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3000000006

第6章 运行篇(1)

奖励与惩罚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

从上述对教育中奖惩观演变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奖惩主要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使用。在我国的今天的教育学教科书中,奖励、表扬与批评、处分是德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奖励与惩罚究竟对个体道德的发展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是如何影响个体道德的?这一部分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考察。

§§§第一节 奖惩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功能

前一部分的研究中已经明确揭示出,教育家着重强调了奖惩对于外显的个体道德行为的评价作用,奖赏就是对受奖赏行为的肯定,惩罚就是对受惩罚行为的否定。正是通过这种评价,学生良好的行为得以强化,其不良行为受到抑制。这一观点后来也为心理学的研究所肯定。心理学家从实验结果中概括出,奖赏具有信息与诱因两方面的作用,它既表示了对受奖赏行为的肯定,也表示了对个体应付出的进一步的努力所抱有的期望。但惩罚只指出了所做的反应是不合适的,而并未指出什么样的反应是比较合适的。所以,只有在对错误的选择或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指出应有的或正确的行为时,惩罚才能起到克服不良行为的作用。教育家对奖惩的道德教育作用的探讨指明了奖惩在道德教育中应该具有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应有方式,从而促进了教育实践中奖励与惩罚的使用从感性向理性、从依据经验向依据理论指导的转变。但是,奖惩对于个体道德品质心理结构的多方面的影响并没有引起教育家的特别重视。心理学家以其特有的考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深刻揭示了奖惩对个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多方面的影响。

§§§第二节 奖惩促进道德规范内化的功能

弗洛伊德认为,受奖赏和受惩罚的经历是个体道德形成的外在条件,其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了外在的规范向内在道德要求的转化。

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受快乐原则控制,它要求立即满足肉体的需要;自我受现实原则控制并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道德的维护者。弗洛伊德认为,充分发展的超我由“良知”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良知是孩子受惩罚而内化了的经验,孩子若再次产生这些行为,或甚至想要实行这些行为,就会使他感到内疚或自认“淘气”。自我理想则是孩子获得奖赏而内化了的经验,孩子若再次产生这些行为,甚至想要产生这些行为,也会使他感到成功和自豪。因此,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个体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外在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向内在行为规范和准则的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的结果是,成了他的人格中代表道德的部分即“超我”,奖赏和惩罚是促进这一转化的外在条件。

§§§第三节 奖惩的道德判断标准功能

柯尔伯格认为,奖惩为处在道德认识发展不同阶段的个体提供了不同概括水平的道德判断标准。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了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三个水平,每个水平都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为“惩罚和服从的倾向”。在这一阶段,个体的道德认识直接与惩罚联系在一起。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以行动是否受罚来判定行动的好坏,凡不受惩罚的和服从威力的行动都被看作是对的。这一阶段孩子行为的动机是避免受到惩罚,其“良心”是对惩罚的不合理的害怕。由此可见,在孩子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一种行为是否受到惩罚是其道德判断的唯一标准。

第二阶段为“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倾向”。在这一阶段,个体的道德认识直接与奖赏联系在一起。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其行为的动机是想得到赞扬或好处;对于惩罚,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则用实用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如果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那么,即使受到惩罚也是应该的。因此,是否得到奖赏就成为这一阶段道德判断的唯一标准。

第三阶段为“人与人之间和谐一致的倾向”。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扬的行为。希望被人看成是一个“好孩子”并避免别人实际的或想象的责备是这一阶段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对人类个体而言,表扬、赞扬和责备、批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奖励和惩罚;而“好人”或“坏人”是一类人,因此,到这一阶段,奖与惩给个体道德判断提供了较为概括的、一般的标准和依据。

第四阶段为“倾向于权威(法律和秩序)”阶段。这一阶段个体的注意的中心是权威或规则。所谓正确即指完成个人职责、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比较刻板地遵奉社会的习惯和规章制度,认为这是一个人的职责,注重道德规范的权威性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其行动的动机是避免正式的谴责和惩罚,以及避免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到了这一阶段,个体道德判断的依据直接由各种规范和道德准则本身提供,奖励与惩罚不再是道德判断的依据一一奖惩的道德教育作用大大降低了。

