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200000009

第9章 国内外体育新闻发展概况(8)

《新体育》发刊词节选

首先,要把体育普及到千百万劳动人民中去。有步骤地从学校到工厂,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地方,使体育很快成为广大人民的体育,溶化到人民的生活中去,成为人民在自己伟大的建设事业和国防事业中获得胜利的一个有利因素和保障。其次,要系统地研究和总结旧体育,摒弃一切不合理的部分,细心地去发掘人民中已有的丰富的民族体育,切实改造旧体育界,使之能担负起建设新体育的重任。再次,要向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根据我国实际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来充实我们的体育内容和启发我们的创造,使我们的体育成为世界进步体育的一个构成部分。

《新体育》杂志的第一任主编是林启武,1907年,他出生于一个泰国华侨家庭,在1920年跟随父母回国并进入广州培英中学学习,中学时代他就喜好体育运动,在撑杆跳、跨栏、游泳等方面显露才能。1927年他考入北平燕大社会系,四年后又读了研究院。他在燕京就读时尽现体育才华,毕业前已在体育部兼职,协助工作。做研究生时,曾为青年会组织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1935年毕业后他在本校任专职的体育教师,主持篮球、排球、撑杆跳、跨栏、游泳等方面的教学及训练工作。1937年他被派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体育教育系进修,一年后获硕士学位,回国继续在燕大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成都燕大复员他又回到北平。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他来到全国体育总会领导并创办新中国第一本体育杂志《新体育》,并出任第一任名誉主编。

创刊初期《新体育》的报道内容,主要是群众体育,当时负责体育总会的领导黄中同志要求杂志的编辑到厂矿、学校等基层群众中去,依靠体育积极分子来发现值得关注的体育,不要仅局限在体育专业工作者的圈子中。《新体育》编辑深入各地工业城市,在十几个厂矿做了调查与生活体验,亲眼看到了工人对体育活动的喜爱及对体育的迫切要求。在《新体育》上出现了不少对于劳动模范、体育积极分子的生动事迹的报道,如王崇伦、郝建秀等都成为《新体育》的封面人物。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在政务院增设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贺龙为体委主任。

体委成立是《新体育》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随着比赛活动开始增多,体育报道的内容开始拓展,不再仅局限于技术性文章,这对《新体育》也是一次转变命运的契机。

20世纪50年代后期,《新体育》改成半月刊,工作人员增至20多人,杂志发展迎来第一个高潮。时任总编辑郝克强回忆:“我们主要宣传好的,但输了球回来之后还是要批评,批评之后还见刊物。50年代批评和自我批评比较多。听说现在不敢批评人,有各种利益关系。那时候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从那时起,《新体育》慢慢步入了一份体育期刊的正常轨迹。

1966年,“文革”开始后,每期发行量十多万册的《新体育》停刊,但编辑团队没有解散,而是集体参加劳动。

1972年,《新体育》复刊,但只能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做杂志,《新体育》偏离了轨道,从报道内容来看,政治气氛异常浓厚。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连战连捷,《新体育》进入了黄金时期。编辑部有三四十人,跟女排的记者就超过三个,主编郝克强说“那时候不讲钱,由国家支出,不是现在的自负盈亏,钱的事不用操心”。那时《新体育》每期发行达到130多万册。除了女排,乒乓球等项目的成绩也很好,其他项目的国际比赛、国内比赛都很多,全国人民都对体育很关注。《新体育》杂志也成了许多记者钟情的地方,有很多人要求前来工作。

这时在总编辑郝克强的带领下,《新体育》还做了体育媒体发展的新尝试——举办体育赛事。

1979年,《新体育》创办了“新体育杯”围棋赛,由全国职业棋手参加,连续举办了14届。聂卫平、马晓春、俞斌等人都曾是这项赛事的冠军。1984年,《新体育》与中国围棋协会、日本棋院联合发起主办了NEC中日围棋擂台赛。该项赛事影响深远,推动了围棋国际竞技的进程。1985年,《新体育》还与中国围棋协会创办了《围棋世界》。

(2)国家体委机关报《体育报》的创办

随着1952年,国家体委的成立,全国体育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一些体育爱好者不满足仅有的一份体育杂志《新体育》,纷纷要求办一张能够及时报道体育消息的报纸。与此同时,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体质普遍不好,更需要一份报纸,宣传体育精神,促进身体锻炼。

1956年,国家体委成立筹备小组,由毕世明负责,工作人员只有三个,除了他以外,还有从体育出版社借调来的陈润荣和郑荣庭。陈润荣负责出版社财务,郑荣庭是俄语翻译,三个人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讨论并制订计划。当时,毛主席号召学习前苏联,在全国影响很大,他们把搜集办报业务材料的重点放在了前苏联体育报上,调入的编采人员也主要学习这些材料。

1956年7月,为出版《体育报》已经调来五六十人。1957年7月底至12月初,试版报纸共出了16期,对开4版。当时,正值中国体育界备战在墨尔本举行的第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大量的报道都围绕各个运动项目的选拔赛。参加选拔的不仅仅有内地各省市的运动员,还有港澳同胞。试版期间,他们广泛征求国家体委及各省市体委的意见,在取得经验的同时,更增强了创刊的信心。

