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300000023

第23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三):文艺节目娱乐化(2)

行进在娱乐化道路上的《春晚》,实际收效如何呢?不难发现,连“总导演”们也疑虑重重。在“严肃的、纯理性化”的宣传教育面前,娱乐性被有意无意地歧视、忽视和漠视,成为某种装饰。娱乐性的缺乏正在消耗《春晚》的品牌效应,它甚至被指责为高高在上、虚情假意。“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央视一套的“2008春晚直播”在青岛的收视率最高,达到38.73%;相比较北方市场而言,南方观众并不热衷春晚,广东地区的收视率在所有的监测市场中是最低的,仅为4.59%,其中东莞更是低到了0.1%。当然,央视自己生产(或者说公布)的数据与之有天壤之别。这也说明了所谓调查的不科学性。试想,假如“宣教”和“娱乐”两张皮,宣教的效果和娱乐的诚意怎能不让人怀疑?

笔者以为,既然把节目的(部分)功能定位在娱乐上,就必须树立娱乐观念、供给观众以货真价实的“欢乐”,而不是仅仅把娱乐当作宣教的手段。曾几何时,众多论者把《春晚》美誉为“中国人的电视狂欢节”(恕不举例),笔者不敢苟同。反过来说,如果《春晚》真正具有“狂欢”品性,娱乐性自然尽在其中。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其实简单明了:“狂欢节语言的一切形式和象征都充溢着更替和更新的热情,充溢着对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权力的嘲讽。这种语言所遵循和使用的是独特的‘逆向’、‘反向’和‘颠倒’的逻辑,是上下不断换位、面部和屁股不断换位的逻辑,是各种形式的戏仿和滑稽改编、戏弄、贬低、亵渎、插科打诨式的加冕和废黜”。这一理论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文化:在狂欢节的广场上,进行各种可笑的仪式和祭祀活动,小丑和傻瓜、巨人和侏儒、国王和乞丐都登台演出,充满了戏谑和发泄;狂欢节是全民的,无论平民还是统治者都可以参加,它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的是非官方的、非教会的角度与立场。这样就形成一个与现实迥异的第二世界,“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这种生活由于摆脱了特权、禁忌,成为人们真实的存在方式,“没有等级、权威、神圣和必然,人们无拘无束地随意交往”。

显而易见,《春晚》从来就很难说是巴赫金所指的“狂欢”,甚至恰恰相反,它正是在维护和巩固(或者还有命名)既有的权威和秩序,而且是在一年一度的“举国欢庆的不眠之夜”,而且运用日益僵冷、生硬的方式。

狂欢节广场上的主要仪式就是对宗教或祭祀的模仿,然而,这种模仿一扫现实中的严肃性与神圣性,充满了歪曲、贬低、讥讽、嬉笑,这就构成了戏仿。狂欢节式的戏仿当然是极其短暂的,但短暂的放纵仿佛灵光一现,宣泄压抑、解放人性。可是在传统上,我国的“广场”都是有“台阶”的:象征权力的人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聚集场中的群众则肃然聆听、山呼万岁。于是,所谓的狂欢仍然是仪式性的庆典——“宗教或祭祀”,等级秩序和皇权尊严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得到了强化。如果强化得不恰当,拙劣的帮闲反而戕害“秩序和尊严”,不仅仅“止增笑耳”!……

试问,在《春晚》这样“欢乐”、“喜庆”的节目中,俊男美女主持人屡屡打断演出进程、用激昂高亢的“社论体”(甚至“语录体”)言辞强行宣教的时候,娱乐性何在呢?假如娱乐性缺位,电视文艺的宣传教育或者娱乐功能哪一种可能得到实现呢?也许,真正到手的只是(真正追求的)真金白银。

二、节目品质每况愈下

时过境迁了,跟进文化娱乐时代的《春晚》并没有与时俱进,反而渐行渐远或者说背道而驰。从形式到内容,近年的《春晚》格外固执地陈陈相因——至少看不到明显的突破和创新,似乎编播实践的主要收获只在于发现了更多的“禁区”。

