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1500000007

第7章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的制度变迁(2)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后,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提速,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是:要“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要求“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命题,这也是中共中央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

2007年,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009年9月26日,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的规划目标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出版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度在三十年中基本沿循着文化体制的改革而变迁。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加速和文化体制改革目标、原则、指导思想等方面的确立,出版业改革才得以快速推进。

第二节 当代中国出版业制度的源流

一、新中国出版业制度的两个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出版制度是在全面学习、移植苏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背景下,在继承中国共产党的出版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两个重要的经验来源,一个是外部的,一个是内部的。外部因素是前苏联的出版业制度,它生成了中国出版业制度的导向性机制;内部因素是战争时期的出版业制度,它是新中国出版业制度的内源性基础。

1.前苏联出版业制度的影响

如何管理全国的出版业,对于刚刚获取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还缺乏经验,所以向苏联学习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出版界的老前辈王仿子说过:“学习苏联是当时历史进程决定要走的一步。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书中谈的‘一边倒’。除了向苏联学习之外,没有别的榜样可供选择。”“建国后出版发行体制仿照苏联的模式,可以说是历史的产物。”作为学习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所确立的出版业制度在许多方面体现为对前苏联模式的借鉴。

前苏联的出版业制度是以列宁思想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类自由的思想,他非常重视人民自由权利的实际保障,尤其是人民的出版自由权利,把它看做无产阶级民主的本质特征。他批判资产阶级社会的出版自由,认为这是“富人有自由在每天发行数百万份的报纸上有计划地不断地欺骗、腐蚀和愚弄穷人——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群众”;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不会有任何东西能阻碍每个劳动者(或大大小小的劳动者团体)拥有并行使其使用公有印刷所及公有纸张的平等权利”。所以,他反对把出版活动变成一种私营商业,主张通过国家控制出版业的方式来保障公民出版自由权利的实施。在列宁思想的影响下,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出版业制度,它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出版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十月革命之初,苏维埃政府就通过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出版问题的决议》《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国立出版社的布告》等文件,把原来私有的出版资源收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由国家垄断经营;建立国立出版社,并把所有的出版事业置于国立出版社的管理之下;把所有的出版规划统一为单一的国家计划,纳入到国家的计划体系。

二是确立出版业的非营利性质。1918年颁布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里第十四条规定:“保障劳动者表达自己意见的实际自由”,不是出版物依赖于资本,要向工人阶级和贫农提供“出版发行报纸、小册子、书籍以及其他一切出版物的所有物资、技术手段”,并保障这些出版物在全国自由散发。可见,出版业在本质上是非营利性的,苏维埃政府在出版国有化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把出版列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进行运作和发展。

三是实行以执政党领导为主的党政双重管理体制。十月革命前后,俄共(布)出于加强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和管理,从一开始就在俄共和政府两个系统下建立领导管理机构。1917年3月,俄共中央就设立了出版局;1920年8月成立了中央宣传鼓动部,作为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最高领导机关。在政府系统,1917年11月在人民委员会下设出版局,1918年7月成立了教育人民委员部,作为领导全国文化教育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但由俄共负责出版人事任命和出版宣传导向等方面,俄共的中央委员会的宣传部门负责制定总的宣传方针和政策,地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不同专业领域的各单位宣传部门逐级向上级党委宣传部门负责,贯彻执行总的宣传方针和政策。