但后来根据中宣部意见,由于全国纸张供应紧张,决定《体育报》暂不出版。尽管如此,这段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为1958年《体育报》的正式出版创造了条件。

1958年,贺龙要求国家体委:“关于申办《体育报》的事情,赶快写个报告,密件封好,直接送给周总理,由他向中央转达和报批。”报告送上去之后,不久就得到了批准。中央批准创办《体育报》后,贺龙曾三次把李凯亭叫到驻地,与他研究如何办好《体育报》。

初生的《体育报》办公条件很简陋。《体育报》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借助《人民日报》的印刷厂排印,这就给初期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每次必须抓紧时间抢在《人民日报》之前,完成四块大版面。工作人员科班出身的不多,业务还显生疏,加上通讯工具落后,手工排版等原因,常常是“欲速则不达”。有时候,碰到报纸临时“倒版”,天都快亮了才能付印。

1958年9月1日,《体育报》正式创刊,初为周二刊。头版大红字刊出毛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朱德、陆定一、李济深、李德全、康生、郭沫若等在头版撰文祝贺。

创刊号发出中国体育界强劲声音,也记录中国体育与国际奥委会的一段特殊交往。在第四版刊出《中国奥委会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各地愤斥国际奥委会制造两个中国的政治阴谋,拥护我奥委会不承认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主席马约翰对本报记者发表谈话,严正指责布伦代奇为美帝效劳”等。

对《体育报》的创刊贺龙亲自到会祝贺,并鼓励说:“创刊那张报纸有特色,生动、活泼,我都看过了。”当时,在办报过程中,贺龙主抓报纸的党性和思想性,并反复强调:“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办报纸,要建立通讯网,发展通讯员,抓典型,树标兵,赞同什么,反对什么,旗帜要鲜明,好的要表扬,不好的要批评”,并且还提出“报纸这把‘剑’不利了,要磨一磨。报纸一定要发挥旗帜、鼓励、激励、推动、批判的五大作用”。

贺龙同志十分关心体育报的出版,做得好就表扬,差的则及时给予指导、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如1964年1月6日,贺龙看到当日出版的《体育报》后,指示得很具体:第三版上《从放羊娃到运动健将》这篇文章好,应该抓这类文章,向运动员进行教育,还可以想办法去访问一下,多了解一下。今后,这类东西要多登。上述类型的文章应加上一个编者按,叫运动员学习。三版上转载《解放军报》的“新华社论”摘要很好,加上按语就更加好了。当天下午,贺龙又要秘书打电话给报社,再次传达了他对报纸的意见。仅1964年一年,贺龙给体育报社有记载的批示和电话就达44次。

在《体育报》创刊六周年前夕,贺龙还请毛主席为《体育报》写了报头。毛主席为《体育报》写了三组字还附上一封信,信上说“我写了三份供选用,如不合用,可以再写”,并在第一张上“体”字右上角画了一个小圈,在第三张“报”字右上角也画了一个小圈。后来,就选用了第一张的“体育”二字和第三张的“报”字。

《体育报》在1964年7月改为周三刊,1966年11月因“文化大革命”停刊,1974年1月复刊。1988年7月1日,《体育报》改为日报,并更名为《中国体育报》,报名由邓小平同志题写。

(3)综合报刊中的体育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16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对北京人民体育大会做了报道,揭开了新中国体育报道的序幕。

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曾设有体育栏目。

2.新中国广播、电视体育新闻的诞生

(1)广播体育新闻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春,前苏联国家男子篮球队到上海参加了三场比赛,这三场球都进行了现场广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陈述担任现场广播。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体育比赛的转播。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广播体育节目的播出量逐渐增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广播开展体育活动最突出的事例是广播操。

(2)电视体育新闻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成立,开播后不久就有了体育报道,并在同年开办了第一个体育专栏节目《体育爱好者》,初为不定期播出,从1960年起开始在固定的时间播出,即隔周的周二、周五播出。

1958年6月19日,刚刚成立的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特意安排转播了当时水平最高的两场篮球比赛,“八一”男女篮球队和北京男女篮球队的友谊比赛。这次转播也成为中国电视体育史上,乃至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次实况转播。但在当时,各种转播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懂得技术的人不多,转播设备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这次转播使用了日本在北京举办展览时留下的一辆两讯道转播车。

1959年9月1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后对中国体育的一次大检阅。北京电视台转播了运动会开幕式及足球、篮球、排球等重要场次的比赛实况,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了比赛的消息,还在全运会结束后播放了电视纪录片。

1973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与湖北电视台合作,将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的电视信号从武汉传回北京,并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出,开创了异地体育赛事实况转播的技术领域。

3.“文化大革命”对体育新闻事业的冲击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内乱,中国体育新闻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当时报纸对体育消息的报道很少,《体育报》与《新体育》相继停刊,中央台的体育节目及各地方台的体育节目也基本上停播。

