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100000005

第5章 电影本体和电影美学刍议——对多元化语境下电影研究的一些思考(1)

陈犀禾、刘宇清

从一次辩论说起

2004年6月,上海大学召开题为“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有许多国际知名的电影学者,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大卫鲍德维尔、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约翰.卡德维尔和法国《电影手册》主编让-米歇尔.傅冬等,在国外大学执教的华裔电影学者鲁晓鹏、张英进、张真等,以及国内的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如罗艺军、倪震、贾磊磊等,共一百多名电影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会上,与会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兴趣出发,对当代电影理论和研究的相关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显示了当代电影研究的多元化和多学科的发展趋势。[1]

在会议的闭幕式上,有人向在主席席上的就座的鲍德维尔提问:你认为什么是电影研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领域?(大意如此)鲍德维尔当下以其特有的明快简洁的风格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观点:即那些关于电影形式最基本的东西,镜头、画面、剪辑以及观众如何感知的问题。我们知道,鲍德维尔在他那本《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2]中就已经明确表示了对精神分析方法和宏大理论的质疑,提出了中观层面理论的概念。这里延续了他一贯的思路:即关注电影形式本身和强调认知主义的方法。

但是问题并没有到这儿就结束。当天晚上,会议主办方上海大学邀请了一些具有华裔和海归背景的学者一起茶叙,就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漫谈,希望在会后形成一个谈话纪要,作为会议的一个成果。参加会议的有目前在美国任教的华裔电影学者鲁晓鹏(戴维斯加州大学)、张英进(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张真(纽约大学)、朱影(纽约城市大学)、何冬晖(田纳西大学),纪一新(纽约州立大学)和海归学者陈犀禾、孙绍谊(上海大学)等。会上,有学者对鲍德维尔在闭幕式上的发言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和尖锐的质疑,认为鲍德维尔所定义的电影研究领域过于狭窄陈旧,未能抓住当代电影研究新的发展趋势。会议的气氛一度充满了火药味。

会后,笔者[3]受《世界电影》杂志之托,请张英进写一篇电影研究的文章。张英进于是写了《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一文。[4]文章从上海大学会议的中英文名字的差异谈起(在中文中,上海大学会议的名称为“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而在英文中,会议的名称则是“电影理论向何处去?”,“电影美学”一词明显缺席),谈到了电影美学和本体研究在当代西方电影研究中的“尴尬”和“边缘化”处境。作者认为:“西方电影研究当前的主流是意识形态批评与性别、身份(Identity)政治等非电影本体的课题,而不再是美学(艺术审美),因此难以称电影美学为理论‘前沿’”。[5]所以,人们今天在这儿开会讨论“电影理论向何处去?”的问题并非偶然。张认为:“英文标题所提的问题本身表明电影理论似乎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有待学者重新探求。”[6]

但是,也有一些中国学者像鲍德维尔一样,对电影“本体”问题情有独钟。在上海大学会议后笔者约请贾磊磊为《当代电影》杂志撰文。贾磊磊在《镌刻电影的精神》一文中提出:“因为其它学科、学派的介入,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经常地被取代、被割裂、被覆盖。甚至电影艺术的研究不断地被性别研究、政治研究、经济研究、媒介研究、文化研究所取代”。“电影的艺术研究已经从过去的中心地带退居于边缘地带。”[7]也就是说,贾磊磊也看到了张英进所注意到的理论动向。但是,贾磊磊对此持有不同的态度。他说:“客观地说,本体论的确是一个‘古典主义’的理论命题,这可能使它显得不那么‘时髦’、那么‘前卫’,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轻视它的份量。电影艺术的本体论依然我们是不能回避的命题。”[8]贾磊磊在文章中明确强调“本体论是电影学的逻辑起点”,“电影性是电影美学分析的‘元命题’”。

作为上海大学正式会议和“海归”座谈会的参加者之一,朱影的一段评论或许为我们认识这一辩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她在受笔者所约为《当代电影》所撰写的《西方电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现状》中,概括了西方电影理论的三大发展阶段。然后说:“在‘电影理论’的头衔下存在着各种方法论。他们关注电影作为研究课题的各个不同方面。在研究者们积极地发展各种研究方法的时候,一个职业电影理论家的团体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事业或多或少地依赖于他们相应的理论的有效性。”[9]“和任何其他知识领域一样,尽管真正的对话依赖于在批评对方的观点之前公正地表达对方的观点,某些理论家在质疑对手时有时还是会失去控制。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电影理论的实践,关于电影理论的争论会变得高度政治化和个人化。”她认为这种辩论是一种“话语权角逐”。[10]

