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100000021

第21章 跨区(国)语境中的华语电影现象及其研究(2)

90年代以来,在两岸三地以及美国多次举办了以中国电影研究为名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人士包括两岸三地电影研究专家和海外学者。由于当时三地合作的华语电影格局才刚刚起步,各个地方的学者代表仍然主要是将研究的目光锁定在当地电影文化与产业方面。但是,当这些会议的成果被汇集起来,就自然形成一种并列式的(大陆、台湾、香港)话语电影整体研究框架。例如,1990年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召开中国电影研讨会,1994年,洛杉矶加州大学影视与媒体学院尼克.布朗教授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论文集《中国新电影:形式、身份与政治》[3],对中国电影生产的形式和意义变化进行分析,既考察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保守势力也考察了先锋派力量,揭示了在之前20多年里电影对深层社会变革的评价与影响;1997年,时任教于匹兹堡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鲁晓鹏教授在1994年匹兹堡大学研讨会的基础上编辑出版论文集《跨国华语电影:身份、国族与性别》,该书追溯了中国民族电影发展的历史,认为身份认同是中国电影形态中的核心问题,男女社会身份和性别差异是有关华语电影的现代性、国民身份和历史话语中的内在部分。他还在论文集的导言中首次提出了“跨国华语电影”这一概念,并认为跨国(区)性是中国电影历史和现状的一个主要性质;郑树森主编的《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是一部从文化批评角度研究华语电影的论文集,汇集了大陆、港台、海外华裔著名学者以及美国学者如詹姆逊等人的精彩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当代华语电影中的认同困惑、族群意识、文化寻根、移民生态、对传统和历史的追寻等进行立体的透视,试图发掘电影影像背后深蕴的民族心理文化结构;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张英进教授在《中国民族电影》一书中追问:成为“中国”或“中国的”究竟意味着什么?他认为,在整个二十世纪,这个问题在中国以及所有使用华语的社会引发一场从未停止过的“中国形象”塑造工程,因此,这本有关中国民族电影的著作应该包含三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4]。该书梳理了中国银幕上90多年来有关民族形态、协商与问题化的过程,以历史与比较的视角牵引出两岸三地的平行发展,用批评的分析探讨了整个历史过程中的电影主题/内容与风格/形式变化。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张英进仍然按照台湾对民族的电影化重建、香港地区的电影复兴、中国大陆的电影与民族国家的历史与逻辑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

其它冠以“华语电影”之名的研究成果还很多,比如北京电影学院杨远婴教授的《华语十导演》,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的《中国电影文化史》。伦敦大学戈德史密斯学院媒体与传播学教授裴开瑞与玛丽.法奎尔在他们合著的文章《从民族电影到电影与国家:对跨国华语电影中国家的重新思考》更为详尽地阐述了电影研究中国家与跨国之间的关系。2000年4月,香港浸会大学举办了名为“2000年与未来:历史、技术与跨国华语影视的将来”的国际电影研讨会,着重强调了电影研究中跨越国界的意义。

比较研究对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电影之间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是华语电影研究中一个更为深入和核心的领域。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对三地电影直接进行比较研究,其研究向度既包括对三地电影创作、美学和作品本身的研究,也包括透过三地电影现象对三地政治、文化及其身份关系的研究;二是把针对其中一个地区的研究,置于三地电影、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中展开,如对在香港97回归前后香港电影的研究、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和产业关系研究、大陆和台湾电影的美学和文化关系研究等等。

在对两岸三地电影的美学、文化和产业进行直接的比较研究中,一些学者一方面发现三地电影之间存在的各种不同和差异,但他们也关注到华语电影的共同精彩以及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文化整体现象面向世界的可能性。焦雄屏在《世纪末的华丽时代:华语电影四种传统和突破》中将2000年参加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的4部华语电影(李安的《卧虎藏龙》、姜文的《鬼子来了》、杨德昌的《一一》以及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置于同一个平台上考察,详细比较大陆、香港、台湾和好莱坞华语电影的不同气质、仔细分析其状态和传统来源。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陈犀禾教授在《大陆、台湾、香港新电影中的“中国经验”》一文中指出:大陆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本出一源,植根于同一文化传统(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电影传统(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上海电影传统)的历史文化基础,以及由于政治和社会的分裂,导致三地走向不同的方向的事实。同时,他还强调,三地电影尽管在1980年前后兴起的“新潮”中呈现出对传统、现代性和政治等问题的不同态度(大陆第五代的“逆文革情结”、香港的本土意识、台湾的本土经验),形成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但“它们共同的、内在的‘中国文化情结’则又使他们共处于同一个大文化现象之下。”[5]这也正是“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批评概念和准产业实体再次吸引整个世界的目光的深层原因。梁良在《论两岸三地电影》一书的合论篇中讨论了三个话题,分别是“中国电影,从默片至90年代”、“台湾、香港、大陆电影的互动关系”、“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浪潮”。不仅尝试将三地电影同时纳入中国电影史的叙述话语、坚定支持1990年代以来三地电影界以及学术界取得一致共识:“‘中国电影’是由台湾、香港和大陆三个地区的电影共同组成的,缺少哪一个部分都是缺憾不完整。”[6]

