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200000008

第8章 国内外体育新闻发展概况(7)

(3)国术刊物的迅速发展

虽然民国期间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政府变迁、连年战火,但是从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武术还是呈发展趋势的。庚子革命后,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逐步活跃了起来,各界人士倡导“强国强种”,中国传统武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除1910年成立的精武会外,还有中华武术会等30多家武术会社,北京除1911年成立的北京体育研究社外,还有中华尚武学社等25家武术会社。天津有1911年成立的中华武士会、道德武术研究会等十余家武术会社。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些人士认为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固有的国粹,应称为“国术”。1927年下半年,刚脱离军界在南京就任政府委员的张之江,邀集钮永建、李烈钧、戴传贤、于右任、蔡元培等26名国民党党政要员,发起成立国术研究馆。

1928年,国术研究馆获准成立,批文曰:“吾国技击诸法,渊源久远,传习寝微。设馆研究,具见提倡精神,裨益青年体育。查阅(国术研究馆)简章亦尚妥协,应准备案。”在成立南京中央武术馆后,在各省、市、县通设国术馆,“民国”年间几乎所有城镇都设有这类武术组织。

1929年秋,中央国术馆创办《国术旬刊》,每十日出版一期。翌年,更名为《国术周刊》,每周出版一期。《国术周刊》的基本内容包括论文、论著、转载、记录、文苑、杂俎以及该馆消息、国际要闻等栏目。主编相继由吴志青、唐豪、姜容樵等国术馆编审处处长担任。

这一时期,南京、上海、北京、天津、浙江、陕西、湖南等省、市国术馆以及南京健康实验学社等民间组织也都先后创办了武术专门刊物。促进传统武术的整理,也加强了各地武术组织和传习者之间的交流。

其中有代表性的刊物有《国术周刊》(南京)《国术周刊》(天津)《精武杂志》(上海)《术是月刊》。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除四川等大后方的国术馆继续活动外,大多数国术馆相继停办,中央国术馆也辗转迁移,政府停发经费,教工和学生生活非常困难,至1948年中央国术馆宣告解散,由国术馆主办的各类刊物也纷纷前后停刊,至此国术刊物在我国近代历史中的繁盛告一阶段。

(4)单项运动杂志

近代各单项运动出现在报刊中,以体操、田径为最早,游泳、球类等运动次之,至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先后建立了中华足球联合会、上海篮球联合会、上海网球联合会、上海棒球联合会、上海裁判会等体育团体,并租地建造了中华运动场,举办了田径与足球的华东公开赛,联合租界体育组织举办了以田径为主的“万国运动会”。

单项运动协会的蓬勃发展为单项运动杂志的创办带来了活力,这时出现了《乒乓世界》《足球世界》《乒乓周报》《中国围棋月刊》《健力美》《健与力》《象局汇刊》《中国滑翔》等专业杂志。

(5)体育画报

19世纪末出版的《点石斋画报》中就大量地存在各类体育图片,对西人娱乐活动的描述是一个重要部分。《赛马志盛》中但见圆形跑道上西人赛马者驾马飞驰,护栏外观者如堵,尤觉兴高采烈;《西人抽球》图中在西人会所外,一群洋人激烈地进行板球运动;《西人赛船》描绘了数支西人船只在江上争先恐后的竞赛,两岸景色宜人,在岸边、桥上聚集了众多观者等。

图画能够声情并茂地描述各类事件,更能展现各种体育运动优美的动作、激烈的竞争及运动员强健的体格,受到读者的青睐,体育报人也积极地满足读者的要求。《体育周报》(天津)的编辑曾说:“据一般读者的来信,希望本报对于兴趣方面尤其是图画加以相当的注意和努力,我们自己也早有这样的感觉,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所以在文字方面一部分采取有趣味的题材,现在经过多日的准备,决定在本期起,刊行画刊,以后每期中均有大的篇幅画刊行。”

1929年1月,近代第一份体育专业画报《体育画报》在上海创刊。这份刊物彩色铅印,16开本,制作精美,由两江女子体育专门学校编辑出版,每期仅售大洋三分,在上海很畅销。刊登内容有体育名人画像、运动员合影、学校体育活动图片、西方新兴体育活动、健身方法图示等内容。

20世纪30年代初,广州出版的《良友》画刊,是由曾参加远东运动会的田径运动员梁无恙任主编、图文并茂的体育画册。其内容多刊登现场拍摄的运动会竞赛镜头、优秀运动员的照片、广州校际球类友谊赛的情况,很受广州大中学生的喜爱。

