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3900000018

第18章 可持续发展的金融(6)

(三)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释

上述实证研究表明,集中交易度越大的基金其业绩表现越好,表明基金的从众行为推高了自身业绩,这和我们的直观判断基本是一致的。但怎么样来认识基金的集中交易行为呢?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基金有很强的选股能力(selection ability),基金共同选择的股票都是有价值的股票,而且基金具有很强的择时能力(timing ability),所有基金买进卖出的时机都掌握得很好,因此相应会获得较高的收益;二是基金的集中交易行为体现为德隆等人(De Long et al,1990)认为的“噪声交易”,在基金对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基金的集中交易行为会推高股票价格,甚至使股票价格长期偏离于均衡价值,在过程中“创造”出利润,实现收益的增长。从这个角度讲,基金并没有体现出“价值投资”,而是一种“联合坐庄”,是一种操纵市场的表现。

对于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我们这里用经典的Treynor-Mazuy模型来对基金在2001年到2006年的选股择时能力进行了检验。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除个别基金有一定的择时能力外,总体上基金没有表现出显著的选股能力,只有微弱的择时能力,这和已有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从前面第三部分的实证结果也可以看出,基金的超额收益总体为负,表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收益并不能显著超越市场平均水平,专家理财的能力没有得到显著的体现。因此,我们很难用选股择时能力来解释因为基金的集中持股带来的较高收益。

另一方面,在现实中我们却看到基金表现出明显的短期投资行为,基金投资并没有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一个证据是2003年基金对“五朵金花”的炒作。2003年基金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把“五朵金花”视为核心资产,宣称要作中长期投资,从当时基金持有的前10只大盘股看,几乎雷同。但在一轮大幅炒作后,2003年下半年银行股在基金抛售下开始大跌,2004年中期汽车股、钢铁股均开始大跌。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因为跟随基金的“价值投资”被套牢其中。另一个证据是本轮牛市以来出现的“二八”现象和“一九”现象,一些大盘蓝筹股被基金大肆炒高,远远偏离其内在价值,一些基金重仓股票的股价成倍增长,市场系统风险急剧增加,这显然和“价值投资”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另外,我国基金极高的换手率也显示出基金的短期投资行为。有关统计显示,2002年基金平均换手率为253.73%,2003年为343.42%,2004年增长到392.52%,2006年有所下降,换手率为219.02%,2007年换手率大幅增加,仅上半年基金平均换手率高达236%,折合年周转率超过450%,个别基金换手率竟然超过10倍。虽然我国基金换手率高企有缺乏避险工具等客观原因,但基金的短期投资行为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基金份额占证券市场总市值比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基金的短期投资行为显然不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相反成为市场大幅波动的助推器。因此,本文认为,基金的集中交易并没有表现出理性投资的一面,集中交易下的高收益体现出基金在逐利驱动下的“操纵市场”特征。

(四)小结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封闭式基金呈现出较高的集中交易行为。在所有涉及集中买卖的股票中,有81.74%的基金表现出了同方向的买进或卖出。其中,小盘基金比大盘基金呈现出更高的集中交易度,而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集中交易度差异不大。

集中交易度越大的基金,其业绩表现较好。高集中交易度的基金组合的夏普指数、特纳指数和詹森Alpha数值均显著高于低集中交易度的基金组合。对于集中交易度最高的基金组合和最低的基金组合,其超额收益差距为0.192个百分点。

通过对基金选股择时能力和基金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本文认为,基金的集中交易并没有表现出理性投资的一面,集中交易下的高收益体现出基金在逐利驱动下的“操纵市场”特征。尤其是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下,基金大肆推高蓝筹股制造出“监筹泡沫”可能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

这一结论对基金监管层的意义在于:在基金逐渐发展壮大的进程中,要防止基金利用其话语权优势和资金优势,滥用“价值投资”的理念,错误引导市场,营造“蓝筹泡沫”,加剧市场的波动。对策方面,从短期来看,应该尽快推出规避市场系统风险的股票指数期货,建立A股卖空机制。从长期来看,应注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使基金能够建立更加分散的投资组合。

