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1200000012

第12章

外婆的故事像河边的杨柳林子年年绿,外婆的故事像巴水的水夜夜流。外婆说:“熊公子就是那年秋天改名王靛青,走进巴水河边河滩上他家守靛草的那椽茅棚,开始作为王家染坊继承人种靛和染布生涯的。”

我追忆外婆讲的故事,在故事里遥望,心潮起伏。

如今用靛染布在巴水河畔已经绝迹,绝迹了差不多一个世纪,没有人知道它的全部流程。作为中国五千年传统的织染文化,翻尽史籍它的流程没有祥细的文字记载,只在先秦荀子的《劝学篇》中留下只言片语,作为劝学的比喻:“君子曰:学不可已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作为染布原料的靛草,并没有绝迹。在巴水河畔的田边地角潮湿的地方,在熊湖边的沼泽地里,还可以看到它顽强的身影。它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泡根丛生着,呈放射状地抓着地吸起营养,像线麻一样朝天的直长,枝上对生着像槐钱小的叶子,秋天开白色的花儿,结比槐荚还小的荚儿。在与水争的吴头楚尾和湖泊连天的吴越之地,古代的先民们广泛的种它,把它种湖水边,让它的根系牢牢抓住水里的浮泥,固成陆地。它是一种叫人心痛心怜的植物。现在的年轻人不知它是何物,只有七十岁以上的人才认识它,见了它满怀深情地对年轻人说:“它就是野靛草!”

它经过了五千年的世事轮回,由野生到人种,然后又是野生,其中历经了人世间沧海桑田的变化。

我作为巴水河畔的外孙,五十多年前在外婆蓝色的怀抱里长大。那时候外婆穿着蓝色的满大襟褂儿,那是满族汉化了的女性服饰。那褂儿长长的齐了膝,朝右边月牙似的缀着布扣儿,是二百多年清朝的遗风。那褂儿就是用靛染的,一年四季曳着巴水河边的风和月。我就是在那风月中听外婆关于靛儿的故事长大懂事的,从小耳濡目染,知道种靛草、打靛以及用靛染布的全部流程和艰辛。可以这样说靛儿的故事连同用靛染布的过程,应该具有考察历史文化的价值。

那时候外婆的父亲带着王靛青,走进了河滩上那一眼望不边靛草地边的那椽茅棚。那椽茅棚极简单,是楚地之人在山中或湖畔渔猎耕种临时的守所,或树或竹,扎成一排人字形的架,两面斜坡用茅草扎成把挂盖着,一头留门出进,另一头开窗透气。一进茅棚王靛青就觉得不陌生,好像在梦里见过。因为他是昔日的熊公子,昔日的他书读得好,尤其是《楚史》。他读《楚史》时从书中的插图上看过这种茅棚。那时候他向往古风觉得这种茅棚古朴神秘,所以在春暖花开的日子经常梦见它,总觉得他曾经住过。他知道这是生命之中的潜意识,说明在生命的过程中,他的根是扎在这里的。

他知道这种茅棚是母系社会“长屋”的遗迹。

在生命的长河中,母系社会是以母姓为中心的。氏族的男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属于野婚,是完全的情图意合,自由婚烟。族中女子怀春了,看中氏族之外男子,就在春风荡漾的时候野合,怀孕了生下儿女就归氏族所有,共同哺养。那种形式叫他非常向往,觉得非常符合人性。母系社会本氏族之中是不准通婚的,性管理非常严格。为了便于劳作,为了防止**,氏族中的成年男子就集中起来住这种屋子。这种屋子是用茅草搭的,选在野地或者湖畔,长长的,中间是过道,两边是通铺,通铺没有间隔。史称“长屋”。这种“长屋”进入父系社会后,被楚人演变成渔猎耕种临时的守所。

王靛青就是在这种心情之中,被外婆的父亲带进茅棚里。

外婆家守靛的茅棚继承“长屋”的传统,棚子内陈设极简单,除了种靛的工具之外,就是一张行床。工具是白天种靛。行床是晚上睡觉。工具进化了,不是石器,是铁锄。床也进化了,是行床,可以搬动。夏天可以搬出去纳凉,冬天可以搬进来避寒。有脚支地,可以防蛇蝎。床头设架,可以挂帐子防蚊虫。