1940年2月7日,又有一份名为《体育画报》的画刊出现,但现在仅存一期的封面,其他资料已无从寻找。

此外,无论在综合报刊体育版还是在体育专业报刊之中,都有大量的图片报道。尤其在体育专业报刊如《体育季刊》(1935年,上海)、《勤奋体育月报》(1933年,上海)、《体育研究与通讯》(1932年,镇江)、《体育周报》(1932年,天津)中,图片内容更是成为刊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体育周报》的“体育画刊”无疑最为出色。

首先,它注意刊物的设计,封面等图片由画家童漪珊精心筹划。其次,在内容安排上既有体育比赛的精彩瞬间,也有体育名人、明星的照片,更独树一帜地在体育画刊中刊登大量的漫画、连环画,针砭体育界种种现象。其指出:“画刊的主旨不再迎合‘社会的弱点’,而着重在探寻一些‘意识正确’的新的图画,使读者多些新的知识或至少发生相当的兴趣。画刊的范围是——新闻写真、漫画、古代雕刻、油画、水彩画、木刻写真、连环画等。”

(6)综合报纸的体育栏

在20世纪20年代初,体育新闻常被安排在教育消息中形成一个小栏目,之后各大报纸相继开设体育栏,如《时报》《新闻报》《大公报》《时事新报》《大陆报》等都设有体育版。其中《申报》的体育报道为佼佼者,根据统计从1919年至1928年十年间,共刊登1670则体育消息与报道。其内容涉及体育政策法规、体育组织团体、各类运动会、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手球、棒球、游泳、武术、射击、体育学校及各种言论等。

20世纪40年代,除《申报》等大报都保持体育版外,其间出现的各种报纸,几乎都登载体育消息,如《东方日报》《力报》《繁华报》均以整版登载体育消息,抗战胜利后又有《东南日报》《益世报》《文汇报》等设有体育版。

在广州先后登载体育新闻的综合报纸有《时报》《安雅报》《人报》《共和报》《现象报》《羊城报》《广州民国日报》《广州市民时报》《公评报》《越华报》《大华晚报》《诚报》等。其内容多是刊登体育运动竞赛新闻及运动会消息,其中1923年(“民国”12年)创办的《广州民国日报》,设“教育与体育”栏目,登载体育消息较详尽,有时还发表短评,介绍体育运动方法、体育健儿的事迹,颇受爱好体育读者的欢迎。该报延续至广州沦陷前仍执体育宣传报道的牛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越华报》《国华报》《现象报》《诚报》等报的体育消息内容亦甚丰富。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陆续复刊的《中山日报》《大光报》《建国日报》是宣传、报道体育新闻的重要报纸。

4.中国共产党报刊的体育新闻

报刊是共产党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毛泽东等根据地的缔造者十分重视根据地的报刊、书籍出版发行工作,并亲自领导党和红军开展革命宣传工作。

在开始阶段普遍因为经费、版面限制等原因,仅有很少的体育消息,但是随着人民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体育活动的报道逐渐兴盛了起来,尤其是在每年9月9日“体育节”,各大报刊如《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都会出版专刊,发表社评。

我党领导人也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提倡体育运动的言论,毛泽东给《新华日报》题词:“锻炼体魄,打好日本。”贺龙在《解放日报》发表“体育运动军事化”的题词,提倡参加体育活动为民族战争服务的方向。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具体组织领导,不仅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全体军民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员令,也给国民党统治区广大抗日民众很大鼓舞。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国统区创办的唯一的机关党报,其新闻报道不仅要宣传救国救民,全国上下齐心合力进行抗日,其体育报道还有一定的特色,它大力宣传体育,以唤醒民众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信念。

《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同年迁至重庆继续出版,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查封,工作了九年一个月又十八天,共出版报纸3231期。

《新华日报》从创刊到被查封的九年中,有关体育方面的报道,各类文章总计600余篇。其报道内容大概分为综合报道、国内运动会、国外运动会、体育会议、体育表演、各国体育运动、滑翔运动、篮球竞赛消息、足球竞赛消息、水上运动等。

《新华日报》对于国内体育活动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各类运动会、体育会议以及篮球、足球项目上,每年举行的“九九体育节”是体育报道高潮。在《新华日报》还有数量不少的国外体育报道,如“瑞芬代表提议禁止侵略国参加奥林匹克”“敌禁止日运动员参加世运大会”“瑞士反对敌侵略,不参加东京世运”“瑞典民众反日,拒不参与东京世运会”等。这些体育消息都不约而同地隐含着反对战争以及支持和平的含义,其以“爱国主义,贴近群众”的体育新闻舆论指导方针,也得到了国统区广泛的支持。

