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800000030

第30章 加拿大媒介女性的发展及其影响(2)

二、“不要名牌”的加拿大女记者

内奥米·克莱因(Naomi Klein),一位20世纪70年代出生在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女记者,近年来被国外许多媒体誉为“反体系运动最有影响的理论家和代言人”,她是当今世界最知名的品牌文明反思者。

她在1999年11月出版了《别废话:瞄准名牌恶霸》一书。克莱因在这本书中,将耐克、IBM和迪斯尼等大型跨国公司称为“名牌恶霸”,并对其展开猛烈攻击。在她的笔下,大公司为了追求利润,不惜牺牲社会利益。无所不在的广告和名牌产品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这些公司不仅仅出售“品牌”、形象,还在出售新的生活方式。大公司赶走了当地的工厂和商店,减少了就业机会。大公司操纵政府,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不顾环境保护和劳工标准,在第三世界设立“血汗工厂”。她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从这些大公司手中夺回民主。

2005年,她根据对跨国企业的采访写成了《不要名牌》(no logo)一书被翻译成35种文字,获得英国《卫报》最佳书籍奖,引起全球广泛回响。《泰晤士报》称她为“可能是35岁以下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人士”。内奥米现在在加拿大从事新闻工作,并给《卫报》、《纽约时报》、《国家》、《村声》等世界大报以及杂志撰稿。

三、从新闻界走向政界的加拿大女记者

有人曾提出疑问:在女议员和女时政记者之间是否存在有明显的关联?如果女议员增多,女记者是否能享受到更多的权利?女议员的出现是否能促使更多女性来从事时政报道?

艾莉斯(Ellis)如是回答:

在整个加拿大,我们只有两位女众议员和一位女参议员。在危急时刻我们必须想出最好的办法。我相信女记者们有了女性候选人的支持,有了适合于她们权利和自信的岗位,将会拓展女性在公众生活中的空间。

1.潘蜜拉·华琳:从新闻主播到驻外领事

潘蜜拉·华琳(Pamela Wallin),前加拿大驻纽约总领事、加拿大电视网前新闻主播,在从业30年来,一直受人尊敬,声名赫赫。

华琳出生于1953年,大学学的是心理学和政治学,毕业后做了一年的社会工作者。在走入政界之前,华琳曾做过加拿大最大的日报《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加拿大广播公司广播电台的评论员,以及加拿大电视网(CTV)早间黄金节目“加拿大之晨”的主持人。

华琳还成立了自己的制作公司,创办了一档日播节目《潘蜜拉·华琳直播》(Pamela Wallin Live),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该节目专门采访新闻当事人、政界要人、业界精英,以及有趣的人,节目风格类似CNN的《拉里金直播》(Larry King Live)。该节目一做就是四年,华琳也被认为是最成功的采访者。

作为记者,华琳的报道宽泛,从战争到经济峰会,无所不包,尤其致力于报道美加关系。

她写了两本书,最畅销的是她的自传。她担任了各类慈善机构董事会的成员,被授予11个名誉博士头衔。

2001年11月,她在纽约成功主持了“加拿大爱纽约”集会。2.3万名加拿大人聚集在一起,支持美国人民打击“9·11”恐怖分子;2002年,她成为加拿大驻纽约总领事,致力于提升美国和加拿大作为在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文化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任期四年。同年,她进入了加拿大广播名人堂。

华琳在事业上的成功,可能是很多记者无法企及的。一位女性,借助传媒的力量,成功地在政治舞台上赢得一片喝彩,也是加拿大媒介女性的骄傲。

2.伍冰枝:从记者走向总督

伍冰枝(Adrienne Clarkson),1939年出生于香港。父亲伍英才祖籍中国广东台山,曾在加拿大政府驻香港的贸易机构工作。母亲祖籍为客家人。1942年,三岁的伍冰枝与弟弟,跟随父母亲,以难民的身份远赴加拿大,定居在渥太华市,成为加拿大的早期华人移民。

25岁时,伍冰枝获得多伦多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并没有急于工作,而是到法国苏邦大学做了两年的学术研究。在这期间,她的学术论文、问题小说、社会随笔经常见诸加拿大的各大报刊,同时,她还开始为著名报刊撰写政治评论文章。可以说,这是她表达政治抱负的开始。

