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500000051

第51章 杀手莱昂

影片档案

出品:法国高蒙影片公司1994年

类型:彩色警匪片

片长:113分钟

编导:吕克·贝松

摄影:西瑞·艾伯嘉

主演:让·雷诺饰莱昂

娜塔莉·波曼饰玛蒂尔达

导演简介

吕克·贝松(Luc Besson),法国导演,制片人。1959年3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电影界颇有成就和新意的年轻导演。

青少年时的吕克·贝松梦想成为海洋、海豚专家,但是17岁时因为一次潜水意外,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愿望,转向电影。他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就直接到电影厂里当杂工,从底层一步步做起。之后,他到好莱坞去学习美国电影发展史。回到法国后,他便决定开始拍片。1983年他拍摄的《最后的决战》得到大奖,从此启动了他的电影事业。他的第二部影片是1985年执导的《地下铁》,获第11届法国电影恺撒奖十三项提名和三项奖;1988年的《碧海情》获第14届恺撒奖八项提名和两项奖;1990年的《妮基塔》获第16届恺撒奖九项提名和一项奖。1994年,吕克·贝松用英语拍出了自己第一部好莱坞动作片《杀手莱昂》,轰动了欧美影坛。

吕克·贝松被誉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事实上,这个称号并不过分,在法国乃至欧洲大陆,吕克·贝松总是最吸引人们注意的导演。他的电影节奏明快,富于前沿时尚,风格独特,几乎每部影片都能激起人们的期待。

剧情简介

莱昂是在纽约的意大利移民,一个职业杀手,陪伴他的是一盆植物和重复的杀手生活。小酒馆里,杀手莱昂与他的朋友兼老板托尼正在谈论一桩杀人的生意。

莱昂回家时,看到邻居家的少女玛蒂尔达忧郁地坐在楼梯上抽烟。玛蒂尔达的家里没有正经人。母亲是一个妓女,父亲是一个毒品贩子,姐姐也不务正业,只有一个不谙世事的弟弟能够带给她一点生活的快乐。父亲由于侵吞了毒品,而惹上杀身之祸。贩卖毒品的警察斯塔利带着手下血洗了玛蒂尔达的家,全家惨死,只有她侥幸躲过这场劫难。玛蒂尔达被莱昂拯救并收留,当她得知莱昂是一个职业杀手后,就决定跟随他学习杀人,为死去的弟弟报仇。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莱昂和玛蒂尔达之间产生了微妙的感情,两个人渐渐相依为命,不可分割。

玛蒂尔达终于发现了斯塔利的行踪,准备杀人报仇,但却被抓住,幸得莱昂解救方才脱身。斯塔利发现他们的住处,带领大批警察包围了寓所。在激战中,莱昂最终没有逃出包围。玛蒂尔达重回学校,将莱昂的植物种在学校的土地上。

影片分析

一、人物形象

在人们的印象中,毫无感情色彩、残酷暴烈、良知泯灭是职业杀手的共性,在影片开始那场惊心动魄的杀人操练后,莱昂确实令观众毫不怀疑这点,它让观众认为莱昂将与以往好莱坞影片中的杀手别无二致,这类影片也仍会以暴力为特征。在影片中,表现莱昂的镜头,是一系列的带有明显个人性格特征的动作的描写。镜头的表现方式都是缓慢的推进拍摄,目的在于探求人、接近人。不断地推进拍摄主体的运动,摄影机语言具体化为塑造人物、接近人物的语言。影片中经常表现莱昂把一盆花放在寓所的窗台上,反映了一个冷漠的、和社会隔绝的男人的细节动作。

随着情节的推进,当莱昂收留玛蒂尔达并开始共同生活后,观众看到了一个性格复杂、爱憎分明的立体的形象,在他麻木的表情下看到缕缕温情,坚持原则:不杀妇女和小孩,除了杀人,只有一个爱好,即把一盆绿色植物视为至爱。实际上,绿色植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象征了莱昂那颗高贵的心。他是一名雇佣杀人,却对朋友忠贞不二,为给毫无关联的玛蒂尔达复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一个杀手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吕克·贝松并未将莱昂塑造成超人形象,而是展示了一个不乏正义感、善良和温情的杀手。影片正是因为这一点,也才从众多的同类型片中脱颖而出,成为观众的挚爱。

