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4100000012

第12章 国外证券化实践:对次贷危机的审视(2)

在发起人与安排人之间,具有信息优势的是发起人。由于发起人可以通过发行原始贷款获得中介收入与转让溢筹。显而易见,原始贷款的规模越大,发起人的收入越高。因此,发起人有着与抵押人共谋,制造不实贷款申请的动机,进而不仅可能造成前面提到的掠夺性放贷(贷款方诱导借款方过度贷款),还可能形成掠夺性借款(与掠夺性放贷相反,指的是借款方诱导贷款方过度放贷,即此时信息优势方为抵押人,如抵押人造假以成功融资)行为。

当然,为了防范抵押贷款中的造假行为,证券化过程中是设计有许多应对机制的。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安排人的严格审贷,在证券化过程中分立发起人与安排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通过严格审贷来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安排人与发起人多为同一家公司。一旦安排人没有对风险有足够的重视,进行审慎的查核,就很难避免发起人大量造假现象。如Rucker(2007)指出,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安排人审查不严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二是发起人的信用担保。在证券化过程中,要求发起人就抵押人资信做出声明和保证,进行承保。一旦发生违约,发起人往往有义务回购不良贷款。但这一回购条款设计能真正起作用的前提,是发起人有足够的资金回购这些贷款,从“次贷危机”的教训看来,这实质上反而强化了流动性对于金融体系的重要作用,发起人的流动性风险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之一。

(3)二级市场之二:安排人与第三方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这里所指的第三方包括了为安排人持有贷款池提供融资的暂持贷款人(warehouse lender,其目的是为实现外部信用增级)、资产管理人和信用评级机构等。相对他们来说,安排人在掌握抵押贷款的质量上都具有信息优势,由此容易出现逆向选择现象:安排人将劣质贷款证券化,而保留优质贷款。下面分别说明:

①与暂持贷款人的逆向选择问题:

一般说来,在证券化过程完成之前,安排人都是抵押贷款资金的提供者。如果安排人本身就是储蓄性机构,这部分资金一般可以内部解决。而对于专业安排人来说,在完成证券化实现再出售之前都需要从外部的贷款者(即暂持贷款人)那里得到融资。由于暂持贷款人对抵押贷款价值具有信息劣势,故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对抵押资产价值的高估,如对初始贷款人的深入核查,折扣贷款、收取信用利差等。其中,折扣贷款即超额抵押,如就抵押资产价值100万的贷款,暂持贷款人只提供90万的融资额,剩下的10万头寸由安排人自己承担。这种方式简洁明了,不需支付第三者费用。但超额资产在证券未到期前不能移作他用,流动性受到限制。

事实上,上述折扣机制的设计,使得第三方贷款人对基础资产价格判断的逆转可能使发起人(或安排人)陷入困境。Wei(2007)和Sichelman(2007)都指出,在2007年上半年大量单一业务结构型(无自身储蓄业务支持的)发起人的倒闭均与他们无法应对第三方贷款人的超额抵押要求有很大关系。

②与资产管理人的逆向选择问题

在抵押贷款证券化中,一个重要机制是破产隔离机制。贷款池会由安排人出售给SPV,由SPV来发行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对于证券化方式的信用转移功能而言,SPV起着核心作用。一方面,它保护了投资者不受发起人或安排人破产的影响。另一方面,只要不触及发起人所做的外部信用增级条件(如有关回购的陈述与保证),一旦贷款出售给特殊目的实体以后,抵押贷款的损失就不会传递给发起人和安排人。

在此基础上,安排人承销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给资产管理人(主要指各种基金管理机构),这些资产管理人是最终投资者的代理人。显然,安排人与资产管理人之间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安排人具有信息优势,由此可能引发典型的柠檬市场问题。为减轻这一问题,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如重视安排人的声誉、安排人以自有资金对这些证券化产品进行信用增级、以及资产管理人对安排人和发起人进行核查等。

③与评级机构的逆向选择问题

评级机构对抵押支持债权进行评级,对信贷质量的判断通常依据一套公开的评级标准,将贷款池的风险特征归于估测的损失分布,以此来考察一系列与信用质量相关的指标,如违约率、回收率、损失率等,据此评定信用等级。以损失率为例,评级机构根据某一特征损失分布,来计算要某证券达到某一给定信用级别所需的信用增强。就评级机构的评级而言,仍然存在柠檬市场问题(安排人具有信息优势,评级机构对安排人和发起人的核查仍然有限)。

(4)二级市场之三:服务商(servicer)与抵押人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抵押贷款通过二级市场出售,产生了新的债权人,他们对最初的抵押人并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SPV都会雇佣服务商负责按期收汇证券化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向SPV预付抵押人未支付的利息、记录本息、向抵押人提供客户服务、保有支付税收保险的相关款项、联系欠款的抵押人、管理断供和资产处置。服务商的收入来源一般来自SPV的定期付费。在很多情况下,服务商都是由发起人兼任的,原因在于他们在了解初始抵押人信息方面最有优势,便于转付本息。

