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9800000020

第20章 传播者媒介形象系统(5)

对于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来说,媒介产品或者说媒介内容是最为普遍和常见的。所以,没有人怀疑媒介内容和媒介产品对于塑造媒介形象的重要性,这也是“内容为王”最少受到置疑的根本原因。

最少怀疑并非没有怀疑或不能怀疑。

一是同样的媒介内容,由于刊发的媒介组织不同就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媒介形象——对一个人是蜜糖,对另外一个人可能是毒药。比如,风行各地方电视台的方言民生新闻节目,几乎都是当地收视率非常高的节目,对于塑造地方台的良好媒介形象贡献很大,然而,如果这些方言节目拿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来播出,很难说对中央电视台媒介形象能有多少改进。

二是同一个媒介组织或者媒介从业者,仅仅是在内容生产方面优秀,而在其他方面存在缺陷,其媒介形象也不可能保持良好。比如,赵安导演的节目不可谓不好,但是“赵安受贿事件”不仅使其本人身败名裂,也使中央电视台媒介形象受损。

所以,在传播者媒介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仅仅重视“内容”还是很不够的。而且,物的形象要素并非仅仅包括媒介产品因素,还包括办公地点、办公设施、技术设备、经济实力、创收实力等方面的要素。这些方面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就成为北京市的新地标建筑,对于提高中央电视台媒介形象有着特殊的贡献。

当然,除了物的形象要素以外,人的形象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3.塑造传播者媒介形象“人的形象要素”的策略和方法

与有人强调媒介产品或内容产品形象要素的重要性相反,卢惠民更强调人的形象要素,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形象就是由媒介的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两个方面构成的。并且从立场、作风、风格、与社会和人民的关系等方面出发,对于理想的媒介群体形象和新闻工作者的个体形象提出了四个标准:一是以促进社会进步、谋求人民幸福为己任,始终把社会问题、人民大众的甘苦作为媒介工作的焦点。尽管媒介要通过发行、通过广告以及通过其他事业维持生计,但不把媒介看作“生意经”,以社会效益作为第一目的;二是报道全面、真实、客观,不造谣惑众,不哗众取宠;三是立论公正、弘扬真理、不畏强权、鞭挞邪恶、扶持社会正义;四是关心和倡导社会公益活动。。

在这个人际传播特色突显于大众传媒的时代,媒介人格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它在受众中的吸引力,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传播者媒介形象。于丹认为对于一个电视台来讲,主持人的媒介形象确立实在是太有力量了,应该高度重视主持人对于广播电视媒体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影响,要把培养有个性的主持人放到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马培昕认为对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塑造,应该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外在形象,如仪容仪表、着装、言谈举止等;二是敬业精神,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投入程度、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等;三是专业素养,包括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素养、话题分析把握能力、现场调控能力等;四是个性品质,包括个人性格、气质、意志品行等。

对于电视栏目来说,主持人是其风格的体现,直接关系到栏目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选一位符合栏目风格的主持人是栏目成功的一半。对于知名学者担任文化栏目主持人,张同道认为学者只有在讨论自己领域的问题时才是学者。如果讨论其他领域,他也是一名普通人。文化栏目不可能仅仅讨论某一特别专业问题,所以,文化栏目的真正学者主持人是无法在现实中找到的。对于电视文化栏目的主持人来讲,它所要求的不是学者,而是学者形象,即有学者形象的主持人,承担的依然是记者的职责。

应天常认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五种主要的角色冲突:一是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的冲突;二是角色构念与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三是普通社会角色与典型社会角色的冲突;四是表现性角色与功利性角色的冲突;五是角色意志与媒介意志的矛盾与冲突。为了调和这些冲突,应天常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一是主持人的一切媒介行为理应接受理性的监督,要有清醒的角色自觉,在节目中体现人格化的自我,并且努力从一般意义的自我提升为高品位的道德化自我,体现对自我的文化超越;二是主持人要从文化背景、收视心理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建立与受众的信任关系,但是不能一味迎合受众;三是节目主持人要严于律己,预设性地多方面调节角色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既不要迷信包装,也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还不能惧怕批评;四是要避免媒介创收意志的急功近利;五是要提升节目主持人在节目决策中的作用,推动正确媒介意志的形成。

处于新闻采访第一线的记者自身形象是传播者媒介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勤认为记者应有意识地运用公共关系的技巧,依据公众的社会交往心理程序办事,维护自身和媒介的声誉和形象,自觉进行形象管理,注意和把握一些人际公关技巧:一、注意仪表;二、举止得体;三、熟记姓名,尊重被采访对象;四、精心安排时间,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时间关系;五、把握和保持最佳的空间距离。当然,在这些技巧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内在修养。