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的倾向。到了这一阶段,个体以相对的观点看待道德规范,认为它是一种通过人彼此间的协定而形成,因而可以通过民主的方式予以改变的东西。

第六阶段为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柯尔伯格认为,这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一阶段道德判断的依据是抽象的伦理原则而不是具体的规则。可以看出,到了后习俗水平,奖励与惩罚已经对个体道德判断不能发挥任何作用的。

柯尔伯格关于奖惩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的论述对教育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这一理论明确揭示出,在个体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奖惩的作用有很大不同。在个体道德发展的前三个阶段,不同形式的奖惩给个体的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的依据,从第四阶段以后,越来越抽象的道德规则和道德观念成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当个体道德发展到了最高阶段时,奖惩完全失去了作用。在历史上,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道德理想,面对最严厉的惩罚一一处以死刑也无所俱的事例就是证明。由此可见,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早期阶段,恰当使用奖惩可以达到预期的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随着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道德教育就要采用其他方法,而不能过多地依赖奖惩。

其次,由于奖赏与惩罚是处在较低道德发展水平孩子道德判断的最基本的依据,所以,如果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要对孩子实施奖赏或惩罚,那么,他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奖赏和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其目二的是要通过奖励或惩罚使孩子掌握必要的道德规范。为此,教育者必须要对通过特定的奖励或惩罚使孩子掌握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从个体道德发展的角度来看,他的任何行为在任何时期所受的奖赏或惩罚必须具有一致性。否则,道德判断标准的混乱就会成为滥用奖惩所不可避免的结果。这也给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中家庭、社会、学校协调一致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一要求就是,如果在孩子的道德教育中不得不使用奖赏或惩罚,那么,不管是家长、教师还是其它社会组织必须遵循共同的“奖惩守则”。

最后,柯尔伯格的理论为中小学制定奖惩条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从最表面的意义上看,奖励(或奖赏)具有对那些教育者认为是良好的或正确的,从而予以奖励的个体行为的强化作用;惩罚的作用正好相反,具有对个体的那些受到惩罚的行为的抑制作用。但是,通过对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关于奖惩在道德教育中作用的基本观点的考察可以看出,奖惩在个体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奖惩与惩罚具有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功能,即通过奖励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从而增强了以后出现的可能,通过惩罚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从而降低这类行为在以后出现的可能,并选择其他的行为。教育学家关于奖惩的基本观点就突出强调了这一功能。其次,奖励与惩罚给孩子提供了行为的规范,并促进了孩子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奖励与惩罚为处在道德发展早期阶段的孩子进行道德判断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综合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奖励与惩罚对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影响发生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早期阶段,而且,只有当奖励和惩罚为处在这一发展阶段的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进行评价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并对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发生深刻的、积极的影响时,它所具有的道德教育的功能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奖励的心理学效应

奖励这词是指对某一成就的任何形式的赞誉。奖励的方式不一定是给予物质的东西,它可能是一句赞语,一个微笑或是在背上轻轻地拍一下。顾名思异,奖励应紧跟着成就,奖励不同于行贿,行贿是用诱饵去引诱某一行动。行贿施于行动发生以前,不是象奖励那样施于行动之后。许多家长和教师认为,不需要奖励,因为孩子们应该以社会所许可的方式来行动,而不必对他们的行动‘偿付’什么.还有些人认为,奖励会减弱孩子们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的动力。所以他们应用奖励的次数远比惩罚要少。这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犹为明显。然而,奖励的最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本章将着以进行了论述。

§§§第一节 奖励的正面心理学效应

奖励是对别人才能或作品予以重视、赞扬。赞赏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教师真正爱学生时,注意力将不会放在学生错误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自己所喜欢和欣赏的行为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行为、能力表示真诚的赞赏;要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相信自己。假如他们因为一件事而失败了,你也要鼓励他,一句“相信你下一次一定会成功”,变批评为赞赏,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

