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100000012

第12章 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例(3)

志愿活动·奉献关爱收获感动

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我们还是遇见几批来自不同高校的志愿者。

我们刚到安置点便在位于A、B两区之间的党员活动室看到了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十多位志愿者在组织小朋友开展活动。

他们比我们早一天来这儿,“看厕所和浴室的卫生还行吧,这是昨天我们打扫的”,一个志愿者说。

随后的两天他们都在党员活动室开展活动。通过广播叫来了安置点的小孩,开展各种游戏和表演。活动进行到一半时,有个孩子在独唱《感恩的心》,也许这首歌触动了大家心中共同的情感,到后来竟成了40多个小孩的合唱,志愿者们感动不已,“这几天大家特别辛苦,但是看到这样一幕,真的感觉所做的一切都很值得”。

对居民的采访中,无论何时只要谈起志愿者时,气氛就会变得相当温馨。“我们很感谢他们,那么远地来帮助我们,关心我们”。由于我们自我介绍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居民们便拉着我们的手不停地说谢谢。

之后与西南财经大学志愿者们联系获悉,当他们离开安置点回学校打车到汽车站时,的哥坚持不收他们钱,还说:“你们是来帮助我们的,怎么能收你们的钱呢。”大家还是执意留下了钱,同时,也将这份情谊留存在心底。

媒体·无冕之王的“靠近”与“疏离”

5.12地震后,媒体迅速及时的报道受到了各界的好评。对于受灾的群众而言,媒体是他们了解灾情、了解中央政策、了解外部信息的主要方式。那么,作为被报道的主体,他们又怎么看待媒体在此次报道中的表现呢?

媒体选择·期待“靠近”

要了解安置点居民对于媒体的看法和态度,首先要知道他们平时主要的信息来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结论:

不难看出,在了解外部信息上,报纸成为了居民选取的最主要媒介,电视紧随其后排列第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人看报纸是因为这是他们最方便接触到的媒体。“没办法啊,电视又看不了,就只有看点报纸了”,采访中,很多居民这样表示。加上报纸的传看度高,一人买的报纸会在几幢安置房传看,也是报纸占有率高的原因之一。

现在安置点内还没接入电视闭路信号,不少居民花几十块钱购买了简易的卫星电视信号接收器,但只能收看中央一套、四川电视台等几个频道,图像的质量也是时好时坏。即使这样,能看上电视的家庭还是很引人羡慕,有电视的家庭基本都把电视作为了信息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居民看报纸等相对比较困难,电视直观的表达方式更为他们所接受。广播曾经是灾后初期信息不畅通时,居民使用最广的媒介形式之一。在生活稳定后,它也渐渐为其他媒体所替代。在本次调查中,仅有4位受访者选择了“广播”这一形式。

在此次调查中,有两位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这两位被访者在此题中均选择了“网络”,也是整个调查中仅有的两个选择该项的被访者。

安置点内未能接通网络,但附近有几间网吧。我们到达都江堰时几间网吧早已恢复营业。网吧生意不错,里边多为或玩游戏或聊天的青少年。

3位被访者表示,他们了解外部信息主要依靠他人讲述,其他亲戚朋友看了电视,读了报纸,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就来告诉他们。这部分人受灾严重,家中没有能正常使用的电视机、收音机,看报纸又因为自身经济实力或文化水平而存在困难,只能通过他人讲述。

另有3位被访者选择了“其他”项,备注的说明几乎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自闭状态,不了解外面的情况。他们在很多方面和选择“依靠他人讲述”的被访者相似,但他们往往由于新搬入该安置点,或者性格比较内向,和周围的邻里不熟,连“讲述”都难以听到,便形成他们口中所说的“自闭”。

真实·害怕“疏离”

我们初到幸福家园安置点时曾遇到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志愿者。他们告诉我们,这里的居民由于采访太多,已经开始厌倦和反感了。

问卷中就居民对媒体记者的态度做了调查:

有近四分之三的被访者表示欢迎记者。有很多居民说:“他们那么远来关心我们,我们当然欢迎,感谢他们。”也有2位被访者明确表示“不欢迎”。

“报道太假了,根本不说真话”,这是B22幢一位表示“不欢迎记者”的先生给出的原因。他认为媒体在报道中,对事实取舍的政治性、目的性太强。报道的内容只是“部分”的真实,媒体刻意隐瞒了一些信息。这不过是“走过场”,而他们反映情况只是“浪费表情”。还有1位被访者选择了“其他”项:希望记者作真实报道。

