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100000002

第2章 前言(1)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认为新闻叙事中存在着某种独特的叙述方式(narrative forms),而这种方式内含着影响知识获得的结构特征(Tuchman,1978:104)。在这里,塔奇曼更注重新闻的结构形式,而本文则试图以一种历史视角去探寻新闻叙述方式中内容与形式的共同变迁。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在新闻报道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并非所有业已发生的事实都可以成为新闻,新闻也非对事实的单纯再现。塔奇曼认为,事实是“通过专业上合法的方法采集得到的相关信息,它体现了被知晓与如何被知晓两者之间的关系”。新闻不同于其他的求知过程,比如哲学和科学,它有着独特的“合法”的采集事实的“方法”,“新闻的生产流程既非深思熟虑亦非探究本质,它们也不假设和验证公理。与那些经由严谨的反思求得事实的方法不同,新闻是必须应对截稿期限的实践工作。事实必须被迅速确认,但新闻工作者(像科学家一样)亲历事件并不足以将其确认为事实。在科学之中,事实是因其可证实和可复制而被确立的。而在新闻中,证实事实,既是一种政治造诣,又是一种专业成就”(Tuchman,1978:82-83)。在塔奇曼看来,新闻生产是作为组织的媒介的产物,因此,新闻的生产受制于一定的规范,是被组织化了的行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组织规范是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的生产实践是在新闻专业主义的规制下完成的,而新闻专业主义对于事实的采集和呈现自有一套程序和规则。因此,塔奇曼指出,对于编辑和记者来说,专业主义就意味着遵循这些带有组织特征的叙述方式,有时还存在着可供模仿的正规范本,如《纽约时报》(Tuchman,1978:106)。

将媒介看作组织,将新闻生产视为组织规范下的产物,使得对新闻生产的考察适宜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在对新闻生产社会学的各种理论取向进行盘点时,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认为应特别提倡“从社会的或社会组织切入的视角”,“要回答选择什么作为新闻、又如何报道这些新闻这样的问题,不同的新闻来源、新闻记者、新闻机构的编辑,还有专业主义、市场和文化传统等各自不同的诉求之间的角力与协商”,都会在这个切入点上展开(Schudson,2000:175)。国内亦有学者十分关注这一研究视角的意义:“对于媒介组织自身,我们探讨甚少,往往以上层建筑这一定性标签一贴了事”(黄旦,1997:72)。由此可见,对于媒介组织特征和结构的审视其实是不同传媒体制下的学者们的共同关注。

新闻的生产流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源——媒介——读者,媒介在大千世界的纷纭事件中选择某些事件作为新闻事件,并通过加工制作成新闻,然后将其传递给读者。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新闻生产的过程并非这么简单,因为新闻源、媒介和读者的内部构成极其复杂:新闻源由各种组织或非组织构成;媒介组织内部的科层与分工也很繁复;而受众的人口特征分层亦很细致。所以,巴恩赫斯特才认为媒介创建了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Barnhurst et al.,2001:2)。伯纳德·罗斯科(Bernard Roshco)称新闻是一种社会产物,同时亦是组织性的产物(Roshco,1994:13)。而更确切的说法是新闻是其生产组织(媒介)与孕育组织的社会现实互动的结果,之所以这样说,想强调的是,媒介确实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影响,但是媒介对社会现实的影响亦存在复杂的反作用:有时是合作、有时是消解与缓冲、有时是反抗。

报纸选择某种报道模式试图应对的是复杂的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一选择过程反映了处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报纸在当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下,对社会的需求及自身状态和行为的想象与判断。正是基于此,报纸报道模式会应时而变。而报道模式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更是一个理念(认识)问题。它是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意味就是报道模式所隐含的价值观念:新闻的内涵及报纸的角色定位。本文从报纸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报道模式入手,由小及大、从微观到宏观,试图探究新闻的内涵及报纸自我角色定位的变化。当追问报纸“是谁”的时候,只是一种将传播者人格化的隐喻,并未否认大众媒介的组织特征。

新闻是什么?而报纸又是谁?当我们讨论这些概念时,我们需要追问的不仅是概念本身,而且更是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新闻和报纸形成的社会条件。只有将对新闻和报纸的研究置于某种历史背景之下,才有可能理解其内涵。恰如托克维尔所说,仔细观察一个人,“应当追溯他的过去,应当考察他在母亲怀抱中的婴儿时期”,“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支配他一生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而考察一个民族也与此类似,“他们兴起时期所处的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一切(托克维尔,1988:30-31)”。这个观点对于考察美国报纸同样适用,追溯美国报纸的起源、发展与变迁,将有助于理解美国媒介的“偏见、习惯和激情的来源”。

