你的法座不可。”

面对悲愤的父亲,王爷庙的长老忙上前劝阻:“老先生,请您节哀。王爷对令郎的虔诚十分感动,也曾设法去救他。可是令郎骑着摩托车速度太快,王爷骑着白马如何追赶也望尘莫及呀!”

故事中的年轻人热衷于经营事业本来并没有什么错,可是他采取的方式不合适。事业的因缘源自个人的努力及与他人、环境磨合的不断积累,而不是对着神像顶礼膜拜,长老的一番话委婉地指出了这一点。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欲望、妄念与空想。当洞悉了事情的真相,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就可以了解“众生同体”的道理,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因。久而久之,当这种积累经历了从量到质的提升之后,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上一层楼,并会最终达到人我关系上的圆融。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人生最大的收获是满足。”对于欲望过分痴迷,不明白因果,很容易徒劳无功。只有不断地积累和谐相处的因,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才能最终达到圆融。

坚守中正,圆融共生

佛说,不悟性德而修顽福,便成魔业。若是不能了解修行的本质,并在这上面用功,只是盲目地广种福田,修行的人就不能成功悟道。同样的,若是不能明白事情的因果就盲目地放弃自己的原则,我们也不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未知因果就妄求的事情却常常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它们的出现源自世人最美好的初衷,人们总是希望能够通过放下对自己原则的坚守来谋求共生之道。遗憾的是,这个美好的初衷并不能影响事情发展的走向。没有坚守原则的人们只会在失去底线之后,将更多的茫然不解和不知所措收入囊中。

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回顾一下自己的思想与言行,也并没有什么与他人相悖之处。如此情形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丝丝委屈逐渐涌上心头。当困惑不断加深,心头的委屈也将不断扩大,到最后竟然变成了抱怨。而当抱怨开始发挥力量的时候,我们将彻底成为妄想和痛苦的俘虏,并丧失走出困境的最佳时机。《碧岩录》中收录的懒瓒和尚的经历将会对此颓势的扭转有很大的帮助。

唐代有位懒瓒和尚,曾经在衡山上的石室中隐居。唐肃宗听到他的盛名,就派了一位使者去请他到京城去。

一位传旨的使者到了懒瓒和尚的石室。他对和尚说:“请尊者快快起来叩谢皇上的恩典。”当时,懒瓒和尚正蹲在灶边,拨着用牛粪点燃的火,好似寻找火中的地瓜。因为天很冷,和尚的鼻涕一直流到他的下颌。听了使者的话之后,和尚并没有立即答话。

“请尊者擦擦鼻涕。”使者再次提醒和尚。和尚回答说:“我哪里有闲工夫来帮闲人擦鼻涕呢?”和尚始终没有起身。

使者回去就将传旨的情况向皇上做了禀报。肃宗听了之后,很佩服懒瓒和尚。

受到皇上的器重在古代是非常高的荣誉,懒瓒和尚却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只是在灶边做自己的事。当使者将和尚的情况向皇上禀报之后,皇上非但没有责怪和尚,反而对和尚赞赏有加。由此可见,妥协并非圆融人我关系的唯一途径,坚守自己的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的我们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才不能走出妄想和痛苦的牢笼。

佛家历来重视人我关系的圆融。不过,要想达到人我关系的真正圆融,并不是要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毫无异议地全面追随,而是要双方在见解、体悟及行动等诸多方面做到求同存异。所以,我们根本无须放弃坚守自我的原则,只要在寻找双方契合点方面下工夫即可。

然而,寻找双方契合点并非毫无底线可言,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当坚持处不可一味变通。如果一个人活着不知道自己将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放弃原则的我们就会像风中摇曳的小草,没有自己的方向,随时都可能在下一阵强风的冲击下失去生命。没有航向的因缘都是恶因缘。当我们彷徨的时候,无数个可以与他人改善彼此之间关系的机会都就此溜走。

圆融人我关系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是,我们必须要牢记一条原则,那就是一定不要放弃对自己原则的坚守。一个人失去底线的时刻就是他走向痛苦的深渊、迷失自我的时刻。唯有在坚守自我原则的基础上寻找双方的契合点,人我关系才能做到真正的水乳交融。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机会在心里,在能力里,在理想里,在结缘里。”圆融人我关系就是一种结缘。要想把握住这次与人结缘的机会,我们就不能一味地跟随他人的脚步,而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唯有如此,双方的交流才能建筑在坚硬的磐石之上,才能达到真正的圆融。

同类推荐
  • 庄子公开课

    庄子公开课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无为而治”到庄周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周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老聃更远。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选择以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社会与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文化心态的描述,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
  • 活在此时此刻

    活在此时此刻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向我们展示全神贯注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热门推荐
  • 娇宠小猫妃:殿下,太腹黑!

