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300000022

第22章 经典好莱坞前期(1930-1945)(5)

四、喜剧片

默片时代伟大的喜剧明星查理·卓别林、巴斯特·基顿等发展了喜剧的风格并共同创造了“喜剧的黄金时代”。自有声电影兴起之后,好莱坞喜剧电影遭遇到严重危机,大部分无声片时期的喜剧明星纷纷退出影坛,仅剩卓别林一人在银幕上演出“悲惨的喜剧”。马克斯三兄弟继麦克·塞纳特之后,继承了英美疯狂喜剧的传统,创造了一群疯疯癫癫的形象。格鲁乔(Groucho Marx)表现画报上的滑稽商人;齐科(Chico Marx)是典型的意大利移民的形象;哈布(Harpo Marx)则是具有疯狂破坏性并且好色的头戴金发的哑巴。他们广泛地使用小道具和特技,如从口袋里拿出的一个着火的瓦斯灯,盛怒之下被咬碎的电话机,等等。他们的影片《鸭汤》(Duck Soup,1933)、《歌剧院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1935)充斥着无政府主义和不虔诚的幽默。在《鸭汤》中,导演用一连串无休止的插科打诨,把马克斯兄弟最精彩、最纯粹和最粗野无礼的一面表现出来,这也是该片终于得以重新大放光彩的重要原因。

查理·卓别林的喜剧用一种人道主义来弥补手法上的简单化,这种人道主义使“夏尔洛”这个流浪汉形象具有一种典型的价值。他是衣衫褴褛、被命运压垮的小资产阶级,力求在遭遇各种残酷的折磨后继续活下去。笑声和激动在自然主义的脉管中交替涌动,但嘲笑决不会远离悲哀,卓别林让观众的笑声中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淘金记》中,小个子和大个子由于饥饿只能煮皮鞋吃,他们把鞋带当成意大利面条,把鞋钉当成鱼骨头,最后大个子饥饿到把小个子看成了一只火鸡。《城市之光》描述了一个流浪汉爱上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卖花姑娘,为了医好她的眼睛,流浪汉拼命赚钱,参加拳击比赛,在夜总会当打手等。这是一部夹杂着吵吵闹闹的戏谑而最终抓住真爱的爱情喜剧。卓别林幽默的表演使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治好眼睛的卖花女,通过手的触摸而明白了流浪汉真面目的最后一幕,令人热泪盈眶。《摩登时代》描绘一个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小人物被各种机器弄得失掉人性的情形。这部影片是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片,也是他对过去作品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用一条线索把一些脱胎于以往流浪汉影片中的笑料串联在一起,比如“夏尔洛溜冰”和“夏尔洛当侍者”的段落等都是卓别林喜剧中曾出现过的旧题材。但是这种让人笑中带泪的喜剧,赋予了好莱坞喜剧空前的思想内涵。卓别林把过去喜剧中那种人与火车、汽车、轮船之间的可笑冲突上升为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卓别林的影片充满了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关爱,不但能给观众提供娱乐,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思考和理解。“二战”爆发,卓别林一改以往隐喻的表现手法,而是非常直接地将矛头指向大战的挑起人——希特勒。《大独裁者》通过描写一个虚构的托曼尼亚国的政治演变来影射当时的*****头目阿道夫·希特勒。这部影片的表现形式分为两个极端,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人分饰两角的表演形式,这也是卓别林初衷的体现:“如果是扮演希特勒,我就可以当着一大群观众胡说八道,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扮演流浪汉,我几乎可以仍旧像从前那样不开口。希特勒的故事,可以最好地用来模拟、嘲笑、表演哑剧。”片中大独裁者亨克尔将地球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气球爆炸(亦即称霸地球的梦想破灭)的段落一直被奉为该片最为精彩的段落。

