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300000026

第26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三):文艺节目娱乐化(5)

然而,在这一轮改编热潮中,不少作品跌入“戏不够,感情凑”的误区。2004年,《林海雪原》和《红色娘子军》的翻拍干脆走上了言情路线:《林海雪原》中杨子荣有了个旧情人槐花,是土匪老北风的老婆,而少剑波也变得侠骨柔情起来;《红色娘子军》更加打出“青春偶像剧”的口号,大大咧咧地让剧中每个人谈起了恋爱。满台的俊男靓女、男欢女爱,革命时代的残酷性和革命工作的严肃性到哪里去了呢?

有论者指出,这种刻意的编织稀释了原著精神,除了与收视率共生的“钱”的诱惑,以及以“娱乐性”的名义去媚俗,最实质的问题就是对经典著作实施了后现代式的解构。首先,对人物进行了颠覆和否定,非英雄化;进而对原著的审美价值进行解构,消解崇高和壮美,直到消解原著的艺术性。这就从杂糅走向了亵渎,亵渎经典——它算得上是解构主义伤害当今中国影视艺术创作的一个新表现。

改编“红色经典”时适当加入些感情戏(包括爱情纠葛)本来无可厚非,毕竟革命英雄也“食人间烟火”。但是,如果热衷于随意添加“婚外情”、“三角恋”之类,特别是让耳熟能详的人物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乱搞“婚外情”、“三角恋”,不仅露出了生编硬造的痕迹,有“戏说”之嫌,而且亵渎了影响了几代人的“红色经典”、亵渎了人们心目中的革命英雄形象。比如电影《苦菜花》,完美而悲壮地演绎出革命妇女群体雕像;而电视剧《苦菜花》自称“再现峥嵘岁月”,可是掺杂几段“婚外情”、“三角恋”之后,将一部表现敌我斗争、爱憎分明的红色革命经典剧,演绎成一部滥情成风的现代情感剧。没有了英雄和悲壮,剩下的恐怕就只是荒唐和肉麻了。

有编导解释说,加入“婚外情”、“三角恋”是为了“增加一些更符合故事内在逻辑和观众欣赏口味的元素,使得剧情更精彩、故事更好看。”这应该是大实话。不过,为了收视率如此随意煽情,怎能不招来“骂声一片”?毋庸讳言,近些年改编、重拍红色经典的浪潮中出现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真正激动人心的,引起的仅仅是一种怀旧情绪,随后便像那些平平之作一样,流星般销声匿迹。

无疑,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仍将继续——如果在政治、经济强权的威逼利诱之下,只能旁逸斜出这种“文化”的话。

3.戏说风:避实就虚、戏仿现实

生活是现实的,现实不乏沉重,人们于是期盼“梦工厂”帮助自己躲进虚拟时空中“忘我享乐”,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摆脱现实生活的沉重压抑。2003年的一份“全国观众调查”中,娱乐性(30.26%)已经成为故事和情节(83.89%)之后,影响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最重要因素,超过了教育意义(26.61%)和艺术性(8.62%)。笔者以为,“故事和情节”大体包括在“娱乐性”范畴之内,娱乐性实际上成为首要因素。不仅如此,如果2010年的今天再次统计的话,“娱乐性”的指标必然大幅度攀升,因为娱乐已经名正言顺而且社会生活更加娱乐化了。

“戏说风”刮到今天,大致有两大路向:戏说“皇朝”历史,戏说社会现实。前者不妨以《还珠格格》为代表,后者以《编辑部的故事》为源头。

(1)戏说历史:以历史的名义消遣

1980年代以来,随着以消遣、娱乐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全面飙升,“历史”也成为抢手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产与消费的链条上,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至今风光无限。

早先的以宫廷生活为表现重心的历史剧,围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事,主要是为了再现历史,或者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尤其是曾经被严重歪曲的一些历史段落和历史事实)。这种还原式的创作观基于对历史真实性的信任,也基于对电视镜头的还原能力的信任。后续的一些作品则越来越不顾历史真实,大肆地“戏说前朝”,拿皇家搞笑:

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这些“历史剧”宛如千面佳人:或为言情剧,将“性”的焦躁变成对“爱”的诉求,赚取少男少女的眼泪与同情;或为武侠剧,把对“力”的崇尚变成对“英雄”的讴歌,满足观众潜意识中的暴力倾向和征服欲望。