这种角逐话语权的态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影研究领域的发展壮大。近年来,随着媒体产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电影文化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应,作为学术领域的电影理论和电影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许多在传统意义上属于这个领域之外的研究者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以他们的知识和视野丰富了这个领域。在电影研究越来越成为一个多学科领域的趋势中,有时也不免让人产生迷茫。在上海大学会议上对鲍德维尔的提问可以看作是一些人面对电影研究多元化现状而产生的困惑和焦虑,他们想知道如何去抓住这一领域的一些最核心、或最重要的问题。然而不同的专家给予了不同的答案。

当然,“话语权角逐”也是一个较为新潮、带有强烈个人化色彩的字眼。它似乎一下子剥去了理论家身上客观、公正、不带功利性的外衣,而把理论探讨看成是一种权力博弈活动。事实上,在理论探讨中有“权力博弈”也不奇怪,只要大家遵守一定的学术游戏规则。在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有一个和“话语权角逐”意义相近、但是色彩更为积极的字眼,那就是“百家争鸣”。“争鸣”也好,“话语权角逐”也好,其实都和奥运赛场上“争夺冠军”一样,也是人类生命本能的一种表现。学术虽以追求真理为旗帜,但是它也是一种生命活动,带有生命活动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在以上的辩论中,电影本体,电影美学,和电影理论的概念成为了几个关键词。它们相互交叉、但是又有差异。本文拟就当下语境中如何理解这些概念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仅作一家之言。

电影本体论问题

关于电影“本体”的思考,自电影诞生之日就开始了,只是没有用(或不常用)“本体论”这个术语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最早的电影本体论蕴含在电影艺术先驱者对这一新鲜事物的各种“命名”中,而且这种命名是与电影艺术实践和实验活动血肉相连的。比如:让.爱浦斯坦谓之“纯电影”、林赛谓之“动作中的雕塑”、阿贝尔.冈斯谓之“光的音乐”,里奥帕德.苏瓦吉谓之“活动的绘画”,艾里.弗瑞谓之“动作中的建筑”,杜拉克谓之“视觉的交响乐”等等;在中国,电影最初被称为“影戏”。可见,中西方对电影本体的思考方式(命名方式)是如出一辙的:强调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同时与经典艺术建立连理关系。这类关于电影本体的思考,既尝试回答“电影是什么”的问题,又满足了为电影在高级艺术的谱系中争取一个合法地位的目的。

“电影本体论”一词因巴赞的《电影是什么》(中文版,崔君衍译)一书的出版而为国人所熟知。在这部经典的电影批评文集中,开篇第一章即题为“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巴赞通过这篇文章把关于电影本体的思考引入到文历史、化、心理和哲学的高度:艺术像宗教一样,迎合了人类与时间抗衡的基本心理要求;造型艺术的历史基本上就是追求形似的历史、写实主义的发展史;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生成的电影影像的客观性使保存时间的手段更臻完善。摄影影像的客观性(电影的本体论)成为巴赞“完整电影的神话”、长镜头理论、景深摄影、作者论、真实美学等一系列电影理论和美学概念的逻辑基础,由此形成与传统的电影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美学体系。巴赞的“本体论”因其富于哲学意味的思辨和纯电影的视角而使人们对电影“本体论”问题长怀敬畏之心,在当时被置于电影研究领域的“核心”和“高级”的位置。但是人们可能无意中忽略了下述两个事实:首先,巴赞申明,他在“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研究中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和社会学的观点;其次,巴赞在文章的结尾特别强调,“此外,电影还是一种语言”。这两点对于完整地理解电影的本体具有启示性:电影的本体可以是多元的;研究电影本体的方法是多样的。

本体论之所以能在电影研究中取得“核心”或“高级”的地位,和中国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有关。八十年代以前,中国长期用政治规律取代艺术规律,把艺术理论政治化。所以曾有人认为中国并没有真正的电影理论。[11]八十年代初巴赞本体论进入中国时,正值中国电影界引进西方理论(蓝色理论)解构传统的政治艺术理论(红色理论)之际。[12]所以电影艺术自身的规律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被认为是真正的电影研究。但是它也可能造成了一种误解,以为电影的本体研究就一定是研究影像及其结构和认知原则的,即某种意义上的纯电影形式的研究;而其它在传统意义上的外部研究都是“非本体”的研究。过度狭义化的本体论本身就构成一种过度阐释。

“本体论”一词的英文原文是Ontology,作“对事物或存在的性质进行形而上学研究的分支”解,或直接作“形而上学”解。[13]或是“对存在物作系统的解释”,是“一种逻辑性理论的陈述”。[14]从字面上看,本体论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对事物的性质进行研究的理论。对电影而言,本体论研究是对电影性质的形而上学的思考,但是并没有限定电影本体论只研究电影影像的性质。在我们看来,巴赞之所以在“本体论”前面加上了“摄影影像”,是为了表示他的本体论主要是关于(电影)“摄影影像”的,而不是关于(电影)其它方面的。