另外,这个时期的喜剧片有相当一批是类型化特征极为明显的爱情喜剧。这些爱情喜剧多少都带有“灰姑娘”式的经典戏剧结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身份悬殊,不是男主人公家财万贯〔《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1938)、《迪兹先生进城》(Mr.Deeds Goes to Town,1930)〕,就是女主人公是富家千金〔《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1934)、《育婴奇谭》(Bringing Up Baby,1938)〕,女记者和男继承人或者男记者和女继承人由身份冲突带来的两大不同阵营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种种笑料是观众乐于看到的。两个身份地位悬殊的男女冲突碰撞进而包容相爱,此类影片的切入点就是“一个普通人与一个名人(或富人)不可思议地相遇、相爱,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它们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个安乐的世界中。这种两性对抗的喜剧一直盛行不衰,直到现在仍然是观众喜欢的经典类型情节。人们习惯于把这类爱情与喜剧相结合的喜剧片称为乖僻喜剧。这类影片以情节发展快速、对白辛辣俏皮和激烈的打闹动作见长,主要人物的性格都是偏执乖张而且针锋相对。这类喜剧的代表作首当其冲的就是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一夜风流》,随后,乔治·顾柯(George Cukor)的《假日》(Holiday,1938)、《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1940),霍华德·霍克斯的《育婴奇谭》和《星期五女郎》(His Girl Friday,1940),都继承了《一夜风流》所开创的这种爱情喜剧风格。

《浮生若梦》讲述的是一对地位悬殊但非常相爱的男女最终怎样突破富家公子父母的防线最终修成正果,并且成功地使贪婪、势利的父亲认识到生活真谛的故事。这部影片是一首张扬个性的赞美歌。女主角艾利丝的家里聚集了一批有想法、有创意的人,艾利丝的家人鼓动他们追求人生中真正在意的东西,而不是从事单调无聊的工作压抑自己的个性,最后男主角科比也在艾利丝家庭自由气氛的感染下开始继续自己大学时代的梦想。这在现实中是一种虚妄的解决方式,皆大欢喜的结局只是个现实社会的幻象。影片中有点不太具有说服力的人物设置,科比家财万贯,父母又极其势力,看不起下层社会,但是科比本人却异常天真,在开会时打瞌睡,上班时和艾利丝调情等不可思议的行为,其性格有时和《迪兹先生进城》中的迪兹的天真性格很类似,两者都是对富人阶层的另类美化。

《迪兹先生进城》讲述的是一名纯真的小镇男子突然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从乡下来到城里,他仍然保持着自己天真的头脑,以真诚面对城里人的尔虞我诈,总是做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迪兹的真诚却被自己爱上的一家报纸的女记者欺骗,成为大家议论嘲笑的对象。当他得知真相后十分伤心,准备回到乡下,一个破产的农民突然闯进他的家,指责他不会用财产去帮助穷人。迪兹得知他的不幸之后,决定把自己的财产用在失业者和农民身上。他好心地帮助救济失业者和农民,成为全民偶像,却被狡诈的律师起诉为有精神病,但是他一番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和大家的支持终于让他获得最后的胜利和爱情。这实际上是对现实世界矛盾的一种虚妄的解决办法。这部影片的优点在于片中的人物刻画极为成功,故事情节让人捧腹的同时也发人深省。男主角的行为不可思议但却有一定的社会意识,他被两位从乡下来作证的姑妈形容为“疯疯癫癫”,险些成为不利于迪兹的证词,而实际上在她们眼里,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谁不是“疯疯癫癫”的。这部影片新颖的情节:有钱人用慈善的方式花掉自己的钱被控告为疯子,如果发生在现实中想必也不会有太多人能接受这种古怪的行为,但是迪兹最终证明了自己是正常的,他的行为表达出了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建的理念。这带有一定的说教成分,弗兰克·卡普拉重新回到田园风格的传统,在幽默地展现农村披着天真外衣的狡猾时强调民众主义,与现代社会的妥协对抗。他为旧时的乡土观念辩护,为有权有势者进行辩护,这也是金融巨头们乐于看到的状况。

《一夜风流》采用美国生活中的最新事物——汽车旅行和旅途宿营等编织成了有趣的爱情故事,这种在当时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称得上是现代公路片的雏形。这部影片改编自杂志上刊载的一篇爱情故事,描述富豪千金艾丽因迷恋一名飞行员但遭父亲反对愤而离家,搭长途巴士赴纽约途中遇上失业记者彼得,两人因争夺座位而结识。彼得发现报上登有艾丽父亲的悬赏启示,因此对她多方照顾,却不料这趟甘苦与共的旅程最终使两人坠入爱河。这部影片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差异和个性冲突让人们暂时忽略了他们在社会地位和阶层上的差异,他们之间的爱情尽管夸张但是足以跨越贫穷富有的鸿沟。克劳黛特·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所饰演的富有的娇纵女因其性格的狂放不羁而大受观众欢迎。这种形象不但一再出现在弗兰克·卡普拉的众多喜剧当中,也是后来爱情喜剧多为采用的形象模式,威廉·惠勒的《罗马假日》就是明证。

