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6300000002

第2章 流动的生命(2)

童年永恒

人都不会忘记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拥有爱。

我的童年也有爱,那爱来自祖母温暖博大的胸怀。只要扑到她的胸怀里,我就觉得幸福和安全。她那饱满的天庭里,藏着超人的睿智;她那丰满的嘴唇里,常常吐出温柔的语言;她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里,总是射出和蔼的光芒,这光芒就是照耀着我童年生活的阳光。

小学老师教给我一首“乌鸦反哺”的歌,那首歌的曲调很优美,我常常挂在嘴边哼唱着。我多想快快地长大,像乌鸦一样,反哺我的祖母,报答她的养育和爱抚之恩。

在我小学六年级的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后忽然不见了亲爱的祖母,待到下午放学归来时,她已经安详地躺在了床上。我不能相信这就是死亡,因为她的神态像平时一样。当时我尚不明白死亡的含义,可是它却偏偏地降临到了我最爱的人身上。她去得实在突然。但是一点儿也不痛苦,也许是因为她的心地太善良,所以才能够安静地隐去?

然而从此之后再也不能安静的,却是我的心。因为再也没有人给我缝制棉袍,让我抵御冬天的寒风;再也没有人准时为我做好营养丰富的饭菜,等着我下学回家填饱肚子;再也没有人用温暖的双手,轻轻地抚摸我的头发;再也没有人用温柔的语言,来安慰我脆弱的心田;再也没有人为我的年年考第一,闪出灿烂的微笑;再也没有人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寄托在一个小女孩的身上。

多少回在梦里,我又看见了她,不是影子,而是真真实实的她,我紧紧地抓住了她的手,欣喜若狂地叫着:“奶奶!奶奶!”我抚摸她的脸,搂着她的胳膊,把头埋在她的胸怀里,想把心里所有的话,全部倾诉给她。

梦醒之后,是我最失望的时刻。心立即下沉,仿佛是从一座高山上,猛地摔到了谷底。我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人有来世。然而我最希望能把梦境变成现实,希望祖母能够复生,我能与她重逢。四十多年了,我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痴想。

天地相隔,无法相聚,而又极想相聚,这种无以排解的思念之情,总是缠绕着我。凡事,一旦失去了以后,才更醒悟拥有时的宝贵。为了能与祖母团聚,我真想让时光倒流,我真愿意永远在童年。

(原载《女子文学》1996年第4期)

过年

儿时过年,真有意思。那时候的北京城里,人烟稀少,即使走在闹市中心,也看不到多少人。因为人少,一般的人家,都住独门独院,假如有四五户住在一个院子里,就被称为“杂院”了,何曾见过像现在这样一个院子里住着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壮观情景呢。

进入阴历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筹办年货。一到腊月二十三,祖母、曾外祖母和姑母还有我的奶妈诸人,就着手准备年饭了。按照老人们熟悉的风俗,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是不准动刀动剪子的,所以正月十五以前入口的饭食,必须在腊月二十九以前准备好。只见她们天天待在厨房里,包饺子,蒸包子,馅儿非常丰富多彩,有猪肉的、牛肉的、羊肉的、鸡肉的,素菜的——韭菜的、茴香的、扁豆的,荤素搭配的,分别包出了不同的外形,不同的花样,然后放在大笼屉里,摆在房子外面的回廊上,这回廊就成了天然的冰箱。南房背阴的墙上,还挂满了已经宰杀干净的鸡、鸭、兔子,厨房里的水缸中,游动着欢蹦乱跳的鲤鱼和其他的什么鱼。她们还找出了存放很久的许多细木模子,把面粉塞在里面,再把芝麻、冰糖、红糖、红枣等等填塞在面粉里,蒸出形态各异的桃、石榴、苹果等等甜面点,在每个面点的中间,郑重地点上一个大红点,表示喜庆和吉祥。