玛蒂尔达生活在没有关爱的家庭,因为家庭的失去,被莱昂所救,生活在一起。玛蒂尔达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早熟和风情,娜塔莉·波曼充满激情的表演和准确把握人物心理活动的潜在素质使玛蒂尔达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玛蒂尔达与莱昂非正常的爱恋关系也是本片的一个特殊之处。

身为警察的斯塔利杀人、贩卖毒品,绝非正义的代言人。这是否是对职业杀手和警察的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比较呢?它让观众思考:在这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里谁才是真正的职业杀手。

影片通过对莱昂和玛蒂尔达这两个身处纽约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成功塑造,表现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而这一切都是以纽约为现实背景:破烂的房子、廉价的旅馆、意大利聚居区的小酒店……这些的存在使影片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影片开头

影片的第一场戏,我们可以称之为“交代任务”。电影中的第一场戏,往往是影片比较重要的一场戏,肯定要提高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要造成一个十分有诱惑力的悬念。在这段戏中可以看到,本片是开放结构,用简洁、洗练的电影语言来营造悬念。

总结起来,这场戏有如下几个特点:1.镜头的数量比较多,用了十九个镜头。用非常短的镜头来完成叙事,十分有节奏感,产生了一种神秘的效果。2.镜头的视觉风格完全是淡化空间的处理,这段戏的场景空间在画面中是不具体的,我们无法从影片的画面上看清周边是什么样的环境。3.背景的关系完全是不具象的,而且是虚处理,使主体的人物非常突出。4.镜头的景别是大特写的处理,强调的是人物形体的局部感觉。5.人物是顶光和逆光的光线处理,完全是一个假定的主观光源光效,很有装饰色彩和造型效果。6.人物的表演是面部表演和上肢体动作表演。7.声音的处理符合空间关系,完全是环境中自然音响的表达。8.机位的确立十分明确,用了过肩的双人镜头和单人的镜头就完成了场面调度。9.人物主要是动作的表达。抽烟、喝牛奶、递照片、收照片的动作都成为了细节的处理,观众能看见莱昂在影片中和牛奶有着密切的关系,喝牛奶成了一个主要的特征。10.对话的台词十分省略,但观众完全可以听明白其中所表达的含义。

影片中的第二场戏,规定情景是“完成任务”,在处理的方式上与第一场戏有了很大的变化。演员:全部坐着曻全部站着,没有坐着的人,来回运动。空间:不具体曻二十层楼上的公寓单元内。摄影机:静止不动曻摄影机运动。光线:主观光效,没有变化曻光线比较自然,但是前后变化比较明显。角度:平拍、仰拍曻仰拍比较多。构图:画面规范曻画面构图变化比较大。风格:写意处理曻纪实风格处理。观众正是通过第一场、第二场戏,增加了对莱昂的敬佩感和神秘感。

三、视听语言

影片在处理的具体方式、方法上,有仪式化的倾向,场面调度和人物调度的风格上,也有仪式化的倾向。缉毒警官和他的随从走进楼道的时候,就像T型台上男模特的表演方式,用了一个比较长的镜头。接下来女孩从杂货店买东西出来,进到楼内经过楼道的镜头,采用了高速摄影的镜头,这是一个仪式化的过程,一种诗意的处理。女孩全家被杀的戏的处理,完全是仪式化的表现方式。现场的音乐、音响全是主观化的处理。

摄影机的镜头在表现女孩全家被杀后,杀手发现三个孩子的照片,射杀了两个,有一个不在,一个杀手奉命在楼道里寻找女孩。在表现这一叙事的时候,摄影机的机位调度始终没有走出莱昂的屋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笔。杀手到莱昂的门口找,用了好几个镜头表现,莱昂还用枪在门后对准杀手,摄影机始终不出莱昂的门。因为摄影机不出门,悬念始终是存在的。

影片的最后,莱昂装扮成缉毒警察的队员走出大楼的外面是优美的升格慢动作的主观视点,配以悠扬唯美的音乐,接缉毒警察举枪的特写镜头,再切回莱昂的特写,再切回缉毒警察的特写,然后焦点转换为手枪的特写,又是高超的省略的手法,莱昂主观视点的倒下的慢动作,延长了时间,强化了视觉感染力,到达了本片的最高潮。