所谓道德风险,是指重新配置风险所引起的事后行为模式的变化。如以保险为例,当被保险人无须承担全部恶果时,保险就容易诱导事后的风险行为。在抵押贷款市场中,也存在类似问题,一方(抵押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其后果是与另一方(服务商)共担的,但前者(抵押人)的行为既难以观察又不负全责。因此,在管理贷款违约方面,抵押人与服务商间存在典型的道德风险问题。在服务商与投资者激励相容的情况下,服务商会尽力管理违约贷款以实现损失最小化;而当抵押人疲于偿付贷款时,可能会难以支付各种税费和物业维护费用。如抵押人未支付物业税可能导致投资者行使留置权时的成本增加;不支付物业灾害保险等可能使投资者存在全损的可能性;懒于房屋维护则可能使房屋的市价受损,加大断供时投资者出售物业的费用。而在接近断供时,抵押人往往是没有动力进行上述举措的。

为防范上述问题的出现,一般的解决措施是,要求抵押人定期向服务商缴纳保险和物业税费,而当抵押人未预付这些款项时,则由服务商代表投资者进行支付。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服务商在判断损失可能和回收物业方面过于轻率,对服务商回收违约债权的行为,美国政府出台了许多法案进行规范,如《房地产清算程序法》(“the Real Estate Settlement Procedures Act”)、《正当债务催收作业法》(“Fair Debt Collection Practices Act”)等。

(5)二级市场之四:服务商与第三方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服务商在抵押贷款资产损失实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穆迪公司(Moody)认为,服务商的质量会给抵押贷款损失带来正负10%的作用;而损失无论对投资者,还是评级机构都会产生影响。一般说来,投资者总是想最小化损失,而评级机构总是想更精确地评估损失程度。因此,他们都不免会与服务商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一方(服务商)的行为会直接影响证券化资产的现金流,但其行为却难以观察,损失后果也与他方共担、不负全责。

①与资产管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

服务商的收费标准是抵押贷款本金余额的固定比例。此外,服务商一般是月初查收抵押人各种预付款项,而在月末才分配给投资者,这样一来,服务商也可以获得浮动的利息收入。

服务商与投资者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合理的垫付费用,二是贷款变更与断供决策。

首先,就垫付费用来讲,服务商具有报高的动机。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只要认为还不存在偿付问题,服务商都会向SPV预付未付利息(有时甚至包括本金),换言之,抵押贷款一般是有90天的滞纳期的。在预付利息的同时,只要抵押物业还存在,服务商就还得缴纳各种物业税和保险费用。此外,一旦断供,在物业变现前,服务商都还得支付各种费用。显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尤其是当断供资产的回收率还较好时,服务商都会倾向于报高费用。

其次,对服务商而言,取消抵押人赎回权所产生的大多数费用都是固定且在早期发生的:如在服务系统中进行登记、首发通知信函、进行各种税费分析和预付准备等。与此同时,贷款服务期越长,服务商的收入也会越多。由此可见,服务商会希望抵押贷款在其帐薄上的存续期尽可能长,这就使服务商有很大的冲动变更违约贷款的期限,推迟断供。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平衡以下矛盾:一方面,从理论上说,除了要在服务协约中制定严格条款限制贷款变更,资产管理人(投资者)还需要对服务商的费用情况实施严格监控。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当一部分投资人努力监督时,另一部分人总是会搭便车),资产管理人(投资者)往往倾向于放松对服务商的监控,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监控费用。因此,评级机构对服务商的质量评级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此外,服务商声誉与主服务商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服务商声誉,是指为维护声誉,致力于长期运营的服务商会加强自控,尽量减少道德风险现象。主服务商制,是指由一个主服务商负责监控服务商是否较好履行着贷款池和服务协约,它会核实服务商的报告、复查违约贷款的服务情况、代表信托实体纠正服务商的违约行为。

②与信用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如前所述,服务商的质量也会影响证券信用评级。因此,为了最小化这种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一般会深入审查服务商,根据审查结构调整证券评级,并公布调查结果供投资者参考。

服务商的质量评级旨在考察服务商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预防和减缓损失的优劣。它包括了对清收/客户服务的评估、损失减缓、断供时机管理、经营水平、人力资源与培训、财务稳定情况、容灾等相关技术、法规遵循度、监管与财力情况的考察。具体来说,通过将服务商的实际历史损失情况分为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程度,以及服务商清收与服务管理能力两部分来完成。就评级机构的评级而言,仍然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只能依赖评级机构的严格核查来解决。

(6)二级市场之五:资产管理人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

在金融市场中,尽管投资者提供了购买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资金,但由于他们大多不具备专门的金融知识,所以通常是由资产管理人(主要指各类基金)代表其制定投资策略,审查可能的投资品情况,以最优价达成交易的。显然,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之间对理财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投资者并不一定完全理解投资策略,也不知道资产管理人的能力究竟如何,是否对投资品进行了足够的研究审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投资委托书、用相应基准或与同行的业绩比较等措施来缓解投资者与资产管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例如,公共养老金会限制资产管理人所投资证券的信用等级,以某一基准指数来衡量资产管理人的能力。再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会限制参保银行投资于高风险证券,或者提高风险资本金要求(风险权重是基于信用评级做出的)。而结构设计精美的CDO通常会获得较高的信用评级。