这些非历史化的“历史剧”,表现出更强的娱乐性,博得观众的鼓掌和笑声,其中,也透露出制作方借用历史名义换取商业利益的倾向。此外,历史真的可以被还原吗?历史真实的价值何在呢?李力认为:作为“诗”与“历史”的混血儿,历史剧天然具备“诗”对哲理性的揭示和“历史”对往日故旧还原的双重优势,达到审美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在戏说式的历史剧中,编导一味采取戏仿和夸张的手段,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和假定性。这些剧作放弃了对历史宏大叙事的追求,史实碎化为一系列剧烈、冲动、好玩、不乏效果的戏剧性细节。例如,下人身份的杜小月一把夺去朝廷命官纪晓岚手中的毛笔,根本不管这种细节的真实性。不仅如此,历史人物或是被一些外表漂亮可爱、性格活泼机智、心地正直善良,且单纯盲动的少女们所替代,如小燕子、杜小月;或是被戏说得偏于滑稽、有时还很善良的和珅们所代替;或是被戏说得风流倜傥、英武正直的皇帝们所代替——这些人物形象几乎等同于“戏说”一词。所谓的皇朝历史,似乎主要汇集自坊间传闻、野史外传,然后添油加醋、节外生枝。戏说风潮所至,历史成了“淘金者”的富矿,特别是清朝差不多被“挖”了个底朝上:从《戏说乾隆》到《戏说慈禧》,你拍康熙、我说雍正,你说乾隆、我写光绪……放任的“戏说”引起广泛批评,更有学者指责剧情不符合史实:“面目全非”、“蹂躏历史”、“胡说八道”。

但是,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也证明:观众对“历史剧”的娱乐需求超过了对历史原貌的兴趣。以《还珠格格》为例,它把封建帝王糅入世俗生活的视野中,先验地设立了各种人物关系、情节编码和戏剧冲突。从而,呈现出平民化、人性化的景观,放大作品的消遣、娱乐功能,使观众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快感。。在这里,“历史事实”转化为“过去的故事”,满足着大众的文化消费——以历史的名义,为观众的现实焦虑提供便利而且合法化的释放渠道。在帝王将相的生活秀与才子佳人的情爱场中,在现代的叙事方式对传统的历史故事的改写中,历史——这个令无数史学家皓首穷经的过去之物,在戏说剧里只剩下了它的“名字”,它的本体已被编导还给了博物馆。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诸多剧作置历史真实于不顾,大肆改写人物和事件,施以浓墨重彩,其初衷应该是为了牵强附会地呼应当前的热点话题(例如反腐倡廉),引发观众的共鸣、争取收视率。这种因为浅表化而止步于娱乐的创作,客观上仍然具备某种宣泄与补偿的艺术功能,并促使观众与社会现实达成谅解。例如:《康熙王朝》、《乾隆微服私访记》、《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天下粮仓》、《李卫当官》、《梦断紫禁城》……尤其1998年的《雍正王朝》,既回应人们“从历史深处找寻民族自信”的心理需求,又借古喻今,宣示出整顿吏治、改革金融和赋税制度的任重道远——对社会现实的影射是昭然若揭的。

概言之,从刺激消费出发,戏说类历史剧消解了历史的厚重和严肃,对前朝旧事的书写并非历史的重现,而是一种风格化的“记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不是历史剧,而是怀旧剧——把“历史”故事化,包装成为消费品,编织一个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幻梦,使大众自觉不自觉地沉迷其中。

同类推荐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一书分为两个部分,共收录陶行知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3篇。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教学合一》《生活教育之特质》《活的教育》《行是知之始》等;第二部分的文章是陶行知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回忆育才学校办学的历史和教育宣言等方面的文章。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

    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传统文化中正心修身的学问,以让今人借鉴。全书以正心为主线且贯穿始终,提出八德是人格养成的八大支柱,以教正心是塑造人格的道场,四个步骤是人格养成的方法,三境界是人格养成的目标。在这五个主题之下汇集了历代圣贤的教导,穿插着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更通俗易懂味、易于理解。
  •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治理政策研究》以美籍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理论为基础,以“权利贫困”概念中的核心要素——机会、参与和机会的失而复得为分析工具,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如下议题:第一,不同形态的贫困家庭“社会权利贫困”状态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第二,现有社会体系对贫困家庭的“社会权利”机制性排斥的表现和状态;第三,现有的扶贫政策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或方向;第四,贫困家庭和社会的连接及社会扶贫机会的增加。全书动态地分析城市贫困家庭的不同贫困状态,亦即贫困、致贫、脱贫和返贫以及其演变过程,最后着眼于已有的城市贫困家庭的相关政策,如低保、医疗、就业、教育等政策的完善和再建构。
热门推荐
  • 爱的治疗

    爱的治疗

    “好的心理咨询如武林高手过招,刀剑不绝,却又惺惺相惜。就像苗人凤与胡一刀的商家堡一战。”这是程佳珺期待的心理咨询的最高境界。也许,他们之间的咨询大抵就是如此!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你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好