1966年,她回到了加拿大,被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聘请为节目主持人,主持音乐、影视、舞蹈、戏剧等节目。由于她有着优美的仪态和动听的声音,又精通英法两种语言,再加上渊博的知识,伍冰枝成为加拿大家喻户晓的人物。1990年,她更成为加拿大唯一能集摄像、制作、橱镜、配音等工序于一身的文化类专题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和制作人。

凭着社会知名度和较强的工作能力,1982年,伍冰枝被时任加拿大总理的特鲁多任命担任安大略省驻巴黎的总代表,全权委托她开展该省与法国的交流与合作。事实证明,伍冰枝没有辜负政府和民众之所望。

五年后,伍冰枝从法国返回加拿大。除继续主持CBC的文化专题节目外,还先后出任加拿大文明博物馆董事会主席、出版公司总裁等要职,以其卓越的工作成绩、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敏锐的政治作风,展现出一名政界女强人的形象。1992年,她获得了“加拿大勋章”——加拿大联邦的最高荣誉。

1999年9月下旬,经加拿大政府总理克雷蒂安提名,由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伍冰枝成为第26任加拿大总督根据加拿大宪法规定,总督由政府总理提名,由英联邦女王任命,任期一般为5年。在1952年以前,加拿大总督均为英国人,此后,则由加拿大人担任。加拿大总督作为英国国王在加拿大的代表,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代表国家出席国内外的各种重大活动,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统一,也是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华裔总督在加拿大的人口结构中,45%为不列颠人后裔,29%为法国移民及其后代;其余有德国人、意大利人、乌克兰人、荷兰人的后裔;亚洲移民虽然不少,但华人在这个大国中是属于真正的“少数民族”。尤其领导这个经济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名列世界前10名,人民生活富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均收入就为10354美元的经济强国。

加拿大的一些政治评论家认为,克雷蒂安总理此举是想用伍冰枝女士独一无二的形象来改变加拿大人民对总督的印象,从而给加拿大政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同时,他还想以此证明,加拿大的多元化社会正在走向“成熟”。

不论怎样,伍冰枝的才智和能力是她不断进步的法宝,她在新闻业界不懈的勤奋和努力为她打开了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还是那句话:天助自助者。

加拿大女性传者:露丝·沃思

露丝·沃思(Ruth Worth)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湖的蒂明斯。高中毕业后,她曾留校做过老师。可由于她在读中学时即做过报纸编辑,酷爱写作,再加上当时教师的薪水少得可怜,于是,19岁时,她做出了继续从事新闻工作的选择。

她曾在《北方新闻报》任职,曾经的同事琼·霍勒曼(Joan Hollobon)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露丝·沃思时的情景:

她悠然地走进我们的办公室,仿佛带有一种朝圣的心情,她火红的头发配着一条绿色的围巾,那情形让我记忆深刻。

或许是露丝·沃思喜欢更有挑战性的生活吧,21岁的她去了多伦多,先是找了份誊写员的工作。后来,她进入多伦多大学学习,并在《每日星报》做起了兼职记者,开始报道晚间社会新闻。再后来,为了能更好地贴补家用,她放弃了学业。

让露丝·沃思崭露头角的,是她报道法庭新闻。她发现自己能很快和法庭里的人成为朋友,而且因为她是女性,他们也很愿意告诉她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她写的报道并不逊色于同样采访法庭新闻的男记者们,甚至因比男记者多了一层温柔的色调而更受欢迎。

露丝·沃思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她做事总是以兴趣为标准。

1960年,她重入大学,开始学习俄语,目的是去游历东欧,并报道那里的情况。27岁那年,带着学生护照和刚学几句的俄语,露丝·沃思去了前苏联。回来时,她带回了大量的新闻故事和照片,那些照片可算是当时加拿大第一次接触来自苏联的第一手资料。

尽管她对前苏联的报道令人印象深刻,但真正让她引以为豪的还是在《环球邮报》上连载《法庭怎么了》的报道。通过系列报道,露丝·沃思提出了很多关于法庭如何改进的中肯意见。她强调法庭中的人道主义,她指出安大略省的法律援助问题,等等。文章发表后,在当时的法律界反响不小。不仅得到了当地官员的赞赏,法官还成立了专门委员会来调查法律援助系统。

露丝·沃思也曾做过《环球邮报》驻古巴分部的记者。她在采访过程中的表现,还给当时就任古巴总统的卡斯特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古巴工作的两个月期间,她就古巴的住房条件、食物配给,以及儿童教育等问题写了许多有见地的文章。

