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200000012

第12章 广播与文学(3)

众所周知,认识、教育和审美历来被认为是文学的三大功能,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三大功能几乎涵盖了文学的所有功能,这在电台的文艺节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于文学节目的收听需求变得更为纷繁复杂。文学的功能外延有了极大的延伸,休闲、娱乐、益智……不一而足,对原来三大功能的内涵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广文艺频率适时推出了一批针对性强的新栏目:《当代小说连播》、《传记文学长廊》、《武侠小说日日新》、《爱情故事天天听》、《世界文学名著》、《惊险谜案故事》、《幽默文学精选》,等等。它们以长篇文学的“窄播”为其主要特色,同时,注重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题材和样式、直播和录播、雅和俗等关系的协调。

传播学认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例如,上广文艺频率在惊险谜案类长篇连播节目中增设了一档《拍案冲击播》(周末互动版),编导们把公安专家和侦察员请进直播室,讲述真实案例,主持人开通热线电话,请听众根据案情线索发挥想象力,过一把“当探长”的瘾,每一次还评出“空中神探”,引得场场爆满。再比如,为了呼应上海市委关于“重视海归、聚焦张江”的发展战略,上广文艺频率及时推出了我国第一部海归题材小说《回流》,接着又邀请知名作家学者、留学生代表、市作协和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召开了“广播小说《回流》及海归文学研讨会”,为长篇连播在文学界和社会生活方面赢得话语权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三、广播小说和广播剧的异同

广播小说和广播剧,它们之间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它们的共性是:节目中有解说,有戏剧场面,有人物对白,也有音乐和音响。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一)戏剧场面的完整性

广播剧主要通过比较完整的戏剧场面,各类人物的性格冲突,通过对白、独白、旁白、书信白展开戏剧情节,从而塑造人物形象。而广播小说的艺术特性则是要保持或基本保持原小说的风貌。它的戏剧场面不像广播剧那样整齐、集中,但也不像原小说那样散淡——在较长篇幅的自由叙述中,可以随意地在什么地方冒出人物的一两句对话,随后又是作者洋洋洒洒的叙述文字。广播小说中的戏剧场面往往也要经过编辑的加工、调整,但较之广播剧的戏剧场面表现,广播小说要灵活得多。

(二)解说作用的不同

广播剧主要是由戏剧场面构成的。解说是广播剧中的叙述语言,和戏剧场面相比较,它可算是次要成分。广播剧中不可能没有戏剧场面,但是有的广播剧可以没有解说。广播剧必须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解说毕竟只起辅助作用,不能反过来以解说为主。解说在广播剧中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帮助配合展现故事情节,这其中包括把观众引入戏剧情境,推动戏剧情节发展;另一方面,解说可以配合表现人物,主要是描述、刻画人物的“情”、“行”、“形”三个方面。

“情”,指内心感情,当只凭借人物语言、行动本身不足以展示人物某种内心情感时,可用解说帮助表达出来;“行”,指人物的动作;“形”,指人物的外貌形象,包括装扮和所用道具。

而广播小说中的解说,也就是我们以上谈的叙述部分,则是整个节目的主干。

小说中形象生动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外貌形象的描绘,等等,主要都是靠解说完成,作品中主要情节的推进、细节的形成也都是依靠解说。这一点和广播剧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广播小说中的叙述部分在整个节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叙述文字一定要写得有头有尾、有情有味,使人听起来连贯、流畅。

(三)音乐是广播小说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语言、音乐、音响被称作广播剧的三要素。但是,目前的广播剧已经突破了这个框架,出现了一些没有音乐的广播剧。而在广播小说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也可以说音乐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可以帮助小说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表现人物的行动和内心深处的情思。这种音乐的展现,虽然不像文字符号那样清晰、明了,但有时它比文字、语言表现得更强烈、更到位,也更富有表现力,甚至可以达到语言所达不到的境界。

(四)音响在广播小说中的作用

音响效果在广播小说中是不可忽视的。

音响效果在广播剧中被称作“第二语言”,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就目前广播剧的发展看,有的广播剧中可以没有音乐,但没有发现哪部剧没有音响。而且就世界广播剧的发展情况看,对音响效果的使用是越来越重视了。试想,如果广播剧失去音响效果,音响的几大作用随之也就消失了。例如,音响对环境的描绘,对剧中人物心理的刻画,对戏剧情节的推进,以及转场,等等,都要另外费一番口舌,其艺术效果也会随之削弱。尤其是立体声广播剧,如果没有音响,也就达不到立体声广播的目的,使广播剧没有环境的空间感,人物活动不起来,也就失去了立体声的意义。对于广播剧中音响效果的使用,业内同仁没有过多的异议,而且都在极力突破现有的框架,创造出更富有魅力的艺术境界。

