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900000004

第4章 杂记编(3)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明显的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众多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交叉学科相继出现,但是,这一过程不能得出知识综合就是各门学科丧失自己特性的结论,或者说,综合化就是几个学科的混合,甚至说,综合化就是几个学科“集于一身”,几种专业“合而为一”。应该说这一过程是诸多学科相平衡、相协调的过程。这样认识,才有利于通才教育、专才教育以及人才的规格培养,正因为如此,一专多能便成为一个跨世纪的科学口号。

“采编播录控合一”或“采编播集于一身”,引导人们只注意业务范围的扩大,把精力——一个人有限的精力平均分散到各相关业务领域,不分主次,而失去普遍中的特殊和共性中的个性,成为样样均通、样样稀松的所谓“通才”。“集于”采访者“一身”,采访无法深入;“集于”编辑者“一身”,编辑难于精致;“集于”播音员“一身”,则苦于强化语言功力的实施,疲于奔命而鲜有所获。这一点似乎早有呼吁,至今却少有成效。

有些理论家以为发现了改革的关键,只要主持人一“合一”,便会同播音员划清界线,发生本质的差异,造成原则的区别,从而把播音员和主持人都应达到的“一专多能”的要求抛到九霄云外了。可叹的是,此种理论误导却曾盛极一时,多少年轻有为的主持人耽误了锤炼语言功力的大好时光,多少内容精深的节目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犹如特级烹饪师,长时间去了解市场、挑选价廉物美的蔬菜、肉蛋,长时间去洗涮搭配,而缩短了灶上的时间,减少了烹饪的实践,荒疏了高超的技艺,降低了色香味的质量,这值得么?

目前的状况是,数十万记者、编辑,人才济济,优势极大,是否让他们都走近话筒、走上荧屏?几万播音员、主持人,难于选拔、难于培养,是否让他们用大部分精力去采、去编,小部分精力去播?广播电视传播,是综合性、群体性都很强的工作,十分讲究“形成合力”、“配合默契”。人人都“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的局面,何愁没有精品问世?

“合一”或“集于一身”,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狭隘眼界的业务观,是当代某种浮躁心态缺乏深入事物内里的一种反映,恐怕连“通才”也无法接受。说“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也是在某门学识上、知识积累上,不可能是“全才”的概括。每一门学科,穷毕生精力也许只能到达一定水平,却不会登峰造极,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上,还是学有所专、用有所长的好。当然“专”可变,“能”可展,自不待言。

关于新闻传播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七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的龙头、主体、骨干,这大约已是不争的事实。广播电视的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的,这大约也是不可否认的定论。各国的传媒、各广播电视机构,都花大气力抓新闻传播,并不是巧合,应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无论从内容上、种类上、体裁上、样式上,新闻总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上层建筑中观念形态的表现,文学艺术讲究对“会有的事实”的建构,新闻传播要求对“已有的事实”的报道。狭义的新闻正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广义的新闻就包括了通讯、评论等。但是在实际传播中,除了“新闻节目”外,还有所谓“新闻性节目”,那范围就广泛得多了。这里,我们称之为新闻传播。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不能不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辅助成分包括副语言、音响、画面等。从有声语言的创作依据看,分为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从有声语言的表达样式看,大体分为播报和谈话。播报和谈话又有多种不同的语言样态,以使内容和形式、体裁和风格尽可能达到完美统一。

播报的样式,是传播的需要。那密集、真实的信息,那概括的词语,那迅捷的时效,那庄重的可信度,那客观的叙述……不容慢条斯理,不容仔细描摹,而必须在“先睹为快”之后,进入“一吐为快”的行动之中。因此,语言上要达到“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势稳健、讲究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的境地。如果像烂熟于胸的样子,却慢慢腾腾地说出来,就会失去新鲜感,不是新闻而是旧闻了。

播报的样态有多种,因内容形式的差异而异。宣读声明、公告等,播讲通讯、故事等,播送评论、编后话等,时而严肃沉稳,时而轻快跳跃,时而平静委婉,时而幽默风趣,不一而足。

谈话,在新闻传播中也是常见的一种样式,主要有坐台主持、对谈、聚谈、访谈、现场采访等。要求明确目的、充分准备、重点突出、应对恰切。语言上,除了规范、明晰,还必须讲究遣词造句,讲究简明扼要,同样需要语言功力。那种含糊其辞、囫囵吞枣、黏黏糊糊、耳不暇听的语言,是一种信息耗损、表达拙劣的传播,容易引起听觉逆反。

谈话,也有不同的样态,根据节目的定点、定向,具体透视与解析,分别呈现轻松交谈、郑重评述、热情谈论、昂扬抒发、冷静剖析等,由于是定点透析、定向评论,在某一现象、某一问题上做深入追寻,归根辨析,所以要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绝无旁逸杂出,令人受益匪浅。

