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4200000001

第1章 导论(1)

自从留美华裔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问世以来,张爱玲一直是出版界、评论界和社会读者极力推崇的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张爱玲更是被频繁阐释的对象之一。张爱玲的一生极度清贫,出国后从未摆脱过经济的窘困,出版商却因出版她的作品大获其利;她穷尽后半生撰写《红楼梦魇》、译注《海上花列传》,也终难在大学里谋得一席教职,许多研究者却因研究她而成为名流、大腕。知识群体以阅读她的作品为自己增光添彩,大众传媒以刊播与她有关的文字招徕眼球,她一度成了许多聊天室的固定谈话对象,张爱玲网站也纷纷建立。有关她的研究文章、专著、传记、画册更是不可胜数:大陆学者金宏达主编的《回望张爱玲·镜像缤纷》一书中的《研究文献目录》收录有张爱玲作品集2套,传记18种,专著27部,有关张爱玲章节的其他著作20部,单篇论文465篇;香港学者林幸谦的《女性主体的祭奠Ⅱ: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附录的张爱玲研究资料中,中文编目有专著116部,单篇论文697篇,外文编目有日文资料36篇,韩文资料7篇,英文资料33篇,其他外文资料7篇;2006年2月16日,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通过篇名检索项、检索词“张爱玲”、精确匹配模式,得到从1994年以来的研究论文1110篇;2006年2月16日8时14分0秒,Google搜索上检索关键词“张爱玲”,用时0.09秒,得到2040000个结果;雅虎搜索上检索关键词“张爱玲”,用时0.03秒,得到3150000个结果;而不断被专业人士发掘出来的张爱玲久已湮灭的旧作,也一再成为“出土文献”的“新闻”而引起轰动……这一切表明,张爱玲研究不仅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业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张爱玲的探讨,已经从单纯的文学层面走向了更为宽广的社会生活层面。

一、张爱玲研究的历史回顾

1944年5月,翻译家傅雷发表名噪一时的《论张爱玲的小说》,拉开了张爱玲研究的序幕,至今,张爱玲研究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纵观60多年张爱玲研究的轨迹,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时期。此时,张爱玲挟带着小说集《传奇》,一夜成名,研究者大多是围绕她的小说创作展开的。名目繁多的座谈会、各式各样的评论文章竞相捧红了这位洋场才女。当时的主要论者有傅雷、胡兰成、谭正壁等,尤以傅雷的评论影响为大。傅雷是一位翻译家,平素埋头译著,少有评论,他慧眼独具,以“迅雨”为笔名,在《万象》杂志1944年5月号上发表了张爱玲研究史上的第一篇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以纯正的审美品位和艺术眼光,发现了张爱玲的独特价值”。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傅雷从技巧与主义的角度检讨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对《金锁记》的思想和风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对张爱玲的其他一些作品包括反响热烈的《倾城之恋》和正在连载的《连环套》,则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内容涉及张爱玲小说的人物、主题和创作方法。《论张爱玲的小说》的批评引起了张爱玲的重视,不久,张爱玲即两度发表《自己的文章》予以反驳,并把自己的创作特征总结为“参差的对照”、“不彻底的人物”、“主题欠分明”三个方面,既直接回应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也总结说明自己的创作,明确无误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见解。之后,胡兰成也抛出《论张爱玲》,凭借他与张爱玲非同一般的关系以及所获得的材料,有意渲染张爱玲的贵族出身和性情习气,并把张爱玲与鲁迅相提并论,极力吹捧,几近献媚。谭正壁的《论苏青与张爱玲》则将张爱玲、苏青与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进行了比较,认为张爱玲是重视人情甚于世情的作家,对于挖掘张爱玲小说的深层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海外时期,最初的研究中心在北美。1961年,夏志清的英文本《中国现代小说史》在耶鲁大学出版,张爱玲第一次被写进了文学史,且以长达41页(中译本)、超出鲁迅一倍篇幅的一章被大加推崇,因而引发极大的争议。夏志清认为:“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泡特(Katherine Anne Porter)、韦尔蒂(Eudora Welty)、麦克勒斯(Carson Mc Cullers)等人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他还称《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史》是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张爱玲也就成为了第一批为西方读者注意的中国现代作家。由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影响深远,多年来一直为北美有关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必读参考书,张爱玲小说的研究便也很早便纳入了相关课程的教学之中。自1972年始,张爱玲多次成为北美大学研究生撰写论文的对象,在北美的文学期刊上,亦有学者以不同的现代文学理论对其作品反复作出新诠。这样,“张爱玲在北美,以一个艺术典范和中国‘窗户’的角色步入文学研究的舞台,同时亦随着文论流潮的轮换而被征召演绎不同的新装。”夏志清给予张爱玲极高的文学史地位,激发了人们对这一作家的兴趣,引发了台港大陆学者对张爱玲研究的热衷,但研究重心在港台,研究者主体是海外华人。重要的研究者有唐文标、水晶、朱西宁、林以亮、林幸谦、周芬伶、张健、高全之等。