最高兴的当然还是小孩子。除了有许多好吃的东西之外,就是玩。从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的拂晓,就有一拨又一拨的人来给祖母拜年,他们先是冲着正房条几上供奉着的祖宗牌位磕头,然后就给坐在祖宗牌位旁边的祖母和曾外祖母磕头。我还没有睡醒,一个又一个的装着“压岁钱”的红包,就悄悄地放在了我的五斗橱上面。然而最让我开心的还是来了一位又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表姐姐,表妹妹,一块儿玩耍,跳房子,捉迷藏,过家家,用双手撑着红色的毛线编织各种各样的图案,一个人讲一个故事,轮流着讲,再说些只有小女孩子才感兴趣也才能够会意的悄悄话,排着队在院子里结的冰凌上滑“冰出溜”,实际上就是“土法滑冰”,不管是谁摔了一个大跟头后,都拍着手哈哈大笑。

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名气最大的当然是厂甸。厂甸里卖着各种各样的吃食和玩具,最引人注目而难以忘怀的吃食是通天大糖葫芦,平常日子卖的冰糖葫芦只有一尺来长,可是过年时厂甸卖的大糖葫芦却有一丈来长,顶尖上还插着一面小小的红旗,小孩子需要仰起脖子才能看到它的顶端,我当时就怀疑这样大的食品是否有人会买,但是这个大糖葫芦却成了每年厂甸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玩具的花样也是多彩多姿,有毽子,大大小小,都由鲜艳的彩色鸡毛装拼而成;有空竹,长的,短的,大的,小的;有风车,那是一个木制的平面架子上,左右两边装饰着很多圆形的小轮子,只要有风吹过,小轮子们就会飞速地转动,同时发出好听的音响;还有一种叫做“步步登”的玩具,用老北京话发音,前两个“步”字应该读成阳平,第三个“登”字应该读成去声且加儿化,这种玩具实际上是一个玻璃器皿,被料器工人们吹成喇叭型,脖子很长,喇叭口很短,形状很像北方农民手中持有的那种吹奏乐器大喇叭,但是“步步登”的喇叭口是封死的,而且口底的那层玻璃极薄,只要用力一吹,那层薄玻璃就会发出“步步登,步步登”的很有特色的声音,很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我被老人带着逛厂甸时,就常被它的声音所吸引而走不动路,所以至今仍对它的形象记忆犹新。但是厂甸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似乎还是一种气氛,一种喜庆的,吉祥的,热烘烘的,笑哈哈的,大人孩子全家同乐的,互相熟识的人家在此巧遇的,互不相识的人家在此礼遇的,那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让人觉得温暖,合意,舍不得,忘不掉的气氛。所以只要是童年时期逛过厂甸的老北京人,只要一提起厂甸的名字,没有不觉得留恋的。

当然,随着生活的逐步现代化,厂甸仿佛已经变成了一种久远的风俗,一种曾经有过的民俗,而只被老北京们怀念着。“过年”这个词儿也早已被“春节”一词替代了。但是,我相信,不管历史的年轮怎样飞速流转,中国民俗中那股固有的,充满了乐观情绪与人情味儿的气氛,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

(原载《羊城晚报》1996年2月24日)

老北京纪事

(一)安静的文化古都

儿时的北京,与今天的北京,很不一样。

记忆中的北京,是安静的,与今朝的喧闹,有天壤之别。

除了安静,还是安静,——安静的街道,安静的四合院,安静的气氛,安静的人们。走在胡同里,几乎见不到行人。即使是在大街上,也不容易见到人。只是偶尔,“当啷当啷”地,有一辆有轨电车开过;或者,“踢踢踏踏踢踢踏踏”地,有一辆载客的马车驶过。

也许,在某一个冬日的早晨,打开大门去上学时,会看见胡同里站着一长排硕大的动物——每一匹的身上,都长着棕黄色的绒毛,壮实的四肢,坚实的蹄子。最奇特的是,它们的背上还长着两个大鼓包,这是其他种类动物的身上没有的,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个鼓包的名字叫驼峰。

第一次突然看见它们的时候,我很害怕,不敢从它们的旁边走过。因为它们是那样壮硕,而我是如此弱小。

这当儿,站在驼队旁边的一个中年汉子,走到了我面前。

他用温和的语调对我说:“姑娘,别害怕!它们很老实,不咬人!”