媒介从业人员当然不会仅仅是主持人和记者。栾轶玫把媒介从业人员分为了三类:一是媒介领导者;二是媒介知名业者,比如名主持人、名记者等;三是普通媒介从业人员。他们都对传播者媒介形象的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媒介知名业者的个体形象与媒介形象具有“强连接”特性,当然,在能带给媒介形象较多附加价值的同时,其双刃剑的特性也很突出,“当刀锋朝向自己时,杀伤力也超越其他”。

塑造传播者媒介形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塑造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形象。李勤认为,媒介从业人员在塑造自身形象时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表层因素,即记者的相貌、仪表、谈吐、举止等直观因素;二是深层因素,即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气质、修养以及处理问题时的反映能力、应变能力等因素。记者要在这两个方面塑造自己的形象。

4.塑造传播者媒介形象中“关系性形象要素”的策略和方法

胡智锋认为,当一个媒体确立自己的媒介形象时,要考虑媒介生存环境:一是必须要考虑自身媒介形象跟其他的媒介形象怎么样能够区别开来;二是要分清哪些媒体是竞争对手,哪些媒体是合作者;三是应该看到自身的劣势,包括资源分割、受众分割、广告分割等现实问题;四是要考虑怎样用媒介不可替代的形象优势来尽可能把自己的份额做大。

卢惠民认为亮点是形象最能吸引人的耀眼部分。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传播者媒介形象的亮点应该存在于与社会的关系中。媒介和传播者只有把自己融合于社会,表达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人民才能举双手拥护他、欢迎他。

施永谦以《申报》为例,说明对于商业性报纸来讲,对内处理好商品性与社会公器之间的矛盾,是完善职能形象传播的主要问题:一是要促进报纸版面业务改革,提高信息质量,使媒介每一步业务的改革都自然而然地处于社会视线之中,成为形象传播的一部分;二是处理好广告信息与其他文字信息的关系;三是完善产业经营基础,这是媒介形象传播的物质基础;对外则要处理好与政府、广告客户、报纸读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注意兴办文化事业、推行社会服务。

关系性形象要素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部分来理解。

对内的关系性形象要素主要是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组织形式、员工关系等内部各种关系的认知。作为媒介管理者,其塑造良好的对内关系性媒介形象的理想或目标是达成一种创造性和约束的平衡。

对外的关系性形象要素主要是人们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社会管理制度、社会控制方式、与各种社会集团的关系、与受众的关系等外部各种环境、关系的认知,属于公共关系的范畴(在下文的“以外为主”传播传播者媒介形象特色的策略和方法中讨论“媒介公关”的部分中将做较为详细的论述)。

5.塑造传播者媒介形象“精神性形象要素”的策略和方法

丁俊杰认为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组织要想建立良好的媒介形象,必须树立品牌概念,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媒介形象要有丰富的内涵,要有个性蕴涵其中,因为个性就是资源、个性就是魅力;要区分出栏目品牌、频道品牌、台的品牌的不同层次,并且进行规整,确立从上到下直通车的概念。

詹成大认为必须加强大众传播媒介的品牌建设,品牌是媒介组织不可剥夺的财富,并可能是媒介起死回生的支点——当媒介因为一时的疏忽造成失误时,大众会出于对媒介品牌形象的偏好而对媒介的不幸或过错作出一定的合理解释和宽容。

胡智锋认为要塑造良好的传播者媒介形象,一是必须确立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审美品格;二是必须极为重视媒介伦理和媒介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尊重每一阶层、每一个人,确立良好、公正、公平的社会公众形象。

传播者媒介形象的精神性形象要素包括了人们对于媒介组织的宗旨、理念、品牌、气节风格、文化品位、审美品格、媒介伦理、社会责任等等精神追求方面的认知。

精神性形象要素并不一定和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发行量、收视率或市场占有率呈正相关,但是,却和它的公信度、美誉度等受尊敬的程度正相关。“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一个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精神性形象要素深入人心的时候,就是一个媒介最为受人尊敬的时候。

栾轶玫描绘了在伦敦的地铁里,时常可以看到西装革履的白领,将低俗的小报《太阳报》夹在《金融时报》里津津有味阅读的场景,从中可以非常明白地看出这二者的差别:《太阳报》的内容很吸引人,但是品位不高;《太阳报》不受人尊敬,也可能导致看《太阳报》的读者不能受人尊敬。

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在其自身利益的实现过程中,会经常面临与社会伦理规范的矛盾与冲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唯利是图的结果也许永远是得不偿失。

6.对于“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考

“以内为主”创造传播者媒介形象的策略和方法是一种基于媒介本位导向的思维模式。

“酒香不怕巷子深”既然是古语又能够成为俗语,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个角度来看,说明它还是非常有道理的,至少曾经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这句古话有一个条件限制,那就是只适合于自然经济时代。