而对于广播小说来说,业内有的同仁曾撰文提出可以不使用音响效果,理由是广播小说还是小说,小说不等于剧,可以不把它“立”起来,因此也就不需要使用音响,等等。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任何一种节目都要以“好听”为准,广播小说还是应该使用音响的,因为音响确实有超常的艺术表现力——好的艺术手段为什么不用呢?问题是在广播小说中,音响效果把握的尺度和方法问题。广播小说中的音响用得不能太多、太碎。比较典型性的、富有表现力的音响可以用一些,这可以给节目增添艺术色彩,增强可听性和艺术表现力。

第二节 广播中散文和诗歌的审美表达

一、广播中的散文

散文,是社会生活中闪亮的火花,是一杯浓烈而又醇香的美酒。所以,自它诞生以来,就成为受众关爱的一种文体。这也正如散文家杨朔先生所说,“散文常常能从生活的激流里抓取一个人物,一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段,迅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侧影”。因此,散文反映生活,就不需要以某个人物为中心,也不需要前后左右连贯的情节,而是把它摄取到的某个人的一眉一眼,某件事的一个片段、一个侧面,以及个人的切身感受和议论等等糅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文艺广播中散文的播出量在文学广播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台和各地方台相继播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博得广大听众的青睐。而改革开放后,受经济利益的制约,广播中的散文听众也难以寻觅得到了。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20世纪末期,文艺广播该向何处发展,似乎大家都有了深刻体会,于是各台纷纷压缩了热线点歌时间,也缩减了俊男靓女主持人和听众的调侃时间,这也就给文学、给散文的播出留出了一定的空间。

散文在广播中的播出,多以配乐的形式出现,称为“配乐散文”。配乐散文是录音散文作品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文艺节目形态。它具有浓郁的散文风格和音乐韵味,比之用文字登在书报、刊物上的散文另有一番情趣和艺术魅力。把载之书刊、卧在纸上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余味无穷的配乐散文,人物形象变得鲜活了,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了,由此得到听众的喜爱和好评。每一档出色的配乐散文节目,都会使众多的听众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配乐散文,往往都是由著名朗诵家、播音员预先录音,再由配乐人员选好音乐,甚至请作曲家专门配乐,然后复制合成、精心制作,散文的诗情画意和哲理,再加上音乐的烘托、渲染,相得益彰,听后令人有余音绕梁之感。

文艺广播中的散文节目,不像电影录音剪辑、广播剧那样是编辑的一种艺术再创造,而配乐散文这一类节目,往往被称作“纯文学节目”。

(一)选材

对于广播中的散文,编辑首要的任务是选材。以文字形式和读者见面的散文是众多的,但在广播中不可能“拿来主义”,编辑总要在数不清的散文作品中选出最优秀的。当然这首先要坚持的就是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只有选出有代表性的、有新意的佳作,才能给广大听众带来审美的愉悦。在广播中播出的散文,主要有这样几种:

第一,在广播中播出最多的是抒情散文。比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雪浪花》等作品在电台播出以后,受到听众的极大欢迎。这些散文的意境很美,处处充满着诗情画意,在音乐的映衬下,使听众品味出抒情散文的艺术魅力。再比如湖南台的《月光奏鸣曲——唐诗之旅》,以唐代诗歌中描写月亮的作品为欣赏对象,用散文化的笔法,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我”的人生经历与主观情绪融入编辑对诗歌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是散文与诗评的美妙结合,在艺术形式上也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

第二,有景有情的游记在广播中也极受听众的青睐。山川河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这些都属于游记的范畴。听众通过无线电波,也领略和体会了这些山川绝美的风采与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重庆电台录制的《难忘乌江》就是一组既充满浓郁的地方风情又散发着强烈人文色彩的艺术散文。节目编导从乡土作家赖永晴的近20篇散文中,精心选择了乌江唢呐、乌江汉子闯滩、乌江女人纳鞋垫以及乌江醉人的夜晚等片段,进行重新构思编排,并以原创音乐与声效做背景串联,通过对乌江风光和乌江生活的深情讴歌,揭示出乌江人善良、真诚、勤劳、勇敢的情操与品质,产生一种在“景”中抒情、在“情”中观景的艺术效果,使整个节目具有音韵美、旋律美、情感美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里,广播工作者以创造性的劳动,把当前文坛正在滑落的以风土人情为题材对象、以温馨怀旧为审美情调的文化记录,又重新拉回到大众的主流文化领域。

散文广播关注的人物是芸芸众生,表现的内容是百姓生活,从而“创造出一个没有论资排辈或社会等级制度的喜庆世界”。整个节目充满了对拜金主义和犬儒哲学的批判精神。

第三,知识性散文在广播中也可以播出。这当然要选择那些文字优美,所述知识要在曲折跌宕的结构中似乎是不经意地传播给听众的。再者,所述知识当然也必须是大多数听众都感兴趣又比较容易接受的才好。