我仔细地端详这个成年人,他的面色黝黑,脸膛粗糙,身上穿着反毛羊皮大皮袄,腰间扎着一条粗麻绳。他正冲着我,善意地微笑着。

听了他的话,我再抬眼望望那些站着的生灵。——它们的脑袋不大,而眼睛很大,目光坚忍而温顺。它们很规矩地排成列队,仿佛是遵守纪律的学生。

有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能遇见一串又一串的骆驼队。它们在赶驼人的带领下,迈着稳健而又沉重的步子,浩浩荡荡地前进。每一匹的脖子上,都挂着银色的铃铛,随着它们迈出的脚步,那些驼铃,就会发出“丁零”、“丁零”的响声,清脆而悦耳。

那时的北京城里,还没有载重汽车和集装箱。北京人用来烧火做饭、生炉取暖的煤,都是一队一队的“沙漠之舟”,从河北,从山西,从内蒙古,长途跋涉,驼运进京的。每头骆驼的背上,两个驼峰中间,总是搭着两个沉重的大口袋,里面装着煤、炭、木柴,有时还有粮食、肉、蔬菜。它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年复一年地,源源不断地,把老百姓的生活用品,输送进城里来。

吃苦耐劳、坚强善良的骆鸵,是所有老北京人的朋友,沉默的朋友。

在饱尝着浮躁与喧嚣的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你最怀念老北京什么?”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安静。那份无法追回的安静。”

不过,虽然现在的北京是如此地喧嚷与浮华,不遂我意,我却仍然喜欢它,或说热爱它。因为它是我的故乡,我的祖籍,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爱这里的每一棵青草,我爱这里的每一片绿叶,我爱这里的每一株树木,我爱这里的每一片云彩,我爱这里的天空,我爱这里的土地,我爱这里的一砖一瓦,我爱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香山。这里居住着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珍爱的、也珍惜我的人们。

我的祖先们,也是从这里,离开了世界。

近二十年来,我已经去过了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也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里长住过。然而,无论我走到哪里,我最想念的地方,还是北京。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借用一句说俗了的话说,这里,才是我的“根”。

(二)四合院

二十世纪初,北平市有多少人口,我不知道。

记忆清楚的,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政府的有关部门曾经做过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报纸上就频频出现——“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字样。

老北平城的方圆,与现如今的北京城面积相比,可要小得多了。这么说吧,在过去的老北平地图上,所谓的北京城就是现在二环路以内的地方。它北至安定门、德胜门,南至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崇文门,东至东直门、朝阳门,西至西直门、阜城门、复兴门。除了前门外的地区稍微向南延伸,在大栅栏有个商业区域,在天桥有个娱乐区域之外,其他地方,都以城门为界。——城里是北京,城外就是农田,或荒郊了。

位于北平西北郊的玉泉山,是老北京的水源。潺潺不断的泉水,从这里,流向颐和园,流向清河,流向太平湖,流向北海、中南海,流向北平城内所有的河流与湖泊。大约是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之后不久的1947年,那时我是黄城根小学的学生,老师带着我们去玉泉山秋游,行前就通知每人要带一个小水杯。玉泉山下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地上都铺着很干净的大块方砖,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甬道,而甬道与甬道之间,都有细细的溪流缓缓流淌。中午时分,大家都走得有点儿累了,老师就让我们随便喝溪流中的泉水。我弯腰淘了半杯,试着喝进嘴里,那水的味道真是又清凉又甜美,沁人心脾。那才是没有受到过污染的泉水,满口留香,至今难忘。

直到五十年代初期,复兴门外的钓鱼台(现在的“钓鱼台国宾馆”)还是一片荒野,没有围墙,只有若干树木、草丛和几个残破的亭子。任何人都能够无障碍地出入。当时我已经考进了师大女附中,是初中学生,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班主任老师曾经带领全班同学,去那里举行过篝火晚会。