因此,在教育孩子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行动时,奖励起着以下几种重要作用:

一、奖励具有教育的价值

如果一种行动是被许可的,孩子们就知道它是好的。就象惩罚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是错的一样,奖励就告诉他们这种行为是对的。而且就象惩罚那样,如果奖励的分量与孩子使自己的行动符合于社会许可标准的努力程度相一致的话,那么奖励的教育价值就会增强。

二、奖励是推动孩子去重复社会许可行为的动力

孩子们喜欢得到奖励式的赞许,他们日后就按照带来更多奖励的那种行为方式去行动。

三、奖励能加强社会所赞许的行为。

不加以奖励,会减弱再去干这种行为的愿望。如果孩子学习以社会所赞许的方式行动,这种行动必定是值得他们去学的。奖励在保持纪津中能起重要作用,这并不是说,奖励能取代惩罚所起的作用。在学习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中,二者部是基本要素。奖励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积极的,因为它促使孩子去做社会所期望的行为,而惩罚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消极的,因为它制止孩子参加到社会所不赞许的行为中去。

四、奖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与是非辨别能力

如果对孩子能够进行有效合理的奖励,就能够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赞赏的行为。例如,当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而受到奖励时,他就认识到这一行为是好的行为。

五、奖励能够增进孩子符合社会规范、受到社会赞扬的行为出现

一般情况下,奖励都会引起孩子愉悦的情感体验,由于这种情感的出现,孩子会重复那些受到奖励或可能会受到奖励的行为并逐渐内化为良好的品质,如道德感。奖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增进孩子心理健康。奖励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正面的肯定,这种肯定将有助于孩子自信心、自尊心的形成,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由于模仿的作用,还有利于孩子形成对世界、对他人的乐观、肯定的看法,更多的看到生活的阳光面,产生强烈的亲社会情感和行为。

下面来看以下几个案例来加深对奖励的作用的认识。

案例一:一个五岁的男孩叫明明,他把大块小块的木板搬到天井去,用了许多力气,费了好多时间,终于搭成了一座小房子。搭好以后,孩子高兴的跑过来对他爸爸说:“快来看,爸爸,我搭了一座房子。”这座房子虽然似是而非,但是毕竟是孩子的心血,他父亲就极力的称赞他,叫他再去搭。明明搭好了房子,又到书房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动物。画完之后又对他爸爸说:“这是一头象。”这是象的尾巴,这是象的头,这是象的嘴巴,这是象的耳朵,这是象的眼睛,这是象的鼻子。”父亲看到孩子的积极性,就连说“好好好”。

解析:由此可见,孩子不仅喜欢做事,而且更喜欢成功,这是因为成功了,一方面自己觉得很有趣,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父母或教师的赏识。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是很好的,父母应当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赏识孩子去做各种有益的事情。

案例二:一位博士生的体验

这位博士生在读小学的时候,是个老师和父母都认为没有办法的顽劣孩子,因此经常遭到批评甚至责骂,他觉得非常自卑。

同类推荐
  •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

    《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精心选择了一些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流传了很久,有些则是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它们犹如一面的镜子,让你的孩子能很容易地看到自身的坏习惯,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小看这些故事,它们可能是我们小时候。甚至是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小时候就听过的故事。衷心希望这《用故事培养孩子好习惯》,能帮助家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成长教育丛书)

    一位学者指出:没有什么比把儿子带到这一世界,然后把他一步步引上发展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和杰出更为辉煌的事业了。是的,家长都希望在自己的悉心教育下,儿子能够走向成功,成就精彩未来。但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做指引,教育往往陷入误区,结果事与愿违。《培养了不起的男子汉》这本书正是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建议与方法。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启发,让您的男孩早日长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通过列举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阐明了父母的言语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用温馨暖人的亲切话语向天下父母们传递家教正能量,引导做父母的应当用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来终止亲子间的言语伤害,走出自己和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误区,从而促进亲子感情,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培养出期望中的最优秀孩子。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2岁方案