唐文标花大力气整理编辑了《张爱玲资料大全集》,另有《张爱玲研究》问世,在对张爱玲这一艺术天才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其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了严厉的批评,尤其是对其道德批判的无力表示了责难。水晶曾去美国访问张爱玲两次,并与张爱玲长谈七小时,后来许多文艺界人士关于张爱玲的消息都是从水晶那儿得来的。水晶的专著《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在对张爱玲的小说提供了许多独到的发现后,对张爱玲创作的某些方面又作出了并不平实的论断。这样情感浓烈的研究态度当然也就制约了这一时期张爱玲研究水准的提高。此后的著作方面还有林幸谦的《张爱玲论述——女性主体与去势模拟书写》、《历史、女性与性别政治——重读张爱玲》、周芬伶的《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杨泽的《阅读张爱玲——张爱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

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有王德威的《“女”作家的现代“鬼话”——从张爱玲到苏伟贞》、《张爱玲成了祖师奶奶》、邱贵芬的《从张爱玲谈台湾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陈岸峰的《乱世、“大话”与“小”说——论张爱玲“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严纪华的《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小说与电影》、陈芳明《的张爱玲与“对照记”》、周芬伶的《张爱玲小说的女性叙述》、林幸谦的《张爱玲的临界点:闺阁话语与女性主体的边缘化》、蔡源煌的《从后殖民主义的观点看张爱玲》、丁旭辉的《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意象设计》、张小虹的《恋物张爱玲:性、商品与殖民迷魅》、蔡淑娟的《张爱玲小说的讽刺艺术》、马冬梅的《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世界》、赖绣君的《张爱玲小说中的恶母形象与潜抑的怨母心理》等等。20世纪70年代遍及台湾全岛的“乡土文学”与“现代派”文学论争,更是把张爱玲推到了论战的中心。总之,此阶段的研究,在承继上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社会意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开始进入张爱玲研究视野,同时,张爱玲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叶张爱玲去世的大陆时期。此时,在大陆文学史上销声匿迹达30年的张爱玲终于“浮出历史地表”,她的作品重回大陆。大陆的张爱玲研究渐成大观,不仅研究论著数量巨大,而且研究方法也日趋多样,在重评张爱玲及其作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着张爱玲研究的领域。1949年以后大陆最早出现的张爱玲评论是1981年11月张葆莘在《文汇月刊》上发表的《张爱玲传奇》。但该文并非学术评论,在当时亦未引起注意。1982年颜纯钧在《文学评论丛刊》发表的《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1983年赵园在《中国现代文学评论丛刊》发表的《“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是最早出现的有关张爱玲的严肃评论。1984年,黄修己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写的《中国新文学简史》问世,张爱玲正式步入中国大陆文学史。此后的主要论者还有司马新、许子东、李子云、钱理群、柯灵、金宏达、于青、余斌、宋家宏、杨义、严家炎、赵遐秋、曾庆瑞、殷国明、刘川鄂、张均、高全之、戴文采、罗久蓉、孟悦、戴锦华、李今、周蕾、蒋翔华、蔡美丽、彭秀贞、倪文杰、郭玉雯、康来新等等,不一而足。