新闻传播中的这两种基本样式,各有千秋,各有所长,都是传播的需要,都是受众的期待,应该成为互补互通的两翼,不应该抑此扬彼,厚此薄彼。

在当前,信息广泛、密集的播报样式似乎不如谈话样式广受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内容。播报的内容,有不少会议新闻、公务往来,还有些缺乏新闻价值的消息,更有一些旧闻,同受众期待有距离,往往显得平淡无味。语言功力再强,人们终究还是需要内容新、价值高、密集而有效的信息,而不是单去欣赏声音和形象。而谈话的内容,很多是大千世界中的闪光点,人们特别关注的新鲜点,就此集中材料,有述有评,当然具有较强的吸引人之处,即使谈话者语言功力逊色,只要还能容忍,人们也就会坚持收听收看。内容决定形式,怎么能不顾内容而妄加褒贬呢?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可以理解为:同样内容、同样精彩的新闻,形式越与之统一、贴切,内容就更显深刻、更加精彩。平平的内容因好形式也可以增色,丰富的内容因形式欠佳也可以失色。如果连这一点起码的认识都没有,就硬要主观判定孰优孰劣,岂不令人齿冷!

播报将永远存在,且会日臻完美,中外新闻传播大抵如此,信息高速路照样会永葆其生命力,久而不衰;谈话解析热点问题,以深补广,也会青春永驻。如果有精力,还是去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吧,择其新者迅捷传播,择其重者深入辨析,各展风采,携手并肩地形成合力,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以发挥广播电视有声语言的魅力!

当前,新闻播音与主持人才相当匮乏,我们不能怠惰,不应松懈。不要以为新闻播报是一件易事。从事过此项工作的人都了解,一般播报显不出更强更高的功力,达到播报要求已经相当难了。重要内容的播报如果不具备很强很高的功力是会捉襟见肘、异常吃力的。那种认为播报只是“念稿”,无须花气力就能胜任的看法,主要是不知内理,但也有的出自某种偏见。这种学术偏见,有的地方还很盛行,甚至主张播报样式的消亡,播报人员的下岗。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历史将会证明:我们只有提高播报质量的义务,而没有轻视、忽视、蔑视的权利。

关于受众期待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八

广播电视传播,必须考虑受众期待。但是,怎样考虑受众期待,却有不少问题值得思考。

受众不同,期待也会有差异。我国的受众,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广播电视要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满足,而这种需要是不断增长和加强的。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理所当然地应当“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完全不是空洞和笼统的,而应该是具体和真切的。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着意渲染高档装修居室;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特别宣扬高级美容、桑拿浴;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全力推销昂贵的商品;如果我们的某个节目中,反复播送低俗、消沉的歌曲,等等,能够说,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么?

“为人民服务”,表现在语言传播上,语气生硬的训导,虚声嗲气的亲昵,冷漠苍白的叙说,有气无力的讲述……又怎么能体现出内心的赤诚与真挚呢?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人民群众的呼声,弘扬主旋律,发挥“教育和鼓舞”的功能,提倡多样化,给人民群众以高尚情操的陶冶和多方面的美感享受。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在有声语言中充满热情,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爱人民群众之所爱,恨人民群众之所恨。在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愿意听到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他们愿意接受“达于耳、入于心”的真情实感。他们拒绝无动于衷的冰冷,他们拒绝狂放不羁的高傲。

广大人民群众期待我们在有声语言中充满变化,不同节目、栏目,不同内容,不同语句,都给以不同的基调、语气。“人们不希望听刚才听到的声音”(《歌德谈话录》),不过,这里不仅反对“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固定格式,也反对无依据、无内容、无感情、无对象的乱变。那种哗众取宠、自我表现、玩弄技巧、故作多情的变化,肯定是被厌恶的。缺乏浑厚的文化底蕴、缺乏返璞归真功力的表达,不过是“银样蜡枪头”,一时迷人耳目,不久就会夭折的。

广大人民的期待,必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们在节目、栏目的生产过程中,不能不考虑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当前,节目、栏目内容的场域多有模糊,往往不顾节目、栏目的性质、任务,一味追逐热点,这是对受众期待的形而上学理解的结果。而弃雅迎俗,又会使一部分节目、栏目长期低就,失去很多“雅俗共赏”的机会。节目、栏目与受众的对应,只能是“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息息相通的关系,任何主观臆断、生拉硬扯都会造成“同床异梦”、“似是而非”。

语言传播创作主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了适应多层次、多角度的受众期待,不能不了解一切人、熟悉一切人,了解人生、熟悉人生,以使镜头前、话筒前的有声语言创作饱含人生况味,充盈生命活力。祖国的名山大川比花前月下会给人更多的感悟,海阔天空的心驰神往比冥思苦想会给人更大的激情。熟悉和热爱人民群众,观察和了解社会,才会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广播电视的语言传播是一种由己达人的创作活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提升全体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努力工作,为加强综合国力贡献才能。广播电视要奉献精品,要发挥正确舆论的引导作用,就要否定“受众是上帝”的观点。这个观点会降低传播者的责任,为迎合和媚俗找到借口。

