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6500000022

第22章 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1)

本章要点

突发事件报道的基本概念、含义和特征

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的原则、要素,以及策划案的制定与实施

通过典型案例加深对突发事件报道相关要素与过程的理解

社会生活中,时常发生各类突发事件。一些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及恶性人为事件等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威胁。在全球传播背景下,国际重大突发性事件甚至会影响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如:伊拉克战争、美国“9.11”事件、印度洋特大海啸、海地地震、俄罗斯人质案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由于具有突然爆发、单位信息量巨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常常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重头戏和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重点领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和报道水平已经成为检验媒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如何更好地报道突发性新闻事件,并在突发事件面前凸显媒体的能力与责任,尤其是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突发性新闻事件中,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构建必要的国际话语,对各国媒体都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命题。

媒体能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进行策划吗?如何策划?在国际传播大环境下,进行策划的立足点及意义何在?这些是本章阐述的重点。

第一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基本概念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有多种,但不外乎都包括以下几种要素:即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件,或者即便对事件的发生能有所预料,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乃至最终结果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样的事件又会对公众的生活、生产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简而言之,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有专家将其定义为“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

一般而言,媒体关注的突发事件多具重大负面影响,因而也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徐学江在《新华社报道实践之讨论》中曾经这样总结:突发事件一向是新闻竞争最激烈的焦点和热点,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是衡量一家新闻媒体综合实力、报道思想、组织与指挥水平和新闻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报道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形象,甚至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乃至社会的稳定。同时,报道好突发事件从媒体本身而言,也是各家媒体新闻竞争的必然选择;从媒体所发挥的社会作用来看,也是推动与监察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

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基本属于典型的“硬新闻”报道。一起事件的新闻价值往往在于该事件与某种规范之间存在的负面比较关系,即所谓的事件冲突性。突发事件由于兼具“突发性”和“灾难性”两大特点,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冲击力和震撼力,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而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由此,也不难理解许多由突发事件引起的“硬新闻”往往关注的是政府、商业以及公共机构背后的错误而非成绩,是问题的显现而非问题的解决,报道所采取的风格是批评而不是表扬。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划分:

按照影响程度,可分为一般性突发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一般性突发事件通常是指一般的事故,它发生的几率较高,造成的后果比较轻微,对社会及民众生活和心理的影响较小,比如死伤很少或没有死伤的车祸、无破坏性的有感地震、损失较小的火灾或事故性爆炸等等。与此相对,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几率低,但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甚至是历史性的,公众异常关注。

按照成因,可分为自然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前者即我们所说的“天灾”,如“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印度洋特大海啸、海地地震;后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祸”,如美国“9.11”事件、俄罗斯人质事件、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案等。

按照危害性,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危害。一般而言,自然类突发事件根据人、财、物的损失可推算出其危害性的程度;而社会类突发事件则不仅核算经济损失,也要根据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定。

按照可预测性,可分为可预测性事件和不可预测事件。可预测的,如战争的爆发,世界大多数媒体都对伊拉克战争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预测和策划报道。另外,地震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很难做到精确预测,而一些灾害性的天气突发事件则基本上都能做出提前预测。一些社会性的突发事件则由于爆发原因复杂多变,较难预测。

按照影响范围,可分为地方性、区域性或国家性、国际性的。自然类突发事件多为地方性或区域性的,但区域性的重大社会类突发事件在全球化时代则很有可能产生世界性影响,如“非典”事件和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等。

一般来讲,重大突发性事件主要包括下列情形:

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如战争、武装冲突、武装暴动、国际或军事事务争端、军事政变、政府非正常更迭等。最典型的例子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2006年泰国军事政变、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颜色革命”等。

重大恐怖主义事件。如“9.11”事件、俄罗斯人质事件、2006年跨大西洋航机爆炸威胁案等。

重大的自然灾害。如强台风、风暴潮、大地震、海啸、山体滑坡、森林大火,严重的旱灾、蝗灾、水灾,江河水库堤坝决口等。如美国卡特琳娜飓风、印度洋特大海啸、海地地震、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俄罗斯森林大火等。