最后,女孩把贯穿全片的道具——绿色植物栽于象征安全、文明的学校的草坪上,一个升降的、垂直的、俯拍运动镜头拉开摇向远处的大都市,和影片开始的第一个纵深推进的航拍城市的大远景形成前后关系上的呼应。

(王万尧)

参考书目

《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戴锦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同类推荐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行走与歌唱

    行走与歌唱

    我出生在上海,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磨床工人。父亲很希望我有一技之长,所以,我岁数还小的时候,就想让我学乐器。快上小学的时候,我随他们去了贵州遵义,那里有一个工业基地,许多上海人到那里支援建设。环境极为艰苦,粮食不够,副食匮缺,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两次豆制品。文化生活就更贫乏了,学习音乐几乎是奢望。孩子们的玩具多是报废的螺丝钉、轴承和打磨的鹅卵石。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父亲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让我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楼下住着民兵连长小王,他的京胡拉得不错。
  •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承德避暑山庄散记

    一个人不可能走遍天下,览尽风光。如果有个风光集中、景物荟萃的地方,一览知天下,那可是人生一大乐事。巧啦!我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承德。我是1955年至1958年在承德念高中,1971年又来承德工作,一直到如今,前前后后在承德生活了40年,和承德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把她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如今,我已到了“古来稀”之年,三个子女全在北京,他们动员我和老伴去北京过晚年。可我们舍不得离开承德,坚意要在承德生活下去。承德在300多年前只是居住十几户游牧人家。
  •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本书为您一一介绍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
  •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叙事、虚构与认知

    作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西方电影理论”概念。过去人们以为,所谓“当代电影理论”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在符号学、结构主义、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等影响下的电影研究。而作者在对历史的追溯中令人信服地指出,事实上,西方电影理论有两个传统。我们所熟知的只是欧陆传统下的电影理论,而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美电影学术圈中,影响更深远、且在目前更具有生命力的,是另一个传统——分析哲学的传统。
热门推荐
  • 末日之后丧尸时代

    末日之后丧尸时代

    造物主亦不能主宰人类的思想!我们将自由前行!
  • 蜀山大掌教

    蜀山大掌教

    他身居四派,能左右逢缘;他有点癫狂,杀人随心,喜怒亦无常……只因他错救一人被一朝洗白,从此天堂变地狱;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却让他拥有了修习罕见道法的机会,更让他获得了一朵奇异的紫色莲花,忽然地狱变天堂。彪悍的游戏人生亦从此开始……这是一个瑰丽奇幻的虚拟蜀山世界,道德与法律在此失控,玩家互相挑战着人性下限!且看紫阳一路披荆斩棘,凭借手中长剑荡尽万般困难,成就蜀山大掌教!千莲动,神魔惊,仗剑蜀山行!
  • 古道殇

    古道殇

    (本书为传统东方玄幻小说)囚笼之地,谷内少年,为族人舍身而出。身为异族后裔,无为之念,有为之行,难掩旷世奇才。历经万载,造化机缘,遍阅世间沧桑,终得大道。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半村野人闲谈

    半村野人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频带阻塞干扰

    全频带阻塞干扰

    这是一个场面浩大而惨烈的故事。21世纪的某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起了对俄罗斯的全面攻击。在残酷的保卫战中,俄国的电子战设备无力抵挡美国的进攻,节节败退。唯一的办法,是制造一场阻塞所有通讯频道的电子洪水,使双方的电子仪器同时失灵。于是,一位俄宇航员,驾驶飞船撞向太阳,引起了一场巨大的磁暴,使地球上的通讯全部中断了。人类回到了马可尼之前的时代,士兵们重新拼起了刺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

    50亿年的壮丽生涯已成为飘逝的梦幻,太阳死了。幸运的是,还有人活着。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轨道,航出了太阳系,在寒冷广漠的外太空继续着它孤独的航程。地球在航行2400年后到达比邻星,再过100年时间,它将泊入这颗恒星的轨道,成为它的一颗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