    2岁方案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按照2岁小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发育、喂养、护理、培养、健康、检查就医、预防接种和用药医疗等方面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写而成。
热门推荐
  • 顶级品酒游戏

    顶级品酒游戏

    姜枫觉醒了“顶级品酒游戏”。系统给姜枫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成为谁都惹不起的一代“酒神”!新书《我的重生有点猛》已经上传!
  • 狭路相逢前夫胜

    狭路相逢前夫胜

    (键盘式网游)在和千山鸟飞绝离婚后,温尔雅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她会求着他和她复合……
  • 花痴憨凤戏江湖

    花痴憨凤戏江湖

    她,从小生长在雪山之巅。她,没有过人的姿色,却单纯、真诚和善良。如果简单能让人快乐,如果快乐能使人温暖,那么,她便是一只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温暖的花痴憨凤。他,魔教教主,阴狠毒辣;他,天下首富,温柔体贴;他,位高权重,智谋无双;他,武林奇才,个性冷淡;一只花痴憨凤,飞入江湖,将整个江湖搅得天翻地覆,风生水起。一路行来,她遭遇不同的人,经历无数的波折,逐渐成长。在如江湖一般变幻莫测的情场,她,最终情归何处?本文有点小白,轻松温情中带些小虐。各位亲亲,如果你喜欢这个故事,请多多评论,多多收藏,投上你宝贵的一票哦。你的支持是我写作最大的满足。:)感谢亲403086133为此书做的视频,亲们可以去看看,很棒哦!?pstyle=1米虫又开了新坑,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哦。喜欢的话,多多收藏和投票呀。:)《古国迷情》《重生古代钓美男》《绝色天才小老公》《姬无心》~~~~~~~~~~~~~~~~~~~~~~~~~~~~~~~~~~~~~~~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捡到一只喵殿下

    捡到一只喵殿下

    这是一个带有一点奇幻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带有一点奇幻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带有一点奇幻色彩的故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次‘意外’,阴差阳错的,造就了两人奇特般的邂逅。初次见面,你是奄奄一息的流浪小猫;再次相遇,你是尊贵无比的王子殿下。不得不说,有时候,缘分真的很奇妙。这么小的机遇,偏偏就被你我给碰到了。一切似乎来得刚刚好…本文又名《这不可能是我的男朋友》《我的男朋友竟然是一只猫》
  • 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

    我今年已经三十多了,结婚七年了,我爱一个女人,文婷,她是一个质朴、美丽,充满中国传统女性美的姑娘,她,是我的妻子。然而世事无常,婚后,我的心被另一个年轻女孩叨扰,面对诱惑,我的负罪感越来越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C城特工

    C城特工

    林诚从火车回望时,看到“千手徐”黑黝黝的枪口正对准自己的眉心。刹那间,他全身血液凝固,头脑中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千手徐”果然厉害,我还是没跑掉!“六点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林诚闲闲斜倚在座位上,闭着眼睛,心中默默计算着时间。如果频频抬腕看表,三五次之后势必会引起对面老徐的警觉,他会迅速分析出自己对时间特别感兴趣的原因,加强警觉,导致后面计划落空。别看这家伙现在一副懒散疲惫的样子,却是市国家安全局最有经验的押解高手,人称“千手徐”。
  • 去日苦多

    去日苦多

    一本译余随笔,手持杯中物,看闲云飘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闲云野鹤般的闲适自得;如世外高人般的的仙风道骨全部跃然纸上。唯有大师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阅读享受。
  • 墓盗书

    墓盗书

    荒凉的戈壁滩上,奇怪的盗洞揭开了一段神秘的旅程,盗墓者潜入墓穴,却又深陷绝境,步步惊心的墓道之中到底暗藏了多少机关?千年古墓尘封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冰层之下那一堆埋骨亡魂又来自于哪里?诡异的墓葬,致命的毒蛊,离奇的案件,让人不寒而栗,面对未知的陷阱,是继续探索?还是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