恶性生产及交通等事故。如劫机、空难、轮船沉没、火车颠覆、严重的公路交通事故,电力中断,煤矿瓦斯爆炸、透水、垮塌等生产事故。如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国王家岭矿难、智利特大矿难、波兰总统飞机失事等。

重大刑事案件和严重的社会动乱。如抢劫银行、凶杀暴力、重大投毒及中毒案件、严重的社会骚乱和群体性事件等。如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案、中东自杀式炸弹袭击、菲律宾人质事件、索马里海盗抢劫事件、2008年的上海袭警杀人案等。

三、突发事件的特点

突发事件一般来说有如下特点:

(一)突发性

突发性是突发事件最根本的特征,往往事情的发生没有多少先兆和预兆,常常出人意料。对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地点、方式爆发、程度等都是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

(二)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突发事件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很难有一个特定的模式来供人们研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往往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总是呈现出一果多因、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状态。

(三)灾害性和灾难性

多数突发事件都具有危害性和灾难性,换言之,突发事件大多都是负面事件。危害性还体现在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四)负面性和“高关注度”

突发事件本身的负面性,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自然也就是媒体的最大新闻源。这一点在商业化运作的媒体中最为明显,除了一些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外,媒体的版面或者时间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些重要的突发事件大做文章。

(五)规模信息量

突发事件最重要的特征即单位事件爆发的信息量极大,尤其是在爆发初期,所以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往往具有“先入为主”的特征,即谁先抓住受众,谁就可以更主动引导舆论并设置公众的“认知议程”。

(六)形象杀伤力

突发事件还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事件的特征,即有可能对公共管理和政府形象构成潜在杀伤力。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事故发生本身对政府有杀伤力,这可能是政府管理不当造成的,有政府工作失误的原因;另一方面,对突发事件处理本身也给政府带来潜在威胁,如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和不妥当,势必会影响政府形象。

第二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

一、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的原则

(一)第一时间报道原则

突发事件的最大特点是“突发性”,这就要求媒体对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第一时间内做出第一反应。必要时,广播电视媒体可停播现有节目而插播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报纸媒体可出号外,这是媒体传递信息的职责使然,也是媒体引导舆论、设置议程的必然。如CCTV新闻频道临时打断原有节目的播出,紧急直播伊拉克战争,凤凰卫视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插播记者在美国的现场报道,《纽约时报》发行有关“9.11”的号外报道等。

(二)第一现场原则

由于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和灾难性,受众希望了解现场最为真实的信息和动态,因此,来自现场的报道尤其是现场实时声画报道最具影响力。所以,媒体要争取做到自己的记者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发回第一手报道,这也是对一家媒体报道能力的考验。如CNN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出色的现场直播报道奠定了CNN国际一流媒体的地位;中央电视台在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中,有大批记者赶赴地震现场,向观众传达灾区最新信息。

(三)集中报道原则

第一反应的质量是评判媒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考验的是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对国际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第一反应必须是重磅的才是高质量的,而不能是轻描淡写的;要树立“首战即决战”的意识,集中人力、物力,最大程度地调动新闻报道的一切手段与方式,在第一反应中争取压倒性的胜利,占领制高点,取得新闻竞争的主动权。“重磅”的直接体现就是事件本身新闻价值所需要的最快的出版时间和足够的集合版面、报道内容及版式革新。如中央电视台整合多个节目资源,对伊拉克战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在报道卡特琳娜飓风时,《纽约时报》几乎在每个版面最显著的位置上都刊登了飓风的相关新闻或图片。

(四)连续报道原则

国际重大突发事件一般都是发展的,不是一次完成的,要持续一段时间。受众希望了解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最新情况和全过程,因而就需要连续报道和深度开发。报道国际重大突发事件,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具有一定规模和强势的连续、滚动式传播,善始善终,防止有头无尾、虎头蛇尾。

(五)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有的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政治性和敏感性很强,报道时要遵守国家的宣传纪律和外交政策。要从政治上、大局上处理和把握舆论导向。对一些特殊的、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有重大关联的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则更要三思而行。如对新疆“7.5”事件、西藏“3.14”事件等敏感事件的报道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严防某些西方媒体借此大肆炒作,损害我国的国家形象。

