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900000006

第6章 “我是谁”:论当前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2)

(2)政府喉舌角色与公众代表角色之间的冲突。虽然说,政府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最高代表。但是从现代社会理论角度来看,政府追求的是社会整体的合理性,其利益分配并不能每一次都涵盖到所有的具体个体或集体。特别是某些社会个体或集体的一些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同政府的整体目标和利益相冲突;也可能政府决策和行为本身不够科学,公众的一些要求和反应有些超前或不够理性,等等。一旦政府和公众处于某种矛盾状态,必然引起媒体角色的冲突和选择空间的挤压。

(3)公众代表与市场主体的角色冲突。媒体是社会公器,是用它追求经济利益,还是用它表达公众声音?公众代表与市场主体两种角色的目标取向并不一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当媒体以客观公正的立场伸张正义、报道事实时,如果此举会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它会干吗?相反,某些传播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巨额广告,但会侵犯了一部分公众的利益它又会做何选择?对与错只有一步之隔。

(4)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第一个冲突就是全球化媒体和本土化媒体的冲突。媒体应该认同自己作为一个全球信息传播者的形象,还是作为一个有特定的地理边界、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媒体形象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到底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中国大多数媒体似乎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方向,而本土化也是媒体生存的根本。因此,中国社会的自我转型和全球化趋势的浪潮把中国媒体推入了一个巨大的角色冲突场,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力量对抗中,中国媒体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引发了其自我认同和身份的危机。

中国媒体的认同紊乱和身份危机

“只有面临危机,身份才成为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不存在身份问题,媒体的强势角色认同一直是政府喉舌。喉舌实际上成了媒体主导的、唯一的认同来源,这种认同整合了所有可能存在的角色力量,使中国媒体的角色地位、社会期望和媒体行为三种身份因素之间取得了空前的一致,身份根本不成为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民主化进程的提速和全球化趋势的凸显,媒体的原有身份被解构和淡化,新的身份要求得到表达和尊重,在暂时缺乏一个具有整体性的主导身份来统摄纷乱的角色时,身份失去平衡,面临危机,媒体的“我是谁”作为一个身份问题就被提出来了。

一、新的认同定位

中国媒体面对这么多角色冲突,曾经试图通过自己的传播行为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它一方面是追求国际性,推销西方的时尚、文化和生活方式,按照国际标准和口味生产媒介产品,自觉充当国际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实际上,外国信息、外电报道已占据了中国媒体的太多的版面和时间,甚至设定了中国媒体国际报道的议程。

另一方面是追求商业性。媒介集团纷纷成立,经营意识日益强烈,发行、广告、观众争夺战烽烟四起。观众被当做收视率上的数字卖给广告商,发行量成了报社最大的商业秘密,如今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媒体获取最大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国际性和商业性又是相通相连的。中国电影到国外电影节参加评奖,既是为了获得海外市场,更重要的也是争夺国内市场,电影一旦获得什么国际级奖项,票房收入一定会直线上升。当前媒体的某种集体怀旧风格,也是为了迎合全球化趋势中某种全球化的“乡愁”情绪。

但是,在国际性和商业性背景下生产的媒体内容,并不等于媒体真正的自我认同,甚至可能反映了媒体的身份分裂或人格分裂。媒体的怀旧风格,并不是媒体认同过去的形象和过去的价值观,而是因为这种被迫扮演的角色在观众中有一定的市场。

二、身份整合失败

中国媒体对这种新的全球性市场主体身份的过度强调和全力整合,实际上是一种认同的偏移,在其他角色尚在场并具有强大力量的情况下,它必然会遭遇顽强而有力的抵抗。这些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反抗的存在,使得媒体新的认同倾向缺乏足够牢固的社会基础,新身份整合的企图归于失败。

丁刚在《中国媒体替谁说话》一文中认为,中国媒体在接受美国媒体的报道议程和报道内容以及话语风格时,可能一不留心成为美国政策的“传声筒”。这无疑是和我们国家利益相悖的。文章发表后,立刻引发热烈讨论。外交部长李肇星说:“问题是,媒体应为谁说话?回答是,要实事求是,为自己的祖国说话,而不应盲目追逐洋时髦,随洋新闻之风而摇摆。我说,‘新闻是没有国界的,新闻记者是有祖国的’。”国家意识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媒体必然要受到来自政府喉舌角色要求的压力,并对媒体过分追求利润的市场要求带来一定的钳制。同时,作为全球化角色的要求必然会伴随民族国家的角色要求同步出现,两者是如影随形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记忆是不会轻易消失的,相反它会在全球化的刺激下变得更加清晰。传统文化必然会要求在媒体的内容、风格和形式上获得足够的表达空间。