此外,投资委托书中的很多条款都会涉及到信用评级。由此可见,通过提供对相关证券的信用评估,信用评级机构在证券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者正是借由评级进行投资决策的。

(7)二级市场之六: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的信息不对称

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来自安排人而非投资者的付费,这无疑形成了投资者与信用评级机构间潜在的利益冲突。投资者对评级机构所采用模型的优劣很难判别,信用评级可能存在影响投资人利益的两类误差:一方面,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与证券化产品的日益复杂,模型本身的客观误差难以避免;另一方面,评级机构收入来自于安排人所导致的利益问题,也可能使评级机构不能完全公正地评级。

这种由安排人付费机制所产生的利益冲突广受诟病。如Tomlinson和Evans(2007)指出,以穆迪公司为例,其2006年44%的收入都来自结构化金融产品。一些研究指出,在这种收入激励下,很难保证评级机构做出完全客观、独立严苛的评级。

Ashcraft和Schuermann(2008)认为,已有的两种机制使主观误差并不突出:一是评级机构的声誉机制。声誉是评级机构运营的基础,因此,很难想象评级机构会为了赚取来自结构化产品的收入而拿声誉来冒险,有意提高相关证券的信用评级。二是评级和降级标准的公开报告,主观地歪曲模型结果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3.2.2次贷危机与信息不对称

下面,不妨从信息不对称这一视角对次贷危机的生成机制做一个简单的考察。

同类推荐
  • 大数据在中国

    大数据在中国

    也许是迄今为止最易懂、最实用的大数据类图书!因为,除了本书,再也没有另外一本书让你如此接近中国大数据时代的现在与未来!本书中用最精简的文字、最详实的案例分析了大数据的特点、原理以及在当下中国各个领域的运用。同时给我们企业与个人提供了新的参考——大数据时代将对中国企业转型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如何将“大数据思维”转化运用到管理、营销以及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个人又该如何搭上“大数据”的快车实现商业价值与个人理想?
  • 王健林内部讲话:最新版

    王健林内部讲话:最新版

    王健林内部讲话为你讲述从将军梦到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如何完美转型实现人生梦想?从商业地产到东方好莱坞,王健林如何跨界经营打造企业文化?从中国到进军海外,万达集团如何成为知名跨国公司?万达集团飞速发展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诀?在每一个关键时刻,王健林有说过什么、做过什么?王健林内部讲话详细阐释了王健林的商业胆识、企业目标、智慧决策、执行力度、速度优势、创新理念、产品开发、人才战略、内部管理、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王健林内部讲话深入挖掘出万达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并指出创业领袖王健林所扮演的角色。
  • 每天读点管理学和领导学

    每天读点管理学和领导学

    领导与管理有着泾渭分明的边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领导就是率领并引导大家朝着一定方向前进,而管理就是负责某项工作使它顺利进行。也就是说,领导是要做正确的事情,而管理是要正确地做事情。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者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这句话深刻地阐述了领导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管理和领导互不相同——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同仁,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
  • 就得这样做销售

    就得这样做销售

    任何人都能销售,但只有找到自己方法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销售人员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假设客户所做的一切都符合一定的道理,因此,他们经常将某些“通用销售法则”用于所有客户。实际上,这些通用法则可能对一类客户有效,而对另一类却没有一点用处。所以,在销售中你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才能使你的销售业绩长红。
  • 你的团队离成功只差一位合伙人

    你的团队离成功只差一位合伙人

    合伙人的时代已经到来,共创共享共担将取代简单的雇佣关系,合伙人将取代职业经理人,有潜力的员工也将以事业合伙人的身份真正主导自己的事业与未来。创业者与管理者只有不断吸引优秀的合伙人加入,才能保持团队的战斗力。本书帮助潜在合伙人更深入地相互了解、建立互信和默契,发挥每个人的优点。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王不要跑

    冷王不要跑

    一次意外,她竟然穿越了,花痴的她竟然爱上了一个美男子。可美男子却高傲的抬起了头颅,对她视而不见。上房顶偷窥,夜闯王府,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终于她如愿以偿的进了王府,当她有了他的孩子的时候,他却冷眼相对,怀疑她和别人有染。他从不会尊重她,她含泪喝下堕胎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觉之咒

    觉之咒

    少年与少女踏上的寻找真相之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火影之制霸系统

    火影之制霸系统

    新书《绝地求生之天幕》近500人莫名其妙出现在一艘老旧的游轮里,广播里传来了指令,面对未知和丧失性命的恐惧,一路杀戮,只为追求幕后的真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漫品红楼

    漫品红楼

    本书以人物为经、时间为纬,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触,不仅将“红学”研究成果以通俗化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而且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红楼梦》的诸多心得。概而言之,本书不仅推翻了很多陈旧的定论,而且提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见解,而这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更不要说其文字的老辣与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