二、过度波动的中国封闭式基金

(一)问题的提出

不少研究发现,证券市场上存在过度波动(Excess Volatility)与过度反应(Over-reaction)两种现象(Shiller,1981,Werner De Bondt&Richard Thaler,1985等)。从投资者心理角度出发,研究认为过度波动的原因之一是存在过度反应(Pietro Veronesi,1999等)。过度波动是指证券市场上的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之大与导致它波动的信息的重要性不对称,而且有时在没有新信息到来时,证券市场价格也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而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在对未来时间的预期中过分注重新信息而忽略旧信息,对近期信息的外推导致与长期平均值的不一致,也即投资者对信息过度的反应。本文将着重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信息的过度反应。由于在测量股票价格过度波动的方法上存在广泛争论,随之,又展开了对封闭式基金过度波动的研究(Pontiff,1997等)。但是,在对过度波动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进行解释的时候,目前所用模型并没有良好刻画股票价格或封闭式基金价格的波动路径,因此不能量化反映投资者情绪波动对价格过度波动的影响。而且,在证券价格长期波动中,投资者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反应程度是否是有差别的?如果有差别,那么投资者在面对好消息或者坏消息时的过度反应对过度波动的影响是怎样的?本文拟从波动率模型的角度研究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报酬的过度波动以及过度反应对过度波动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最早提出过度波动的Shiller(1981)指出,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过大,仅以信息的变动解释是不够的。这一观点的提出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红利贴现模型在股价决定理论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引起了众多学者对影响股价决定因素的研究,特别是从投资者心理角度出发,分析股价决定中的心理因素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重点。结合Shiller的研究结果,Kleidon(1981)发现股票价格的运动与次年收益变化强烈相关。这说明了过度波动的存在。接着,Shiller(1983)通过有界方差检验,将股票收益的波动与预期股息的波动进行比较,发现股票价格比预期股息的波动更大,所以价格过度波动的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心理行为或者非理性行为。但是有界方差检验对各种股票持有者的分布很敏感,Ackert&Smith(1993)发现,使用一个更广泛的分布时,将不会拒绝不存在过度波动的原假设。Pontiff(1997)建议通过封闭式基金去检验过度波动问题。因为封闭式基金的每股价值取决于基金的投资组合,它的价格波动应等于对应的投资组合波动,其价格收益率波动就不应比净值收益率波动更大。因此,通过比较两者的大小,就可以检验是否存在过度波动,而且,此检验不需要设置特殊的贴现模型。结果发现,美国封闭式基金存在过度波动现象,过度波动的来源大多属于非系统风险,大约15%的过度波动来源于系统风险,其中市场风险只能解释约2%的过度波动。Campbell&shiller(1998)通过红利/价格比率与实际的红利增长率、实际股票价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美国、荷兰、瑞典、西班牙、瑞士的红利/价格比率与股价的变动正相关,而与红利变动的关联不大;法国、意大利、德国的红利/价格比率与红利变动率之间呈现弱相关关系,而与股价的变动关系不大;日本的红利/价格比率的变动与股价的变动相关。接着,他们(2001)又使用红利/收益比率和红利/价格比率对美国1871~2000年以及1970年以来12个国家的季度累计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这些比率与有效金融市场模型的结果相反,对于预测未来红利、收益增长或者未来生产率的增长没有任何作用,而对预测未来股票价格变动有作用。Pietro Veronesi(1999)通过资产价格的动态理性预期均衡模型发现,在均衡状态下,投资者进行风险对冲会使股票价格在有利时期对坏消息过度反应,而在不利时期对好消息反应不足。但是,价格过度波动是否由投资者对消息过度反应造成,以及过度波动与过度反应的关系,学者们并没有深入展开研究,而是集中于探讨如何量化投资者情绪对过度波动或者过度反应的作用。Baker and Wurgler(2006)量化并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多种股票的影响,发现投资者情绪从高涨到低迷时,那些规模小、高波动、非盈利等性质的股票收益率较低。Baker and Wurgler(2007)又通过假设投资者的情绪波动是外生的来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发现最不容易估值和进行套利的股票的价格最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