一方面,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酒”是稀缺的,造“酒”的人也是处于垄断地位的,消费者别无选择——只要是你想喝“酒”,那就只能来我这里买,别无分店——不仅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即便是酒不香也不怕巷子深;另一方面,由于这附近只有这一两家造“酒”的,对于消费者来讲,它的信息是透明的,也就是说,我知道他的“酒”是不是香的——对于造“酒”的人和买“酒”的人来说,巷子深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现在已经是市场经济时代了,或者说是已经进入了物质极度丰盛的消费社会了——一方面“酒”是过剩的,造“酒”的人也已经失去了垄断地位,消费者可以有许许多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酒”时,即便是没有眼花缭乱,也根本不可能了解到每种“酒”的“香”与“不香”——这时候,“巷子深”就成为了一个相当关键的制约因素。

所以说,基于媒介本位导向思维模式,或者说“以内为主”创造传播者媒介形象的策略和方法的缺陷是明显的。

还有一个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大家对于人的形象要素、物的形象要素比较重视,对于关系性形象要素重视不够,而对于精神性形象要素就比较忽略,当然,更多的人基本上没有考虑到过程性形象要素和次级组织形象要素。

其实,作为一个具体的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其媒介形象的过程性形象要素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取得过辉煌成就的媒介组织就是令人尊敬的;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组织的次级组织,其本身就是组织的一部分,无法完全分割,在媒介集团化和媒介不断融合的大趋势下,这个问题愈发明显。比如,《中国电视报》、央视国际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次级组织,又具有完全不同的介质特点,它们自身的媒介形象和中央电视台媒介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值得深入探讨。

同类推荐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跳出教育看教育

    跳出教育看教育

    可以说,一档财经对话节目《冬吴相对论》激发了作者的灵感。作者发现,这虽是一个经济节目,却涉及大量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新信息,两位主持人新颖的见解吸引着作者“追”下去,从而产生了与教育相关的听后感、读后感。这是一种“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维方式,适合教师、家长,以及中学以上学生阅读。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梅芙·宾奇系列套装(共3本)

    梅芙·宾奇系列套装(共3本)

    《奎妮小姐的石头大屋》是一个温暖的长篇故事。它通过讲述多位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向读者描绘出生动活泼的爱尔兰生活场景。宾奇将所有人聚集到名为“石头大屋”的度假民宿。在那里,人们分享心得、互相开导,最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栗树街》是梅芙宾奇的短篇小说集。主人公们的故事看似各不相同,却又都与“栗树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百态交汇在起来,形成了丰盈的故事脉络。说真的,若论起讲故事的本领,尤其是讲那些关于爱和温暖的故事的本领,几乎无人可与梅芙相提并论。《人人都爱弗兰琪》则是关于“爱和救赎”的故事。它以男女主人公的生活起伏为主线,以小主人公弗兰琪为交汇点,向读者呈现了一场颇具宗教意味的成长与转变。
  • 天烽

    天烽

    烽火连天的天启大陆。无数人因战争而家破人亡。天黑之后的世界,没有人敢享受它的黑暗。乱世中英雄无数,只是谁又能终止战争的脚步?
  •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2017年4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6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霸总他护妻没完没了

    霸总他护妻没完没了

    沐云瑶活到十岁就没有一天是真正享受过父母爱的。十岁那年,竟然被父亲骗到了飞机上,从此音信全无。却在姐姐婚礼当天回到了她那离开了十年的家,从此阴谋交错,却再也没有一天安稳的日子了。姐妹的背叛。神秘的男人,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慢慢往下看吧。
  • 我可能是个假孩子

    我可能是个假孩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次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 武道至强

    武道至强

    被遗弃的旷世废柴,先天死脉一朝化解,逆天体质惊世而出,小龙拥有吞噬其他体质的特殊能力和让世人疯狂的逆天武技。转战武者大陆,盗取天下龙魂,纵情高歌迎娶天下第一美女,胸怀壮志踏上万世武道。神兵龙吟枪挑魔帝,圣兽麒麟威风霸道。天阶法术让大陆颤抖!在死亡中磨砺,在逆境中蜕变。且看小龙如何风搅起那一场场血雨腥风,杀向那通神之路!
  • 穿越万界靠变身

    穿越万界靠变身

    吃了个烧烤被老板坑……走路回家被树砸……结果被树砸穿了……接着又莫名其妙的获得了一个系统,但————为啥是个变身系统?变身小魔仙吗?纳尼?变身系统能穿越万界?沃特?开局直接变身是个什么鬼!系统:想要变强?就多玩变身吧,少年!
  • 大炮巨舰领主

    大炮巨舰领主

    魂穿后,如何在古代当好一个小领主。开局一片小领地,带着乡巴佬们发家致富。
  • 诸天万界修仙途

    诸天万界修仙途

    携带一符箓、一玉令、一古籍,穿越未知世界踏上修仙途……(无系统)