五、黑色片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盛行的黑色电影通常与犯罪片多少有些类似,大多数黑色影片也是涉及犯罪的,这两种类型影片的叙述方式都是非常极端、愤世嫉俗的,带有某种强烈的控诉意味。黑色影片是三种源流汇合而成的结果:德国表现主义运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畅销的低俗小说和“二战”中的文化混乱。比利·怀尔德和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等导演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影片中有意使用低调照明和倾斜的摄影角度,让人感到压抑。这种黑色的视觉风格可以追溯到德国电影、文学、戏剧和绘画的表现主义运动。表现主义的基本原则是背景(电影的视觉空间)应该表现人物受压抑的心理状态和整个文化的压抑状态。乔治·萨杜尔认为:“黑色片都有一种近似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里的颓废气味。片中的侦探、罪犯、被杀的贵族、被盗的巨富、美貌的女人或嗜酒的老妇,同样是一些卑鄙无耻的人物;非法的恋爱产生了犯罪,结果遭到惩罚。”

许多黑色片的经典名作直接改编自这一时期的一些畅销小说,如《马耳他之鹰》、《沉睡》(The Big Sleep,1946)、《双重赔偿》(Double Indemnity,1944)、《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46)和《欲海情魔》(Mildred Pierce,1945)等。黑色影片的黑色感觉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战后文化的悲观情绪,影片所呈现的视觉黑暗和被损害的男人形象反映了战后的文化焦虑。在爱德华·德米特里克导演的《谋杀,我亲爱的》(Murder,My Sweet,1944)中,喜剧明星迪克·鲍威尔在片中有一句画外音:“我是一个从事卑微职业的小人物。”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黑色影片中男人们的现实生存环境。

和其他类型影片一样,男性是黑色影片的主要关注对象,主角清一色的都是男性,他们通常是身无分文的私家侦探或者就是罪犯,个性悲观,独来独往,玩世不恭、对世事漠不关心。侦探是行走在这个世界里又超然于外的人,既不同流合污也并非正义和法律的化身,他们通常是冷眼旁观这个魑魅魍魉的世界,对所发生的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也表现得司空见惯、毫不惊奇,结束案件后又孤独地回到阴暗的事务所里,就此意义而言,他们的形象十分类似于西部片中的游侠。很多黑色影片描绘的世界都是以妄想狂作为其主导的情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信赖,女人们也常常是包藏祸心的“蛇蝎美人”,具有勾魂摄魄的危险魅力,常常让男主人公迷失了自我,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口是心非,目的是满足自己对财富和权力的贪欲。女人在影片中通常都是一个性感的符号,她们总是为了达到私利不择手段,引诱男人犯罪或走向危险,但最终都会自食恶果,不是锒铛入狱就是命丧黄泉。如《马耳他之鹰》中背信弃义的布丽奇、《邮差总按两次铃》中的疯狂妻子〔拉娜·特纳(Lana Turner)饰〕、《双重赔偿》中的两面三刀的情人〔芭芭拉·斯坦威克(Barbara Stanwyck)饰〕。

如同犯罪片一样,雨雾迷蒙的夜晚街道,闪烁的霓虹灯,黑暗的小巷,没有营业执照的酒吧和镶嵌着镜子的房间也是黑色片中常见的场景。黑暗的街道和浓重的阴影是罪恶的象征,贪婪隐藏在拉紧的百叶窗后边蠢蠢欲动。黑色片场面调度中的阴影也是德国表现主义基本风格的体现。黑暗、朦胧的场面调度并非这一时期的主流。特殊的镜头语言(高、低角度以及倾斜角度的拍摄)和有特点的光线照明(低调照明、超广角镜头以及实景拍摄)烘托出黑色影片所特有的压抑氛围。这种倾斜角度的拍摄手法也被认为是对被拍摄者非正常的心理状态所进行的一种诠释。约翰·休斯顿执导的《马耳他之鹰》被认为是这类影片的开山之作,它保留了原作中的许多对话,抓住了一个正在不断坍塌的世界的感觉。但是,仍有人认为其色调虽然比起其他类型电影幽暗了许多,但没有使用全景明暗法,所以黑色电影的实质性发展是在1944年前后。

