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300000019

第19章 试析“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的语义虚化(1)

丁维莉

内容摘要:位于句首的“在”字介词结构被称为“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这一语用成分主要表示处所、时间、范围、条件和行为主体,除了表达概念功能以外,还具有篇章的回指功能和语用上的人际功能。在共时平面上,充任全句修饰语的“在”字介词结构呈现为从具体到抽象的语义虚化过程,其语义虚化与认知域的转移有关,同时也受到句法、语用和篇章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虚化、连续统、认知

根据胡裕树(1981:373-375)的观点,我们将位于句首的“在”字介词结构称为“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主要有五种用法。例如:

(1)在门外,我听见包里索米娅正在和奶奶说话,我捂着腹部,艰难地一步步挨到门口。[表示处所]

(2)在国外完成学业后,我打算为中国体育同国际体育的交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示时间]

(3)在某种意义上,现场已被那众多的脚印所破坏。[表示范围]

(4)在消费尚未出现突破、出口增长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增加投资成为推动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表示条件]

(5)在汉斯眼里,他简直成了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问家。[表示行为主体]

在上例中,句首画线的部分都是全句修饰语,为后续的主谓句成立提供了处所、时间、范围、条件等信息。这些成分是一种语用平面的成分,而不是句法平面的成分,与主谓之间的状语是有显著区别的(丁维莉、陈维昌,2008)。

“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因内部组合成分,其结构层次和用法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运用Langacker(1977)的语法化理论探讨“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在共时平面上的虚化问题。

一、辨别语言结构虚化的方法

Langacker(1977)认为,“语法化”和语言结构的层次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法化往往引起语言结构的层次变化[1]。这里所说的“语言结构的层次”就是结构内部“直接成分”(IC)的切分方式。把语言的结构层次变化分为三类:(一)取消分界(boundary loss);(二)改变分界(boundary shift);(三)增加分界(boundary creation)。前两类变化跟语法化关系较为密切。例如:

(6)a.I say that:he comes.

b.I say that he comes.

(7)a.他们两个长得好像。

b.刚走的那个人好像我哥哥。

c.他好像有个哥哥在东北。

例(6)和例(7)都属于分界取消的例子。在例(6)中,(6a)中的英语指示代词that虚化为(6b)中的连词,这个虚化的过程就伴随着分界的改变。在例(7)中,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副词“好像”来自“状语+动词”,如(7a)所示;表示程度的副词“好”的意义先虚化,如(7b)所示;直到词汇意义最后消失,如(7c)所示,“好”和“像”之间的分界也随之消失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取消分界的公式:

Ⅰ.A│B→AB

对于由两个语言成分(A和B)组成的句法结构来说,如果其中的一个成分(A或B)发生虚化,那么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也会发生伴随性的虚化,虚化的成分对另一个成分的依附性会相应增强,二者的界限也随之取消。

再如:

(8)a.遂跳│上船

b.遂跳上│船

例(8)是改变分界的例子,其中“上”由在(8a)中作为动作动词虚化为在(8b)中的趋向动词。由此可以得出改变分界的公式:

Ⅱ.A││B│C→A│B││C

对于由三个语言成分(A、B和C)组成的句法结构来说,如果它们的结构层次发生改变,那么这个句法结构本身也会发生虚化。

语法化研究表明,如果语言结构中的层次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现象,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结构产生了虚化;反过来看,如果一个语言结构发生了虚化,那么这个语言结构的层次也会发生变化。一个词的语法化过程往往涉及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会改变原来词语的词汇边界,而且两个成分的重新分析必须在紧邻的句法环境中进行(石毓智、李讷2001:2-3),这种重新分析的方法与前面所说的取消边界和改变边界的结论是一致的。

二、“在”字介词结构的分界与虚化

下面,我们将用上面的公式I和II来考察充任全句修饰语的“在”字介词结构各成分之间的结构层次,如果“在”字介词结构内部的结构成分在层次上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现象,那么就说明这个结构出现了虚化。例如:

(9)在劳改农场,我就听过一个炊事员用一斤米做成七斤干饭的“先进事迹”,大喇叭上还说他为此出席了“先代会”,听得我直咽口涎。

(10)在困难年代,这种用具是很难买到的。

(11)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还是选个不平常的人来写。

(12)在月台上,两人终于依依不舍地分了手。

(13)在他的伞下,一个小女孩飘了进来。

(14)在他的笔下,封建社会的没落完全展现出来。

(15)在理论上,我知道她唱的和海喜喜昨天唱的曲调都属于所谓“河湟花儿”。

(16)在工作中,该院职工努力将这些在体育健身方面的心得灌输在医疗过程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7)在她的呼唤下,草丛中的鹅都纷纷一挪一挪地朝她跑来,而河里的鹅则开始慢慢地游向岸边,然后一只一只地爬到岸上,纷纷张开翅膀抖了起来。

(18)在汉斯眼里,他简直成了个知识非常渊博的学问家。

(19)这个姑娘叫许玉兰……她的衣服并不比别人多,可是别人都觉得她是这座城镇里衣服最多的时髦姑娘。她在大街上行走,使她的漂亮像穿过这座城镇的河流一样被人们所熟悉,在这里人们都叫她油条西施……

下面我们将上述诸例中带下划线的介词结构的分界情况、抽象格式及表达的意义整理如下:

分界情况抽象格式表达意义

(9’)在│劳改农场在+NP表示处所

(10’)在│困难年代在+NP表示时间

(11’)在│平常的日子││里在+NP+里表示时间

(12’)在│月台││上在+NP+上表示处所

(13’)在│他的伞││下在+NP+下表示处所

(14’)在│他的笔下在+NP+下表示处所

(15’)在│理论上在+NP+上表示范围

(16’)在│工作中在+VP+中表示范围

(17’)在她的呼唤下在+NP+VP+下表示条件

(18’)在汉斯眼里在+NP+里表示行为主体

(19’)在|这│里在+PRO+里表示处所,须借助上下文

(“NP”表示名词性成分;“VP”表示谓词性成分;“PRO”表示代词,下同。)

根据介词所带的直接成分,我们可将上述介词短语归纳成以下两种格式:

Ⅲ.A.在+NP

B.在+X+F(“X”表示任意成分;“F”表示方位词。)

一般而言,它们的结构层次应该如下:

Ⅳ.A.在│NP

B.在│X││F

或者将其转化为下面的层次结构图: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很难用上面的切分图式把(9)-(19)中各例的切分贯彻到底。特别是(17’)和(18’)更难用线性的图式标出来。对于(17’),我们可以先将介词框架“在……下”[2]提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层次切分,即

在她的呼唤下→在……下+她的呼唤

试比较:

(20)在灯光下,我抱着头读书。

例(20)中的介词结构“在灯光下”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直接进行切分,划出两层;而例(17’)中的介词结构“在她的呼唤下”不能运用层次分析法直接进行切分,必须通过结构成分的转化才可以切分,只能划出一个层次[3]。

例(18’)中的“在汉斯眼里”根本就不能进行结构上的切分,它已经成为一个整体,表达的意思是“在汉斯看来”,后续的小句已经包含着行为主体“汉斯”的一些主观性的评价。

试比较:

(21)在他的眼里,我却没有看到应该有的悲伤与愤怒。

例(21)的“在他的眼里”是可以切分的,以介词“在”的后面为切分点。

我们用对(9)-(19)各句中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所作的结构切分结果与IV进行对照,结果发现:

A.(9’)—(13’)的切分结果与IV基本一致;

B.(14’)—(18’)的切分结果与IV不一致;

C.(19’)的切分结果虽然与IV基本一致,但结构内成分“这”需要借助于篇章的上下文才能得到确认。

根据公式Ⅰ和Ⅱ,(9’)—(13’)中的各个介词结构在层次上没有发生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变化,说明这些句子中的全句修饰语或者没有发生虚化或者虚化程度较小。(14’)—(18’)中的各个介词结构在层次上已经发生了取消分界或改变分界的变化,说明这些句子中的全句修饰语的虚化程度很高。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