同类推荐
  • 冒险追踪记

    冒险追踪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用电与安全常识手册

    用电与安全常识手册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标志、家庭安全用电常识、夏季用电安全常识、电器安全基本常识、学会电器的安全使用、安全使用电器常识、各种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电热毯的安全使用、安全防护基本常识、安全用电守则、不能乱拉乱接电线、家庭电路的安全装修、测电笔的准备与使用、安装用电防护设备、电源电器的安全检查、防止人身触电的技术措施等。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野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你打手球·橄榄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手球·橄榄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热门推荐
  • 反派是我徒弟

    反派是我徒弟

    上神姜姮听了先知神兽的哭诉,收了未来的魔族大反派子书瑾为徒,开启了呵护反派的新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闺春浓

    金闺春浓

    重生之前毓秀兢兢业业的做了一辈子皇后,谁知道最后狡兔死走狗烹,落得个惨淡收场。这辈子她不当劳什子贤德皇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了,谁知道家里竟然养出一匹狼——硬生生还是把她拖上了皇后的宝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已完结】养夫千日,弃夫子时。大婚当日,喜堂之上,他以公鸡拜堂,意在羞辱。她傲然而立,声势温软,但却气势十足,“拿下去宰了,立个牌位摆案头,日后早晚三炷香供奉。”洞房花烛夜,新房之内,他弃她如敝屣,“这便是你的欲擒故纵之计?京城第一美女,竟如此轻浮放荡,恬不知耻。”她淡然瞥目,风华天成:“世子爷未免太高看自己,对你,还不至于用上三十六计。”
  • 小幽默 大智慧

    小幽默 大智慧

    一位顾客在一间餐厅点了一杯啤酒,突然发现酒里有一只苍蝇,怎么办?如果是英国人,他会以绅士的态度吩咐侍者:“请换一杯!”如果是西班牙人,他不去喝它,而是留下钞票,悄然离去。如果是美国人,他会向侍者说:“以后请将啤酒和苍蝇分别放置,由喜欢苍蝇的客人自选苍蝇放进啤酒里,你觉得如何?”显然,这个例子中美国人表达不满的方式就是一种幽默艺术。
  • 晨光有你最好

    晨光有你最好

    他为别人做的戏,却将她引入了局。只可惜,他们都过了可以为爱情放下一切的年龄。时隔多年,回想往事,那些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意乱神迷的旖旎,经过岁月的洗涤,化为了吉光片羽里模糊的痕迹。现在,简佳晨终于可以对他说:“我们结婚吧。”俞清元一把抱住了她,泪如雨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只想为你唱情歌

    只想为你唱情歌

    “小思凉,从今天起,你唱的情歌,只能给我听。明白了?嗯?”“嗯,我明白了”十年后宫墨,你到底在哪?我找了你十年,你不是说我唱的情歌只能给你听吗,你快回来吧,我都唱给你听。你知不知道,我好想你……
  •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怎样做客户才会买

    如何说客户才会听,怎样做客户才会买

    本书以“如何说客户才会听,怎样做客户才会买”为核心理念,引用典型的销售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说客户才会听”的说话技巧、沟通方法,以及“怎样做客户才会买”的销售战术和策略,展示了在每一个完整的销售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销售步骤中都要用到的说服客户、促成交易的一整套销售技能,引导广大销售员快速提高自己说话本领和销售能力,化解销售中的难题,轻松成交每一单。能说会道,说到客户心坎上,让客户无法拒绝你。观察观色,把握成交时机,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
  • 爱久成婚

    爱久成婚

    外界传言,沈家掌权人多年来一直养着一只金丝雀,苏浅对此嫌弃不已,很久之后她才知道那只‘金丝雀’就是她自己。***被亲爹惦记肾脏,被陷害故意伤人,糟心事一箩筐的苏浅在洗手间里做了一件更糟心的事情,强吻了弟弟的情敌……“沈先生,昨天的事情我很抱歉。”“抱歉?”沈北宸反问:“你冒犯了别人都用道歉解决的吗?“要不然你想怎么样?!”“你不是说要对我负责吗?结婚吧!”从此,给她温柔、宠爱,给她自己能给的一切,欺负她的人,管她是亲爹还是亲妈,虐回去就对了。苏浅对此很是不解,自己到底哪里值得他这么喜欢?就因为她亲了他?”某次颁奖礼,当有媒体问及他二人恋情时,沈先生脸不红心不跳地表示:“其实,我们有娃娃亲。”“我什么时候和你有娃娃亲了?!”苏浅咬牙低喝。“哦,在你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就亲过我了。”沈先生解释得一本正经。苏浅当场石化,娃娃亲……是这么解释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