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200000039

第39章 参考资料(1)

[1]周星:《电影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出版.

[2]周星:《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出版.

[3]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出版.

[4]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出版.

[5]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彭吉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出版.

[6]周安华:《现代影视批评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出版.

[7]姚晓濛:《电影美学》,东方出版社1997出版.

[8]朱辉军:《电影形态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出版.

[9]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出版.

[10]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出版.

[11]罗冈、顾铮:《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出版.

[12]雅克·奥蒙、米歇尔·马利:《当代电影分析》,吴佩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出版.

[13]布鲁斯·F·卡温:《解读电影》,李显立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出版.

[14]丹尼斯·谢弗、拉里·萨尔瓦多:《光影大师——与当代杰出摄影师对话》,郭珍弟、邱显忠、陈慧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出版.

[15]李显杰:《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出版.

[16]金天逸:《电影艺术的科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出版.

[17]周月亮、韩骏伟:《电影现象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出版.

[18]周月亮:《影视艺术哲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出版.

[19]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出版.

[20]克里斯丁·麦茨等:《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李幼蒸译编,三联书店2002出版.

[21]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出版.

[22]斯坦利·所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出版.

[23]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出版.

[24]蒲震元、杜寒风:《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出版.

[25]张凤铸等:《影视艺术新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出版.

[26]高鑫:《影视艺术欣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出版.

[27]陈默:《影视文化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出版.

[28]胡克、张卫、胡智锋:《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出版.

[29]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安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出版.

[30]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出版.

[31]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华夏出版社2003出版.

[32]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出版.

[33]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出版.

[34]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出版.

[35]劳拉·穆尔维等:《电影与新方法》,张红军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出版.

[36]克里斯蒂安·麦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出版.

[37]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出版.

[38]安德烈·塔科尔夫斯基:《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出版.

[39]张卫、蒲震元、周涌:《当代电影美学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出版.

[40]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出版.

[41]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出版.

[42]王逢振:《网络幽灵》,宁一中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出版.

[43]陆扬、王毅:《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出版.

[44]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1989出版.

[45]雅克·马利坦:《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罗选民等译,三联书店1991出版.

[46]鲁道夫·爱因汉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出版.

[47]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出版.

[48]谷时雨:《多媒体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出版.

[49]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出版.

[50]王岳川:《发现东方:西方中心主义走向终结与中国形象的文化重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出版.

[51]庞朴:《一分为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出版.

[52]毛峰:《神秘主义诗学》,三联书店1998出版.

[53]C·J·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蒋梓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出版.

[5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4出版.

[55]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出版.

[56]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出版.

[57]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出版.

[58]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

[59]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出版.

[60]安德烈·马尔罗:《无墙的博物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出版.

[61]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出版.

[62]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出版.

[63]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出版.

[64]郜元宝:《人,诗意的地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

[65]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思想概论》,三联书店1995出版.

[66]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三联书店1996出版.

[67]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三联书店2000出版.

[68]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出版.

[69]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出版,第二版.

[70]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出版.

[71]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出版.

[72]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出版.

[73]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出版.

[74]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出版.

[75]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出版.

[76]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出版.

[77]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出版.

同类推荐
  • 玉山曲话

    玉山曲话

    杨守松编著的“昆曲大观(玉山曲话)(精)”用一篇篇小短文留下曲家、曲友、曲迷们与昆曲不得不说的小故事仿佛一个昆曲小品集短小精悍生趣盎然。文集横亘古今跋涉四海记录了作者所感所想所思所悟是昆曲世界的小小万花筒。
  • 书法门外谈

    书法门外谈

    本书是著名艺术鉴赏家柯文辉对书法艺术的品鉴和评论,内容包括大师离席的时代、马一浮的书法、林散之印象、钱君匋的印等50多篇,气韵生动,细节传神,诗境澄朴。评书,品人,记事。文字信手拈来,佳趣迭出,且时有高明独创的见解。既是其30年书法评论文章的结集,也是他对书法界观察与思考的见证。
  •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设计:文本与语境(汉英对照)

    多年前帕里斯教授创办并主编了《设计工业·工业设计》(DIID)杂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能够同时站在历史和当下的角度来重新定位“设计的真实尺度”。对这些在设计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主题的讨论,如同围绕着产品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技术和文化的延伸所进行的一场世俗性的辩论,通过复合性的结果来击中移动性的目标。帕里斯教授将DIID作为对设计领域研究的实用性工具,试图在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中去发现和讲述关于设计的故事以及设计本身的定义,将设计作为“人类自身活动的一种延伸”,通过帮助读者对隐含在设计中的物质和寓意的理解,来定义这种“延伸”,从而诠释了设计如何将人们的需求转化为产品,来改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发现设计所具有的时代特有的意义。
  •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影评大佬罗杰·伊伯特毒舌小词典