在居民心目中报道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呢?我们用一道题的四个选项来做了简单的衡量:只有不到三成的被访居民认为媒体的报道“完全属实”,而过半的被访者觉得媒体的报道只能算是“基本属实”,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实报道。有6位被访者甚至觉得多数都“不太真实”。

为了证明他们所说属实,居民们向我们举出相关事例:平价食堂建立伊始,各大媒体就“平价”二字做足了文章,强调食堂价格如何便宜。其中当地某报报道说平价食堂咸菜免费,而事实上咸菜都要5毛钱一份。

调查后记

直到坐上去都江堰的车,我们两人还在争执——去灾区是要唱赞歌,还是要挑“毛病”。踏上那块土地,面对倾颓的房屋和忙于生活的人们,我们突然发现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真实,真实得让之前的争执失去意义。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真实地记录“真实”。这场灾难没有把四川变为地狱,当然,无言的大爱也没有把这里变成天堂。这里的人,有感恩的,有抱怨的,有坚强自救的,也有浑浑噩噩的。这里毕竟是凡人世间,有着大同和不同,同于不同都不是我们能简单地从某一角度,用某一模板去刻画的。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尽力传达了灾区人民对祖国和所有好心人的感恩之情,也记录了灾区人民为新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我们还捕捉到了一些问题——生活的不便,安全的威胁,信息的不畅等等。我们很庆幸自己没有用“好”、“坏”将这里简单定性,而是客观地记下了许多真实的瞬间。

在都江堰的几天,我们经历着余震和高温,被大雨浸湿的地铺和日夜不休的蚊虫。但,我们骄傲,作为四川人,作为传媒学子,我们传递了灾区真实的声音。如果说我们有什么遗憾,那便是遗憾自己能力有限。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调查和记录,只是写下这样一个报告。

对这里的人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镁光灯,而是安定的生活。他们的希望是问题能够解决,生活能够改善。在报告撰写的一个月中,已有媒体报道安置点厨房安全隐患引起了管理层的重视。这样的信息让我们感觉很欣慰,因为只要有所记录,有所传达,现存的问题便有解决的可能,这便是我们辛苦调查的意义所在。

在调查中,我们得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党总支、都江堰市幸福家园临时党支部、幸福家园管委会等机构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同时,我们也衷心感谢“幸福家园”安置点居民对此次调查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四川老乡们今后的生活有如这个安置点的名字一样幸福美满!

教师点评

这是一份来自四川地震灾区安置点的调查报告,也是一份震后灾民生活图景的真实记录。〇七级传播学专业的袁月、周昱衡两位同学选择了“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这一颇具新闻性与挑战性的题目,以富有典型性的个案入手,旨在探讨四川地震灾民安置工作的经验规律和缺憾,使选题呈现出显著的实际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008年7月。当四川震区惊恐未定之际,当余震仍在继续之时,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系的两个四川孩子住进了都江堰灾民安置点,他们以一颗关爱之心去走访灾民,睁大眼睛去观察周边的点点滴滴。几天时间里他们马不停蹄,采集积累了全面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给予了系统而全面的归纳整理,圆满完成调查并最终形成了这份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图表精准、行文畅达的报告,为四川灾区更好地实施安置工作提供了可以借鉴和操作的样本。

学以致用固然是大学生努力达成的最佳境界,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应当融入血脉的意念。两位同学的独特选题体现出他们已经具备的新闻敏感,丰厚的调查资料呈现出他们已经具备的专业素养,完整顺畅的报告表现出他们良好的文字功力,这些足以使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而渗透在选题、资料以及报告之中的那份追求真实的勇气、那份悲天悯人的情怀、那份坚定的社会担当,更让教师感到骄傲和自豪。

(张燕)

同类推荐
  •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

    本书是从文学语言变革角度研究中国文学文体现代转型的一本专著。文学形式是文学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文学语言是影响文学形式的关键因素。五四文学革命是在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基础之上完成的,语言变革是考察中国文学文体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切口。本书从文学语言入手,从总体上探讨了语言变革对文体功能、文体形态和文体格局转型的影响,详细分析了语言变革作用于戏剧、小说、诗歌、散文各类文体体裁程序而导致的文体转型,探析了语言变革对文体渗透这一特殊的文体现象现代转型的影响。同时,本书跳出文学的内部研究,将语言变革还原到民族共同语生成的文化语境中,探察这一语言现实对文体转型的作用情形。论题的研究可以为认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学的现代性及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些语言困境等问题提供启示。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开放天地新:一位百年学府校长的思考与探索