在广播中叙事散文采用得比较少。

同类推荐
  •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中的政府角色研究

    本书是当代高等教育研究前沿论丛之一,由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我国历来是一个非常稀缺的社会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加之,社会诚信制度和监管制度尚未完善,导致在获取教育机会方面存在腐败行为,并越来越严重地侵蚀着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具体体现为高考过程中的集体舞弊行为以及招生腐败行为,特别是在招生过程中获取“保送生”资格和“机动指标”方面。高校内部存在着的“行业性福利”,以及掌握资源的特权阶层通过“隐性”排斥,获取这一部分高等教育机会,加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和差异。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真正读懂麦克卢汉从印刷术到互联网,媒介作为人器官与意识的延伸,长久以来与人类互相塑造,共同进化。我们如何获取知识、协同工作、连接彼此,皆深受媒介影响。今天,麦克卢汉的理论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被反复证实。未来,技术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新媒介?人的延伸又会被拓展至何方?在这本书中,麦克卢汉本质上探讨的是技术、人类与社会的命题。理解媒介,终究是为了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态,在震荡与革新中找寻自身的生存之道。
热门推荐
  • 落日余晖都是你

    落日余晖都是你

    林沛惜死了,是被害死的。林沛惜活了,是被顾墨琛用沉重的代价救活的。从活一世,林沛惜智力情商双双在线,一路手刃白莲花。上辈子她被蒙蔽双眼,爱自己的人为她而死,想让她死的人她护如命。这辈子,她旋转乾坤,擦亮眼睛。“顾先生,听说林沛惜小姐最近天天欺负朋友。”“派点人给她,不然她手打疼了。”“顾先生,听说林沛惜小姐扬言这个星期就会和你结婚。”“立刻马上登记!”
  • 邪王萌宠:天才神妃难驯服

    邪王萌宠:天才神妃难驯服

    她,国际第一间谍,却痴迷古剑。一次穿越成了明神国的三公主。斗太子坑皇上,打王爷欺魔君。时而装逼卖萌,时而霸气侧漏。他,舜祁大陆的最强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独独对她情有独钟,溺爱成瘾。他,魔域大陆的统治者,嗜血狠戾,誓言一统天下,却甘为她粉身碎骨。他,一国皇帝,心怀天下,却为她倾尽所有,誓言非卿不娶。穿越逗比无极限,却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牵三世伴君侧

    情牵三世伴君侧

    “萧清墨,我要跟你和离!”某女啪的一声,一纸休书就拍在了桌案上。阴冷视线骤然从她身上扫过,“本王事事听你的,莫非你还真的以为可以反了不成!”她遭人背叛,魂穿异世,这一世,势必不会重蹈覆辙。“若漓,我心里自始至终就只有你一个。”“你若想要江山,朕给你便是!”两大美男纷纷对她表明心迹,她的小心脏有些承受不住。某爷心中不耐,霸气开口,“颜若漓,你选谁?!”“我……谁都不选。”“好,那让我来告诉你。”某爷直接将人扛回了房间——“萧清墨,我已经把你休了,你混蛋!”
  • 难唐

    难唐

    一次空难中,机械工程师李弘冀带着所有乘客的记忆穿越到了南唐燕王殿下的身上。他醒来一睁眼,看到的不是呆萌的小侍女,也不是红袖添香的红粉佳人,而是一碗味道十足的……穿越过来的待遇之差让李弘冀唏嘘不已,南唐的奢靡颓废,北方后周的兵锋和大辽的铁骑更是压在他心头的阴云。他能否力挽狂澜,再现大唐盛世?这个南唐,有点难啊!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甜心宝贝:惹上撒旦校草

    回国入学,本想平静度过高三,殊不知这一年内却发生了太多令人诧异之事。刚来学校不久,便相识了校园几大男神,并与之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碰撞,在生日来临前的十一天,每天都能收到来自神秘少年的蓝色妖姬,明明是双生子,但她与哥哥生日却不一样。生日当天,一场巨大的阴谋和真相浮出水面,神秘少年再度出现,带来了蓝色妖姬和桔梗花,在两种花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令人揪心的秘密?她与哥哥究竟是不是双生子?得知真相之后,旧爱与新爱如何抉择,而她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
  •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的传人游三国

    龙越千年定三国,群雄并起百姓苦,龙领豪杰天下定,日光普照百姓福。驭风转向笑苍天,龙腾世间傲气存。多少豪杰造时世,却看今世吾顶天。
  • 隔壁的张爱玲

    隔壁的张爱玲

    一本让身在都市的你心有戚戚的书,一个单身女人的原生态生存手记,80个私密故事分享,参与、记录、思考当代女性的欢愉与忧伤、激情与落寞、焦虑与困惑、现实与未来。作者阿琪虽独居在喧嚣的都市,偶尔寂寞,但也自有天地,怡然自乐。她以自己原生态的生存细节体验为线索,用全面而感性的观察,平易又细腻的语言写尽所有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女人的悲欢,当然也包括她自己,这是作者阿琪的私享情感笔记,读来像是在听友人在慢悠悠地说着身边的故事,没有大惊大喜,有的是收放自如的调侃,和对于女性共同处境的反思和洞见。
  •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之二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