从形式上看,20多年来,(从央视到地方台的)《春晚》几乎都是用歌舞开场:轰轰烈烈、花花绿绿,歌舞相伴而且冗长,最后拥出主持人点题……其缺乏创新性可见一斑。与此类似,宣读贺信贺电、零点倒计时、结束曲《难忘今宵》等等,春晚的“仪式感”十足。也许,不必放弃或者取消这种“仪式秀”,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呈现这些“仪式”呢?因为一成不变,极而言之,如今的《春晚》在形式上几乎已经没有了悬念。

从内容上看,毋庸讳言,小农气息和市井趣味的小品节目已经成为《春晚》的主打内容和最大看点,其中,又是一些被戏称为“文化丑角”的演艺人员在大出风头,这足以让人们对这个“民俗、大餐”深感绝望。小农气息和市井趣味可能无伤大雅,但是决不是中华文化里的精髓、魂魄,决不是“先进文化”。仅就“狂欢性”而言,被称为“讽刺的艺术”的小品,进入《春晚》以后也日益成为“形而上学台词”——节目失去了最后一点“草根性”的戏仿,经过一通无关痛痒的调侃,往往“曲终奏雅”,从解构性的“粗俗”逃回到安全的“雅致”的掩体之中,争相向观众开展思想工作。以赵本山近几年的小品为例,不再有“夹皮包”、“扯淡(蛋)”一类的细节,不再“搞笑”转而“煽情”,不愿自嘲也不敢讽喻……这位逐渐“主流”化的演员开始谆谆教导观众了。如此,连“娱乐”也转化成为“宣教”了,那么,娱乐节目的娱乐性何在呢?那么,娱乐节目的生存的合法性何在呢?

三、“春晚是鸡肋”?

2010年“两会”期间,一位代表发言称:春晚宣扬低俗文化,该停办。他说:“雅俗共赏”的“俗”决不能变成“低俗”,春晚办了20多年,慢慢地中国的文化就走偏了,“所以建议春晚应该暂停一下了。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文化,这值得深思。”

会场内外,这一发言立即引起热议。对此,湖南的红网专门进行网上问卷。

对2010年的《春晚》,有论者直斥其非,认为人文素质低下,把恶俗和无聊当有趣:

如果说冯巩的相声还能盘点2009年的流行语,让人多多少少有点会心一笑的话,语言类节目已经自绝人伦:姜昆无耻到讽刺别人长相,小品《土豆和包子》严重鄙视了观众的智商,老赵的《捐款》拿寡妇和失学儿童开涮,“飞行女兵”好像还生活在计划经济初级阶段。……还有那弱智得连婴儿都不屑一看的鬼《玩具店之夜》,我真恨自己怎么忍心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

小品《捐助》赤裸裸地植入大量广告:某互联网品牌被提及10多次,另一个白酒品牌也被加进来——因为贫困被捐助的单身母亲,拎着价值3000多元的酒答谢捐款者……情节反常、生硬突兀,可谓登峰造极。试以其中的一段“宣传片”为例:

洋洋:我们是搜狐视频刨根问底儿栏目的,我叫洋洋……大爷,跟你讲一下,我们这是网上全球都能收到,现场直播。

钱大爷:网上?

洋洋:对,网上。

钱大爷:电视看不到?

洋洋:对,看不到。

钱大爷:全球的?

洋洋:全球。

钱大爷:那我们咋看呢?

洋洋:很简单,在电脑上打“搜狗”。

钱大爷:怎么啊?什么意思?搜狗把我们俩搜出来了?

洋洋:不是,就是用搜狗的方式,搜你们俩。

钱大爷:你不还是?这是什么玩意。

大长脸:没事,大爷是这么回事,搜狗是个输入法,只要在这输入法上打上二位的名字,哎,马上就出来了。不光电脑上有,手机上也有。

钱大爷:呵呵,这会听明白了,就是搜狗,他先出来,后来我牵根绳出来的,不管咋说,搜得到,还是全球的啊。

也许因为小品王——赵本山表演的节目《捐款》效果不佳,很多人对这一届春晚倍感失望。“看春晚就是看赵本山”,纯属个人自由,无须我等置喙。但是,当总导演金越说出“赵本山的小品成功了,春晚就成功了一半”之时,不免让人吃惊而且疑惑起来。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肯定是多元文化构成的。央视的《春晚》也过了25载,就成活了一个赵本山。赵之后又只有赵的弟子。这一花独放、一脉单传的“央视春晚”奇观,难道不令人反思吗?