《青年实话》是革命根据地一份重视体育报道的刊物,于1931年7月1日创刊,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其总编辑所设在江西于都,总发行所设在福建长汀,后来迁到瑞金。其先是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周刊。

《青年实话》的内容贴近青年生活,报道红军的战斗及各地青年拥军参军情况,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在其体育专栏中有较大的篇幅介绍体育知识以及许多的运动项目规则、练习方法等,它倡导青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强壮体魄,锻炼身体为投入革命事业做准备。

四、体育新闻的拓展时期(1949~1993年)

这一时期,体育新闻作为一个新闻品种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接受,体育新闻行业形成,出现了为适应体育新闻传播专门培养的人才。各种大众媒体中体育新闻的关注度、报道量都有开拓,被称为体育新闻的“拓展时期”。

1.社会主义体育报业的创立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7月1日《新体育》杂志创刊,毛泽东主席为其题写刊名,朱德为其题词,它是新中国最早的体育专业报刊。195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成立,根据社会需要编辑出版各种体育图书,传播体育科学文化知识。随后1957年外文体育杂志《中国体育》创刊。1958年9月1日,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体育报纸《体育报》创刊。体育报道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印刷媒体是体育新闻的主力军,体育新闻报道也形成了以“一报一刊”(《体育报》与《新体育》)为中心的体育宣传阵线。同时以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为载体的体育新闻都有了发展。

(1)新中国第一份体育刊物

新中国成立不久,194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月即召开体育会议,可以看到当时中央对于体育工作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在总会的领导下,新中国各项体育事业百废待兴,对体育宣传工作也提到了日程上来,筹办体育刊物即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新体育》杂志编辑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为此,体育总会从全国各地召集数名体育专家参与筹办杂志。《新体育》第一任主编是林启武,编辑有管玉珊、苏竞存、郝克强等,由青年出版社发行。

《新体育》编辑部属于总会的宣传编译委员会,该会负责体育宣传及各类体育书籍的翻译编辑,其委员大都是兼职,如燕京大学的体育教授林启武、北京大学教授管玉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竞存、辅仁大学讲师阎维仁、体总秘书轲犁等。

杂志创办时,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稿件少,作者难找。在初期,除翻译材料之外,内容全是由学校体育教师所写,大多限于体育教学和技术介绍,创刊号的稿件准备了半年才齐备。

当1950年7月《新体育》创刊号问世时,首印一万册,很快售完,又加印了5000册,至1950年年底,每期发行量近两万册。在创刊号中,毛主席为杂志题写刊名“新体育”,朱德总司令、郭沫若、李维汉、马叙伦题字,冯文彬题写“新民主主义的国民体育”,轲犁起草发刊词,徐英超、夏翔、牟作云、苏竞存等体育界人士均发表了文章。

同类推荐
  • 任鸿隽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任鸿隽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任鸿隽谈教育(名家谈教育)》共收任鸿隽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6篇。前面部分的文章均为任鸿隽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任鸿隽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科学教育与科学》《大学研究所与留学政策》《论所谓择师自由》等;后面部分的文章是任鸿隽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他个人的自述、关于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的回顾,以及他谈科学、社会、翻译、实业等方面的文章。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华大讲堂(2010)

    华大讲堂(2010)

    本书收录2010年作客“华大讲堂”的龙永图、陈少峰、王长江、黄平、李慎明、唐元、李林的演讲文稿,内容涵盖经济形势、城市文化、政党政治、国际形势、全球化发展、十二五经济、中国法治建设等热点焦点问题。其视野之宽阔、分析之精辟、见解之独到、内容之丰富、影响之广泛,堪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荟萃。本书还收录每次演讲后的互动问答,通过专家与听众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发思考、深化理解。本书内容系根据专家演讲录音整理而成,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让人犹如身临讲堂。
  • 信仰导航

    信仰导航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融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大学生信仰的教育与引导,着重阐述如何科学、生动、有效地开展以“六个为什么”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使社会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社会管理方式,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管理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管理理论。《社会管理丛书: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系统介绍和吸收借鉴国外社会管理的积极成果和先进经验,以部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将其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政策等逐一分析比较,展现其管理模式的优劣,并对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进行了系统阐述。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拂裳若梦

    重生之拂裳若梦

    前一世,身为一国公主,爱上质子。最终惨遭背叛,国破家亡。重生一世,誓要让背叛她之人生不如死,守护她所爱、所亏欠之人。这条路上漫漫无期,孤寂无比。“将军可愿与本宫同行?”她巧笑嫣然,美目盼兮,调笑般问道。面前男人听后微微一怔,眼中极力隐藏着欣喜,他将长剑反于手后,驻于地中,黄沙扬起,他单膝跪地。只听见一声简短回答:“臣...愿意!”掷地而有声,坚定而有力。
  • 腹黑老公迷糊妻