(六)真实客观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要素和生命。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多面体,必须真实客观。在报道中不能一叶障目,只报道某一方面的情况,而对另一方面的情况避而不谈,或把个人情绪和意见掺杂其中而误导受众;要注意事件的多变性,完整地反映出事件的阶段性事实,不能随意对事件的发展进行臆测。这里,要特别注意对西方媒体传递的相关信息保持甄别和批评意识,而避免随着西方媒体跑。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媒体的部分信息来自美国军方的新闻发布会,信息的客观与公正必然受到挑战,我国媒体在转载类似新闻时,要特别加以辨识。

二、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的要素

(一)策划的目的

任何新闻报道策划的第一步都是明确策划目的,这是进行后续策划的基础。对于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来说,其首要目的就是为国内和国际的受众在第一时间提供第一现场的动态信息和事件的后续发展情况,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消除公众的紧张情绪;其次是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政府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再次是引导积极的公众舆论。根据媒体报道能力的不同,其着眼点也有所不同。

(二)策划的依据

对于国际突发事件报道来说,其策划的依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媒体定位。地方媒体、国家媒体、国际媒体,不同的媒体定位对于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角度和力度不同,其侧重点和切入点也不同。

2.突发事件的新闻性。事件所具有的突发性、灾难性和冲击性,以及对受众的巨大吸引力构成了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

3.报道所需要的外在条件。包括报道所需要的资金、技术设备、人力资源、运行机制等条件。

(三)策划的保障

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媒体的一项重大工程,它涵盖决策、编采、照排、印刷、发行等多个方面,必须有相应的、坚实的保障措施:

畅通无阻的信息渠道。以确保国际突发事件的讯息能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到达决策者。

快速反应机制。媒体应研究设定国际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确保国际突发事件发生后,整个媒体机器能够按照预案的设置快速投入实战,能够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地快速运转。具体来说,要确保决策者能快速策划,要确保编采部门能快速投入,要确保相关部门能快速运作、快速传递信息。

媒体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的同时,一定要备有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紧急处置预案,这是确保对国际突发事件做出第一反应的保障。没有这样的预案和机制,就肯定会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延误或脱节,以至于在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造成重大损失。

同类推荐
  •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本书选编了作者近40篇论文,分为民族和疆域理论、文明理论、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社科改革和科研之路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东北民族史研究、东北亚各国对渤海和高句丽的争议、我国疆域形成与变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对小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文明史及东北亚文明的延续性和稳固性等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对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诸多民族进行了探索研究;第四部分对东北亚的历史文化继承、东亚圈的发展远景、海上丝绸之路等提出了独到见解;第五部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之路和科研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 耶鲁大学公开课

    耶鲁大学公开课

    一本书《耶鲁大学公开课》读懂美国精英式教育,足不出户上耶鲁! 耶鲁大学曾经为美国培养了5位总统和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大批的优秀人才,它是著名的“双脚走路”的名校,无论在本科生教育,还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都享有盛誉。耶鲁大学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传承,又是使用何种教育方法成就了政坛、商界、科学界一批批领袖人物?罗特编著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以全面、独特的视角告诉你如何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怎样对待生命,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使你在人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练就克敌制胜的“法宝”,成就光明、积极的人生。
  •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

    《人之废除》是英国作家C.S.路易斯于1943年在杜伦大学的演讲稿,于同年出版,副标题为“从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反思教育”。作者呼吁年轻人动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性来体认和接纳柏拉图哲学体系所传授的、圣经启示所聚焦的、通往真理和品格的道路,并且援引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中的“道”(the Tao)一词为其命名,彰显了其普世性的内涵。这在当时是一个具有前瞻性且颇具深度的主张。作者认为,在当时的英国,教育忽视了对最基本的道德和价值体系的教授和传达,片面狭隘地强调“理性”原则,使学生对伦理和道德的理解流于表面和功利。路易斯指出,这将对社会产生根本性的危害。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我这一辈子(老舍中短篇小说选)