普通观众可能百思不得其解:“春晚”人才济济、资源无限,为什么惨不忍睹而且不思进取?导演们振振有词却欲盖弥彰的背后,也有“天大的苦衷”吗?

第二节真人选秀:昙花一现的喧嚣

2007年8月15日,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台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8月23日,又叫停《美莱美丽新约》等整容、变性类选秀节目;9月20日,总局接着对选秀节目的播出时间、环节与内容设计、主持人及评委的选择与言行、投票方式等方面做出详细的管理规定。其中,由“不”字串联的禁止性规定格外醒目:各省级、副省级电视台上星频道举办、播出群众参与的选拔类活动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一项,每项活动播出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播出场次不超过十场,每场播出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不得在19点30分至22点30分时段播出……后续巡演等各类活动,不得在各级电视台上星频道播出……不得采用手机投票、电话投票、网络投票等任何场外投票方式。

对于那些动辄就赛上半年、每期直播几小时、以场外投票方式召唤观众参与的选秀节目而言,可谓重拳出击。“规定”的字里行间,携带着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选秀节目在中国的火爆及终结都是如此出人意料,以至于我们难以向它轻松地道一声再见”。

回望2004年,湖南卫视模仿《美国偶像》(源自英国的《流行偶像》),开办《超级女声》,揭开娱乐“选秀”时代的序幕,一年后选秀浪潮风靡中国大陆。《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红楼梦中人》“一露面即赢得一片叫好声”,其他媒体跟风而起,选秀节目雨后春笋般蹿红……连深山古刹少林寺也不甘寂寞,与深圳电视台合作,秀了一把“少林功夫之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电视台2004-2007年间推出的各种选秀活动,林林总总多达300多种。“想唱就唱,想说就说”、“拿着遥控器,观众就是上帝”,电视选秀已然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民众喜闻乐见、可以部分主宰现实生活的全民狂欢。就这样,一群群陌生男孩女孩的名字迅速成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祖国大地满眼是青春美少女和花样好男儿。

一、《超级女声》引发选秀风潮

“引进国外节目、剧目进行本土化改造”一向是湖南卫视的擅长,例如《快乐大本营》、《一呼百应》、《挑战麦克风》、《智勇大冲关》……当然还有《超女》,有网民因此戏称它是“山寨台”等等。

作为“真人选秀”代表作的《超级女声》(下称《超女》),之所以受到追捧,显然因为它在电视文化理念上具有一些开创性的意义。

对此,笔者认为:创作水平相差悬殊的当前,适当模仿国外的节目模版和运作经验,恐怕既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不可少,仿佛学习书法中的描红训练。《超女》至少有“引进”之功劳,正是它帮助国内观众接触到《美国偶像》这种节目。反过来说,我们批判的矛头主要应该指向跟进的那些放肆克隆《超女》的节目,因为“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

首先,“超女”选秀活动标榜“无门槛性或低门槛性”——不分年龄、职业、资历,不分唱法、不问地域、不论容貌,只要是女性就可以报名,“想唱就唱”;其次,“超女”追求贴近性,重视互动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走群众路线,开门办电视,调动平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创新性地让观众的短信决定选手的命运(其公正性、完善性另当别论)。有学者指出,电视文化的主体应该是一种大众文化,而《超女》的整体设计紧紧围绕着平民化、大众化的文化需求进行,大众文化在《超女》中具体体现为:原生态的展示、直接的参与性和民选的运作模式。

同类推荐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医学发展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二十一世纪医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改善。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和临床医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的修炼已经成为临床医学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临床医生,医学生,研究生等群体在实践中如何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面对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如何找到医学中的真谛,发现医学中的科学问题,直接影响现代医学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培养与训练,人文素质的提炼与升华,将引领二十一世纪新一代医学工作者迎接医学科学发展的挑战。报告者长期工作在临床和科研的前沿,将用自身的经历,和研究生们共同探讨医学发展中的人文与科学问题。
  •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分析中的行动、结构与矛盾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社会分析中的行动、结构与矛盾