本文拟采用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将报道模式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将其置于报纸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以辨析报纸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复杂互动关系,力图展现美国报纸报道模式的生成图景,还原美国报纸的生存场。多年来,美国的社会学研究因循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zarsfeld)的传播学研究路径,属于更多地关注态度和行为改变的社会心理学。而大众传媒的社会历史研究则十分稀少(Carey,1982:1182)。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的这一洞见在近20年后得到了舒德森的回应,舒德森在对于媒介社会学的元研究中,提出以往的“这些研究都是典型的非历史化的,忽视了新闻特性变化的可能性”(Schudson,2000:194)。与科技与自然史视角的解释不同,持现象学理论和批判理论的学者们强调一种重置情境的分析方法(Jansen,1981:143)。舒德森的《发现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一书即采用了这样的研究路径,他将社会历史文献与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视角结合起来,考察造就现代报纸的社会条件和人类抉择(Jansen,1981:143)。

同类推荐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 信仰告白

    信仰告白

    信仰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是社会信仰状况的一种折射和反映。这100余篇文章选自大学生课堂习作,真实地记录了当代大学生对信仰困惑、思考、探索,无论简短还是略长,无论朴素还是高调,无论稚嫩还是充满禅意,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标记。
  • 老梁看电影

    老梁看电影

    本书由知名电视主持人梁宏达坐镇主持,节目以电影为素材,以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为参照,通过发掘、整理电影里的故事和生活细节,以梁宏达独特的“说故事”主持风格,说说“电影里的那些事儿”。梁宏达,被观众亲切的称呼为老梁,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老梁凭借伶俐的口齿,独到的见解,以观点鲜明、语言犀利著称,亲切生动的主持风格和百变的声音魅力,使他主持的节目从体育迷波及到无数电视观众,成为国内目前最受欢迎的脱口秀主持人之一。《老梁看电影》将从无数电影里找出相类似的生活桥段,整理罗列在一起,给观众呈现,原来电影就是这样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老梁看电影》有着明确的“五不说”。在栏目中,老梁不在乎八卦,不关心票房,不胡吹思想,不生编故事,不评价演技。对于电影里展现的许多生活、人生中的元素,他反而会细细的品读……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无双天帝

    无双天帝

    何谓天帝?天帝一怒,伏尸千里!崛起于微末之间,逍遥天地之外!大陆上,天才无数,功法无数,战技无数,美女无数!这是一个大时代的序幕,而我将登临巅峰!
  • 非君:子妖当道

    非君:子妖当道

    闻言,这世间千万事,唯独皇家最是反复无情。他纵使待我万般好,可还是不敌旁人的一颦一笑。“一日为后,终身为后。”我终究还是逃不出了,我爱他,也不想逃,我从未怪过他,这一切只是我自找的罢了,我在他的眼里只是一个妖物,尽管我等他千年之久,却终究是换来一句:“朕从未爱你。”
  •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爱的港湾

    家,爱的港湾

    每个人都有家,都有家不同的故事,家,是一辈子的牵挂,不管你身在何方,心系何处,天涯海角,沧海桑田,只需要一声温柔深情的呼唤,就能让我们泪流满面,家,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家人和我们血脉相连,牵动着我们的心,在不同的城市,千家万户中有我们的身影,每天上演着不同的家的故事,我们身份各异,来自不同城市,境遇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
  • 清朝大历史

    清朝大历史

    本书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红孩儿

    小红孩儿

    单亲家庭的少女陈三愿因嘴角有一块红胎记,性格自卑敏感,且与性格乖戾的母亲有颇多隔阂。备受父母疼爱的好学生周喜值不得不直面亲人的死亡。家境优越的许平安整日里烦恼着被女生表白。在三人各自应对成长麻烦的同时,三人的友谊也经历着来自家庭、学校、生活本身的考验。高考结束,三人终于迎来了各自的圆满,友谊也一如从前,所有的美好似乎又回到了他们的生活。
  • 追魂之永生录

    追魂之永生录

    这是我姥爷留下来的书,书里记载了他曾遇到的种种令人惊悚至颤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