在为《星报》和《环球邮报》写文章的同时,露丝·沃思也开始为CBC工作。她为广播电台撰写政论稿件,为电视台的纪录片写解说词。后来,她还成为CBC的出镜记者。尽管她在镜头前并不习惯,眼睛和红发令她表现得极不自然。但不论如何,她都对电视喜爱有加。

然而,生活的变故让她一度消沉。

她的丈夫汤姆·赫兹利特(Tom Hazlitt),也是一名出色的记者,获过两次全国报纸奖,并得到总理的表彰。一直在生活和事业上都比翼双飞的夫妇俩,因汤姆·赫兹利特的病逝而给露丝·沃思造成了很大打击。她曾认为是新闻工作让她失去了丈夫,也因此改行开始经营房地产,但以失败告终。

1998年,露丝·沃思重新回到了安大略。她始终还是离不了新闻,读报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1999年9月9日,她黯然辞世。

或许,现在回顾露丝·沃思的一生,我们既感受着她曾经拥有的、骄人的工作成就——她的确在新闻界做出了一番事业,涉足平面、广播、电视,她用文章冲击了安大略的法律系统,她把俄罗斯带到了加拿大人的面前;但同时也为她后期的消沉和失意感到遗憾。她在新闻工作面前,是一个永不服输的女性;但在生活面前,她又变得那么感性和容易受伤害。

同类推荐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翻开本书,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因此,当孩子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对卷帙浩繁的古籍望洋兴叹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埋头在历代著作中寻章索句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为翻译句子而苦恼时,也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本书实为一部写作宝典,一位良师益友。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

    由张珂、张云、石磊主编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内容主要包括体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各种媒体形态的发展与现状,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当代体育与大众媒介的相互影响以及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传播等几个方面。由乔培基教授编写的《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以体育与媒介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体育专业、传媒专业的角度,阐述了体育与传媒的互动历程,揭示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同时,全书涵盖了传媒业界最全面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体育与传媒界互动的最新形态。《当代体育与大众传媒》既可作为体育、传媒相关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选作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实用教材。
热门推荐
  • 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本书为纪实文学,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有实例的第四野战军为描写对象,对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艺术化的再现。
  • 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茅盾散文选(走进名家 重温经典)

    本书是茅盾散文精选集。茅盾先生说:“这些文章,就好像日记账,文字之不美丽,自不待言;又无非是平凡人生的速写,更说不上有什么玄妙的意境。读者倘若看看现在社会的一角,或许尚能隐约窥见少许,但倘要作为散文读,恐怕会失望。”先生所言,自然是谦虚文辞,其实他的散文笔触细致入微,一字一句源于日常又超越日常,他所描述的人物与社会直到现在依然展现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文章是他一生的记事簿,亦是大千世界的速写本,是中国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 昔日为神

    昔日为神

    大陆最强的法师阿斯蒂芬死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成功保存了自己的灵魂重生了,但是眼前的一切却让他无所适从,喷涂白色蒸汽的钢铁马匹,漂浮在空中的巨大房屋以及诡异的血色天空,最令他难以接受的是这个世界居然没有一丝的魔力。“那么我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的意义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将魔法和奇迹,再次带回这个世界上”
  • 我是大明星

    我是大明星

    高贵,奢侈的娱乐圈背地里肮脏,下流,无耻。莫在我脚下哭,脏了我成名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综漫之水间桑的位面旅行

    综漫之水间桑的位面旅行

    扑街作者折纸星人书中的主角水间月,为了让自己的世界重新动起来,在不同的位面间旅行,寻找拯救自己世界的契机的故事。前任警官在不同世界中旅行,满身外挂暴打小朋友的故事。用了57万字写完魔禁篇,现在在写圣杯战争。目前的更新节奏是周更,每周日尽可能更新。预计的旅游路线:学园都市,冬木圣杯四战,冬木圣杯五战,黑弹,绯弹,游戏人生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有多种解释路径。人们固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克什米尔问题,但对其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考查之后可以发现,它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无不受亚洲地缘政治的影响。《南亚顽疾:克什米尔冲突之谜(1947-1974)》将运用地缘政治理论来对它进行阐释。
  • 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语录

    洪山俞昭允汾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