外婆的父亲带着他进茅屋时,茅棚的行床边坐着一个闷头吸烟的人。那时候外婆家的王家染坊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初具规模了,忙不过来,有了“请的”。在巴水河边,“请的”就是长工,也叫大师傅。外婆家请大师傅帮着种靛草。那个闷头吸烟的就是。他姓张,是一个无儿无女,做吃讨吃,吃住都在茅棚里的单身汉。

清早起来外婆的父亲送王靛青到河滩来,沙街人都围着看,湖边那样的热闹,墩子那样的喧哗,他就是个傻子也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这对于他不是好事。

外婆的父亲就让王靛青叫师傅。

张师傅不抬头,闷头说:“师傅个鸟!”

王靛青就叫:“张师傅!”

张师傅抬起头问:“这不是熊家大相公吗?你跑来凑什么热闹?”

熊公子说:“张师傅,我不是熊家相公了,我是王靛青。”

张师傅说:“诳鬼!”

外婆的父亲说:“张小弟,实在对不起。俺有女无儿,王家染坊要人传。这是我招的上门女婿,你带他学,今年我给你两个人的工钱行不?”

张师傅叹了一口气说:“那有鸟解!你是主家。”

“鸟解”是巴河土话,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意思。

外婆说这一年从秋到冬王靛青就跟张师傅打下手学种靛草。这期间王靛于是客,主要是看。

过年了,腊月二十八外婆家吃年饭还福。牵席的时候,外婆的父亲就让张师傅坐首席,开了双份工钱,给他送了外婆的母亲做的一套衣裳。这是巴水河边辞工的规矩。张师傅什么话都没说,喝了外婆父亲敬的酒,拿着工钱就走了。这也是规矩。哪有真的在主家吃年饭的长工?

外婆的母亲说:“张师傅,还有一套衣裳呢。”

张师傅说:“留给你女婿穿吧,算是我的心意。”

外婆的父亲送到大门外,双手作揖,说:“张师傅,对不住!”

张师傅对外婆的父亲说:“主家,你的女婿很聪明。”

外面下起雪来,白天白地的盖。张师傅不回头,走进纷扬的大雪里。雪地里张师傅张嘴喷了一口酒气,唱起了巴水河边鼓书艺人唱的《簸倒歌》:“一根丝线抛江中,先钓鳌鱼后钓龙。八十岁的婆婆坐花轿,月窝的伢儿发酒疯。”那歌全是反话。

外婆的父亲送走张师傅,重新封门,还年福。

外婆的父亲就让王靛青坐首席。

外婆的父亲说:“靛青,张师傅走了,你来坐首席。”

王靛青不坐。

外婆的父亲问:“靛青,你是谦,还是不敢?”

王靛青笑了,说:“只有我不想的,没有我不敢的。”

靛儿说:“那你就坐。”

王靛青说:“理所当然。”

就在外面风雪张师傅《簸倒歌》的歌声中,昔日的熊公子如今的王靛青坐上了外婆家年饭的首席。

靛儿很感动。

外婆的全家很幸福,很温暖。

外婆说过了年,王靛青就正式住进那椽由“长屋”演变而来的茅棚,在河滩的靛地上开始种靛草的。

外婆说王靛青一种就不同凡人。

0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六九过后是春天。

巴水河边的春天,随着河水浅浅的慢慢地来。首先是风,风像米酒澄清了,阳光就白。白在天上,白在河畈,白在人的眼睛里。河滩的靛地上,冬天冰凌冻起的土纹儿化了,化成酥软的黑,踩上去沾鞋底。河畈空轻,虫蚁浮在阳光中。地上那些草就见缝插针悄悄地长,首先是黄,然后才绿,与河堤港堤上的杨柳比颜色。

