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2800000022

第22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佛说变通(1)

【颂】祖域交驰天马驹,化门舒卷不同途,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

【评】薪尽火传,生命在于转化。只有拥有独到见解的人才能随机应变,判别休咎,辨别黑白;才能观察时节因缘,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将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一直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条条大路通长安,生活并非只有唯一的答案。我们若还在固守自己原来的观念,就是画地为牢,就会使自己被抱怨和痛苦包围,就会使自己失去补充新事物、新思想的源头活水。只有转变观念,揭开生活另一面的神秘面纱,我们才能跨越任何障碍,解决任何困难,在人生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囿于“标准答案”

佛说:“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按照“标准答案”顺序而行,一旦自己的做法与其不一致,就会变得诚惶诚恐。其实,这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就是佛所说的困扰我们许久的旧环境。我们如果总是纠结于自己对旧环境的所谓“背叛”,就会心魔丛生,失去原有的快乐与宁静。翠岩令参禅师就曾以眉毛为喻来阐释其中的道理。

翠岩令参禅师是雪峰义存禅师的衣钵传人。有一年夏末,翠岩禅师向弟子们开示说:“我用了整整一个夏天来向你们讲解佛法。请你们各位看一看我的眉毛还在吗?”

保福从展禅师回答:“做贼的人心虚了。”

长庆慧棱禅师回答:“眉毛又生了。”

云门禅师回答:“关。”

眉毛是否还在并不是翠岩禅师要问的重点,他之所以这样问,是想通过这个问题来了解诸位弟子在悟道这件事上是否循规蹈矩。显然,保福、长庆、云门三位禅师的回答会令翠岩禅师满意,因为他们三位理解问题的角度并不雷同,而且各有深意。

就像问题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样,生活中也不是只有一处风景。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与权威的意见相左而耿耿于怀。只要能够顺利地解决问题,我们就是攻克问题城堡的英雄。如果仍然坚持对权威意见的盲目崇拜,痛苦和焦虑的陷阱就会出现在脚下。

古时,一个地方有两座寺庙,其中一座寺庙的僧人去买菜,一定要经过另一座寺庙。每当此时,这座寺庙的僧人就会出来与买菜的僧人斗法。一天早上,轮到一个小和尚去买菜,刚到这座寺庙门前,庙中就出来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

“你到哪里去?”出来的小和尚问。

“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回答。

问话的小和尚无言以对,就回去请教师父。师父面授机宜:“只要问他没有脚怎么办就可以了。”

第二天,提问的小和尚一见到昨天买菜的小和尚就冲了上去,问道:“你到哪里去?”

“风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不慌不忙地答道。

提问的小和尚又一次傻了眼,只好又向师父请教。师父教他:“只要问他没有风怎么办就行了。”

第三天,提问的小和尚又见到了之前买菜的小和尚。他兴冲冲地问道:“你到哪里去?”

买菜的小和尚回答:“我到菜场去。”

提问的小和尚再次呆若木鸡。

挑衅的小和尚经过师父两次悉心的指教,为什么还会落败呢?问题并不在师父身上,而在于小和尚自己。虽然小和尚问的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回答者的答案一直在发生变化。挑衅的小和尚并没有从变化的情况出发,又因为有了师父的指点而盲目自信,所以每次斗法都是以失败告终。

世间万物变化无常。随着万物的不断变化,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就连我们自己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怎样做才能适应这不断变化的情况呢?变通是唯一的办法。只有善于变通,我们才可以跨越任何障碍,战胜任何困境,才能在人生长河中立于不败之地。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世间万物总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如果执意固守原来的模式,就会进入一条充满痛苦和忧伤的死胡同。学会变通,我们才能不再畏惧困难,安享快乐的生活。

人生如水,随时而转

圣严法师说:“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对此,我们总是不以为然,因为即使没有什么准备,生活也一直对我们展示出迷人的笑脸。然而,就是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将毫无打算的我们困在前进的旅途中,进退两难。若要走出眼前的困境,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套恰当的解决方案。

有一次,太傅王延彬到泉州招庆寺去参访。当时,福州报慈院的慧朗上座和明招得谦禅师在煮茶,把茶铫打翻了。王太傅看到之后,就问慧朗上座:“茶炉底下是什么?”

慧朗回答说:“是捧炉神。”

王太傅说:“既然有捧炉神,为什么还会让茶铫打翻了呢?”

慧朗回答:“为官千日,错在一朝。”

王太傅听了慧朗的话,拍拍袖子离开了。

明招禅师说:“慧朗吃掉了招庆寺的饭,却到江外去打枯树的根。”

慧朗问:“和尚的意思怎么样呢?”