    娇宠小猫妃:殿下,太腹黑!

    (耐心往下看哦^-^) “本殿渴了。”安珂死死盯住对方带着戏谑的深邃妖瞳。“让你倒杯茶,你瞪着本殿干嘛?”安珂气鼓鼓地,就像一只护食的小猫。明明茶壶跟水杯就在他的手边:“你,自己不会倒吗?”...别人家五岁小孩不应该是很听话的年纪吗,怎么他家的小丫头就像个浑身长满刺球的刺猬?!
  • 黑彼得

    黑彼得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黑彼得》《三个大学生》《铜山毛榉案》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作者塑造的文学形象个性鲜明,写作中把病理学、心理学等融人到侦探艺术中,形成了侦探小说独特的风格。
  • 契约情深:陆少的替身情人

    契约情深:陆少的替身情人

    她是一个不出名的三流演员,他是在金字塔顶端的风云人物。一场父亲的背叛,她沦为他掌心的玩物。“男人总是有需求的,比起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我觉得我更干净一些。”女人凑在他的耳边嘶磨,语气暧昧而又诱惑。眸色一暗,男人神情冷漠,英俊脸上却是狂躁:“你若是对别的男人也这么殷勤,我会杀了你。”女人却是冷笑:“你凭什么对于一个情人有这么的多的要求?”“凭你离不开我。”男人低沉压抑的深意的声音带着意乱情迷。她畏惧他的力量,却又需要依靠他的力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里种出个妖孽相公

    田里种出个妖孽相公

    别人穿越成公主,都是千人宠,万人爱,要啥有啥。萧灵溪穿越成公主,生活咋就这么艰难呢?刚来,皇帝老爹就驾崩,撇下一群饿疯了的老婆孩子和大臣,还有一个全国没有半粒米的破国家。老年痴呆奶奶给她定下七门亲事,被人家同一天送来休书。全国三五万人都等着吃饭,可把萧灵溪给难坏了。带着全国老弱病残发家致富,种田,经商,搞贸易,办学校,强军事……特么的!为什么送休书的人都后悔了,不带这样赖人的!这么忙,那有时间谈恋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不是男主而是女主

    我不是男主而是女主

    兰溪棹歌,歌生平。公子,在这红尘深处,您说您爱我,您,不嫌脏么。这文官朝服上织的是禽,这武官朝服上绣的是兽,在这朝堂之上,试问大人,哪个不是衣冠禽兽?您的翻云覆雨,刀起刀落间就是一族的命运,修罗战场、官场现形上,小女子一介贱民怎可高攀.魑魅魍魉,鬼魅传说,歌舞升平,迷乱红尘中,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你我在怡红院中的惊鸿一瞥。对啊,这么多年了,你就不能回头看看我吗,我还站在原地等你啊。我无法忘记你。一直以来我深夜未央,遥望明月,我心中一直想着你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

    少年查必良伤人事件

    1999年,自命为“文学青年”的周延和“小混混”查必良两个铁哥们儿同时喜欢上了美丽可爱的“校花”张娜娜,查必良勇敢地向张娜娜表明了心迹,但张娜娜喜欢的却是周延。周延虽然心中喜欢娜娜,但为了友情,他压抑自己的感情,成全査必良。不料最后却事与愿违……两人在学校遭遇了校园暴力,为了报仇,查必良走上了混混之路,最终成为“校园大哥”。查必良的蜕变,让他和好兄弟周延渐行渐远,最终少年义气致使好友形同陌路,青春分崩离析。
  • 孤独情集

    孤独情集

    人生在世,富有各种情愫。本书含有三个部分,语录,富含哲理;随笔,情感小诗;故事,祝你成长(欢迎投稿至2810237622@pgsk.com。
  • 维新侠盗(全集)

    维新侠盗(全集)

    维新侠盗1:时势英雄清朝末年,内忧外患,一场救国图强的“维新运动”悄然开启,为筹集经费,一个秘密组织由此应运而生。神秘的“药魔地宫”,到底蕴藏着什么重大阴谋?强大的“狮虎团”背后,究竟由谁来操纵?“穴蝇”滋生,“虫婴”再现,江湖谢幕,武林终结,动荡时代,谁是英雄?维新侠盗2:皇城劫难他们首先遇到的是“虎狮团”的团长,原莲山派掌门李慕仙,接着遇到药魔培育成功且最厉害的蜘蛛人,然后陷入朝廷火枪队的包围,最后与袁世凯一战。三人均身受重伤,只能救出梁启超一人。一天后,维新志士被问斩,梁少陵等三人来到法场,他们的接下来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 适度的艺术

    适度的艺术

    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意思是说事情做得过火就和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还有个成语叫适可而止,意思是说做事做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可以了。其实,这两个成语都说明了一个意思,做事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