    《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当代著名思想家安东尼·吉登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吉登斯庞大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等经典思想家著作的反思,社会学研究方法的重建,现代性理论体系,第三条道路理论等。本书在吉登斯的思想体系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角色。一方面,它秉承了反思三大思想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又加入了对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从而对社会学理论传统进行了系统的检视。在此基础上,吉登斯系统提出了其对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解。本书以能动与结构作为两个支点,沿着意识、权力、再生产、制度化和社会变迁等线索,系统建立起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本书在社会学理论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了解吉登斯社会学理论思想的重要著作,而且是理解20世纪中后期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著作。它将20世纪中期有关能动与结构、个人与社会等社会学基本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推向深入。它超越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释社会学在这些问题上形成的尖锐对立,从实践的角度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将社会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是一本介绍、考察教育诸要素及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经典之作,全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七大重要因素。本书在1884年首次出版,此后一度被有志从事宗教教育的年轻人用做教科书,也被教会学校的教师用做实用手册,帮助很多人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球影帝

    全球影帝

    “他是《拳王》中的铁血硬汉。”“也是《百年之恋》中的孤独老人。”“是《股市大亨》中花天酒地的金融巨鳄。”“还是《赎罪》中的疯狂且残忍的冷血杀手。”“是草根,也是现代体验派表演形式的国际公认大师。”“可退出戏外,他只是一个喜欢喝喝小酒的普通男人。”“草根亦可走向巨幕,这是一个有关于奋斗的故事。”
  • 修元战记

    修元战记

    本书是以为父报仇为引,从而进入武者世界,开启一段传奇!
  •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穿越大清后宫:孝淑睿皇后

    她穿越而来,是清朝唯一生育皇帝的嫡皇后,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她是嘉庆皇帝的原配妻子,也是道光皇帝的生母。她贤良淑德深受乾隆皇帝青睐,她洞悉历史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爱她的人用生命守护她誓死方休,她爱的人因政权和她背道而驰。是残酷的皇权改变了他对她的真情?还是她用付出成全了他的千秋大业?望断秋水,回得了过去,回不得曾经。这一切不过是前世今生的牵绊罢了……【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爽新人生

    最爽新人生

    周方远重生了。他没有任何强大的技能,不会写程序,没有过人的阅读量,不会修仙,更没有随身老爷爷。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他,却要弥补上一世的所有遗憾,彻底扭转自己的人生。他要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他要让自己经历最爽的新人生。**************************************************ps:新人新书,急需大家支持,有任何不足之处,也希望大家能指出来。pss:写的不好,希望大家见谅,望轻喷。裙号:692366933,想要交流的小伙伴们可以进来。
  • 竹马黑化了肿么破

    竹马黑化了肿么破

    这是一篇宠文!!这是一篇宠文!!这是一篇宠文!!女主重生,没狗血的车祸,只是自己作死的,作者是女主亲妈!!男主前面天真单纯,(单蠢)后面腹黑病娇,(变态),不虐,欢迎入坑哦!!!么么哒
  • 快穿世界之我想活下去

    快穿世界之我想活下去

    叶灵的生命里只有一件事:工作。并为此而生。可是有一天,一切都不再一样。某某人说,你要嫁人吗?我不错呀?又遇上一个人,看着她,无奈的叹气:你能不能别么蠢?小王爷瞪她:你有什么企图!快说!叶灵:……唉,她只是想好好活下去,活得好那么难吗?(成长型1v1)
  • 谓剑无双

    谓剑无双

    异世穿越,灵魂融合,获得超凡悟性。从此以后,世间剑客只有两种。一种名为剑客陈武,另一种就是除他之外的剑客。凌天之崖,陈武坐于崖顶,喟然惆怅,“我真的不想无敌,因为实在太寂寞……”可惜这世上,再无他一剑之敌。
  • 重金属污染:土壤不能承受之“痛”

    重金属污染:土壤不能承受之“痛”

    重金属污染中国耕地。土壤污染正变成生存危机。中国是全球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污染虽然从表面难以看到,却早已开始侵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健康。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受污染耕地总和已达1.85亿亩,占中国耕地总量的十分之一以上。2006年7月起,中国进行首次土壤污染普查,而结果至今仍未公布。本书作者分赴湖南益阳、甘肃白银、内蒙古包头、贵州赫章等重灾地,深入镉米污染、污灌污染、矿坝单体巨量污染、工矿企业污染等重大案例,力图展现这些被污染的土地现状及带来的健康威胁。污土上的生民之痛,至今未被官方直面,解决更无从谈起。但它确实到了必须直面的时候,不能再拖,也无法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