媒体紧盯富人的钱包,正在引起现实大众的不满和反抗。媒体对于“上流社会的价值观”、“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小资情调”的营构,实际上是中国“新贵”的形象表达,也是媒体的心理投射的结果。这是因为“新贵”是广告商诉求的对象,认为他们是有真正购买力的人群。然而,如果说“新贵”代表了金钱在量上的优势,那么“新贵”之外的广大群众,包括下岗工人、农民、城市低收入者和打工者在内的人群无疑拥有人数上量的绝对优势。虽然媒体可以用远离现实的电视剧和过量的娱乐来疏导他们的情绪,用一个光明和天堂般的世界来欺骗公众,用“民生新闻”和“纪录肥皂剧”等伪平民主义来博取人们的好感,或者用负面社会新闻来迎合大众的窥视欲望,把阴暗面“他者化”来转移这种无名的不满和仇恨,但是只要这种无名的焦虑和不满得不到真实的反映和正面的文化表达,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他们对全球化和市场化媒体角色的反抗就不会停止。

与全球化同步的是民族主义的升温,媒体对民族主义的表达虽然满足了它追求市场最大化的目标,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吸引了受众的眼球,但却导致了反全球化的后果,当然这种反全球化本身也已经全球化了。这说明在全球化要求和媒体的市场要求之间,媒体更加偏向市场主体的认同。媒体赚钱的欲望往往是压倒一切的。

三、身份危机

通常在复杂的经验中,属于两种或不同“参照团体”或“参照环境”的人,会体验到严重的心理冲突。这将产生身份危机,心理学描述为“一种因无法调和的分裂元素而在某些人格中造成的心理混乱”。据此考察中国媒体,其处于多种角色要求难以平衡的冲突处境中,新的主导认同由于其偏向性和缺乏足够的中国现实国情基础而难以统合其他的角色要求,必然产生“意识”分裂,陷入身份危机状态,简单地说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当下,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主要有如下症状:

(1)认同飘忽和失语症。媒体在行为中经常出现某种认同混乱的现象。就像一棵墙头草一样,风吹两边倒,缺乏相对统一的立场,随着情境的变化不断更换自己的角色。

媒体的内容本来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当前的中国媒体缺乏一种比较稳定和统一的立场和风格来界定,也就是说没有通过对各种角色要求的整合努力,形成媒体自己独立的身份特征。总是由一个个他者取代了媒体自我的存在,结果就是立场飘忽不定,患了典型的失语症。比如播报国际新闻,采用外国的播报风格和标准,一副西方化的姿态;播报当地新闻,则是方言土语,一副土著形象,比如重庆电视台的《生活麻辣烫》、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等等。这种在节目和新闻播报中使用地方方言的热潮,既不符合全球化的要求,也不符合国家政府的要求,是媒体的身份飘忽和身份倒错。还有媒体的克隆、模仿现象,缺乏新意,枯燥无味。这反映了媒体正在失去自己独特的表达能力和话语的创造能力,只能任由他人的声音来填充自己的话语空间。临时的单向认同和盲目跟风,实际上既不能化解媒体的现实危机,也不能化解它的身份危机,只会引发新的危机。

同类推荐
  •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对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对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云南省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深度访谈为辅,兼以参与式观察及座谈等多种方法,结合基层实战经验,对云南省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滥用人群特点及发现方法等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治理对策。
  • 弱传播

    弱传播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至左右吗?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现在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角料。而大众对舆论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公共事件、明星热点等范畴。《弱传播》打破了这种局限,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舆论世界。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三论三律”及一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因此,《弱传播》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至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独到,论述缜密,体系完整,堪称国内首部“舆论世界的哲学”。寄望每一个通过舆论改变人生或摆脱困境的人都能从《弱传播》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成长实录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成长实录

    读这本书,我们会感受到“育才”领导的开拓精神,“育才”教师的奉献精神,“育才”学生的勤奋精神。我把它们统称作“勇于担当”的精神。就是这种蕴涵着责任、使命、激情、大爱的“担当”精神伴随着东北育才双语学校走过了六个春秋冬夏。
热门推荐
  • 你在遥远星空中

    你在遥远星空中

    一阵白光闪过,风吹虎啸,半空中砸下来一个白色的巨型的······蛋?荏九匪夷所思地用刀背敲了敲蛋壳,只听咔嚓几声,她手中斩金截玉的宝刀上裂出了数道细缝,眨眼间便碎成了一堆废铁。与此同时,白光乍现,身前的巨蛋从中分开一条线。荏九一个踉跄,摔倒在地上,捂着脸哆嗦道,“蛋不是我敲碎的!别吃我!”她自顾自地缩成一团抖了半天,却发现四周再无动静。荏九转了转眼珠,犹豫了片刻方将手从脸上拿开。只见蛋里坐着一个穿着奇怪黑色甲衣的男子。荏九失神地盯着他的脸,不由自主地淌出了一地口水——“原来,好看的男人都是孵出来的。”横行乡野的女山贼荏九从蛋壳里捡回一个美男,故事由此开始。
  • 冰面上的火烈鸟