由己达人是交际和交流的常规,当然包含着反馈。不重视反馈只是一相情愿,满足不了期待感。把反馈奉为圭臬,全部照办,也会走向片面,从而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受众期待中,往往有求新求异心理,就需要分析,并非一切新、一切异都是好的,即使一时反应强烈,即使一时赞美声不绝于耳。否则就会追求表层的华丽、形式的变幻,忘记深层的开掘、内容的丰实。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为创作主体,以节目成品形态呈现给受众。而节目成品形态越完美,越能满足受众期待。我们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应以此为准绳。这是宏观的、战略的格局问题,不能有一时一刻的放松。一味地在“是播音还是主持”上转圈子,一说“主持”就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似乎话少了就不叫“主持”了,反而引起受众的反感,那就本末倒置了。受众不管你是播音员还是主持人,他们要求完美地体现完美的节目成品形态,岂有它哉!

有一种观点,说什么要使传播对象“陌生化”,大概是受了某个学科的某种理论的“启发”。用以解释广播电视的受众,恐怕有害无益。面对一无所知的“陌生人”,我们怎能了解他们的“期待”呢?烹饪还要讲究适合口味,何况力求精美的节目呢!

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受众的期待吧!

关于信息共享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九

信息社会里的信息传播,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但信息传播的方式、信息的质量,是信息传播规律中的重要内容,实在轻视不得。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主要是有声语言传播,其传播方式是诉诸听觉的电子传播,其特点十分明显,即线性、限时性、瞬时性。传播者不能不考虑时间概念、时间利用、时间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段,传播尽可能密集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有效率。

在有声语言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似乎都有道理:如:信息越密集越好;信息越短越好;语言越快越好……从某个角度看,并不错,但却忽略了语言传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信息共享。

信息传播必须考虑传受两个方面,特别是传者,绝不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应在广泛、深入了解受者的各种需要的前提下,组织自己的传播框架、信息汇聚、送达方式、效果预测。这其中,对有声语言的清晰度、听觉阈限、可听性、上口顺耳……更要进行明确的识别和具体的把握。

同类推荐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The Discovery of Guiana

    The Discovery of Guian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最后一只人类

    最后一只人类

    陈泠躺在破旧的城市公路上,脑中浑浑噩噩,想记起什么,可是身体的本能让他放弃了思考,灰沉沉的天空让人不知道这是白天还是夜晚。脑中最后的意识告诉他,他快要死了,是的,还没结婚单身23年的他就要死了,他牵动了一下干涸发裂的嘴角,想笑却笑不出来,原来,这就是末日么。
  • 超级助攻王

    超级助攻王

    这是一个转世重生的故事,楚歌“救”了老神仙,不幸捐躯,为了报答楚歌的“正义”,萧歌被转世到了05年的伦敦,成为阿森纳队的人,变成混血帅哥,身边还有一个超级萌妹子陪同,在成为无数少女心目中的英雄的同时,从此更是走上了英超足球巨星之路。
  • 第十年的情人节

    第十年的情人节

    出人意料而又令人潸然泪下……这才是东野圭吾!九个故事,九重人性,九座棱镜东野圭吾载誉回归,口碑爆棚全新短篇集,独家授权中文版对自己而言波澜壮阔的人生,在他人看来也许平凡。上天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 自在仙行

    自在仙行

    高清觉得这辈子她生活在一个没有蓝光抢戏的世界真是太好了。对她来说,这个仙侠世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奇妙之旅。不问长生不问心,修自在仙。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遇见最美的宋词

    遇见最美的宋词

    1、世人只知宋词唯美,却不知词牌本身也是有着或悲凄、或壮烈的故事。本书以词牌为题,收录其下留传千古的佳作,并将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为爱词人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动感的阅读视角。2、细腻淡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最适合在悠闲的午后、安静的夜晚细细阅读。抛俗事困扰,带着一颗闲适的心去古人营造的唯美世界里游历一番,不仅是短暂的释放,更是美的穿梭。3、宋词是一朵情花。这本书里,不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大情大爱的世界,亲情、友情,男子心中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这里展露无遗。一个词牌,不仅可以展现哀婉缠绵,同样可以表达万丈豪情。
  • 天空下的麦菜岭

    天空下的麦菜岭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者用优美的文笔记录了一位从乡村走向城市的女性其成长的历程与心灵轨迹。同时把麦菜岭置于苍穹之下,处处透露出对世事的悲悯情怀:无论记录乡村风物、乡土文明,还是打量那些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亲人、朋友和邻里们,都呈现出一种绵绵不绝的梦想、眷恋、苦痛、不平和迷惘。写下乡村在红尘岁月里固有的形态,写下世事或温婉或冰冷的印记,写下行走于路上不可磨灭的诸多影像,自然,也写下心灵的欢愉与疼痛。
  • 曈之祸

    曈之祸

    致远古传承最神秘的古族,古曈族,一夜之间却惨遭灭门。阴谋还是天意?战火废墟中,一少年缓缓张开金色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