2.战时制度的延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出版业制度框架的形成,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战争中所形成的体制传统的深刻影响,即中共战时出版体制的惯性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延续。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由弱到强,逐渐成长为执政党。在长期艰苦、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环境中形成了一套体制传统,即政治保证、集中控制、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迅速行动,这种体制传统对包括出版和文化体制在内的国家体制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很重视出版工作,1921年成立“中央宣传部”;1923年成立“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印行部”;1924年5月,党中央设立中央出版部。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临时中央政府以当地的出版印刷业为基础,从党和政府中抽调、组织并培训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起新型的苏维埃红色出版事业,并建立了专门的出版管理机构——中央出版局,直属临时中央政府管辖,主要负责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行使根据地的出版管理职责,内部下设出版、编审、发行、财务等部门,管理和检查根据地报刊书籍的出版发行,并领导下级省县苏维埃政府的出版机构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编辑出版业务,所出版的书籍均署名“中央出版局出版”。1948年之后,为了迎接全国解放的新局面,管理好新解放区,特别是大城市的出版事业,中共中央对新解放区出版事业的政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出版事业的集中统一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948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对新区出版事业的政策的暂行规定》,规定没收国民党的出版机关;准许民营及非全部官僚资本所经营的书店,其书籍暂任其自由发行,不加审查;对政治上反动而又影响巨大的书店实行个别禁止。1949年2月,中宣部成立出版委员会,除接管新解放区的出版事业外,还出版《毛泽东选集》等党的重要政策、文献、理论读物和中小学教材,统一华北地区新华书店的工作。1949年11月出版总署成立后,出版委员会改制为出版总署。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版业制度的构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了出版总署,作为政府主管全国出版事业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全国出版业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到1956年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的出版业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1.以宪法效力保障公民的出版自由权利

公民的出版自由权利在新中国成立之日就得到国家法律的保障。

1949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享有言论、出版等自由权。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第八十七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等自由。言论、出版自由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也是一种基本的人格权利和精神权利,公民能否真正地享有这一权利,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和人权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不仅对公民的出版自由权作了明确规定,而且还规定为保证公民享有这一权利,国家需提供物质上的便利,给予鼓励和帮助。

2.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出版方针

《共同纲领》第四十九条规定: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在1949年10月全国新华书店第一届出版工作会议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把出版事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满足人民的需求,过去出版工作是为革命军事服务,为人民的政治斗争事业服务,现在……就要更为生产建设事业服务。出版总署署长胡愈之在报告中说:“人民出版事业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普及和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特别是工农群众的文化。”这次会议第一次把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定为新中国的出版方针。1950年9月出版总署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出版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人民出版事业的基本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为人民大众的利益服务是人民出版事业的基本方针。1950年10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确立了出版的政治属性,“书籍杂志的出版、发行、印刷是与国家建设事业、人民文化生活极关重要的政治工作”,批准了全国第一次出版会议提出的方针,并要求出版总署应当充分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著作和编译的力量,使为人民所迫切需要的出版物(尤其是通俗书刊)能有丰富的供应,同时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出版物在质量上逐渐提高。

同类推荐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协同型政府

    协同型政府

    本书是李辉副教授在博士论文《论协同政府》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从协同政府提出的背景、协同政府的含义与特征、协同政府的兴起、协同政府的挑战与未来以及广东省广州佛山协同治理的案例,论证了协同政府在治理碎片化时代兴起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前景。全书视角新颖、紧贴学术前沿,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针对性。
热门推荐
  • 割喉

    割喉

    3月底4月初的时候,老天爷手里紧紧攥着的春光终于从手指缝间漏成了气候,于是“哗”的一声,春天说来就来了。曹芷芬这时候总是满心雀跃,像一只蛰伏了一冬,刚刚被春光惊醒的小松鼠,不同的是,小松鼠上蹿下跳着是寻找食物,而她呢,是卖食物,准确地说,是卖烧烤。不过在卖烧烤前,她喜欢做一件事,就是跑到故州最繁华的濉河路商业街,给自己挑一身又素雅又别致的春装。
  • 带着系统去打怪升级

    带着系统去打怪升级

    打怪?不不不,这只是个带着系统去拯救世界的故事。
  • 祭义

    祭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颜凤星

    妖颜凤星

    一场注定的局。为了躲避追杀,她扮作叫花子误闯了他的禁地。自此,这个神秘莫测又杀伐狠绝腹黑邪魅的男人便成了她摆脱不了的劫。然而,殊不知她所布之局也才刚刚开始。且看天生妖颜,命定祸国乱世,为天下所弃的她,如何破珍珑,证天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ps:女主女装时顽劣潇洒偶尔怂,男装时超强超酷超霸气,是个多重身份的神秘大boss没错啦~![1v1放心追呦~]
  •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