话说回来。老北京有这么多的城门,如果你从高处鸟瞰,就会发现:这座城市很像一个巨大的、封闭的城堡。每一个城门上,都装着两扇大铁门,由守城的士兵们把守着;每天的拂晓,他们会把城门打开;每天的晚上,再把城门关上。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城门与城门之间,有高高的、厚厚的城墙连接着。城墙的顶部,呈现出齿形的轮廓。远远望去,显得庄严肃穆。

市中心当然是那不可一世的紫禁城。高大巍峨的红色宫墙里面,包裹着一层又一层,规模宏大的庭院,和气概非凡的宫殿。

在这座神秘宫墙的外面,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规则地、呈正方形地向外扩展,形成了一条又一条街道。在街道与街道中间,又有一条挨一条的胡同,穿插其间。

同类推荐
  •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狼的故事

    狼的故事

    本书由几十个独立的“狼故事”组成,首次破译了关于狼的诸多密码。
  • 有人送我红玫瑰

    有人送我红玫瑰

    《有人送我红玫瑰》是中学高级教师、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禤佩娟的散文精选集,分为《故乡恋歌》《天使的翅膀》《一个抗日老兵的情怀》《星海灿烂》《别小瞧这个小镇》《金花情缘》《潇洒走一回》七辑。《有人送我红玫瑰》:禤佩娟的散文大都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很集中。往往就一人一事,一物一景,选材典型精致,题旨突出鲜明。她善于用减省的笔墨写大景观大故事,更善于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写出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她的文思绵密细致,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 故事里的龙宫

    故事里的龙宫

    宁海建县有1700多年历史。在宁海这块土地上,至今还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古村落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宁海大地上。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记住乡愁》大型电视专题片中,宁海有前童和龙宫两个村入选,其中涉及前童村的以《前童村——以孝为本家业兴》为名播出,涉及龙宫村的以《龙宫村——义行天下》为名播出。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村落文化,中共宁海县委宣传部、宁海县文联、深甽镇党委政府联合开展龙宫古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宁海县文联组织民间文艺工作者几次深入龙宫村,通过“好村民讲好故事”“民间文艺家采风”等活动,整理出56篇与龙宫村有关的故事。
  • 我们共同走过

    我们共同走过

    六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对今天我们这所学校来说,却是她的全部。六十年,足以使她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从百废待兴齐声唤的建国初创,到只争朝夕谋发展的盛世中国,沈阳化工大学始终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沈阳西郊尚武街的荒凉春秋,到搬迁抚顺的峥嵘岁月;从返回旧址重整旗鼓,到沈阳西部的日夜奋战,沈阳化工大学虽然命运多舛、屡经磨难,但始终坚不可摧、弦歌不辍,彰显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雄浑气节和顽强精神。
热门推荐
  • 我不要当盟主

    我不要当盟主

    “小姐,你不能这么不稳重。端庄!优雅!你可是要当武林盟主的人!”“我不当。”“小姐啊,我们可是正道之首!你还有好大一个盟主府要继承!你忍心让我们上上下下这么多人饿肚子吗?(??ˇ?ˇ??)”“我有钱,饿不着。”说完,阮凝晖揪住一旁某人的小手,“最近我有个伟大的计划……”“小姐,别老是提去皇宫打劫的事了啊啊啊!”某人淡淡瞥了她一眼,“你若想去,改日带你去玩便是。”阮凝晖挑眉,“哦?我可是去打劫的。”某人被她看得脸红,故作镇定道:“你想拿多少拿多少。”“是吗…想拿什么都可以?”“……嗯。”阮凝晖一把把比她高大许多的人抱起,吹着口哨道:“好啊,先把你抱回家!”
  • 特色花生

    特色花生

    本书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介绍了特色花生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加工方法及产业化开发途径等内容,浅显易懂,实用性强。相信该书的发行,对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科学种植水平,推动高效农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
  • 姜小姐请指教