    你配得上这世间所有的好

    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就如事业,不曾跌跌撞撞,又怎知究竟哪一条路适合自己?就如爱情,不曾错过和被辜负,又怎会懂得珍惜与陪伴的可贵?就如人生,不曾努力付出,何来的青云直上……你要拿出勇气去面对挫折,承受苦痛,坚强地活着;你要相信自己是璞玉,只消等待雕琢之后光彩照人、熠熠生辉。本书是一部暖心作品,饱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为迷茫、浮躁、纠结、郁闷等各种青春病、都市病提供治愈秘方;为梦想、快乐、旅行、自由、爱情等各种人生问题找到最佳答案。
  • 三国之武步天下

    三国之武步天下

    一个孤儿刘芳,穿越到了三国,还成了刘繇的儿子。而且意外得到召唤系统,招来了无数华夏英豪,谁是雄中之雄,王中之王。在这里只有强者才可以存活!醉卧美人膝!看刘芳如果在之个世界上恢复他的大汉江山!
  • 狐狸变作公子身

    狐狸变作公子身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想当侠女浪迹天涯却被风骚侯爷抓去当厨子。说好的快意恩仇呢?算了,东方晓表示:侯爷的吃货事业还要靠她撑起来。
  • 风月遗落他年

    风月遗落他年

    1918年,北平,听雪楼。沸水在炉子上咆哮,约莫是茶壶嘴长了些,这嘶鸣声穿梭在厚重的铜管里,出来时已受不住控制,尖锐异常。小二忙着跑堂,汗巾搁在肩上也是湿了大片。听到茶楼里客人的投诉,他跺了跺脚,忙不迭地跑到堂口。拎起茶壶一个转身,飞溅而出的茶水顺势泼在一人的茶碗里,竟是分毫没有洒出来,顿时满场喝彩。这便是北平最老字号的茶楼,有个雅名——听雪楼。
  • 京西胭脂铺

    京西胭脂铺

    晁子轩扑进了院门。他的腿脚有点不方便,拄着拐棍,右手的纸扇忘了扇,身上的短袖绸衫湿透了,额头上的汗如线串着的珍珠一般,直往下淌。他的前脚刚刚迈进门槛,颤抖的声音就喊了出来。
  • 幸好一路上有你

    幸好一路上有你

    俩同龄闺蜜从华国到米国一起奋斗成长的经历。5岁时,曹蔓说:“媛媛,他欺负我。“袁媛说:”别怕!咱打回去!“15岁时,曹蔓说:“媛媛,将来我们报考同一所大学吧。”袁媛说:“好!”20岁时,袁媛说:“蔓蔓,我们一起出国留学吧?”曹蔓说:“好!”30岁时,袁媛说:”我好伤心,好害怕。“曹蔓:”不怕,你还有我。“35岁时,曹蔓问:”你有没有后悔过?“袁媛说:“有点儿。当时有点太草率,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能不会那么冲动!”曹蔓:“那让我们再来一次。”生活回朔几年,真的能改善么?无论如何,无论你最后跟谁一起,我们都感恩,那些日子里,幸好有你。
  • 科技巫师

    科技巫师

    这是一个在巫师世界研究科技的故事。……概率、电磁感应、核物理、相对论……用科学的方式探索、学习,便能掌握一切。李察一向这么认为,直到他穿越到类似中世纪的世界,成为一名王子,接着……被一条龙叼走。“这有点不太符合空气动力学啊?这不满足‘库塔条件’、‘绕翼环量’和‘伯努利定理’的东西,是怎么飞起来的?靠内置发动机?”李察忍不住的出声道,低头看向骑在身下的巨龙,“嗯,我需要研究研究。”“对了,刚才你说,之所以绑架我这个王子,是想给你的龙女儿找个玩伴?这个理由有点太勉强了吧?““吼!“巨龙怒吼着挥动双翼,直冲天际。书友群:725789329
  • 游戏

    游戏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终结?在我身上发生了十分荒唐的事,起初看起来像是个意外,后来又像个玩笑,但最后我发现这事情其实非常严肃。第一次发生,是在地铁上。晚上10点40分,从天台路开往仁义广场的末班地铁驶出。车厢里空荡荡的,加上我一共七个人,镶嵌在天花板上的灯管奢侈地照亮了整个车厢,人们脚底下拖着长长的影子。大家仿佛都不乐意群聚,分散在车厢里的各个部位。两个看样子是刚下班的中年男人隔开一米的距离坐在我对面,一个扭头望着窗外,一个在专心发短信。一对年轻情侣紧靠在车厢尽头,互相之间做些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