    本书是作者在担任具有百年历史的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期间对中国大学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内容既包括大学的本质、使命、特色、发展方向这类探讨大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抽象理念问题,也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开放办学和学校管理这些旨在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具体办学实践问题。本书融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于一体,综合应用于作者所任职大学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体现了知与行的具体和历史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21世纪初中国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本书对各类学校管理者,特别是高等学校的领导者以及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政府网络发言

    政府网络发言

    该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主体特征、功能定位、制度设计、组织架构和效能保障,同时从网络问政、网络论坛、网络微博,以及培养意见领袖、应对网络谣言等具体方面提出了政府网络发言的基本策略,并对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既具有理论开拓的价值,又有着广泛的实际运用意义,可以为新闻传播学者和各级政府官员提供有益的启发、借鉴和帮助。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热门推荐
  • 我成了一个富二代

    我成了一个富二代

    重生后的他多了一个女人,有了一个幸福的家,成为了一个幸福的人。
  • 快穿攻略:男神,请闪开

    快穿攻略:男神,请闪开

    因为逃避某人而成为快穿测试员,谁成想,那个人追来了。至此,顾念晚开始了一段悲惨的生活。当反扑成为梦想,我还能怎么办?顾念晚悲愤的想。
  •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细节全书

    创业并不容易,它需要承担义务、做出决策和努力工作。即使你具备这些素质,创业仍然不是毫不费力的!企业家们经常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成功的企业家是那些不管有多少困难仍继续前进的人。
  • 落尽相思

    落尽相思

    小希,你知道吗。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爱你。你看那片秋叶,它落在你的脸,它在哭,你知道吗小希,对不起,你快醒醒好不好,我还会留在你的身边。
  • 我的作者来自异世界

    我的作者来自异世界

    陈木是时空管理局旗下小说网的主编,立志带出一个又一个大神作者。可当他发现,他的作者全都来自不同的时空,而他也可以穿越到作者笔下的“书中世界”时……一切都变了。-----------主编守则:①完成日常事务,关心作者身心健康。②穿越“书中世界”,修正次元空间的漏洞。③接待来自其他时空的作者,抓捕逃逸的书中灵体。④前往作者所在的异时空,催更!约稿!……
  • 李家二少爷

    李家二少爷

    21世纪一位姓李的少年正在吹嘘着自家祖先的丰功伟绩,“我家祖上可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结果因为一个意外的原因穿越回了唐朝。“怎么回事,我不是李世民的后代吗?怎么成了李靖的儿子”。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作者绝不撒谎。
  • 乱唐之七绝纵横

    乱唐之七绝纵横

    庙堂变,江湖乱,纵横出,天下惊。鬼谷枫林中走出的两个身世迥异的少年。一个肩负家族使命,运筹帷幄,意欲剑指天下。一个身怀武林禁忌,仗剑江湖,惟愿红尘逍遥。一南一北,一纵一横。挣不脱的命运之手 逃不过的鬼谷宿命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

    《孩子永远“惯不坏”,关键你要这样带!》带你分清“爱”和“溺爱”!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当孩子提出很多形形色色的需求,“抱抱!”“我要吃糖!”“今天我要爸爸陪我!”……很多家长会担心,如果我同意了,是不是在溺爱孩子?孩子下次变本加厉了怎么办?这会不会“惯坏”孩子……感到孩子难教,就读这本书!拥有45年儿童心理咨询经验,上万家庭的心灵疗愈者——佐佐木正美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因为爱和溺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爱孩子,是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按照孩子所愿,恰如其分地放在孩子身上。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耐心陪伴孩子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
  • 萌宝娘子太腹黑

    萌宝娘子太腹黑

    浴室跌倒一朝醒来竟穿越。穿越就穿越,就当是古代一世游,却没想到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物,他神秘莫测,杀神降生,即使俊美如神,却心狠手辣,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也是眼不眨的杀掉,遇上了这么个厉害的人物,却对她柔情似水,万千宠爱于一身,本文轻松活泼,温馨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