    一个平凡的小和尚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传说中的洪荒时期,更加出奇的是穿越后的他竟然是西方教也就是后来的佛教两位始祖之一的准提道人。那么拥有现代人意识的准提将会有怎样的一番经历呢,他还会和传说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德行么?O(∩_∩)O~
  •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以一场模拟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演习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装备精良、代表中国军队主体力量的满编甲种师在对抗中一而再地败给装备了高科技技术并改革了陈旧军事观念的乙种师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军队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军事、政治、经济格局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中,在生存挑战和物质诱惑的重重围困中,英勇善战,杀出一条血路的富有英雄气质的忧患激越之作。
  • Hello,时先生

    Hello,时先生

    一场车祸夺走一尸两命,纪思情成为肇事者被判刑三年。入狱那天:“不管那个女人是不是自杀,毕竟是两条活生生的命。这个罪,我认。”减刑出狱那天:“既然法院当初判了我三年,那剩下的这一年我用劳力偿还给他。”然而这一切只换来他拿着一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你这个杀人凶手,就算把你千刀万剐也偿还不了我所失去的。”她背着他擦去眼角的泪水,迎头将脖子抵进刀尖里:“既然这样,那我用这条命还够不够?”那个大雨倾盆的夜晚,时北墨疯了。他抱着一个鲜血淋淋的女人跑向医生:“救不活她,我让整个医院为她陪葬。”后来听说他把她弄丢了,有人见他掘地三尺,只为寻找一个脖子上有条疤的女人。此去经年,晓风残月,纵有千种风情,与何人说?
  • 有你快穿请签收哦

    有你快穿请签收哦

    【本书暂停更新】【1V1】保证甜宠,不虐妖孽学长笑的潋滟,眼中晦暗:“晨宝,想吃冰淇淋,嗯?”云雨晨小脸皱成一团:“一口就一口。”妖孽学长,低头笑的宠溺:“不行哦,过来,不然……”呆萌小吸血鬼:“姐姐不可以吃冰奶茶哦,不然……”云雨晨看着,眼前呆萌的小吸血鬼抿唇道:“一小…”话还没说完,看着眼前的小吸血鬼,周边的空气都变冷了,悲催的把奶茶放了回去。抬头看着系统:“系统我想回去…主神太坏了,说好的高冷,淡漠都去哪了。”“我好可怜,我想回家。”白栎洐一把拉过云雨晨:“被媳妇你吃了……”
  • love:一直在逃避

    love:一直在逃避

    你相信一见钟情么?你有过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让我们跟着心的频率一起跳动起来吧!心脏的跳动,不是每一次都是心动,有时候,也会是心痛。
  • 妖魔战神

    妖魔战神

    上古蛮荒时代,大地之上,妖魔肆虐…大地人族圣贤,开辟万千武道,与之抗衡…后有另辟蹊径者,智比天高,采集妖魔血脉,提纯,以无穷灵药炼化,寻找人族武者中的特殊血脉者,植入妖魔血脉,使其在保留人族特征的前提下,亦可变身为妖魔…此类武者,被称之为‘妖魔武士’,拥有妖魔亦难以望其项背的杀伤力,潜力无穷。拳可碎星辰,掌可断江河,日月经天,吼落星辰…妖魔血脉品种繁多,故而,妖魔武士或变身为飞禽鸷鹰,翱翔于空;或如兽之精髓,强爪暴齿…更有甚者,变身太古凶兽,一拍翼就能刮起毁灭风暴,可以召唤雷电冰雪,也能够吸收日月星光,生命几近永恒不灭,与天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