蚁飞虫跃,惊蛰雷擂人的心,这时候就是河边盘靛地季节。外婆家四十亩靛地,在河滩的外沿,有杨柳栽成的墙道道围着。经过外婆家十几年的耕种,昔日沙石裸露的河滩早已种熟了,熟得足有五寸厚的黑土。沙地好,适合种靛。沙地种靛要多收二成的靛。

夜雨昼晴柳色新。外婆的父亲就驾牛教王靛青翻那靛地。靛地隔年是不能翻的。隔年是冬,冬天巴水河边干燥,若翻了那呼啸的北风扫就会沙化。栽杨柳防沙护地,冬天不翻地是外婆家从黄河岸边带来的传统。翻地用的是水牛。水牛是外婆家养的,由于一年只翻一季地,平常就放在河滩地上野放海吃,所以就格外的肥硕,元气在身。外婆的父亲掮着犁牵着水牛到地头教王靛青用牛。水牛蹄子大,大蹄子踏地无声,那就是精神。水牛肩厚,拍一把满是膘。

那是巴水河边传统的牛耕方式,几千年来就像一首配乐的叙事诗。外婆的父亲在地头摆好犁,系好两根麻纤的套,后头用托儿挂着犁,前头连着轭。轭是木轭,与硕大的牛相比,那就是轻轻的。犁是木犁,木头做的弯,就像一个“九”字。铧是铁的,生铁铸的,装在蚕头上闪着青蓝的火色。

外婆的父亲示范,教王靛青巴水河边的咤语和绳语用牛。巴水河边的牛,无论黄牛水牛,一岁穿桊,二岁下畈。一岁穿桊后,人就在河滩上让它驾犁用咤语和绳语学犁地。巴水河边的牛,极聪明,极通人性,起早教它几回,懂得人的咤语和绳语,就学会了犁地,终身受用。巴水河边用牛的咤语和绳语极古朴,极简单,人好教,牛好学。

地头上外婆的父亲手把手教王靛青。

外婆的父亲嘴里咬着牛鞭,一手牵水牛,一手将轭头架在水牛的肩上,然后用一只脚捺住一边的纤,叫:“进轭!”

水牛就进了套。

外婆的父亲喊:“挖!”“挖”就是停。

水牛就停下。

外婆的父亲将牛脖子下的轭纤系住了,轭就固定脱不了。然后右手扶犁,将犁尖抵土,左手挥鞭,“吁”一声,牛拖犁走,犁铧起浪地上翻。天地人牛合一,和谐生动。绳语是无声的,抖鼻绳子,朝里右转头,拉鼻绳,朝外左转弯,不时咤声:“走沟的!”

这些就是巴水河边用牛的咤语和绳语。

外婆的父亲示范了一遍,就让王靛青执犁。王靛青极聪明一会儿就学熟了。河畈上,空轻明媚。左手的鞭就生风,右手的犁就作响,隔冬的土地翻出了初春的气息。水牛不时“哞”一声,那是惬意的叫。

王靛青笑了,犁到外婆的父亲身边时,问:“怎么样?”

外婆的父亲说:“畜牲通人性,晓得换了新人用。它与你有缘份。”

王靛青很高兴。

王靛青总想犁深些,水牛摇着尾巴不肯走。

王靛青问外婆的父亲:“它为什么不肯走?”

外婆的父亲说:“碗无三寸水,犁无五寸土。”

王靛青马上明白了说:“五寸之下是沙。”

于是犁扶平,牛走直,犁浪生风。

外婆的父亲很高兴。

用牛是技术活,一般人很难掌握。外婆的父亲没想到王靛青一会儿就学熟了。外婆的父亲看着王靛青越犁越熟,挥鞭咤牛不着背,颠犁掉头牛听话。

外婆的父亲就站在地头吸烟,看王靛青犁。熊湖的水绿,巴河的水蓝,靛地的土黑,在春天的景色里都活了。从这头到那头,从那头到这头,河风吹着王靛青的粗布衣裳,八哥飞来跟着犁后找虫吃,像在梦儿里。