在国内,张人骥等(1998)研究上海证券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时,发现异常报酬率对赢家组合是一种负相关关系,而对输家组合则是正相关关系,所以在整个的观察期内都不支持过度反应和有效市场的假设。沈艺峰、吴世农(1999)则不同意张人骥等(1998)的部分研究结论,主张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倾向于拒绝接受过度反应的假设,但同时支持市场有效的假设。梁冰、顾海英(2004)应用Jegadeesh和Titman的研究方法,通过延长不同组合策略的持有期,全面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短中长期的过度反应现象。研究发现,在短期水平上,无论赢家组合还是输家组合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动量利润,赢家组合的动量利润大约为输家组合的2倍。在12到24个月的中长期水平上,赢家组合与输家组合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反转策略最高可以获取14.36%的超额收益。许承明、宋海林(2005)在我国首次研究了中国封闭式基金价格报酬与净资产报酬的数据特征及其影响关系,发现中国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报酬相对于基金的净资产报酬一方面存在过度波动,另一方面又存在反映不足;通过检验表明投资者情绪风险对价格报酬过度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而Fama的三因素风险因子对价格报酬的过度波动几乎没有解释力。陈健、李湛(2007)利用Pontiff(1997)的过度波动检验方法,研究中国封闭式基金在熊市环境中是否存在过度波动,发现封闭式基金存在过度波动现象;在熊市不同阶段、不同规模基金的过度波动程度存在差异;随着熊市不断加深,过度波动幅度在减少;约有43%~52%的过度波动风险能被市场风险、小公司风险和封闭式基金特有的系统风险解释。李雄军(2007)认为,股市所有制结构的国有化以及股民的经验、心理与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导致股民信心的过度波动,而股民信心的过度波动与投机性机构投资者制造股票差价的倾向又导致了股市过度波动。

但这些研究的缺陷是:一是仅仅考虑了投资者情绪对过度波动的影响,但没有区分投资者情绪是过度反应还是反应不足;二是没有将过度波动和过度反应直接紧密结合起来,大多数研究仅仅以“规模效应”等代表投资者过度反应是不够全面的,这可能导致低估过度反应对过度波动的影响程度;三是大多数文献没有同时对拥有好消息和坏消息时的过度反应与过度波动关系进行详细分析。

本文采用Pontiff(1997)对封闭式基金价格过度波动的定义,用统计方法对中国封闭式基金在牛市和熊市环境中是否存在过度波动进行检验;在存在过度波动的情况下,采用波动率模型刻画在好消息和坏消息下的过度反应对过度波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以中国这种新兴市场为例,对封闭式基金价格的过度波动、投资者情绪的过度反应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并希望从量化的角度对中国封闭式基金的市场表现给出更多的理论与经验的解释。

同类推荐
  • 商业信条

    商业信条

    继《把信送给加西亚》之后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又一力作。《商业信条》汇集了阿尔伯特·哈伯德一生商业思想的精华。这是一本关于忠诚、主动、敬业等商业法则论述的力作集合,也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对商业法则的最高感悟。成功与卓越其实就是一种心态。追求卓越,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

    《小众经济创业课:社群经济与小众文化创造的新蓝海》从小众经济诞生的时代背景出发,深入揭示了小众经济的产生、存在及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结合生动详实的案例分析了诸多小众生意的得失成败。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间市场的陷落、小众经济的兴起、社群经济的崛起,弹幕视频、小众游戏、虚拟偶像等文化潮流引领下小众文化的兴起,差异化定位、重度垂直的行业壁垒等新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商业机遇。
  • 趣味经济学100问