1985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王超冰四人在其合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在论及“沦陷区”文学时,用了大约800字的篇幅,再一次把张爱玲写进了大陆文学史,并将张作为“重量级”作家来评价,引起了很大反响;几乎同时发表于《读书》和《收获》的柯灵的《遥寄张爱玲》有如一块吸铁石,吸引了众多研究者和读者对张爱玲的关注;赵遐秋、曾庆瑞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严家炎的《中国小说流派史》、殷国明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史》、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王才路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则从文学流派的角度肯定了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尤其是殷国明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史》从文学流派入手,设专章对张爱玲和“社会言情小说”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用了十几页介绍了张爱玲,并对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和地位给予充分肯定;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则对张爱玲作为沦陷区作家建立的文学世界的真实性给予了肯定;金宏达、于青主编的《张爱玲文集》(1-4卷)首次为大陆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张爱玲作品全貌;余斌的《张爱玲传》、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王一心的《惊世才女张爱玲》、阿川的《乱世才女张爱玲》、胡辛的《最后的贵族张爱玲》则给人们展示了张爱玲完整的生平思想。

除专著外,有关张爱玲研究的论文也明显增多,张爱玲小说中的意象、象征和心理分析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同时,商业化的运作机制进入张爱玲作品的出版领域,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本刊印了张爱玲的《传奇》,1987年,上海书店影印了张爱玲的《流言》。之后,众多的出版社纷纷出版张爱玲的小说集、散文集和文集、全集。自20世纪90年代起,种类繁多的张爱玲传记也开始大量出版,张爱玲的作品也不断被改编为电影上映。总之,此阶段的张爱玲研究,“先后经历了期刊散论和通俗传记传奇的阶段,才得以步入文学史,可说是个“边缘写入核心”的过程。”

同类推荐
  •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破解企业人力资源风险

    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最终起作用的是人,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人在企业中又是一最大的变数,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人的管理也就是对企业的管理。本书就企业聘人,用人、管理人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独特到的分析,给用人者提供了警醒。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自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 马云的颠覆智慧

    马云的颠覆智慧

    他自称完全不懂网络,却打造了阿里巴巴帝国,颠覆了中国互联网生态:他演讲激情澎湃,不走寻常路,成为一名孜孜不倦的布道者;他宣称在阿里巴巴,股东的地位在顾客、员工之后,股东却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如何以颠覆完成超越?
  •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马云是这样创业的

    才华与容貌成反比、“骗子”、“疯子”、“狂人”、打开“藏宝洞”的现代版阿里巴巴、草根创造的全球神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带着梦想起航、初次“下海”的惊险传奇、改变一生轨迹的“触网”、不容易的“中国黄页”、男儿当有冲天志、开启湖畔时代……
  • 领导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领导魔法(完全智慧手册丛书)

    领导就是团队的领袖,是保证组织或企业实现大目标的舵手。一个成功的领导,不仅要具备娴熟的驭人技巧,卓越的预见力,而且需要有争取掌控领导权的非凡才能。只有拥有领袖的品质,才有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没有一个人是天生的领袖,然而一流的人才都具有学习模仿伟大人物的天赋,兴趣和热情。认识领袖的魅力,撑握统御大众的方法,就如同手握着实现宏伟理想的魔仗。本书全面论述进了新领导学的思想,积极探讨了统领人物的两极性、倾向性、深刻性、以及领导权应该具备的效能性和稳定性,充分肯定了领导者在权力动作过程中的智性发挥的应急才能和热情理智,是研究新领导学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 营销人员每日必修课

    营销人员每日必修课

    本书凭借着一个个隽永的,充满哲思的故事以及评述铺叙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它按照十二月份编排了不同的主题,分为劝学、竞争、智慧、谋略等篇章,每个主题又统领了近三十个哲理故事,并由专业人士予以恰切的评论。内容全面,通俗易懂,非常适合营销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今朝有暖冬

    今朝有暖冬

    “听说有人的粉丝名叫暖冬。”某人走远了一步。“听说一家餐厅叫暖冬。”某人又走远了一步。“听说某人的小号名叫寻暖。”某人越走越远。温暖三两步跑到他的面前,笑嘻嘻的问:“笨蛋,喜欢我就要跟我说啊。”——原来,在我喜欢你之前,你早已深爱上我。
  • 厉少很傲娇:女人不许逃

    厉少很傲娇:女人不许逃

    “女人,呆在我身边要聪明点,爱上我……代价你可付不起。”这是他对她的警告,她以为自己能守住自己的心。三年的相处,理智一直告诉自己爱上他会尸骨无存,可那颗心还是不受控制地沦陷了。在得知他要娶妻,这次她学聪明了,收心,完美退场。可他却追上来,将她关起。“厉少,说好不该动的心思可别动的。”“亲爱的,你记错了。”他将她带到墙角,低声说着,“我只说过,我孩子的妈、厉太太,只能是你。”“……”大总裁,你要点脸好吗?
  • 置身尘世间