王靛青扶犁咤牛,周身血脉通畅,思绪飞扬。王靛青就觉得孔夫子真是不简单,当年他的弟子问他稼穑之事,他说:“吾不如老圃。”读书人以为那是瞧不起种田人,其实并不是那回事。孔夫子不是瞧不起种田人,而是不屑为。稼穑之植,何难之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才是天下头等的难事。

这时候在湖边放鹅的王秀才,来地头找外婆的父亲讨烟吸。王秀才除了红白喜事给垸人主礼,平常的日子就是放鹅,放一群大白鹅。王秀才不放鸭,说鸭俗,鹅才是雅。放鹅就有鹅肉和鹅蛋吃,还可以抱小鹅卖钱。清早赶鹅下湖随鹅步出去,天黑收鹅随鹅步回家,怡然自乐。王秀才也抱小孙子,教小孙子说话。说:“鹅鹅鹅,鹅生鹅蛋,鹅抱鹅。鸭鸭鸭,鸭生鸭蛋,鸭抱鸭。”响嘴儿的像声词,小孙子在他的怀里说得响连天。

王秀才讨烟吸是由头,他是来看热闹的。外婆的父亲卷一支烟递他,给他点火,他又不吸,用手拿着放在鼻上闻。

外婆的父亲问:“你为啥不吸?”

王秀才笑着说:“闻个味儿就要得。”

外婆的父亲说:“俺这烟是晒叶,是俺用河南老家的法子刨制的。”

王秀才闻着烟笑,说:“不错。闻着有上古遗风。”

外婆的父亲不懂,问:“你说啥风?”

王秀才说:“春风。”

王秀才跟外婆的父亲打邪儿。

王靛青得意了,就扬着鞭子唱陶渊明的《归去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知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觉不难也,是不难也!”

王秀才拿着烟闻,在地头高声附和,唱巴河说书人签词儿:“是不难。若难谁来耕种天下田?世事跟着犁尾走,牛耕田来牛吃草,留下谷子人吃饭。”

王靛青问:“是牛聪明?”

王秀才说:“是人聪明。”

三人就笑。风好,心情好。河边景色新。

外婆的父亲就又点火让王秀才吸烟。点着了火,王秀才吸一口就灭了。

外婆的父亲问:“为啥不吸?”

王秀才说:“满囤,你这好的烟,我舍不得吸,留着闻味儿。”

王秀才拿着烟,望着外婆的父亲笑笑,就走了。

王靛青扶犁趁着心情走。一会儿就觉得扶犁的手掌钻心的痛。那痛就一直上来。腰痛,胯子奔得痛。就喘气,喘也喘不赢。就流汗,流也流不止。王靛青就觉得这事不那么简单。王靛青就想到书上皇帝春天鞭牛劝耕。王靛青忽然明白驾犁不是难事,历代皇帝都会,难的是犁一会儿还是一直犁。犁一会儿是幸福,一直犁就是痛苦。

太阳升到中天,河畈里蒸起了雾儿,那雾儿浮在半空中。靛儿提篮送饭来了。巴水河边农忙的季节,为了节省时间,饭是送到畈里吃。靛儿青衣青裤,青青的人儿,提着竹蓝来到地头上。竹蓝用青布盖着,防灰保温。

太阳明亮,地头上,靛儿将盖竹篮的青布揭了,铺在地上当桌,从篮子里朝出掇菜,一碗腊鱼,两碗青菜,拿碗盛饭,抽筷子,饭菜的香味,弥漫在和暖的风中。靛儿喊父亲和王靛青吃饭。那声音传在河畈上,青艾空灵。

同类推荐
  • 我的模样也是你的青春

    我的模样也是你的青春

    身处他乡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对故乡产生一种眷念。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都坚信自己是一个深爱故乡的人。不管去往何处,故乡永远都是我心中的一个念想,一个无法被替代的念想。这种念想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而我自己也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赞美与思念。然而时代的发展,永不停止的前进的步伐,那些不管好的坏的变化,似乎已经容不下一家人的喜悲,装不下一代人的回忆,以致于故乡这个本应听上去就充满温情的词,最终长成了一副让人陌生的面孔,却又陌生得如此真实。你是什么时候回过故乡的?两年前还是三年前?你是什么时候觉得故乡真的陌生了?过年回家吗?趁着还有精力和时间,也趁着那些记忆还没有完全忘记,我想把我孩童时代的感情书写出来,供大家缅怀追思彼此的曾经——那个被唤作儿童和青春的时代。
  • 我的白发亲娘