到“文化大革命”的后期,由于政治活动的需要,体育的国际交流活动曾为我国外交事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外交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体育报刊也十分重视。

《新体育》与《体育报》在1972年和1974年相继复刊,但这时的体育报道被动地与政治相结合,对于体育比赛成绩大多一笔带过,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报道,更多的是对“加强友谊、促进团结”等场面的渲染和描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成为这一时期体育赛事宣传报道的主要导向。

4.体育腾飞带动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84年上半年,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94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获124个世界冠军的1/4;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97次,占新中国成立以来打破和超过世界纪录273次的1/3强。

尤其是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蝉联世界冠军,成为第一支在世界女子排球历史上连续五次夺魁的队伍。中国体育代表团在198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获金牌总数居世界第四位,世界舆论公认我国在一些项目已步入竞技体育强国之列。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孤军奋战,连胜日方五人,最终获得胜利,创造了围棋史上的神话。

同类推荐
  • 我是人民教师

    我是人民教师

    教师应是社会发展中真正的党悟之人,是关怀中人、责任中人、事业中人、他们是思想者、创造者、博爱者和先行者,他们既是一个历史学者、心理学者、社会学者,又左当是一个生活的幸福者、成功的学习者、快乐的创造者。他们应为社会所敬仰,站在社会的前列……教师的伟大在于对学生由衷的关爱,对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把握,在于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与特点的关注与研究,在于对教育时空和教育策略的创造与优化。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书游记(2015·春)

    书游记(2015·春)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与承接产业转移研究:基于湘南三市的实证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与承接产业转移研究:基于湘南三市的实证研究

    湘南(衡阳、梆州、永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全国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这是湘南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机(湘南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紧邻珠三角,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得天独厚,但同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农业发展大而不强,制造业面临结构性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背景下的承接产业转移对大湘南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彰显巨大的时代价值。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我真没想制霸异界

    我真没想制霸异界

    我真没想制霸异界啊为什么总有人要让我做大佬别逼我啊,我不要做大佬,救命~书友群:108155899
  • 继承者到来之首富校草宠上瘾

    继承者到来之首富校草宠上瘾

    她们是十大首富之女,高傲,睿智,温柔,贤惠,呆萌……这些美好的词汇都能在她们找到,谁知中途杀出一群人。愣是把她们逼成傲慢,冷漠,无礼,花痴,炸毛……看雪花飞舞的乔木林里,首富成群的世风中,微雨撒满南北道,校花校草斗智谋。
  • 唯吾独尊:废物之崛起

    唯吾独尊:废物之崛起

    舒雅,唯得碟谷真传的女弟子。医术超群,容貌绝美,世界第一佣兵团创始者。一朝穿越,成为尧天大陆相府那个绝世天才却已神志不清的四小姐身上。三魂归一,强者来袭,前世今生,新仇旧恨,只看今朝。痴情如何?敬谢不敏;有仇不报?哼哼,只是时候未到。欠我者必将百倍奉还;欺我者,必将永生长眠......
  • 烟凝斜阳远

    烟凝斜阳远

    初见时,他是她的救命恩人再见时,他却是她的师兄,一段美好的爱恋,有没有什么人,让你奋不顾身的喜欢过。
  • 腹黑相公滚远点

    腹黑相公滚远点

    绑定垃圾系统,穿成一穷二白,负债累累的小农女,桑枝表示,她只想neng死系统,再自杀。emmmm。。。但是包子娘人还不错,好像还能挣扎一下。这个狗皮膏药又是什么地方冒出来的?桑枝仰天大吼,“我真不是你娘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愿你与时光安好

    愿你与时光安好

    我一直都羡慕一种爱情,从校园走向婚纱的爱情,异地也好,同校也罢。同样我也一直很想有这么一段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或许我与这世间之间只差一个你,你比岁月更令人牵挂,我想在荒凉的境地、枯木逢春的季节,我亦逢你,把你照亮,陪你一起慢慢变老。有俩种遗憾是挥之不去的,遗憾的是这辈子从来没有被人坚定的选择过,更遗憾的是曾经那个喜欢到骨子里的人最后连手都没有牵过一次。
  • 南风如有意

    南风如有意

    南风说:这世间除了爱情,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比如说荒漠戈壁丛林,莽莽荒原,巍巍高山,汤汤大川,再比如说生之艰辛可米月却觉得,她遇见南风,就是遇见了她的爱情。
  • 如果可以互换灵魂

    如果可以互换灵魂

    次重生,打开了六个人之间的交集,他是她的解药,他亦是他的毒药,她们两人之间的灵魂互换是人为,还是无意。他们是在过自己的人生,还是在走别人为他们安排的道路。他们被一个个谜团包围着,看他们如何玩转人生,并获得美好的爱情,看他们如何捍卫自己的权利,让所有敌人俯首称臣。
  • 季女

    季女

    春·是二十岁成长洗礼后绽放的希望夏·是三十岁生活挣扎后复苏的领悟秋·是四十岁危机打击后傲然的新生冬·是五十岁人生百态后宁静的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