    腹黑老公迷糊妻

    人前,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能力稳坐第一把手。人后,他是跨国集团隐藏幕后的操作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是,遇见了那个无良女,他是束手无策在无策。—————佟卓谦,你还要不要脸,亏你还取了一个这么斯文的名字。——————一朝意外,两家逼婚,三言两语,岂是四五六句说的清?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是一个英俊霸气毒蛇闷骚腹黑男人和一个看不清,说不清,拎不清女人的故事。.简介无能,请看文文。
  • 你是我久等的归人

    你是我久等的归人

    本书共选了陈麒凌18篇短篇小说。每篇所描写的感情类型都有不同,有大学生纯纯的爱,有刚步入社会青年青涩的爱,有对信仰的尊敬,有对父母深切地关怀,有对故乡真切的怀念,也有对社会不公平待遇的反应。每一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没有千人一面,每人都展示了独特的个性。语言简洁质朴,贴近生活,是一本写满作者真诚的小说集。
  • 桃花千千劫

    桃花千千劫

    一把古萧,给了她千年之后的轮回。奈何桥边,孟婆汤落。来生,我是你的桃花劫,是你生生世世的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致我心头好

    致我心头好

    重头再来,许是心境不同,过去无法抵抗他人的猜忌,抨击,以及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所谓希望,受过伤,流过泪,终是郁郁而终,今生,却只想陪一人终老。我是你的陌上人,你是我的心头好,不知你曾经历过什么,只想抹去你眉间忧愁,抱着你,护着你,生生世世。(许温文&尔雅,1v1)
  • 海贼之最强附身

    海贼之最强附身

    穿越海贼世界,居然成为了罗杰的弟弟。无法想象五十多岁的罗杰,居然还会有一个十几岁的弟弟。但是哥哥成为海贼王,弟弟却毫无才能。好在十六岁的时候,他居然发现自己身上带着一个附身系统。附身叶问,获得宗师心境,附身盖聂,获得百步飞剑,附身李逍遥,获得蜀山剑法。只能附身这些?那你就错了!佩恩,鼬,黑崎一护,只要有钱,任何鬼魂,都能附身。这是一个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世界!PS:新书《国王世界》已发布,求一切支持!推荐《海贼之文虎大将》,有兴趣可看!本书书群:238274573,大家都可进入讨论,聊天。
  • 错婚成爱:傲娇夫人很抢手

    错婚成爱:傲娇夫人很抢手

    “当我的女人,我会让你幸福到死的。”新婚那日,他对她说的话。“呵呵,感谢不杀之恩,我可不想死啊。”她淡淡一笑,不屑的说道。“我会让你成为整个上海滩最幸福的女人,相信我。”他深情款款的看着她,发誓这辈子只宠她一人。“希望你说到做到,首先我不想看见那些碍眼的女人。”“好,通通把她们赶走就是了。”面对那些女人,她妩媚一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 掬红妆

    掬红妆

    被好姐妹抢了男朋友的窦小菜,愤怒中撞墙而亡,穿越到汉朝初的窦家,在大伯和爹爹的宠溺下过着无忧的米虫生活。吕后为太子选妃?关她何事,那么多人去争一个男人不是自己找罪受?还好她顶着痴儿的名字不用选妃。传说太子俊逸非凡,传说太子有一颗慈悲之心,传说太子已经有了心上人,传说太子已经选妃成功了。传说代王俊美无双,传说代王冷漠无常,传说代王对痴儿动了真心这些都不关她都小菜的事情。可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人早在最初相见的那瞬间便注定了无休无止的纠缠。如果时光倒回,她宁愿选择不曾遇到他们。
  • 毒妃逆天:将军不服来战

    毒妃逆天:将军不服来战

    穿越前是一名杀手,穿越后成为相府大小姐。她觉得,她一定是穿越错了频道。
  • 死亡之书

    死亡之书

    《死亡之书》是一部由二十多个死亡事件构成的,描写中国乡村残酷现实的长篇小说,在李西闽的创作中堪称另类。但它绝对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少年丧父的黑子跟着母亲来到异乡水曲柳村,在那里以他童稚的眼睛记录了发生在周围的一起起诡异的,但真正属于中国乡村的死亡。这些死亡像乡村的野草一样显得卑微和不被重视。但在小说中,它们所发生的现实背景又使得这些死亡事件散发出发人深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一部蝼蚁众生的死亡历史,一份闽西族群的生命年表。在阴影笼罩的乡间,懵懂少年的眼前,上演二十多幕真实、冰冷、压抑的死亡剧,洞见生的温情与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