    我的白发亲娘

    老娘对我说过,她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脸面,最不看重的也是脸面。我那时还小,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直到我出了那场意外之后......。这是一部充满泪点的亲情伦理小说,谨献给我的母亲及天下所有的母亲。
  • 云出终南岫

    云出终南岫

    这是一部近80岁的睿智豁达的老人的奋斗史,讲述了男主人公从终南山的大山中走出,从一名农家的孩子,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贫寒等艰难困苦,70余年人生的风风雨雨,终于成长历练为一名大学教授,善良而朴实的一生,故事朴实无华,感人至深。
  • 疯子加拐子

    疯子加拐子

    一个莫名出现在李家屯中的疯女人一个游手好闲多年的光棍废柴搭伙加凑活,沉默与反抗都只是生活的缩影
  • 挣脱面具

    挣脱面具

    小时候的单纯到长大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该如何去找寻他们或者自己的本心呢,和他们一起不活在面具之下呢?慢慢的找回最简单的自我活下去
热门推荐
  • 神天帝尊

    神天帝尊

    本想过平淡的生活,与她朝夕相伴,漫步天涯。奈何,有些人就要破坏这种美好……从微末中崛起,从挫折中成长,只有努力走向巅峰,才有能力保护她!QQ书友群:286722973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和作者有个约定

    我和作者有个约定

    李尘微:老子要冲破次元壁,捶爆作者狗头!
  • 无限玉石世界

    无限玉石世界

    顾黎遇到神秘水坑获得了辨认玉石的技能,紧接着便被拉入玉石世界。经历两三世界之后遇到了此生挚爱,韩奕言。随着玉石世界的一个又一个通过,顾黎隐约发现玉石世界的奇怪之处。它究竟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同探究下去吧。类属奇妙世界!不是悬疑文!顾黎V韩奕言冲鸭!!!隔壁《别傻傻的只知道哭》接档!等这本写完就开始更那本!爱大家!!谢谢大家支持!
  • 咫尺之间不见你

    咫尺之间不见你

    她从小就喜欢他,傻傻的追求他,为他做尽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最后,他为了功名利禄狠狠将她抛弃。他说他是爱她的,可是她还是决定放手。五年之后,她身边带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管别的男人叫爸爸,他又一次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这一次,我绝对不放开你的手,你是我的。”她莞尔一笑,过去的委屈烟消云散:“何总,请自重。”萌宝:“妈妈,爸爸叫你回去吃饭。”
  •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副本神豪

    大副本神豪

    穿越到游戏世界,变身大副本神豪,成为游戏世界首富!“我,丁玩,是要成为首富的男人!欧皇,你觉得这开场白咋样?”“不咋样。”红龙宝宝挖了挖鼻孔,“口号有什么用?打造游戏商业帝国才是你的目标。”丁玩转身就走。“老板老板,你弄啥去?”红龙宝宝慌了。“做奸商,卖军火。”丁玩回答,“开副本,做神豪!”书友群:874620320
  • 轰霆神帝

    轰霆神帝

    魂穿异界,好不容易修成武神,却葬身天罚之下,缘断仙路之前,元胎重生,这一世,洪尘要败尽诸天,寰宇称尊!
  • 神女姜月传

    神女姜月传

    姜月,曾名虞小秋,东海岸虞丘人士。家中有父有母,还有一位哥哥。十岁时,一场多年前的纠葛再次掀起,她被迫与亲人离散,流落人间,从此开启了一段坎坷的寻亲路。-1V1男强女强,修仙升级文。PS:虞小秋=姜月
  • The Marriage Contract

    The Marriage Contrac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