    这是一本由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策划编纂的讽刺影评“吐槽大会”,以小词条形式收录人们对类型片陈腐俗套的幽默吐槽。本书包含一千多个毒舌小词条和四篇文章,是三十年来各国观众、影评人甚至影视公司高层人士犀利调侃的结晶。几乎所有好莱坞类型片烂梗和商业操作伎俩都没能逃过本书的“攻击”,惊悚片《本能》《致命诱惑》、动作片“虎胆龙威”系列等更是频频“中枪”——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让电影创作者冷汗直冒、谋求创新,让影迷明辨高下、大呼过瘾。
  • 海鸥颂

    海鸥颂

    本书是一本戏剧集。包含《海鸥颂》《生命的琴声》《山月新传》等六篇黄梅戏和《春眠不觉晓》《金屋藏娇》《黄金的枷锁》三篇话剧。
热门推荐
  • 落寞烟花祭青春

    落寞烟花祭青春

    一次意外,让原本拮据的一家人愈发窘迫,也让段燕玲、段燕珑这对孪生姐妹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更改变了她们今后的人生。姐姐被领养,妹妹留在农村,多年后,相隔千里却心有灵犀的姐妹同时考入X大,生活渐渐发生交集。毕业后,两人能否实现各心中的梦想,亦或是,离梦想愈来愈远……
  • 穿越当个诡王妃

    穿越当个诡王妃

    她就像黑暗尽头的一颗太阳,照进我暗淡无光的不见尽头的生命。“其实我不会死,但她让我害怕死。”“夜明珠,啊呸,错了错了,你让我出去呗……”“不行,”“你说什么?ojbk啊?好嘞!”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8)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8)短篇小说

    本书为第四届海峡两岸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集,短篇小说集。通过对市井小人物的生活描述,反映社会的不同侧面。包括少数民族作协会员杨昌祥的《光耀先生》,讲述一个满腹经纶却在特殊环境中无奈生活的先生;全国网络小说三等奖获奖者顾嘉铭的《等待夏天》,讲述满腹经纶却苦于无处表达的男孩子,彻底改变自己的故事;辽宁省作协会员佟惠军的《孔雀旗袍》,讲述一个在商场打拼的女人,在成长过程中对生活和心灵层面的探索和回归;东莞作协会员蒋厚伦的《麻木》,讲述年届不惑花天酒地的男人,意外患病而改变一切;以及贵州省作协会员曹伟的《战友,再见》,讲述入伍新兵马离的特殊经历。这些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人物带来了不同的生活启迪。
  •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案例:亚文化商业的“野狐禅”?(第37辑)

    1950年大卫·雷斯曼将亚文化诠释为具有颠覆精神。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亚文化则是“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的人”。时至今日,各种亚文化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们有市场,有受众,还有“生意经”。创造这些亚文化的是一群如何“颠覆”传统的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大众文化也是由小众文化过度而成,这些在社群当中形成的文化符号,即便是“垮掉的一代”自娱自乐,需要承认的是,亚文化已经开辟出了自己的市场。
  •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即使到最后,雨落下,瞬即冻结成冰,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泡影。周遭的空气冰冷到再也感受不了当初的一丝温度,谁也觉察不出天幕在歇斯底里地哭泣。
  • 我的青梅竹马不可能这么温柔

    我的青梅竹马不可能这么温柔

    独自生活在小镇中的远版尚,暑假中的某一天,一位自称木野青奈的少女到访,让他的生活泛起波澜。「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在黄昏下的湖边,远版尚攥着一叠手稿,大声呐喊:「记得,我从来都没有忘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问题的背后:中国“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经历述实

    问题的背后:中国“特殊”家庭青少年成长经历述实

    这是一部写社会、写家庭、写孩子、写问题的书。作者以写实手法记录了众多“特殊”家庭孩子的成长经历。这些孩子们的心态、言行及人生经历,告诉人们某种警示或许警醒而感悟!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如果生长于家庭破裂、不稳定、缺乏监管、冲突与不和谐、亲子关系恶劣的家庭中,就比那些来自于温暖和谐家庭的孩子存在更多、更高的违法犯罪的风险。尤其是大人们长期外出打工,进入青春期的“留守少年”成为无人看管的青春一族。这些不幸的孩子怨谁呢?在每个故事里,作者仅仅让他们“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个个所谓的“问题”告诉大家。
  • 杀戮系统之深空潜航

    杀戮系统之深空潜航

    遥远未来的星际纪元,人类科技高度发展,远航于宇宙深空之内,正式开启星际大航海时代。各种族文明关系错综复杂,彼此之间虎视眈眈……穿越者王动身负系统,决心重塑人类文明辉煌!他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 巧建桃花源

    巧建桃花源

    突遇变故,受命伴归途。面对嗜赌之人,亲情难断。冷风寒之手,收下能仆。幽灵草之毒,如何能解。身陷七狼之中,竟然脱身。万仞峭壁之下,溪水源头,丛林里面。突现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