    趣味经济学100问

    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仅仅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本书帮你找到了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全书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突出趣味性,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本书将为那些希望轻松学习经济学的读者提供愉快、轻松的阅读体验,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今世界,面对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区域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怎样使各区域集体发展、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取得竞争优势,这是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门经济学理论要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热门推荐
  • 恋爱玛奇朵

    恋爱玛奇朵

    古灵精怪的黎妃雪在父亲的安排下,以一个新的身份转入当地的贵族学校——枫林学园。然而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她不甘现状,乔装成一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进入枫林学园。岂料在进入枫林学园的第一天,因误闯禁地,在那片残阳如火的枫林中,她遇见了两个命中注定的少年……故事的背后,冥冥中,究竟是谁的安排?谁的算计?
  • 人间唯安久

    人间唯安久

    她是最不受宠的将门嫡女,但没关系,她还有一身医术。只想治病救人,不愿谈情说爱,为何偏偏缠着她不放?“我的人生只有一次,怎能赠予不爱之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万有灵力

    万有灵力

    万物有灵,生生不息,此生彼灭,万界守恒。恒则有定,定则昌盛,盛则多欲,欲而无尽。崩天碎地,追名逐利,江山美人,梦断长生。“回首此生,所得所失,不过云烟,一入轮回,终归于无。”“那我就踏破天地,斩断轮回,即使毁掉万界定律,我亦往之!”几度岁月,几度恨……少年云小天,下山入世,闯荡天下,一世经历,又入轮回梦。于现世之中寻身世,于天机之中寻生机。所见所闻,所失所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是轮回至此?
  • 我是你的不二之臣

    我是你的不二之臣

    “他们说我天煞孤星,命里克夫。” “我不怕。”“说我水性杨花,勾三搭四。” “我不信。”“狼心狗肺,爱上我会很苦。” “我不苦,”男人薄唇轻掀,神色认真,“其他人怎么说,我不在乎,因为那是别人。我只在乎你,因为你是顾长欢。” 后来,她浑身浴血,拉着他的手:“薄慕寒,我病了,控制不住我的手,你救救我好不好。” 他说:“欢欢别怕,我帮你擦干净。” 你是我的光明,亦是我的天上人间。
  • 网游之护琴计划

    网游之护琴计划

    《异世界》是一款全息游戏,而游戏里面,却有三种人。除却玩家和NPC,还有……异魂。他们说,异魂是游戏内智能程度最高的NPC。他们说,尽力施援,获得奖励,如果毁了那就毁了。凤凰镜,潜龙渊,还魂海种种地图真的只是数据拟造出来的?是真实还是虚假,是棋局还是命运?所谓《异世界》的诞生,究竟是护琴,还是唤琴?——简介无力,1v1,慢热,主剧情,伪网游,逻辑已死。
  • 世界这么大还是喜欢你

    世界这么大还是喜欢你

    我问王先生我做过最让他感动的还很正常的事是什么,他说是在瑟瑟发抖的冬天,我围着围脖在操场等他跑完步回去硬塞给他50块钱的时候。我愣了,“你说的是我吗?那么冷的天我会出宿舍?”“怎么不是你?除了你还有谁那么傻,那么冷的天,就傻傻的站着,动都不动的,我当时也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姑娘呢,还好,这傻姑娘是喜欢我的,那个时候真的特别感动。”“我为啥不等上课在给你?”“那谁知道?”“那还真是傻。”“不然我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原谅你呢?”我这个心里美啊,抱着他亲了好几口。“不对啊,王先生,这事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你丫的不会说的是其他女生吧?可是这么傻的事确实也只有我做的出来啊!”
  • 任正非管理日志

    任正非管理日志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CEO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为华为20年来的经营管理实践所证明。本书第一次以“管理日志”的形式,全面梳理、总结了任正非的经营管理思想,以国际视野对任正非的经营实践进行分析、评述,回顾了任正非在华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所发表的观点及背景,探索了任正非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并针对其他企业给出了具有实战意义的“行动指南”。
  • 七月的鞭炮声

    七月的鞭炮声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