另一些电影研究者在对两岸三地的某一个地区的电影进行研究时,特别注意到把它们置于两岸三地文化、政治和经济的语境和影响中进行探讨。其中一些研究者尽管承认大陆、香港和台湾电影中共同的中华文化基础,但是重点却更强调某一个地区电影中的“本土经验”和“地方性”。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副教授陈儒修著《台湾新电影的历史文化经验》的主要目的是“与中国大陆电影与香港电影作个区分”,他所呈现的台湾电影史,“重点在于台湾电影里的历史文化经验,特别注重几个概念的表达,如语言、历史、文化认同等”,“试图根据巴巴的说法,开启台湾多元化的面貌,提出台湾不同族群的叙述体系,以说明台湾独特的交错混杂的文化”[7]。尽管陈儒修承认台湾电影与中华文化之间无法割舍的联系,对台湾新电影中本土经验的分析也有一定的深刻之处,但其核心思想却是为“台湾经验”作注脚,试图让台湾的“本土经验”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而无意中淡化了“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将中华文化对台湾本土文化的影响置于与荷兰文化、日本文化以及后来的美国文化同等的地位。伊利诺伊大学历史与电影研究副教授傅葆石在《上海与香港之间:中国电影的政治学》[8]一书中,考察了1935-1950年间上海和香港的各种通俗电影。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半殖民状态下上海的电影版图”、“在殖民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重写香港电影史”、“娱乐的斗争:沦陷时期电影中的政治学”、“香港电影中的上海”等板块,深入探讨了上海、香港等城市之间的电影资本和人员的流动、以及观念的影响。根据美国教授张英进在多次国际研讨会上表达的看法,该书更强调两种电影不同的传统和脉络。张建德的《香港电影:另外一种维度》(伦敦,英国电影研究所,1997年)、傅葆石与德泽合编论文集《香港电影:历史、艺术与身份》(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等研究中,都强调香港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香港在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长期互动中形成的某种族群意识,试图在民族主义话语和殖民地话语的“双重边缘性”中建立一种模糊的、杂糅的身份。另外一些研究者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研究香港电影和大陆电影的关系时,着重探讨了香港人在所谓的“九七大限”之前的焦虑心态,并强调了香港电影文化中的“本地性”。西澳大利亚珀斯默多赫大学朱英机(音译)在《香港电影:殖民国、祖国与自我》一书中考察香港电影自诞生直到殖民时代结束时的历史,并在香港作为特区地位与其祖国之间以及香港与其殖民国英国之间存在深刻联系的语境中来考察“民族电影”概念,认为香港电影只是在一种非完全或者模糊的意义上的民族电影[9]。其它的研究成果如胡克的《香港电影对大陆的影响》、《社会与形象──从香港电影反观大陆电影》,蔡洪声的《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香港电影80年?》也值得注意。

语言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来研究华语电影,是该研究中一个最特殊的领域。这种研究方式并不像传统的“电影语言学”那样纠缠于电影和语言之间的比况关系,而是根据华语电影中汉语方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探索华语电影内部的民族属性、文化逻辑、权力关系、审美趣味等重要议题。其本质上仍然是文化研究方式的延伸和拓展。从某种角度说,从语言的角度研究中国电影,正是“华语电影”概念日渐被人们重视的表现和必然结果。虽然相应的研究成果并不太多,但毕竟已经有人朝着这个方向用力了。

同类推荐
  • 猜谜俱乐部

    猜谜俱乐部

    著名科学家霍金说过:“有一个聪明的大脑,你就会比别人更接近成功。”思维能力在人的成功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少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面对什么问题,拥有活跃的思维,都是你能否快速走向成功的最关健因素。全面开发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其重要性远排在教授具体知识技能之上。本选题的内容都是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涵盖了逻辑学、心理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等多种知识,本丛书极具代表性和独创性,内容丰富,难易有度,形式活泼,能帮助青少年快速掌握提高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让你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心灵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心灵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吸取心理学的精髓,从大学生的视角对心理健康展开论述,尽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心胸开阔、心灵高尚、人格健全。本书内容编排体系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等方面上下了工夫。
  •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记录身体成长轨迹(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锦医归

    锦医归

    摄政王孟璟在战场上受了伤,年近三十,孑然一身。这日,听闻京中来了一个女神医,医术颇高,专治疑难杂症。……几日后,京城传遍,向来不近女色的摄政王,竟然抢了回春堂美艳的女大夫回府生猴子。
  • 重生之仙门嫡女