明招禅师回答:“捧炉神会找到方便下手的地方乘虚而入。”

后来雪窦禅师提示说:“当时只要踢翻茶炉就没有事了。”

这则公案中,慧朗和王太傅借助捧炉神来切磋各自参禅的境界。在佛家看来,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是参禅的最高境界。慧朗却剑走偏锋,讲出“为官一日,错在一朝”这样充满双关意味的话来。而王太傅听后摆摆袖子,不发一言地离开了。实际上,王太傅是用参禅的最高境界来反击慧朗的诘难,这样,慧朗便失去了回旋的余地,输了法战。所以,明招禅师才会说:“捧炉神会找到方便下手的地方乘虚而入。”

“方便”二字是这则公案的精髓所在,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慧朗的剑走偏锋,也包括王太傅的沉默不言。明招禅师这样说就是为了提示慧朗只有观察时节因缘,伺机而动,才能找到转身的出路。

佛说,现在所得的,是过去所造的;未来所得的,是现在所做的。我们今日的痛苦是自己过去没有观察时节因缘、没有伺机而动所致;我们今日纠结于痛苦,不知反思,将会把痛苦带到明日,带到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欢喜。我们无须羡慕他人,也无须用自己的不如意和不快乐去臆测他人的生活。无论是幸福也好,还是烦恼也好,都是我们自己带来的。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一生中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选择,若是不能做到未雨绸缪,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我们也会变成只会在生活的夹缝中痛苦挣扎的可怜虫。唯有从自己的本心出发,用自己的澄明之心去真切地感悟生活,了解周围事物的变化,随时而转,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与快乐相伴而行。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为人处世在遇到困难瓶颈时,要能如水——遇山水转,遇石水转,遇岸水转,无论遇谁,我转!”生命如不系之舟,总是充满变数。当我们能够观察周围的时节因缘且能够随心而转时,我们便可安享圆满的人生。

收放自如,人境俱夺

俗语说:窥一斑而见全豹。佛家也认为可以从一机一境中得知事物全部的内涵。同时,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一直默默遵循的准则。然而,这条公认的真理却没有带来乐观的效果,那些凝结着人们心血的领悟和心得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毫无章法可言。这与大家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初衷相差甚远。

有一天,维摩诘大士问文殊师利菩萨:“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我是这样理解的:对于一切法而言,无须言说,无须示识,也无须问答,这就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讲完了,就对维摩诘大士说:“我们把各自的想法都讲出来吧。请问仁者,您是怎样看菩萨入不二法门的?”

维摩诘大士没有回答。

雪窦禅师说:“维摩诘大士要说些什么呢?”稍后,自己又说:“勘破了呀。”

“不二法门”是指佛家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世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在这则公案中,关于对菩萨入不二法门的理解,文殊菩萨采用的是言语表达的方式,即佛家所讲的俗谛或是第二义门,而维摩诘大士以默然相对则是对法门至高境界的最佳理解。所以,雪窦禅师采用“勘破了”来做评点。

其实,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大士的理解并不存在对错的区别,只在于能否做到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区别。能够对事物蕴涵的道理参悟透彻,并用不拘一格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便是维摩诘大士最成功之处。

反观我们自己,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不能将事物蕴涵的道理融会贯通。正因为如此,已经参悟的道理才会像散落的珍珠一样,我们的行为处世才会显得那样没有章法。我们常会对那些可以做到收放自如的人满怀敬意,并想成为与他们具有相同特质的人。可是,一旦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对于熟悉的环境与固有思维模式的依恋则会成为最大的障碍。就这样,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与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境界擦肩而过。

然而,就在我们沉溺于熟悉的环境所带来的安全感时,内心逐渐涌起的不快乐的阴影却愈发浓重。为了消除阴影带来的恐慌,我们开始审视自己,但又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检讨的地方。久而久之,原本一片澄明的心境中就会长满迷惑和恐惧的毒蘑菇。

佛眼禅师曾经在《缁门警训》中提出著名的“三自省察”,其中第一项自省就提到人生宝贵而短暂,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为无聊的事情浪费生命。如果我们整日沉溺在无法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就是一种对生命最大的浪费,不如勇敢地离开熟悉的环境,在不断的磨炼中融合自己体悟的道理,用心找回安全感的原动力。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与其总是对自己无法达到收放自如、人境俱夺的境界心怀愧疚,不如用心去做,不断体会与磨合自己学到的道理。久而久之,我们便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再为自己的安全感忧心忡忡。

同类推荐
  •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译文经典)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译文经典)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作者为著名德国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认为人是自然和精神的会合点,人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精神生活以克服非精神的本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是奥伊肯众多著作中篇幅较小,比较通俗的一本,而且比较系统地体现了他的精神生活哲学的方法、出发点、主要内容和特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对了解和研究奥伊肯精神生活哲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如去如来