    姜小姐请指教

    谭瀚老老实实一读书人,从小到大没干过什么坏事,直到一个晴空万里的一天。他从未见过如此不知羞耻,大大咧咧,与男人打成一片的女土匪。谭瀚:”姑娘,请自重。”女土匪:“我不重,不信,你过来试试。”谭瀚:“......”谭瀚:“你一个姑娘家以后还是不要干这些勾当了,安安稳稳找个人嫁了吧,这些东西还是送回去吧,”女土匪:“送回去,你是在说笑吗,这些东西是他们搜刮百姓得来的,我凭我自己的本事拿回来的,光明正大,凭什么要送回去,他们看不住,技不如人,你还说我。”谭瀚:“……”你说的真有道理。谭瀚想,这女人就是个祸害,以后谁娶了她,真是祖坟冒青烟了。后来,谭瀚他们家的祖坟就冒青烟了。
  • 创业情侣

    创业情侣

    本书从“全民创业”这个热点切入,描述了80后和90后创业族的故事。30岁的田七七,典型的职场白骨精,永远充满了斗志,永远都在奔跑,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精进主义,在遭遇职场和情场变故之后,她毅然决定换种方式,让自己慢下来。徐子峰是田七七的高中同学,外表玩世不恭的酒吧老板,因为租房与田七七重逢,在他的鼓励下,田七七重拾自己的梦想,开了一家名叫“慢咖啡”的咖啡馆,进行创业。在创业的路上,两人携手同行,渐渐暗生情愫,但他们的爱情和事业纷纷遭遇质疑。历经重重阻碍之后,终于迎来了属于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慢时光……
  • 超级种帝王系统

    超级种帝王系统

    穷逼坐飞机坠落穿越,带着种帝王系统重生武极大陆,踏天才,灭魔怪,种帝王,被万千绝美少女追求,开启了江陵开挂一般的人生。“这诸天万界,无论神,佛,仙,魔,鬼,怪,妖,兽,人等等,只要是最强的,就是老子种下的!”
  • 重生之妻命难为

    重生之妻命难为

    世人皆知,云府嫡女,家世显赫,金枝玉叶,娇贵如斯。云裳初上一世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惜是她糊涂了一辈子。这一世,必将手刃恶人,欺她辱她者,必将百倍奉还!私仇未了,上辈子根本没碰到谜团却接踵而来?身世?上辈子的挚爱?这背后到底深藏多少隐秘?都不似那么的简单!不管背后有多么阴险的圈套,她就算踏翻这锦绣江山,也要让仇人粉身碎骨!直到遇到了上辈子的那个他,她才感到什么叫不知所措!_______上一世他英年早逝,导致她所嫁非人,含恨而终。这一世必将运筹帷幄,为她打下一片江山!让那些陷害、伤害她的人死无葬身之地!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我此生,阅尽千秋,变幻数种身份,只为将你牢牢的锁在我身边!
  • 黎明枭雄

    黎明枭雄

    突如其来的末世,人类文明社会被毁灭,这里强者为尊,金钱、不过就是一张废纸罢了。{非后宫,纯热血}
  • 花添锦上

    花添锦上

    上辈子她错信蛇蝎妹妹,卑微委屈了一世不说,还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重生于稚龄之年,苏七发誓要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让害过她的人一一付出代价,为自己谋一个锦绣前程!
  • 绯闻总裁:帝少的心尖宠

    绯闻总裁:帝少的心尖宠

    一场阴谋,她被陌生男人吃干抹净,丑闻缠身,未婚夫退婚,后母将她扫地出门。一夜之间,她一无所有,好在有他,她是他的心尖宠,他发誓一辈子只宠她。
  • 萌宝来袭:年先生宠妻上瘾

    萌宝来袭:年先生宠妻上瘾

    席央央爱慕子铭,爱到为他出卖子宫,结果,却只换来无情背叛。她一转身,就被全城最矜贵的男人,慕子铭姑姑的未婚夫年四少缠上了。“第一次?你和我姑姑差点就结婚了,好意思说?脸呢?”>“你都结过婚了,还不照样哭着喊痛!”渣男回头,贱女算计,小三狠毒……她打完了,年先生打,她虐完了,年先生继续。夫妻强强联手,所向无敌。“麻麻,你什么时候和粑粑生一个妹妹给我玩。小豆丁话才能说得溜,就问了暧昧问题。所以,年先生决定,今晚不虐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