D.(9’)—(13’)〉(14’)—(18’)(“〉”表示后者虚于前者,下同)

在(9’)—(13’)中的每一个介词结构的虚化程度肯定低于(14’)—(18’),即

在劳改农场

在困难年代

在平常的日子里

在月台上

在他的伞下〉在他的笔下/在理论上/在工作中/在她的呼唤下/在汉斯眼里

(“/”表示选择关系,下同)

E.由C可以推知,在相同形式的语言结构中,(9’)—(13’)中的介词结构的虚化程度肯定低于(14’)—(18’),即

在平常的日子里〉在汉斯眼里

在月台上〉在理论上

在他的伞下〉在他的笔下

在他的伞下〉在她的呼唤下

由此可见:“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这样的结构也存在着程度不等的虚化问题。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思考:

(一)(9’)—(13’)中的各个介词结构有没有语义虚化的问题?

(二)D中的两个结果值得我们重视:“在他的笔下”和“在她的呼唤下”都存在着一定的虚化,那么在虚化的程度上二者有没有层级上的差别?

(三)“在这里”是否存在虚化?

(四)如果全句修饰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那么其内部能否构建虚化的连续统?

三、“在”字介词结构全句修饰语虚化的连续统一

关于“语法化”的程度问题,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围构拟了一些语法化的程度等级。其中对我们研究全句修饰语位置上的“在”字介词结构的语义虚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一是,Diehl(1975)将广义的空间关系分出四个等级,其中“社会空间”的语法化程度最低,最高的是“逻辑空间”。四种空间关系都是以“自我”为参照点:

社会空间(我)〉物质空间(这里)〉时间空间(现在)〉逻辑空间(在这种情形下)

二是,Heine等人(1991)将语法化看做若干认知域之间的转移过程,他们把各个基本的认知域排成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等级:

人〉物〉事〉空间〉时间〉性质

这个等级的前半部分(由人到空间)是实词变为虚词的过程,后半部分(由空间到性质)是虚词进一步虚化的过程。

三是,Traugott(1982)将Halliday(1970)区分的三种语法功能排成一个语法化程度由低到高的等级:

概念功能〉篇章功能〉人际功能

四是,沈家煊(1994)在前人的基础上认为,在共时平面上可依据五条标准判定语法化程度:①与人有关的低于与人无关的;②表空间的语法成分是语法成分中虚化程度最低的;③三维(空间)低于一维(时间),一维低于零维(原因、方式等);④特殊低于一般,如“工具”(特殊)低于“方式”(一般);⑤与名词有关的低于与小句有关的,如介词低于连词。

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可知,不仅词语所表达的概念范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而且同一句法结构所表达的概念范畴也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化。全句修饰语位置上的“在”字介词结构因表示的概念不同,相互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化。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字介词结构语义虚化的等级序列:

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

前四项属于概念功能,而“行为主体”所表现的是人际功能,故根据Traugott(1982)的观点其等级应该是最高的。依据这个顺序,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在劳改农场”在线性排列顺序中居于“在困难年代”之前,那么它的虚化程度要低于后者。这样一来,我们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处所〉时间〉范围〉条件〉行为主体”这个虚化等级序列中,我们并没有把“在这里”考虑进去。这是因为,“在这里”需要借助于篇章确认其语义所指,表示的是一种篇章功能。根据Traugott(1982)的排序,“在这里”在虚化等级序列中应该处于“条件”和“行为主体”之间。据此,我们可以将(9’)—(19’)各句的全句修饰语按虚化程度排列如下:

在劳改农场/在他的伞下/在月台上〉在困难年代/在平常的日子里〉在他的笔下〉在理论上〉在工作中〉在她的呼唤下〉在这里〉在汉斯眼里

同类推荐
  • 作家的灵感宝库

    作家的灵感宝库

    灵感的汲取与释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扯到很多因素。但无论对哪一类型的写作者来说,“借鉴”与“外界刺激”都绝对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方式。而这本《作家的灵感宝库》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灵感交换中心”,帮助写作者探索故事素材和写作创意。本书是弗雷德·怀特结合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编纂的一部“灵感辞典”。冒险、征服、悬疑、爱情、成长、逃离、寻找……无论读者想写什么题材,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2000个故事情境按照题材、类别详细分类,方便写作者随时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同时,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写作建议,示范了以这些灵感素材为基础,个性化地创作出独特情节的方法。利用《作家的灵感宝库》这个无以伦比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丰富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创作灵感,突破灵感枯竭这一写作障碍。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