    如去如来

    德兰根迥仁波切洒脱自在、真诚慈爱,却又坚强有力、个性深邃,生活中时而呈现出稚子的柔软透明、哭笑自如,又有智者的沧桑彻底、直截了当,以及行者的坚定不移、全力以赴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浓浓的慈悲与爱,给每一位有缘接触到他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生命是如此宝贵,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还有几个365天?如何过好每一个剩下365天?《如去如来》摘自仁波切自2010年至2012年间365天的微博语录,主题涉及到现代人所关心的生活、心灵等诸多层面。
  •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都市的繁华、漂泊的迷茫、生活的压力,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品味幸福的能力。为了找回内心的宁静,有的人到处奔走寻求,可是修了很多年,没有任何改变。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境遇历事炼性,对人炼心。做到心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责任和义务。当你不求回报地给予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家庭等都会顺利。
  • 哲学深处的漫步

    哲学深处的漫步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毋庸置疑。出生的不平等本身就在起跑线上让许多人失去进入上流的勇气。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不平等而放弃努力。虽说人命天定,但我们仍然有理由选择灵魂的高贵。
  • 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一本谈论人生的书,就人生如何活法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属于励志类图书。而叔本华此后一生也基本上再没写过此类书。因此,此书是叔本华很重要的一本书。另外,还附赠了《叔本华论女人》。所有对叔本华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叔本华对女人的态度是什么。因此,拥有此书并读它,会更全面地了解叔本华的思想脉络。
热门推荐
  • 金牛潭

    金牛潭

    边民皆知金牛潭深,却从不知其深几许。水深超过四百米的潭下,竟是那样的景象;朱家王朝之圣物除了能预知福祸的翡翠玲珑枕,其实还有一物,便是相传已失窃的浮纹铜盆;几千年来,令人闻风丧胆的苗疆巫蛊,究竟是什么?身中蛊毒又该如何自救?如果你知道,所有的西藏天珠拼起来其实是一幅星际航线图……
  • 冰火融刀剑殇

    冰火融刀剑殇

    轩辕时期,五行落,天地毁,人间规则打破,人鬼魔神混乱不堪,直到水火传人各值半边盛世皇城……
  • 每天醒来都要绑cp

    每天醒来都要绑cp

    作为新时代好红娘,面对着一屋子“求爱信”的萧情也是丝毫不慌【雾】你说主角们门不当户不对?不行,我凑的cp谁也别想拆!你说总有大佬易燃易黑化?不行,我凑cp的任务谁也别想搅!你说he是不可能的让我放弃挣扎?不行,小情儿出手必须得遍地是狗粮!!#今天也是个牵红线的好日子呢##我身上明明没有红线为什么老有人跟着我?!##论那些年牵的红线#ps:①坚定1vs1不动摇√②双洁必须的√③不宠我是汪汪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音乐诗人

    音乐诗人

    莎士比亚、雪莱、泰戈尔、拜伦、华兹华斯、哈代、叶芝、波德莱尔、歌德……当一个个诗人的作品被改编成流行音乐,穿越者季时发现自己好像成了无法掩盖的最耀眼的音乐人。音乐诗人?诗乐教父?呐,还行吧!ps:好吧,我就是私心,想水几首我喜欢的诗歌给你们而已【滑稽保命】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柳树抽芽时,想你!

    柳树抽芽时,想你!

    本篇小说含有叙述性诡计,请各位读者仔细阅读,留意每个细节。我衷心的祝愿各位读者可以识破所有诡计,也衷心的期待自己可以骗过所有的人。推开窗户,一阵微风迎面扑来,带着一股春天的味道。路边的柳树又发芽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她。那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一所很糟糕的高中,老师们都不认真讲课,显然不指望有人能考上大学。学生们也都不好好学习,一心想着混到毕业就算了。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

    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大唐使者王玄策受李世民之命,横跨流沙河,前往天竺,成为玄奘的第三个徒弟“沙僧”。此时玄奘已在天竺修行十二年,声名赫赫,却面临一场空前的阴谋诡局。原来,波斯与天竺两大帝国正在举行辩经大会,与会三千教众、上万观众都可与玄奘斗法,一决高下。这场看似寻常的大会,背后杀机四伏,稍有不慎,不但玄奘灰飞烟灭,而且西域将战火四起。王玄策深谙大国谋略,他的出现,让玄奘获得了整个大唐的助力,同时也搅动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突然之间,暗杀、绑架、谍案接踵而来。风云际会的西域,玄奘和王玄策一前一后、平静地步入这场人间大戏……
  • 神童向前冲

    神童向前冲

    陈凡重生了,重生到了1990年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笼子里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敢不敢来点更难的?敢不敢?PS:建了个QQ群(967253865),欢迎朋友们来吐槽送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