同类推荐
  •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上)

    民间艺术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充分反映了民间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造型饱满粗犷,色彩鲜明浓郁,既美观实用,又具有求吉纳祥、驱利避害的精神功能。
  •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从“历史是被描述的”这一角度观察了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反思中国电影史学进程,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电影走过的道路、积淀的艺术经验与理论精粹。
  • 影视音乐的美术价值

    影视音乐的美术价值

    本书从影视音乐的存在形式、影视音乐存在形式的分类分析、影视音乐的审美表意功能、构建中国影视音乐新局面、音乐与影视交融等几个方面对影视音乐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书对影视音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 盛世遗珍

    盛世遗珍

    本书内容包括,源远流长:唐代以前的金银器;盛况空前:金银器在唐代的使用;轰动一时:唐代金银器的几次重大考古发现等九部分。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热门推荐
  • 这个up主好可怕

    这个up主好可怕

    “你好,我是魏朔,我就是一年后的你,现在有一个超牛逼的金手指,可以让你在灵气复苏中活下来,但是解锁需要打给你自己439.6块钱,等开启了这个系统,就能走上人生巅峰了,下面是你自己的微信************。”魏朔:???这是什么套路?我,你自己,打钱?
  • 最强弃少之拳路通天

    最强弃少之拳路通天

    作为医生,却不能遵守医院潜在规则,开个小诊所,来个我的地盘我做主,想看病,排队去。余打打拳,想挣个外快,不料让各家武道馆鸡飞狗跳,引得恩怨情仇一团糟,踢馆,那是家常便饭。感情方面,却有些迟钝,面对优雅总裁,大胆记者,高傲医生,冰冷老板,绝美明星,温柔同事,他却乱花迷眼,没了主见。
  • 创世传奇火邪帝王

    创世传奇火邪帝王

    一个小偷,不幸的卷入世界大族的分挣中,不断的被利用,被追杀。
  • 双城记(英文版)

    双城记(英文版)

    《最经典英语文库:双城记(英文版)》是描述法国大革命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双城”分别指的是巴黎与伦敦。后来被改编拍摄了多个版本的电影,也有音乐专辑以此为名。它也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狄更斯47岁时发表,算是其中年的巅峰之作。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法国革命史》和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DI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凤女:少爷的傲世狂妻

    天骄血脉,凤火天生。说她觉醒不了灵力?好!练气院一样可以大杀八方,左手打的渣男未婚夫哭爹喊娘,右手虐的渣男妹妹容貌尽毁。还没完?渣男老爹看不惯?非要灭了她?好!且看她浴火重生,成为最年轻的炼药师,携火归来,有怨报怨。等等,说好的打完就走的呢?后面这一群跟屁虫是什么鬼?“楽儿,这辈子我只喜欢一个人!”某男一。“今生错过你,来生,我一看见你就牢牢抓住你!”某男二。“对不起,哪怕你恨我,你也是我没过门的妻子!“某渣男。某女暴怒,“闭嘴!我已经占领妖兽山脉为王,你们想娶我,先看看我那群小弟同不同意!”【正文诙谐的部分比较少,大多走情感路线,痴情,专情,各种情,喜欢的欢迎入坑,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光华流丽

    光华流丽

    天下纷乱,九州幅裂他,异军突起,成为九州最强大的一个帝!她,与他齐驾并驱,携手共进,历经磨难,为了他,不惜一切!她说:“相公是世上最好的相公!”他说:“娘子才是世上最好的娘子!”历经多年,身边的人与物不停地变,唯有他们之间的情没有变,唯有他们的初心没有变!他,是千古最会用人、最会打仗、最有学问的帝!她则是最明智、最聪慧、最大气的后!
  • 寄一封暗恋给她

    寄一封暗恋给她

    无关什么风花雪月的浪漫事,我在最能放肆的年纪里遇见她已是幸运。
  • 圣龙魂帝

    圣龙魂帝

    魂动九霄,念锁长空。斩灭诸天日月,断尽银河星辰。我要这世间,再无我战不胜之人!且看林尘,困龙升天,金鳞跃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