    本书是集编导、戏文、导演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演播厅内部现场制作的创作流程,学会现场指挥与调度,掌握“自编、自导、自拍及后期自己独立合成各种类型节目”的基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创意理念、策划和创作能力。《广播电视一体化教程》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饥饿

    饥饿

    为了讲述饥饿的故事,作者走遍印度、孟加拉国、尼日尔、南苏丹、马达加斯加、美国、阿根廷以及西班牙等地进行调查。他发现有众多原因可能会导致饥饿:极度贫穷、战争动乱、健康问题、投机经济……《饥饿》就是就要讲述这些饥饿人们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在恶劣环境中忍受饥饿。《饥饿》试图发现: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依然有9亿人每天都在忍饥挨饿?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热门推荐
  • 不许情深

    不许情深

    曾经许给你的情深,换来的不过是一场此生不复的沉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串串仙草

    串串仙草

    一串浓烈的乡愁,一串美丽的记忆,一串甜蜜的时光……让你暂离城市的喧嚣和烦躁,来乐享心灵深处的静美独白……
  • 重生电竞,女扮男装撩美男

    重生电竞,女扮男装撩美男

    她带着一身的十八班武艺从一个顶尖黑客L重生到一个富二代高中学生的身上,性格懦弱无能?一无是处?这些她都通通破解开来,只是有一点她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女版男装啊喂!不过幸好有美男相伴~前面她使出洪荒之力来撩他,却没有一点用:某桐死皮赖脸的说:“小哥哥,有没有男朋友啊?有的话介不介意多一个,没有的话看我这个怎么样?”可后面的剧情发展不太对啊!某个衣冠禽兽提着她后领道:“你即喜欢我,就不可以再和别的男人对视超过三秒,不许跟别的男人吃饭,不许跟别的男人接触!”某桐讪讪道:“那男孩呢?”某禽兽冷冷道:“你觉得呢?”
  • 豆田篱下:糟糠不下堂

    豆田篱下:糟糠不下堂

    现代建筑女强人一朝穿越成为绑在喜堂上成亲的农家妇女。公婆嫌弃,小姑找茬,弟媳陷害,当地经济不发达,日子过得苦巴巴……她就不信了,有现代人的知识和技能,还怕搞不定婆媳关系过不上好日子!她用职场经验妥妥收拾了婆婆和小姑,又雄心壮志要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红红火火开始了在古代的事业,意外获得的一枚藏有古井的手镯更让她如鱼得水春风得意!
  • 天下

    天下

    三秋风寒,夜黑如墨。疏星淡照的小苑内,东首耳房尚亮着灯,映出窗纸上一条纹丝不动人影。窗外,一人来回踱着步子:“真的要按计划行事吗?”“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没有别的选择了。”窗纸上的人影动了动,长吁短叹。窗外人蓦然站住,咬了咬牙:“好!小不为则乱大谋,只有当机立断了。”“此为劫数……只是要委屈你了!”屋里之人叹道。“我的毕生理念都在于此,只要能成此事,其他都不过是旁枝末节了。你只要记住我们的约定,我虽死无憾,否则生不如死!”窗外之人道。
  • 侠探灰猫

    侠探灰猫

    侠探,我是侠,亦是探。我既铲奸除恶的侠客,亦是寻求真相的密探。我不会因为他是恶徒,而把莫须有的罪名安在他头上;亦不会因为他是君子,而将他犯下的过错藏在阴影里。不偏袒好人,不冤枉坏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朕的令牌王妃

    朕的令牌王妃

    她原本是排名杀手榜第三的杀手,却因为一个令牌而穿越到了玱墨王朝并与他结下不解之缘王爷:“来人呐,王妃又重生了,接好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