    重生之仙门嫡女

    她被吊在诛仙台上,日日承受九百九十道天雷的惩罚。谁还能知道那个衣衫褴褛,浑身脏臭的女子是当年那个即令仙尊长女,那个倾世容貌艳绝六界的美人,那个风光嫁给天界影军将军君默然,十里红妆羡煞多少仙家的宁轻陌。她因为当今天帝的子嗣-----一颗龙蛋而入狱,龙子百岁诞辰之日,她含恨魂陨。临死之际,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将今生的耻辱一寸寸还给那些杀她家人的恶人!再次睁眼,她回到了龙蛋刚刚出生之日,她刚蝉联第一美人称谓,刚与君默然订了婚,她讥笑,老天有眼,竟让她回到了人生的转折点。前世,是谁说她与龙蛋生来相克来着?今生,她就让龙蛋见着她就死气沉沉。今生,旁人喜欢的她统统都看不上眼,穿透了一世的贼亮双眼,必定是要一下捕捉到四海八荒最牛叉闪闪的人的,什么君默然,退婚要果断,什么?还跑过来质问她为什么?就是看不起你还需要解释么?前生她空有美貌却荒废了修行,重生后她闷头修行,无人能敌,一朝出手,艳冠六界,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谁敢拦她?重活一世,她绝代风华,大展光彩,却独独算不透今生的情缘,难道,这一世的偷得浮生,竟只是为了等待那个姗姗来迟的少年么?掐指一算,竟不知与那龙蛋果真有一道劫。偏偏什么劫都不是,还是情劫。那一颗比她整整晚生出来好几十万年的龙蛋么?日日跟在她屁股后头姐姐姐姐的喊,伴随着粘粘的口水一起沾在她身上的小豆芽?她欢快的走在复仇的道路上,不知何时小豆芽长成了俊朗少年。少年邪肆一笑,眸若星石。她偷偷红了老脸。重生,人生踏上了正确的步伐,注定不凡。重生,只为了下一次的死绚烂而已。姻子的第一本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噢!喜欢就收藏吧,简介无能来着,嘿嘿嘿。
  •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潘宫的预言4:逃离亡魂岛

    斗鱼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古老的象牙冢附近,铺天盖地的森白骸骨令人触目惊心。为了追踪灵戒下落,冒险小分队依然踏进了“从来没有人活着离开”的死亡之岛。无法想象的事件接踵而至:河里暗藏的食人鳄,标有警示的恐怖石碑,以及树洞下神秘的巨型天坑……通往流光公爵城的道路危机重重。失去理智的土著人逼着小伙伴走上天坑索道,真正的地狱大门被徐徐开启……是什么指引着他们迈入死亡之途?亡魂岛上又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接二连三的事件不断挑战着伙伴们的承受极限,是前进还是放弃?面对种种考验,小分队们只有一个选择,拿出勇气,走下去!
  • 双脚请落地

    双脚请落地

    一次疏忽,注定与众不同。一次淘气,注定劫后余生。一次次的遭遇质疑,一次次以实力证明自己。“肖执,你就去办一个残疾证,放着白给的优惠条件你不用,你是不是傻呀!”“我是残疾人吗?我不过就是走路特别了点儿。”这就是肖执。一个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残疾人的男人。一个永远想要以实力证明自己的男人。面对轻看自己人的白眼儿,他以自己的本事怼回去,面对轻看自己人的冷嘲热讽,他以坚韧和坚持向所有人证明,他有本事成就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这并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而是讲述了一个痴迷于‘电’,曾被认为,只配当一辈子电工的男人的故事。之所以说它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不过是因为,每个人都要生存,却是生存的法则不同。
  • 萌妃有喜

    萌妃有喜

    她因为穿越到一个异世还成为了一个孩子他妈,一个帅气的夫君王爷,这等好事是何等的幸福,可是她却想着要回去,在樱花树下喝着茶,跳着舞,那个在樱花树下等她的男人,当一切来临的时候才发现其实那个男人就在身边,正是应了那句话:梦里寻他千百遍,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 The Prisoner of Zenda

    The Prisoner of Zend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有一个庇护所

    我有一个庇护所

    (老书已完结,新书《殿下别这样》已发布,这一次将是轻松的奇幻之旅,欢迎入坑)..............乔治穿越到中世纪,成为了一名男爵。并且还继承了庇护之神的遗产。然而他却发现这个世界不光已被大雾笼罩,等待着自己的还将是一场饥荒与末日!...【最后半块黑面包已经吃完,今天再找不到食物,我就只能拎着这柄破锤子,走进迷雾中了。】“希望今天的日记不会是我最后的遗言。”乔治放下了手中的笔,顺着城堡卧室破开的墙壁向外望去。外面迷雾搅动,大雨瓢泼。......
  • 太上洞真贤门经

    太上洞真贤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装甲纪元

    全装甲纪元

    暗流涌动的各国之间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势力在背后活动。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白鸽依然在暗处继续履行着它维护和平以及对抗背后势力的职责。
  • 冥界主宰系统

    冥界主宰系统

    叮!冥界主宰系统已绑定。召唤冥界大神,脚踩天界大帝,手拿佛界佛主,一句话让妖王臣服,十界皆在他脚下臣服,唉无敌好寂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