    冰面上的火烈鸟

    普通的生活,普通的事情,普通的人,不普通的情感,我不想要轰轰烈烈的感情,只想要平平淡淡的生活,如果可以,请不要去拯救世界了,你会很累。
  • 帝妃之锦绣宏图

    帝妃之锦绣宏图

    一直视同亲人的孟族遭灭族之祸,孟玉绮借故人之女的身份入宫为妃,誓要当日领兵的皇九子沐震与整个大夏朝付出代价。然而在实现复仇大计的过程,她不仅与沐震携手并进,更数度为他所救,在一场场宫闱间的明争暗斗中,她渐渐迷乱了自己的心思。但亡者的冤屈时刻催促着她,在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帮助沐震登上帝位后,她开始着手进行计划的第二步。这时孟族遗孤忽然来到,也在无意中揭开了当日灭族之祸的巨大隐情。当一切真相都大白于天下,她与沐震已然势成水火,纵然他痴心未改,她仍然选择了远走高飞,从此天涯不见。
  • 八零锦鲤在线躺赢

    八零锦鲤在线躺赢

    前世特工失手坠落山崖。一朝重生到燕家痴呆多年的嫡女身上。欺她、辱她者,她一一加倍奉还。殊不知,某位不正经的王爷出现后,原本妥妥的女强风毁于一旦。王爷凤眼似笑非笑:“霸占了我的人,你就打算这么一走了之?”燕小凰瞪大眼睛,“你丫的!这句台词应该是我的吧?!”从此,她逃、他追。
  • Billy Baxter's Letters

    Billy Baxter's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之废柴公主逆袭记

    穿越之废柴公主逆袭记

    我穿越百年时光究竟是为了遇见谁?是以天下为先我为次的他?还是舍弃权势性命也要保护我的他?或是坐在床头送我最后一程薄情寡恩的他?本以为是一次劫后重生,却不想竟将这世间所有的磨难都经了一遭,人之将死,再无所求,天若怜悯,来世愿为一蜉蝣,只知有炎夏,不肯再为人。
  • 风暴纪元之黑暗之门

    风暴纪元之黑暗之门

    这是一个老套的故事。黑暗势力的降临,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平静。少年从此背负血海深仇,四处拜师学艺,只为替亲人报仇。没这些,还咋讲故事?这是一个老套的世界。人、矮人、森林妖精,龙、人马、荒野巨人。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扮演着战士法师盗贼的职业,坚持着正义的邪恶的立场。故事里,没有英雄没有格外突出的主角。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情,都是风暴大陆正在发生的故事,就连最渺小的小人物,都是举足轻重。没有他们,世界就不完整了。据说没有英雄没有主角的故事就没有代入感,没有代入感的故事就不招人看。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真的就不想去了解,不想看吗。
  • 重生校园星际女特工

    重生校园星际女特工

    她是血族长公主,亦是囚徒星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魔女“HX”,一朝重生,成为了一个高中生。这辈子,她本想低调行事,安然度过此生,奈何麻烦总爱找她。渣男纠缠,揍!白莲诬陷,手撕!极品亲戚上门找茬,打脸!星际之战爆发,她传奇的一生,这才开始。
  • 把我锁进你的心里

    把我锁进你的心里

    *恋爱为主,破案为辅高三的乔沐心同学在开学第一天就对走在校园里的一个帅哥吹了声口哨,这让陈弘文同学满脸黑线。在陈弘文同学走进教室的那一刻,乔沐心同学恨不得钻进桌子底下,这个一中第一女流氓居然害羞了。本来乔沐心同学以为他是高一新生(因为以前没见过),撩一下没什么,没想到他竟然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这不得不让表面流氓,内心比谁都纯洁的乔沐心同学感到窘迫。而他居然还对自己笑了下,并指着自己旁边的座位,对着班主任道:“老师,我想做那。”*白净高富帅vs古怪精灵女流氓*一边恋爱,一边破案,传统刑侦与心里侧写的结合欢迎大家加入把我锁进你的心里读者交流群,群聊号码:695925929
  • 我的世界里不许撒谎

    我的世界里不许撒谎

    假如有一天,你被告知,从今以后,你都不能说谎话,你还能开心的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