    置身尘世间

    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楪娙闭上双眸,向着为师平冤的道路迈出。 兜兜转转三十载,却爱上了仇人?亦或是另有玄机?
  • 魅世皇妃

    魅世皇妃

    我叫夏清璃,夏国的璃芮郡主。我的父亲是夏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北泰王,十六岁之前,我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十六岁之后,我国破家亡,飘若浮萍。我想我是一个记仇的人,只是敌我悬殊太大,曾让我一度很挫败。我在仇恨中磨砺自己的意志,一心只想杀他!啥?他是谁?当然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偷袭,刺杀,耍小心计,期间各种招数我无所不用其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到后来才蓦然发现,原来一切竟是...*我这一生中一共遇到过三位男子,他们惊才艳艳,都是这乱世的霸主,是世人敬仰的英雄。可却都不是我爱情的归属...他们也许爱我,却更爱自己;也许需要我,却更需要皇位权势。也许只有一个是特别的,可是却...【片段一】:他眼中冷冽似冰,冷冷的开口,“在你心里,究竟当本王是什么?”“仇人!”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慕容孤赫,你给我听清楚,无论你怎么对我,即使我失身于你,你在我心里的位置,都不可能有丝毫改变!永远不可能!”“我夏清璃,恨你!憎恨你!”【片段二】:“本王给你一次机会,若是一刀没有杀死本王。从此,就别在记恨。”我霍的举刀对准了他,没有多想,没有犹豫,卯足所有的力气冲过去,将刀对准他心脏的部位狠狠一砍...【片段三】:读书群号:26545264敲门砖就随便一本作品名吧!推荐好友文文:《妻上娘子》昨夜莲心《贰婚》宛薇《卿媚众夫》黄玉儿
  • 未绸馆日常

    未绸馆日常

    未绸馆日常工作,普洱带着吉祥物小云,给大千各界生灵保险重要性,以及做着各种神奇的保险单.....
  • 五美缘

    五美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人进击

    狂人进击

    人类的大量繁衍压缩了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打破了生态的平衡与物种多样性,于是自然界启动了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一种奇葩病毒悄然诞生了.....这里面又有什么机遇和挑战呢?什么?!病毒能让人更加劳累?什么?!病毒让人随时会变丧尸?尤其是过度劳累的人?什么?!不是丧尸是狂病?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把病人叫做丧尸?什么?!丧尸是有着有媲美狼的智慧的食肉动物,但很容易打死?什么?!挨饿吃草根树皮时能抑制病毒?而且还能使正常人力气变大?吃普通食物在劳累的时候更易得病?什么?!一个顶级丧尸能够刷的一下复制出其他的丧尸?
  • 素年之落雨无声

    素年之落雨无声

    一年又一年,平凡、平淡。我们寻找激情、浪漫,追求名利、财富,挣脱现实枷锁,实现自己的不同。做了这么多,我们又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
  • 傅少V5:财迷娇妻宠翻天

    傅少V5:财迷娇妻宠翻天

    傅修爵:“我不喜欢你,不过,我允许你做我的女朋友。”顾小念:“你在跟我开玩笑吗?”傅修爵:“爷爷喜欢你。”顾小念:“爷爷喜欢我,我就得做你女朋友吗?”傅修爵:“难道……你想当我奶奶?”顾小念:“……”这孙子缺少社会的毒打,她的拳头快控制不住了。
  • 全职的修炼历程

    全职的修炼历程

    林可与云石两个年轻人结婚了,他们在都市里打拼着,云石工作屡遭不顺,林可又有孕在身,无法工作。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忧心忡忡,眼看孩子就要出世,没有经济基础的他们,只好返回林可娘家待产,没想到一去就是三年,林可期待着云石在工作上早日有起色,盼望着三口之家早日团聚。直到三年后,孩子三岁了,才有机会得以团聚,没想到团聚后又给林可带来了新的烦恼…… 全职的付出得不到社会乃至家庭的认可,心酸滋味让人黯然泪下,何日让女性挺直腰杆做母亲,不但是全职有幸,天下孩子也一起受益,社会面貌也许焕然一新。带着一份心酸体验,一份育儿感悟,主人公用6年辛苦修炼这本《全职修炼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