    我这一辈子(老舍中短篇小说选)

    本书选取了老舍的一些经典中短篇作品:如《月牙儿》《断魂枪》《我这一辈子》《不成问题的问题》《且说屋里》《柳家大院》《微神》《马裤先生》《上任》《柳屯的》《善人》《黑白李》等名篇。这些文章即描写了底层平民生存命运的挣扎,也书写了知识分子的生活趣事,文笔细致入微、幽默风趣,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体味人生哲理。
  • 我把男神牵回家

    我把男神牵回家

    隔壁男神品貌俱佳……抱回自己家呀重生女配是个白莲花……灭了她呀穿越渣女家里阔……别怕,村长是你爹生在七零长在八零的悲催小女主,没穿越,没重生,遇到一大把跟她抢男神的女渣渣。女配个个身怀异能,她要怎么紧紧地护住自己的小竹马?不怕,她有一个小助攻,誓把男神抱回家。
  • 快穿之女王有些强大

    快穿之女王有些强大

    苏黎深感宽慰,向来都是她拐男人,哪有男人拐她的道理。霸道总裁:“嗯?这剧情有点不对,我怎么成被抢的了?!”“……”学神大人:“好像……被卖了?”“……”腹黑君主:“……朕……好像被拐了?”“……”女主苏黎,系统话太多,没人喜欢看。我想改,但章节名改不了,等于报废了。这本书不好看。建议不要看。
  • 明末伪土司

    明末伪土司

    男主携亲妹妹,一不小心穿越到明朝末期,阴差阳错接任土司之职。穿越福利:没有仓库,没有宝物,没有非男主不嫁的美女,没遇明君贤相,没有各种小确幸。最大的福利,就是梦中骂了人一句“你妹的”,梦里人告诉他,你妹就是你穿越最大的金手指……穿越到广西,干嘛能挣钱,如何争取民心,怎样和天地人斗争,如何当好假土司?不担心,一切听妹妹的,妹妹会拉丁语!想撩柳如是,得抓紧一些,不然来不及……
  • 明·妖狐夜出

    明·妖狐夜出

    明,成化十二年。时值八月底,京城深夜暑热早已褪尽,萧凉秋意在坊巷胡同间悄无声息地流淌。一更三点后暮鼓敲响,进入夜禁时间,纵横交错的街巷便成了一张空荡荡的巨网,只有负责巡逻、防盗的铺兵火夫的身影不时晃过。黑暗中仿佛有什么东西,影影绰绰地移动着。李三把灯笼举高了些,眯眼看去,一个白色人影正在前方不远处行走。灯光隐约照见侧面,看身形是个长发披散、身穿白裙的女子。两人手按刀柄,疾步上前。那道人影却在这几个呼吸之间,从他们眼前骤然消失——说“骤然”还不够贴切,准确地说,是活生生地从他们视线中,像泡沫一样破灭不见。
  • 愿他的余生有我

    愿他的余生有我

    喜欢了那么久就是没办法知道自己的感情,好不容易知道之后....我表白了,但是他....【剧场】跟你聊天就像考试,总怕发挥不好。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鲜血与圣光

    鲜血与圣光

    “西娜,你身上流淌着的血,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无数光明的战士们燃尽鲜血所带来的希望。而鲜血与圣光的力量,是会黯然失色,还是成为永恒?”
  • 神符九州行

    神符九州行

    灵气复苏,遗迹重现!武焱以神符行九州,于废墟之上重建文明!这是最黑暗的时代,也是光明的开始!
  • 遥音

    遥音

    一千年前,一场阴霾邪祸几乎毁去整个诛魔联盟;妖仙落芳华无辜惨死,望云仙阁断绝与其他门派的来往。一千年过去,妖心再现,神弓破怒,鬼神动容。原本是玄门与魔宗两界的恩怨,此刻却牵扯道了朝堂之上,三大家族开始了江湖较量,一场空前的浩劫笼罩在帝国之上。百慕遥音因家族和妖仙的关系牵扯到这场斗争中。仙魔之争何去何从,谁又会是这场征途中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